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化转型

Search documents
小鹏高管操盘的奇瑞智能化转型,为何中途熄火?
阿尔法工场研究院· 2025-06-22 08:29
2025年5月28日,奇瑞集团旗下大卓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简称"大卓智能")被曝将逐步解散,相关业务并入新成立的"奇瑞智能化中心"。这家成立仅 两年半的自动驾驶子公司,曾被视作奇瑞智能化转型的"先锋队",如今却以这样的方式淡出舞台。 消息传出后,行业震动:大卓智能究竟经历了什么?为何未能兑现"五年走完十年智驾路"的承诺?其命运对奇瑞乃至整个行业意味着什么? 笔者通过多方渠道,访谈了奇瑞内部人士、大卓智能前员工、行业分析师及供应链合作伙伴,试图还原这一事件的全貌,并深入剖析传统车企在智 能化浪潮中的深层困境。 以下文章来源于汽车商业评论 ,作者玖零 汽车商业评论 . 推动新汽车向前进 作 者 | 玖零 来源 | 汽车商业评论 导 语: 一位曾深度参与多个项目的工程师回忆,"公司资源被分散到两个方向,导致L2+研发进度滞后,而L4又看不到盈利希望。" 大卓智能的高光时刻与战略困境 1.1 成立背景:奇瑞的"智驾突围" 2023年2月,奇瑞汽车以破局者姿态,通过80%控股成立大卓智能,由前特斯拉Autopilot核心开发者、前小鹏自动驾驶研发副总裁谷俊丽出任CEO。 这一动作被外界解读为奇瑞向智能化领域发起的"总攻" ...
解码东风汽车智能化转型:以“科技跃迁”破局行业“内卷”
Zhong Guo Xin Wen Wang· 2025-06-22 07:12
中新网武汉6月22日电 (记者 刘文文)在汽车市场竞争白热化、价格战此起彼伏的当下,传统车企如何突 破"内卷"困局?近日,记者随国务院国资委新闻中心"走进新国企——品牌引领·智链未来"活动,探访 位于武汉经开区"中国车谷"的东风汽车集团,解码其转型实践。 破局"内卷",开放合作同样关键。当前,"车企+科技公司"的协同模式已成行业趋势。东风与华为、中 国移动共建的5G车路云协同系统,已覆盖武汉660公里开放道路场景。今年5月,东风与华为签署全面 深化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围绕汽车智能化、企业数字化和智能化升级、生态共建等领域开展全方位深 度合作。 在东风汽车全球创新中心,"天元智能"技术体系彰显其智能化解决方案的深度布局,新一代马赫动力系 统持续进化,东风氢舟系列则勾勒出新能源多元化路径的清晰版图。这些成果集中展现着东风汽车在新 能源与智能化赛道的核心竞争力。 东风汽车的智能化转型样本,为传统车企乃至整个汽车行业提供了颇具启发性的破局方案。业内人士分 析,随着智能化竞争进入下半场,东风的前瞻布局与技术积累,有望使其在未来产业格局重塑中抢占先 机。(完) 当前,中国汽车市场正经历从增量扩张向存量竞争的深刻变革,有限 ...
科技赋能新引擎:郓城农商银行RPA项目驱动高质量发展
Qi Lu Wan Bao Wang· 2025-06-22 06:24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李可通讯员马传哲 在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浪潮下,为提升员工工作效率、减轻工作强度,郓城农商银行行领导带领相关部 室经理及技术骨干赴外地考察学习RPA机器人技术。通过深入交流与实地观摩,该行科技部在考察归来 后迅速组织人员学习RPA机器人的研发和部署技术,并与业务部室共同研究RPA机器人的业务使用场 景。 RPA机器人项目的成功实施,是科技赋能业务发展的重要里程碑。该行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将继续深 化技术创新,以自动化、智能化推动业务流程优化升级,为银行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截至目前,该行科技人员已成功开发出20余个RPA机器人业务使用场景,涵盖信贷审批、押品重估、报 表统计、数据维护审核、客户账户余额查询等18项核心业务。全县累计部署66个RPA机器人,覆盖乡村 振兴部、授信审查审批中心、信贷管理部、运营管理部、科技部、网点支行等多个业务部门。 以抵质押管理系统的押品价值重估工作为例,此前支行每名客户经理每天需在该系统中进行押品价值重 估操作,有时要处理上千条数据,全部处理完需近三天时间,且在此期间无法开展其他工作。针对此类 重复性高、占用大量人力资源的工作问题,该行组织科技人员开 ...
