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经济转型
icon
Search documents
云南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奋勇争先,决战决胜“十四五”)
Ren Min Ri Bao· 2025-06-10 22:14
互联互通,打通堵点—— 中老铁路加速与其他重要通道和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构建起辐射老挝、泰国、哈萨克斯坦等19个国家和 地区的立体交通体系。 以中老铁路为"主干",与昆磨高速、澜沧江湄公河航道、昆明长水国际机场等,构成"水、陆、空、 铁"多向立体、内联外通的对外开放交通网络;"中老铁路+中欧班列"联运模式,让老挝咖啡豆等商品直 达欧洲的物流成本降低40%。 针对各地企业的个性化需求,"澜湄快线"冷链专列接连推出"京滇·澜湄线""沪滇·澜湄线""澜湄蓉渝欧快 线"等定制化班列,企业前置申报、快速通关,南亚东南亚国家的生鲜产品得以低价高效运往中国各 地。 "硬联通""软联通"互促互进—— 密度更高。开通初期,中老铁路每日仅开行2列跨境货物列车;如今,高峰时每日有18列跨境货物列车 疾驰。 "这段时间,一柜难求。"正值水果上市旺季,塔那愣国际物流云南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张德欢连续几 天忙到深夜。手头运营中老铁路百余个冷链货柜,他依然觉得不够用。以昆明为枢纽,货源来自南亚东 南亚多个国家,张德欢的客户遍布全国各地,"搭上冷链专列,泰国榴莲3天到昆明,老挝香蕉7天到北 京。" 今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云南考察时强调:"云 ...
消费困局:为什么中国人有钱却不敢花?
Sou Hu Cai Jing· 2025-06-10 17:19
在社交媒体上,我们经常能看到这样的对比:美国人负债累累、寅吃卯粮,中国人勤俭节约、储蓄丰厚。 在这种背景下,拉动经济增长的重任自然落在了内需消费上。经济学基本原理告诉我们,消费才是经济循环的起点和终点。 企业生产商品需要有人购买,员工获得收入后又形成新的购买力,这个正向循环才能推动经济持续发展。如果所有人都把钱存起来不消费,企业就会失去 订单,进而裁员降薪,最终导致整体经济萎缩。 央行近年来的政策逻辑非常清晰:通过降准降息降低资金成本,希望刺激企业和居民借贷消费。但现实是,尽管流动性充裕,钱却像浇在旱地上的水,迅 速渗漏不见踪影。 2024年全国居民新增存款高达14.26万亿元,人均储蓄突破10万元,这些钱静静地躺在银行账户里,没有转化为消费动力。 表面上看,这似乎是中国人的美德,但从经济学角度看,这种"高储蓄、低消费"的模式正成为制约中国经济发展的关键瓶颈。 2024年央行多次降准降息,释放上万亿流动性,但消费市场依然疲软,这背后反映的是一个关于经济发展模式的深刻命题。 一、经济增长的悖论:为什么储蓄反而拖累经济? 中国经济过去20年的高速增长主要依靠两大引擎:外贸出口和房地产投资。外贸吸收了全球市场的需求 ...
政策红利激活市场需求 CVC等私募踊跃收购上市公司
Zheng Quan Ri Bao· 2025-06-10 17:08
本报记者 吴晓璐 A股市场又一起私募股权创投基金收购上市公司案例诞生。 6月10日晚间,鸿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鸿合科技")发布详式权益变动报告书,披露了此次筹划实控人变更的 详细情况。合肥瑞丞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合肥瑞丞")拟作为普通合伙人暨执行事务合伙人设立基金,以15.75亿 元收购鸿合科技25%股份并取得公司控制权。这也是《关于深化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市场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并购六条") 发布后首单产业资本CVC(企业风险投资)发起的上市公司收购案。 据统计,自"并购六条"出台以来截至6月10日,A股市场已累计披露6单私募股权创投基金收购上市公司的案例。 有市场人士认为,在政策支持和市场需求背景下,私募股权创投基金收购上市公司的案例有望逐渐增多。这一并购行为有 助于提高上市公司竞争力和盈利能力,助力新兴产业整合与经济转型升级。 政策"礼包"落地 提振私募积极性 "并购六条"提出,支持私募投资基金以促进产业整合为目的依法收购上市公司。5月16日,证监会修改《上市公司重大资 产重组管理办法》(以下简称《重组办法》),鼓励私募基金参与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对私募基金投资期限与重组取得股份的 ...
