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易保护

Search documents
特朗普关税给美国经济带来阴影
日经中文网· 2025-03-03 03:07
特朗普关税也造成消费者心理恶化(佛罗里达州) 美国标普全球公司2月发布的美国采购经理人指数显示,显示制造业承担的原材料费用等成本 的指数创出了2年零4个月以来的最高水平。用于汽车和建材的钢材在美国国内的平均价格比 2024年底上涨了13%…… 美国特朗普政府的关税政策正在加剧对美国经济前景的担忧。广泛提高关税的方案可能会助推进 口商品价格的上涨和企业生产成本的上升,从而导致通货膨胀重燃。这可能会打击消费,拉低经 济。 摩根大通的经济学家在2月27日的报告中指出,特朗普最近的关税方案"(不仅仅是威胁)一部分得 到实施的可能性正在增加",认为与最初的外交上的交易筹码相比,正在进一步增强贸易保护主 义色彩。 特朗普提出的对墨西哥、加拿大和中国的额外关税因缺乏详细信息而难以估算其影响。尽管如 此,着眼于关税的涨价和库存增加正在推进,这正在导致制造业生产成本的上升。 正在调查美国国际开发署(USAID)实质性关闭影响的USAID Stop-Work估算称,截至2月27日,以 高度依赖海外援助的出口农场主、企业和团体为中心,推算美国已失去5.2万个工作岗位。 指出如果合同和援助终止的情况扩大,将给美国国内企业和团体带来2 ...
关税翻倍:政策如何对冲?(民生宏观陶川团队)
川阅全球宏观· 2025-03-02 14:56
作者:陶川 邵翔 张云杰 钟渝梅 下周是贸易保护主义的关键一周, 不仅美国对加墨两国加征关税的 " 暂缓措施 " 将要到期,更为聚焦的是特朗普对华加征关税要 " 翻倍 " 至 20% 。下周也恰逢中国的 " 两会时间 " ,市场难免更加关注 美方一系列加征关税举措对中方有何影响?中国又将如何应对风险的加剧 和大国的博弈?后续是否有相应的政策储备去灵活应对? 围绕这些话题,我们列举了三个问题,并一一进行回答: Q :" 10%+10%" 关税对中国经济总量和行业影响几何? A:从总量来看, 如果不考虑其他变量的变化或者对冲政策,从静态的出口弹性来计算, 20% 的关税大致拖累 0.69 个百分点的名义 GDP ,考虑到 2025 年 GDP 平减指数在 0.2% 左右, 对实际 GDP 增长的拖累可能在 0.49 个百分点左右,这可以看作损失的上限, 没有考虑 对非美国家的出口转移、汇率贬值对冲等。 | | | 美国加征20%关税对中国名义GDP影响测算(不同出口价格弹性) | | | | --- | --- | --- | --- | --- | | 项目 | 符号 | | 影响测算 | | | 出口价格弹性 ...
钢铝之后,特朗普又考虑对铜加关税
日经中文网· 2025-02-26 03:29
位于美国亚利桑那州的新科尼利亚铜矿山。截至1980年代开采持续了约一个世纪,但由于盈利恶化而被关闭 特朗普2月25日签署了一项旨在对从海外进口的铜加征关税的总统,指示美国商务部以加征关 税为前提调查实际情况。铜的生产集中在中南美,冶炼集中在中国…… 美国总统特朗普2月25日签署了一项旨在对从海外进口的铜加征关税的总统令。其表示对南美和中国的 依赖存在安全保障方面的隐忧,力争扩大美国国内的铜产能。由于开发矿山需要较长时间,还受到国际 行情的影响,因此能否按照预想推进还是未知数。 根据美国《贸易扩大法》第232条,特朗普指示美国商务部以加征关税为前提调查实际情况。第232 条规定,如认为进口商品对美国安全保障产生不利影响,可以启动关税和进口数量限制等措施。 根据规定,调查将在270天内完成,但美国政府高管向记者表示,"将按照'特朗普时间'推进",表明了 将提前完成调查的想法。 中国在铜的冶炼和加工过程中占据优势,在矿山生产的铜的进口量方面,中国居世界第一。白宫高级官 员表示,在非洲也有中国资本建设冶炼厂的计划,对中国表现出警惕。 根据《贸易扩大法》第232条,第一届特朗普政府时期启动了对钢铁和铝制品的额外关税,但 ...