团餐百亿赛道爆发:炒菜机器人年增120%,政策砸50亿,谁被淘汰?
3 6 Ke· 2025-06-20 13:09
Core Insights - The article highlights the rapid adoption of intelligent cooking robots in China's group meal industry, significantly improving efficiency and reducing costs [1][2][3] Group 1: Industry Background - The Chinese group meal industry is at a critical juncture for smart transformation, facing challenges such as an aging workforce and rising labor costs [2] - The average salary for chefs in first-tier cities has surpassed 8,000 yuan, with labor costs accounting for 20%-25% of traditional Chinese restaurant expenses [2] - Government policies are supporting this transformation, with subsidies for smart dining equipment and a goal to exceed 100 billion yuan in industry scale by 2025 [2] Group 2: Efficiency and Cost Structure - The introduction of cooking robots has drastically reduced labor costs from 22% to 8% in some cases, with annual savings exceeding 600,000 yuan per store [3] - Cooking time for dishes has been cut from 5-10 minutes to 2-3 minutes, and flavor consistency has improved from 60-75% to 95-98% [5] - The investment payback period for robot kitchens is estimated at 14-18 months [5] Group 3: Market Dynamics - The penetration rate of cooking robots is approaching 25%, leading to significant changes in the industry ecosystem [6] - A rental model for equipment is emerging, allowing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to save on initial investment costs [7] - Third- and fourth-tier cities are becoming new growth areas, with equipment costs decreasing by an average of 12% annually [9] Group 4: Challenges Ahead - The industry faces challenges such as the adaptability of technology for complex dishes and a generational gap in acceptance of robot-cooked meals [11][13] - There are hidden costs associated with equipment maintenance and the need for skilled personnel who understand both culinary operations and equipment management [13] Group 5: Future Directions - The industry is evolving along three paths: accelerated technological integration, expanding application scenarios, and extending the industrial ecosystem [14] - The use of robots in elder care settings is highlighted as a promising new market, improving nutritional quality and reducing food waste [15] - Companies are forming ecosystems that integrate core components, food processing, and robot manufacturers to create comprehensive solutions [17]
MWC25上海:电信行业如何找到增长机会,华为徐直军分享四点洞察
Huan Qiu Wang· 2025-06-18 13:05
其次是通过系统化工程构建高清视频生态。徐直军指出,高清视频具有巨大价值,能提升消费者观看体验、增加运营商流量以及提升OTT(基于互联网的各 种视频及数据服务)商业转化率。但目前移动视频流量中1080P及以上分辨率的占比仅为22%,高清视频供给面临诸多挑战。这需要运营商、OTT内容提供 商、网络设备厂家、终端厂家共同发力,从内容生产、网络传输到终端消费全链条协同,释放高清视频流量的潜能。 【环球网科技报道 记者 张阳】6月18日,GSMA 2025 MWC 上海(世界移动通信大会)正式在上海浦东拉开帷幕,今年大会围绕5G融合、人工智能+、行业 互联与赋能互联四大核心主题展开。 会上,华为副董事长、轮值董事长徐直军发表主题演讲,围绕运营商业务发展,结合新用户需求、技术应用与产业协同等维度,提出洞察变化,抓住成长型 需求,驱动增长;通过系统工程,激发高清视频流量供给和消费;让5G联接每一辆车抓住智能网联汽车增长机遇;用FTTR联接所有个体工商户,抓住智能 化发展机遇四大核心增长方向,为行业未来发展提供新思路。 徐直军在演讲开场便指出,当前电信市场已步入成熟阶段,但这并不意味着发展的停滞,反而正处于需求裂变与技术迭代 ...
