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科创债
icon
Search documents
国泰海通研究|一周研选0621-0627
【宏观】 中央财政发力:扩内需,保民生 壹|本周深度报告汇总 5 月央、地层面支出增速分化,前者升,后者落。这体现了中央财政在扩大内需、保障民生方面积极发 力。下半年宏观政策延续积极方向,有望边际加码。 风险提示: 房地产需求有待提振,海外需求仍面临不确定性 。 【策略】 声暂歇处,趋势未央 本周股指调整看似源于外部冲击,实则是结构性交易拥挤下的正常风险释放,后续中国的确定性仍是股市 稳定和阶梯上升的重要基础,看好金融、成长与部分周期。 风险提示: 海外经济衰退超预期,全球地缘政治的不确定性 。 06 、 【批零社服】 免税行业:节奏修复中的配置价值 07、 【有色】 降本大趋势,供给分化新平衡 ③随着 AH 流动性差距缩小,叠加中概股及 A 股优质资产注入,港股新兴产业占比望提升, AH 溢价中 枢将趋势性下行。 风险提示: A 股企业赴港上市不及预期。南向流入港股规模不及预期 。 【海外策略】 港股涨跌更看谁的"脸色" ① 历史上港股与美股走势更相关,但 2020 年以来背离增多,而港股与 A 股联动明显增强。②原因 1 :过去港股外资占比高且港币与美元挂钩,流动性多受海外影响,当前外资占比下降、南向流入 ...
33.74万亿元!公募总规模再创新高, 货基债基为主力增量
Sou Hu Cai Jing· 2025-06-27 09:15
根据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中基协)发布的最新数据,截至2025年5月底,我国公募基金总规模达33.74万亿元,较4月底增长6255.33亿元,环比增幅 1.87%,这是我国公募基金总规模自2024年初以来第八次创下历史新高。 股票基金5月规模4.58万亿元,较4月增加34.31亿元,增幅0.07%。份额减少462.26亿份至3.46万亿份,反映资金净流出。 混合基金5月规模3.57万亿元,环比减少134.43亿元,降幅0.38%。份额减少264.83亿份至3.03万亿份,创历史新低。 债券基金5月规模6.78万亿元,环比增加2218.76亿元,增幅3.38%。份额增长1594.91亿份至5.79万亿份。 5 月 A 股市场呈现 "冲高回落、震荡修复" 走势,上证指数上涨 2.09%,沪深 300 上涨 1.85%,推动股票基金净值增长。 小盘股(中证 1000 上涨 2.09%)表现优于大盘股,科技股回调导致资金从高估值板块流出,转向防御性资产。 5 月股票型基金新发规模仅 265.87 亿元,环比下降 59%,增量资金不足。 5 月央行降准降息,债券价格上涨推动净值增长。上交所、央行发布通知鼓励科技创新债 ...
公募基金总规模再创33.74万亿元新高 货基债基为主力增量
Zheng Quan Ri Bao· 2025-06-26 17:17
我国公募基金总规模再攀高峰,截至2025年5月末已达33.74万亿元。这一数字不仅彰显了我国资产管理 行业的蓬勃发展态势,更反映出投资者对专业投资机构服务的持续青睐。 6月26日,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5月底,我国境内公募基金管理机 构共164家,其中基金管理公司149家,取得公募资格的资产管理机构15家。以上机构管理的公募基金资 产净值合计33.74万亿元,较4月末增加0.62万亿元,增幅为1.87%。 嘉实基金相关人士认为,在全球不确定性提升、国内经济温和复苏的环境下,权益资产适合继续维持哑 铃型配置,一方面关注产业趋势日益明朗、流动性支持下高弹性特征明显的科技成长类资产,另一方面 可继续关注高股息的红利类、部分顺周期类资产。 开放式基金包括股票基金、混合基金、债券基金、货币基金和QDII(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基金等五大 类。截至5月底,上述五大类基金规模分别为4.58万亿元、3.57万亿元、6.78万亿元、14.40万亿元和0.65 万亿元。 基金规模方面,除了混合基金规模稍有下降外,股票基金、债券基金、货币基金和QDII基金的规模均 较4月底有不同程度的增长。货币基金 ...
