中国经济

Search documents
★上调中国GDP增速预期 提高A股目标点位预测 外资机构对中国资产关注度持续升温
Shang Hai Zheng Quan Bao· 2025-07-03 01:56
摩根大通近期修正了对中国经济的展望,将2025年全年的GDP增速预测再度上调。在5月21日的一场交 流会上,摩根大通中国首席经济学家兼大中华区经济研究主管朱海斌表示,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 车"(消费、投资、净出口)中,由于中国国内的政策加码,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将较去年有所上 升。 "去年9月底以后,中国出现了近几年最深刻、最广泛的一次政策调整。从去年9月到12月之间的政策调 整只是这一轮政策调整的上半场,2025年会进入下半场。"朱海斌称,"例如,今年以来,财政政策毫无 疑问比往年都要更积极;扩内需、提振消费也取得了一些新的进展,今年的以旧换新政策规模从去年 1500亿元加倍到3000亿元。" ◎记者 汪友若 国际投资者对中国资产的关注度正持续升温。 本周,多家外资机构开启"中国主题"论坛。5月22日,摩根大通第21届全球中国峰会在上海开幕,来自 全球33个国家和地区、1400多家企业的超过2800人参加本届峰会。同样在上海,高盛于5月21日至22日 举办亚太科技互联网论坛。此外,瑞银亚洲投资论坛的香港主论坛也将于下周开幕,目前报名的全球投 资者已超过3500人。 同时,外资机构还密集上调对2025年中 ...
★2025夏季达沃斯:AI备受关注 世界望向中国
Zheng Quan Shi Bao· 2025-07-03 01:55
与每年1月在瑞士达沃斯小镇召开的世界经济论坛年会不同,夏季达沃斯更加聚焦商业未来和技术进 步。 察。 正如刘淼所言,AI已成为本届夏季达沃斯论坛的核心议题之一。 证券时报记者韩忠楠贺觉渊 世界经济论坛第十六届新领军者年会(以下简称"2025夏季达沃斯")即将拉开帷幕,证券时报记者第一 时间探访年会现场,捕捉2025夏季达沃斯的亮点。作为观察全球经济脉动和产业变革浪潮的重要窗口, 本届夏季达沃斯论坛参会人数创近年之最,充分彰显年会的影响力和中国超大规模市场的吸引力。 "这是我第二次参会,我个人最关注的话题是科技,特别是与人工智能(AI)相关的。"在夏季达沃斯开 幕前一日,证券时报记者在现场采访了图灵新智算创始人刘淼,他分享了对本届夏季达沃斯的前瞻观 全球经济形势正在发生剧烈变化。今年首期世界经济论坛《首席经济学家展望》报告指出,全球经济将 在2025年面临重大挑战,56%的受访首席经济学家预计经济会走弱。虽然全球大多数地区的通胀正在放 缓,但不确定性仍然较高,地区之间增长差异正在形成。 世界经济论坛经济增长与转型总负责人柯林斯对此表示,全球增长前景正处于几十年来的最低谷。激发 合作精神将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需要更多 ...
清华大学报告:中国经济上半年企稳 关注就业、房地产等五大风险因素
Sou Hu Cai Jing· 2025-07-02 15:18
A 11 1/1 3 FA 8 %3 k t was a 祝宝良进一步分析,当前经济运行中的物价持续下行反映出内需疲弱、信心不足、企业流动性紧张、资产负债表受损等问题,需要通过更强财政手段进行干 预。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原副部长仇保兴认为,中国房地产调控政策仍具备显著实施空间,其制度优势集中体现于央地协同的综合调控体系,当前亟待系统性提升 政策工具运用能力,破解部分地方政府存在的路径依赖问题。 仇保兴强调,在存量房去化领域,保障房供给模式已具备转向收储机制的一定条件,其实施路径需突破三重障碍:第一,市场化定价工具缺失导致的资产保 值与去库存目标冲突;第二,地方住建系统"重开发轻盘活"的职能惯性;第三,商业地产转型的制度空白。 仇保兴指出,从长效动能释放视角,需着力激活三大要素流动引擎:第一,建立社保跨区流转机制,释放亿级流动人口住房消费潜力;第二,创新老旧社区 自主重建模式,以产权年限延长与容积率补偿政策撬动社会资本;第三,发展农房长期租赁市场,通过"20+10"租约制与租金管控机制保障居住权益,预计 年均带动投资规模达四万亿元。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金灿荣指出,虽然国际形势复杂多变,但发生对中国构成重 ...