日产汽车拟减持雷诺股份 联盟关系“松绑”再进一步?
Zhong Guo Jing Ying Bao· 2025-06-18 08:44
中经记者 尹丽梅 张硕 北京报道 继今年3月日产汽车与雷诺将双方交叉持股下限比例从15%下调至10%后,日产汽车与雷诺之间的股权 关系再次迎来调整。 据多家媒体报道,日产汽车首席执行官伊万·埃斯皮诺萨(Ivan Espinosa)近日对外透露称,日产汽车计 划将减持雷诺-日产-三菱联盟(以下简称"联盟")合作伙伴雷诺5%的股份,届时日产汽车持有雷诺的股 份比例将降至10%。股份减持所得资金预计将达到1000亿日元(约合人民币49.58亿元),日产汽车将 把这部分资金用于新车型开发,以应对当前汽车产业严峻的市场竞争。 这一举动引发市场猜想。多位受访人士告诉《中国经营报》记者,日产汽车此举意在进一步弱化与雷诺 这一联盟合作伙伴在资本层面的深度"绑定"关系。 "从资本层面来看,这轮减持实际上是此前双方资本关系'松绑'战略的延续。早在2023年7月底,双方已 将互持股比降至15%,这表明联盟进入了'低绑定、高自治'的新阶段。"汽车新四化产业研究者、北京知 行韬略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合伙人杨继刚在采访中对记者表示,此次日产汽车减持雷诺5%股份,虽仍在 协同机制下进行,但实质上是进一步削弱财务上的交叉依赖,为自身战略松绑铺路 ...
东亚中国首家新形象零售旗舰行焕新亮相 北京朝阳望京支行正式开幕
Sou Hu Wang· 2025-06-18 06:53
北京,2025年6月18日 — 东亚银行(中国)有限公司("东亚中国")北京朝阳望京支行今日正式开幕。作为 东亚中国的旗舰支行之一,该支行是东亚中国品牌焕新后的首家零售示范网点,其优越的地理位置与展 现焕新品牌形象的网点设计,共同为客户打造卓越的全新服务空间体验,充分彰显了东亚中国致力为不 同人生阶段的客户提供最佳财富管理方案,实现"活出每刻"的品牌承诺。 东亚中国副行长兼个人零售银行负责人许天伟先生在开业仪式上表示:"北京朝阳望京地区拥有国际化 的'产住一体'的商务生态,汇聚了大量高端人才,与东亚中国专注服务高净值客户的定位高度契合。北 京朝阳望京支行积极顺应网点智能化、专业化的转型发展趋势,通过全面的布局升级与服务流程优化, 着力构建舒适、时尚、智能卓越的客户服务环境,显著提升客户体验。同时,我们将充分依托东亚银行 集团全球网络优势与深厚跨境服务经验,为客户提供更优质、一体化的零售金融服务,精准响应个性化 客户需求。" 北京朝阳望京支行坐落于被誉为"北京第二中央商务区"的望京核心商圈。该区域享有税收优惠、人才引 进等政策支持,聚集了奔驰、惠普、阿里巴巴等众多跨国企业总部及科创研发中心,并依托高度国际化 的 ...