国泰海通 · 晨报0627|固收、军工
每周一景: 湖南永州九嶷山风景名胜区 点击右上角菜单,收听朗读版 博弈"远":从公司债 - 中证 - 中债利率的传导机制 。 低估值成交对债券估值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 维度:一是交易所公司债与银行间可比券估值的分化,以 24 中化 16 为例,在 5 月底前,其与银行间可 比券 25 中化股 MTN001 的估值差异在 2BP 以内, 6 月以来,估值差异有所走阔,该成分券与银行间 可比券的当前估值差异为 7BP 。二是信用债 ETF 放量对曲线的影响。深证信用债 ETF 的久期为 3.05 年,上证信用债 ETF 的久期为 4.11 年,信用债 ETF 的放量推动 3-5 年期信用债的配置需求抬升,曲 线或趋于平缓,中高等级信用利差收窄,带动高等级信用债估值整体下行。 博弈"发":抢券之下,一级市场买入仍可博弈 。 科创债一级新发以低估值为主,发行时票面利率较估值 平均低 -6BP 。 53 只有可比券的非金科创债中,高估值发行的有 13 只,低估值发行的有 40 只,低估 值超过 -10BP 的有 13 只,最大低估值为 -25BP 。当前利差走势看,多数科创债的估值位于可比券估 值± 2BP 内。科创 ...
国泰海通|固收:博弈科创债ETF的抢券行情:投什么,怎么投
报告导读: 博弈"远":关注公司债 - 中证 - 中债利率的传导机制;博弈"发":抢券之 下,一级市场买入仍可博弈;博弈"扩":科创债 ETF 发行,成分券挖掘的两条主线。 指数成分券扩容节奏显著慢于信用债 ETF 规模增长幅度。抢券行情下,成分券低估值成交涌现 。 截至 6 月 20 日, 8 只基准做市信用债 ETF 总规模为 1066 亿元,规模较 3 月末增加 777 亿元,其中 6 月以 来规模增加 417 亿元。指数成分券扩容节奏显著慢于信用债 ETF 规模增长幅度,沪做市方面,上证基准 做市 ETF 规模在信用债指数成分券中占比 11.0% ,相较 5 月末抬升 4.5 个百分点;深做市方面,上证 基准做市 ETF 规模在信用债指数成分券中占比 12.4% ,相较 5 月末抬升 4.8 个百分点。抢券行情下, 成分券低估值成交涌现。在成分券挖掘方面,存续规模较大,估值稳定性较高的成分券更受 ETF 产品青 睐。 博弈"远":从公司债 - 中证 - 中债利率的传导机制 。 低估值成交对债券估值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 维度:一是交易所公司债与银行间可比券估值的分化,以 24 中化 16 为例,在 5 ...
江苏:2025年新增科技领域专项贷款授信额度3000亿元
Jin Rong Shi Bao· 2025-06-26 01:47
近日,中国人民银行江苏省分行联合江苏省科技厅在南京举办2025年江苏省科技金融深度融合对接会, 宣布2025年科技领域新增3000亿元专项贷款授信额度。 据了解,截至今年一季度末,江苏省科技贷款余额4.9万亿元,同比增长13.8%,增速居全国前列,其中 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同比增长24.7%、23%,大幅高于各项贷款增速。 活动现场,江苏省金科数字与科技金融研究院、江苏省科技金融(科创债券)服务与促进中心举行揭牌 仪式。江苏省金科数字与科技金融研究院由南京大学等12家单位联合发起设立,以构建"概念论证—技 术研发—场景验证—规模推广"应用链条为目标,规划建设数字人民币应用技术研究中心、量子金融安 全实验室、金融可信数据空间实验室等,通过搭建高水平创新集聚载体,前瞻布局量子安全、数字资产 等前沿领域,着力驱动金融创新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江苏省科技金融(科创债券)服务与促进中心将 邀请主承销商、评级机构、增信机构等驻点办公,由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提供技术支持,为发债 主体提供全方位、全流程、"一站式"的金融服务,推动科技创新债券在江苏增量扩面。 揭牌仪式后,中国人民银行江苏省分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 ...