从不相信到集体上调中国经济增速,外资机构看多中国科技和消费潜力
Di Yi Cai Jing· 2025-07-02 13:16
展望下半年,多位专家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考虑到外部环境带来的出口不确定性,以及去年三、四季度的高基数影响,为实现全年经济增长目标,下半年 宏观政策还需要进一步加力,加快财政支出,降准降息仍有空间,并期待在稳定股市、楼市、人民币汇率等方面出台更多增量政策。 随着稳增长政策的密集落地见效,中国经济经历关税风波后迅速回稳,展现出强大韧性。 多家外资机构也从不相信中国经济能实现5%增速,到近期纷纷上调了中国经济增长的预期。第一财经记者发现,外资机构大多都看好中国的科技发展和消 费增长,认为这些领域蕴含巨大增长潜力,将成为推动中国经济持续回升向好的内生动能。 (6月30日,在武汉格蓝若智能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华中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林韦弦启动"劳动者"系列人形机器人。图片来源:新华社) 最新发布的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中小企业发展指数、税收数据等也表明,中国经济顶住压力后运行平稳,长期向好的基 本面没有改变。 为了稳投资稳经济,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正靠前发力。7月1日,财政部公开了2025年第三季度国债发行有关安排,三季度共计将发行11只超长期特别国债。 其中有4只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时间有所提前 ...
魏建国:中国经济从要素流动型向规则引领型转变,要下好三步棋
Feng Huang Wang Cai Jing· 2025-07-02 08:52
Group 1 - The "2025 China Enterprises Going Global Summit" was held in Shenzhen, focusing on creating a high-end platform for Chinese companies to address challenges in international expansion and explore collaborative transformation paths [1] - The summit was co-hosted by the Globalization Council of Chinese Enterprises, emphasizing the need for resource integration and dialogue on international rules amidst global industrial chain restructuring [1] Group 2 - Wei Jianguo, former Vice Minister of Commerce, highlighted the shift of the Chinese economy from factor-driven to rule-driven, suggesting three strategic steps for Chinese enterprises [3] - The first step involves proactively aligning with international trade rules, particularly the CPTPP and DEPA agreements, to enhance China's global trade engagement [3] - The second step focuses on improving the business environment by establishing policies for digital economy market access and expanding digital service trade in the telecommunications sector [3] - The third step aims to position China as a leader in digital and green economies, encouraging collaboration with other countries to develop international standards in these fields [3]
(年中经济观察)经济显韧性 外资机构看好中国资产
Zhong Guo Xin Wen Wang· 2025-07-01 08:10
中新社北京7月1日电 (记者 夏宾)中国经济"半年报"即将发布之际,外资机构密集公布下半年经济展 望。"韧性"成为其评价中国经济的关键词之一,多家机构表示看好中国资产潜在机会。 政策效能持续释放,成为中国经济韧性的重要来源。摩根士丹利认为,现行政策框架重视科技创新,正 稳健推进经济再平衡。 "中国政策制定者加大了政策刺激力度,扩大2025年财政预算并放宽货币政策。这些措施已推动经济增 长改善。"景顺亚太区全球市场策略师赵耀庭表示,在全球宏观背景不确定的环境下,政策可能会在未 来几个月里进一步为中国家庭需求及私营企业提供支持。 熊奕表示,中国宽松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支出进度加快落地有望持续发力。一方面,随着中国央行近期推 出一揽子金融政策,预计未来数月信贷脉冲将提振内需。另一方面,今年3月至4月财政支出明显加快, 显示政府通过财政前置发力促内需的决心。 短期而言,熊奕判断,财政政策仍有充足空间通过发行特别国债和地方政府专项债支持经济,央行结构 性政策工具也会支持信贷增长。 在国民经济顶住压力平稳运行的背景下,中国资产受到市场关注。 赵耀庭认为,包括欧洲、日本及中国在内的主要发达及新兴市场宏观环境正在向好。"尤其是中 ...