中国车企反击,将欧盟告上法庭
汽车商业评论· 2025-01-24 14:08
编译 / 钱亚光 设计 / 师 超 去年 10 月,国有企业上汽及其子公司的电动汽车被征收最高 35.3%的关税,此外还有适用于所有电动汽车进口的 10%的基准关税。比亚迪和吉利及其 子公司分别被征收 17%和 18.8%的关税。 特斯拉税率为7.8%。其他被认为与欧盟反补贴调查合作的公司支付 20.7%的税率,而那些被认定不合作的公司则支付最高 35.3%的税率。这些关税的征 收期限为五年。 与此同时,中国欧盟商会(Chinese Chamber of Commerce to The EU,CCCEU)全力支持这一法律行动,称这些贸易措施是"不公正的"。 该商会还呼吁通过谈判解决电动汽车争端,强调了自由贸易以及为全球消费者提供更廉价电动汽车的必要性。 他们表示:"在全球不确定性加剧的背景下,坚持自由贸易原则、促进双方经济共同增长以及提高可及性至关重要,要确保欧洲、中国及其他地区的消 费者能够买得起电动汽车。" 来源 / reuters.com, www.scmp.com 中国电动汽车制造商比亚迪、吉利和上汽已向欧盟法院(CJEU)发起诉讼,对欧盟的进口关税提出质疑。 法庭文件显示,这三家公司均于1月21日向 ...
兴业证券王涵 | 欲“祸水外引”而不能?——特朗普2.0的执政思路和现实约束——经济专题研究第三期
王涵论宏观· 2024-11-22 03:49
要点 2016年美国大选特朗普首次胜选后,我们发布了报告指出"祸水外引"的风险(2016年12月7日《祸水东 引》)。今年特朗普再次胜选,其政策主张进一步引发市场关注。特朗普主张"加关税、减税收",通过对 外构筑贸易壁垒、对内减税的方式吸引制造业回流美国,并实现美国的再工业化。这些主张与他在上一任 期的政策保持一致。然而, 无论从美国外部环境还是内部情况来看,本轮都与上一轮有所 不同。 特朗普1.0版本所面临的内政外交空间相对宽裕。 2016年,特朗普意外赢得大选,意味着美国持续"金融 化"带来的贫富差距扩大正加剧内部矛盾。尽管如此,特朗普"财政刺激+贸易保护"的1.0版本可实施政策 空间仍较现在大:一是通胀和美国债务水平均偏低;二是地缘问题对美国内政外交和两党的影响没有现在 那么突出。 相比特朗普上一任期,从国际环境来看,当前,尽管美国仍被普遍认为是"超级大国",但其国际影响力正 在减弱。 相比2016年,美国经济、工业、贸易等多维度指标在全球中的份额均出现下降。而在这个阶 段,新兴市场国家的实力不断增强,新兴经济体GDP全球占比明显提升,区域性的贸易协定也持续增多。 同时,包括俄乌冲突在内的地缘冲突指向尽 ...