国泰君安国际新获牌照引爆市场,券商抢滩虚拟资产交易服务;6月内新发基金规模超900亿元 | 券商基金早参
Mei Ri Jing Ji Xin Wen· 2025-06-26 01:34
NO.3 6月内新发基金规模超900亿元,纯债产品成为"香饽饽" |2025年6月26日 星期四| NO.1 国泰君安国际新获牌照引爆市场,券商抢滩虚拟资产交易服务 国泰海通子公司国泰君安国际获香港证监会批准,将现有证券交易牌照升级为可提供虚拟资产交易服务 并提供意见。消息传出,引爆市场。6月25日,国泰君安国际开盘后股价直线拉升,收盘大涨198.4%, 带动香港中资券商指数大涨11.75%。A股方面,天风证券等多只券商股涨停,东方财富涨逾10%,Wind 券商指数收盘上涨5.52%。据香港证监会披露,目前获批可通过综合账户提供虚拟资产交易服务的机构 共计40家,除了国泰君安国际之外,还有天风证券旗下的天风国际、东方财富旗下的哈富证券,以及富 途证券(香港)、盈透证券、中国中期证券、众安银行等。此外,华泰国际、招商证券国际等多家中资 券商也在积极申报虚拟资产相关交易牌照。 点评:国泰君安国际获虚拟资产交易牌照,引发市场高度关注。其股价波动明显,显示投资者对其业务 拓展的期待。这一事件对券商板块产生联动效应,多家中资券商股价出现变化,反映出市场对虚拟资产 交易服务的认可。整体来看,此消息为券商行业带来新的发展机 ...
21专访|中科创星米磊:科学家创业仍是大势所趋,创投要有能力帮助补短板
近年来,在"投早、投小、投科技、投长期"的背景下,大量投资机构的投资重心逐渐转向科技创新领 域。尤其是硬科技逐渐成为主流投资赛道,高校和科研院所中的教授也变成了资本热烈追逐的对象。 但当硬科技攻关进入深水区,面向那些转化难度更大的科技成果,投资的不确定性变得更强。一些项目 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技术被证伪、商业化不成功等问题。一些科学家在创业时,缺乏商业思维、管理 经验不足等短板逐渐暴露。 科学家创业是否已经出现泡沫?创投机构到底该怎样帮助科学家创业者?市场中反思的声音开始不断出 现。 "科学家创业本身的挑战是比较大的,因为大部分科学家在商业上本身有很多认知短板,创业成功率没 有那么高。如果对这件事没有深刻的理解,就盲目冲进来投资科学家创业,确实会产生一定的泡沫和问 题。"近日,中科创星创始合伙人米磊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专访时说。 米磊是中国"硬科技"理念的提出者,2013年,他和团队正式创办了中科创星,这也是国内首家专注于硬 科技领域投资孵化的早期机构。经过十多年发展,投资孵化超过530家硬科技企业、基金在管规模超过 120亿元的中科创星已然硕果累累。 在米磊看来,行业中出现一些对科学家创业的反思是好事,但 ...
聚焦政策机遇 安徽召开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专项培训会
本次培训会上,有关中介机构引用境内A股企业赴港上市后,融资规模增长、海外市场份额提升等典型 案例,直观展现企业赴港上市的机遇与发展空间,旨在推动安徽省A股上市公司加快布局"A+H"双平 台,提升国际影响力和全球市场竞争力。 6月24日,安徽省委金融办联合人行安徽省分行、安徽证监局共同举办全省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专项培 训会,聚焦"A+H"上市、并购重组及再融资、科创债等话题,为辖区上市公司提供相关政策解读及业务 指导。 安徽省有关单位、各市地方金融管理职能部门、全省A股上市公司、省上市公司协会及长三角(安徽) 资本市场学院等260余名嘉宾参加本次培训会。 近一年多来,伴随着系列支持政策密集发布,内地企业赴港上市迎来黄金窗口期。新"国九条"出台后, 中国证监会发布5项资本市场惠港合作措施,明确表示将支持内地企业赴港发行上市。与此同时,香港 联交所陆续推出适用于生物医药企业上市的"18A"和新兴科技企业上市的"18C"等特殊上市规则,允许 公司以保密形式递交上市申请,并专门配套"科企专线"服务,为医药、科技企业在提交上市申请前提供 专门指引、解答关键问题,协助企业更有效率地筹备上市。 2025年以来,内地赴港上市企 ...
央行创设风险分担工具助力,首批民营创投科创债落地,利率最低1.85%
news flash· 2025-06-24 12:02
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近日披露,首批运用科技创新债券风险分担工具支持的项目已成功落地。五 家民营股权投资机构获分担工具增信和投资支持,并完成发行,规模合计13.5亿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