通用股份控制权成功转让 苏豪控股成为控股股东
Zhong Zheng Wang· 2025-06-17 14:14
通用股份表示,未来将顺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趋势,以"新制造"推动智能化转型,以"新动 能"引领产品创新,以"新业态"拓展全球市场,在轮胎行业高质量发展道路上迈出坚实步伐。 近年来,通用股份围绕公司的"5X战略计划",持续践行全球化布局,在中国、泰国、柬埔寨建立生产 基地,产品远销140多个国家和地区,经营业绩持续向上。公司聚焦千里马品牌工程,加速海外办事处 和分公司建设,不断增强国际客户的营销服务;在生产制造方面,成功打造半钢胎"黑灯车间"和全钢 胎"5G碳云智能工厂",推动智能化生产,持续提升"人效、品效、能效"。此次混改将助力通用股份进一 步拓展国际市场,借助苏豪控股的国际贸易网络和经验,抓住"国内国际双循环"机遇,力争未来10年内 实现国内外5大生产基地、5大研发中心、500家战略渠道商、5000家核心门店及5000万条以上的产能规 模。 中证报中证网讯(王珞)6月17日晚,通用股份(601500)发布公告,红豆集团以协议转让的方式向江苏 省苏豪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转让其持有的389425230股(占公司总股本的24.50%),公司股份事项已完成股 份转让过户登记手续。本次股份转让完成过户登记后,苏 ...
最后报名机会!500+药企、科研机构、检测中心都在关注的实验室破局之道!
仪器信息网· 2025-06-17 06:28
特别提示 微信机制调整,点击顶部"仪器信息网" → 右上方"…" → 设为 ★ 星标,否则很可能无法看到我们的推送。 与 500+ 行业决策者共探 实验室智能化转型新范式! 当前,全球医药健康产业加速创新,中国实验室行业也迎来发展新机遇。一方面,2025年版《中国药典》的即将实施,推动药品质量标准与国 际接轨;另一方面,以AI和大数据为核心的数字化技术加速渗透实验室场景,驱动研发模式向智能化、精准化方向迭代升级。在政策驱动与技 术赋能的双重叠加下,实验室作为医药创新的核心载体,正迎来需求爆发期。 为应对全球制药行业技术变革与监管升级挑战, 2025实验室创新与发展论坛 将于 2025年6月24-25 日 在 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 W12馆 B61展位 举办。本次论坛汇聚了药典委专家、跨国企业技术领袖、高校科研团队及行业实践者,他们将围绕 "政策解读""数字化创新"和"降 本增效" 三大主题展开深度研讨,通过多维度思想碰撞与案例分享,为实验室智能化转型与可持续发展提供战略路径。 会议免费报名倒计时开启 (截至2025年6月19日24:00) 即刻扫码报名 论坛一:政策解读——《2025年新药典》 时间: 6月24 ...
趋势研判!2025年中国醋酸乙酯行业产业链图谱、产能、进出口及未来前景分析:国内醋酸乙酯产能恢复增长,行业出口规模日益扩张[图]
Chan Ye Xin Xi Wang· 2025-06-17 01:13
内容概要:醋酸乙酯(EA)又称乙酸乙酯,是一种用途广泛的精细化工产品,也是一种重要的有机溶 剂,具有优异的溶解性、快干性等优点。前两年,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环保政策双重推动下,落后产 能相继退出市场,整体产能增速趋缓甚至出现负增长。不过,随着河南瑞柏、湖南昌德等企业新建装置 的投产,2024年我国醋酸乙酯产能实现显著回升,达到430万吨,同比增长21.1%。此外,从产能利用 生产端看,受新增产能大量释放、出口需求增长等因素推动,我国醋酸乙酯产量呈现逐年递增态势。据 统计,2024年全国全年醋酸乙酯生产总规模同比增长16.05%达240万吨,行业产能利用率仍已连续三年 保持在50%以上。 相关上市企业:百川股份(002455);华谊集团(600623);江苏索普(600746);华鲁恒升 (600426);联泓新科(003022)等 相关企业:广西金源生物化工实业有限公司;龙南市豫腾环保材料有限公司;新沂市昱魁化工有限公 司;晋江市中南化工贸易有限公司;长沙市新鸿胜化工原料有限公司;武汉拓旭化工有限公司;甘肃合 力德化工有限公司等 关键词:产业链;醋酸乙酯产能;醋酸乙酯产量;醋酸乙酯进出口量;醋酸乙酯表观消费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