特朗普-拜登-特朗普,中国公司面前的确定与不确定
晚点LatePost· 2024-11-11 15:59
从两届对立政府的政策中,找到延续的政策。 文丨孙海宁 高洪浩 曾兴 李梓楠 陈晶 邱豪 编辑丨高洪浩 黄俊杰 2025 年 1 月 20 日早 9 点半,美国新当选总统将来到白宫和乔 · 拜登在白宫蓝厅喝一杯咖啡。一小时后, 他们将坐同一辆防弹的凯迪拉克轿车来到国会大厦西草坪参加就职典礼,尽管这时拜登政府的检察官还在 想办法给特朗普定罪。 当天的流程完全固定,连二人在车上的座位都是固定的——特朗普在左,拜登在右。这将是他们第一次分 享总统座驾,2020 年大选结束后,特朗普的支持者冲进国会山又被逐出,他本人则提前搬出白宫,缺席就 职典礼。但这一次拜登宣布会延续此前 150 年不变的传统,以展示权力的和平交接。 平和的日子不会持续几天。上一次就任不到一周,特朗普就签署了第一份总统行政令(Executive Order),兑现选举承诺,禁止来自七个穆斯林国家的人员入境美国——无论他们是游客还是难民,就算有 绿卡也会被拦下。"这可能政治不正确,但我不在乎。" 他说。 行政令只持续了两天——两名伊拉克移民起诉总统违宪。随后,法院颁布暂缓强制遣返的指令。 这是一场计划内的反击。特朗普 2016 年胜选后,有数千名律师参 ...
特朗普大循环-后续的影响
付鹏的财经世界· 2024-11-07 23:55
导读 东北偏北FM直播内容的正式文字梳理版本,以上是视频直播回放有兴趣的可以点击观 ---付鹏 东北证券首席经济学家 民,鼓励使用化石燃料,并重视科技创新, 自2016年特朗普首次参选以来,全球经历了重大变革。美国大选的结果不仅影响了顶层意识形态,还深刻 改变了政治格局,导致内政、经济和外交政策的急剧转变。这一系列变化对全球经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自那 时起,美国的每一次大选都引起了全球的极大关注。 如果在当前就业市场状况下,能够有效减缓移民流入,那么特朗普提出的"减税-加关税-刺激资本回流-限制 移民-进一步促进就业和薪资增长"的经济循环,无疑将加速经济增长,使劳动力市场趋紧,并可能导致进口成本 上升(尽管这可能会被汇率变动所抵消)。 西方社会的极端左翼所引发的社会矛盾,以及精英阶层与普通民众之间的对立,在过去几年的三次大选中导 致了政治向右翼的显著转变。即便在拜登政府领导下,民主党采取了适度的中左政策,但在处理国际地缘政治 问题上的立场以及对内部问题的温和处理方式,并未完全获得公众的支持。这也使得特朗普的"让美国再次伟 大"(MAGA)运动在某些群体中更受欢迎。因此,特朗普在此次竞选中以压倒性的优势赢得了胜 ...
兴业证券王涵 | 特朗普的目标与现实 ——经济每月谈第六期
王涵论宏观· 2024-10-31 08:43
高关税和美国经济、外交利益存在矛盾。 在经济方面,高关税难以弥补减税带来的财政缺口,财政赤 字仍可能大幅扩张。短期内,进口需求难以迅速减少,关税成本大概率会被转嫁给消费者,推高国内价 格水平。中长期来看,即使企业回流,美国制造业并不具备竞争优势,反而可能引发成本推动型通胀上 升,进而对联储政策空间形成制约。在外交方面,高关税可能引发美国与他国、特别是盟国间的利益冲 突。一旦引发国与国之间竞相加征关税,则可能导致全球需求萎缩。 要点 特朗普的竞选策略延续了其第一任期的风格,尤以贸易保护和大规模减税引人关注。这一"增关税、减 税收"的组合,意在财政上取得平衡,更重要的是通过对外筑起贸易壁垒、对内减税放松,来吸引制造 业回流,推动美国再工业化。然而,特朗普的政策主张可能存在多个矛盾。 "再工业化"与市场规律间存在矛盾。 战后,美国逐渐从"工业强国"转向"金融强国",从"生产者"转型为 "财务投资者"。这一转变主要由市场力量推动,本质上是美国对外投资的收益率显著高于本土投资。当 前,美国生产成本高企,美国制造业回流并不符合资本利益,换句话说,单凭市场力量实现难度较大。 而如果美国逆市场力量推动制造业回流,可能需要投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