汇丰:2025年全球经济承压下行,中国经济行稳致远
Sou Hu Cai Jing· 2025-07-01 06:06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国际局势风云变幻,全球经济或将面临更多下行压力。汇丰环球投资研究7月1日发布预计称, 2025年的全球货物和服务贸易出口量增速可能下滑至同比 1.8%,同期全球经济增速或放缓至2.5%。与此同时,中国经济韧性依旧。 记者:潘福达 美国通胀将保持粘性,维持在明显高于美联储2%通胀目标的水平,美联储降息空间相对有限。在尚不明朗的关税前景下,亚洲地区的出口及投资将双双承 压,但区内众多经济体仍可采用扩张性宏观政策来对冲部分影响。 与此同时,中国制造业正在经历价值链升级上移的过程,出口商品中的资本品以及中间品比例明显上升。尽管下一步的全球产业链重塑方向尚不明确,大趋 势却清晰可见:中国制造业继续向"微笑曲线"两端延伸,中国企业积极出海、获取更高附加值并深度嵌入全球产业链。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汇丰环球投资研究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刘晶表示,预计2025上半年中国GDP同比增速超过5%。 展望下半年,随着"抢出口" 效应的逐渐消退,出口增长或 将面临一些压力,但宏观政策的持续发力将为内需增长提供有效支持。在当前复杂多变的世界经贸以及地缘政治格局下,中国的施策模式将更倾向于"行稳 致远"。下半年汇丰尤 ...
汇丰:全球经济承压下行,中国经济行稳致远
news flash· 2025-07-01 02:58
汇丰环球投资研究近日发布《2025年中经济观察》称,预期全球经济或将面临更多下行压力,2025年经 济增速或放缓至2.5%;亚洲地区的出口及投资亦双双承压,但可通过扩张性宏观政策来对冲影响;中 国经济韧性依旧,行稳致远的宏观政策持续发力,将为内需增长提供有效支持。汇丰环球投资研究大中 华区首席经济学家刘晶还提到,中国制造业正在经历价值链升级上移的过程,出口商品中的资本品以及 中间品比例明显上升,而且墨西哥和越南等国出口美国的商品中来自于中国的附加值亦明显增加。刘晶 表示,尽管下一步的全球产业链重塑方向尚不明确,大趋势却清晰可见:中国制造业继续向"微笑曲 线"两端延伸,中国企业积极出海、获取更高附加值并深度嵌入全球产业链。(国是直通车) ...
中国宏观经济展望 - 2025年中金公司中期投资策略会
中金· 2025-07-01 00:40
中国宏观经济展望 - 2025 年中金公司中期投资策略会 20250630 摘要 中国经济正经历新旧模式交替,房地产拖累减小,技术进步加速,但物 价仍低迷,反映出经济转型初期不同领域表现不一,需综合分析宏观形 势。 中国劳动市场调整缓慢,劳动密度下降,收入增速放缓,影响消费和物 价,总需求偏弱,预计 2025 年下半年延续"准均衡"状态。 预计 2025 年下半年货币政策将侧重结构性工具,财政支出增加,出口 保持韧性,全年经济增长率预计在 5%左右,核心 CPI 逐步上升。 房地产与整体经济相关性减弱,家电销售不再完全依赖房地产,更多受 置换需求驱动,表明中国经济进入新模式。 中国经济结构变化显著,新经济、绿色经济、医药经济、生物医药和高 端制造比重上升,房地产比重下降,新兴行业 IPO 占比提高。 技术进步提升中国经济复杂度,接近全球最高端水平,出口结构与欧元 区、日本互补,国产化加速,减少进口需求。 2025 年一季度进口下降但对 GDP 有正贡献,反映需求走弱、经济结构 转型和国产替代效应,进口减少成为积极信号。 Q&A 当前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如何? 当前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呈现出一些积极和谨慎的特点。房地产 ...
显微镜下的中国经济(2025年第24期):经济的非典型状态
CMS· 2025-06-30 11:33
目前来看,中国经济 GDP 增速有望连续 3 个季度稳定在 5%以上,但受内外 负面因素趋势化的影响,价格水平继续维持弱势。增长形势改善向价格传导的 时滞较之以往明显延长。 证券研究报告 | 宏观定期报告 2025 年 06 月 30 日 经济的非典型状态 显微镜下的中国经济(2025 年第 24 期) 频率:每周 风险提示:地缘政治风险、国内政策落地不及预期、全球衰退及主要经济体货 币政策超预期。 定期报告 张一平 S1090513080007 zhangyiping@cmschina.com.cn 张静静 S1090522050003 zhangjingjing@cmschina.com.cn 敬请阅读末页的重要说明 如果排除疫情扰动,那么上一次中国经济价格水平较为低迷出现在 2015 年 的下半年。当时,GDP 平减指数连续两个季度负增长,对应的 GDP 增速从 2015 年上半年 7.1%放缓至 2015 年 4 季度的 6.9%。增长放缓价格走弱符合 经济逻辑。价格低迷的主要问题出现在 PPI 同比方面,2015 年 4 季度 PPI 同比下降 5.9%,这是 2010 年以来的最低水平。从政策的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