李家超:2025年施政报告将于9月公布
news flash· 2025-06-10 07:12
6月10日,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宣布,2025年施政报告将于9月公布。他在出席行政会议前会见传媒 时说,香港经济仍然正面扩张,今年生产总值估计有2%至3%正增长,同时,香港正进入经济转型期, 部分行业表现不错,有些则面对挑战。他认为政府和各行业都要识变、应变、求变,通过创新创造发掘 新增长点,全力拼经济、谋发展,改善民生。(人民财讯) ...
年中展望 | 星火燎原(申万宏观·赵伟团队)
赵伟宏观探索· 2025-06-09 14:22
文 | 赵伟、屠强、贾东旭、侯倩楠 联系人| 屠强 摘要 沉星月启:产业" 蜕变"vs政策 "革新"。 转型进入"新阶段",面临的"新问题"。 2022年以来,转型进入"新阶段",以地产为代表的传统链条对经济的贡献 出现趋势性下行,经济指标表现分化的同时,产业"冰火两重天"的情况常见。转型"新阶段",压力更集中在终端 需求,导致PPI承压的同时CPI表现更弱,产能过剩领域转至中下游;更多供给转向海外的过程中,外贸板块内卷 更甚。 转型新阶段,传统政策框架有效性下降,政策"革新"全面启动。 居、企业和地方政府在经历报表冲击的同时,不 同主体间互相影响、修复过程慢于过往周期。传统宏观调控手段的传导机制异化,政策"革新"必要性上升。2024 年9月底以来,政策框架全面优化启动;总量政策空间打开、结构性政策的针对性增强,新阶段的"供给侧改革"呼 之欲出。 产业"蜕变"已成"星火燎原"之势,居民信心筑底现象已现。 历经十余年,新动能占比已"初具规模",高技术产业 在工业中占比达16.3%,渐成星火燎原之势;近两年悦己消费、体验消费等新消费形式不断涌出。2025年以来,节 假日居民出行意愿等指标,则显示居民短周期信心的" ...
36氪出海·中东|卡塔尔2024年吸引中国逾4100万美元外商直接投资
3 6 Ke· 2025-06-09 09:12
卡塔尔投资促进局(Invest Qatar)近日发布了《2024年度报告》。报告展示了投资增长强劲、全球互动频繁,以及将卡塔尔打造为全球领先商业中心所取得 的持续进展。 报告指出,2024年在经济增长强劲、政策改革具有战略意义以及投资者信心增强的背景下,卡塔尔共吸引外商直接投资(FDI)27.4亿美元,涵盖241个项 目,创造了9,348个就业岗位。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投资卡塔尔 Invest Qatar(ID:InvestQatar)",作者:Invest Qatar,36氪出海经授权转载,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加入 Let's 出海中东社群 36氪出海持续关注中东市场机遇并推出"出海中东社群",组织出海中东系列讲座,帮助企业了解出海中东相关信息并创建开放的交流平台。我们诚挚邀请对 中东市场感兴趣的出海企业加入社群,在未来参与交流活动并与我们互动。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填写表单申请加入。 在这241个项目中,来自中国的有12个,涉及企业包括海信、欧瑞博、深圳航空、美的集团、比亚迪等。2024年,中国在卡塔尔的项目总投资超过4,100万美 元,共创造353个就业岗位。汽车原始设备制造(OEM)和消费电子是吸 ...
年中展望 | 星火燎原(申万宏观·赵伟团队)
申万宏源宏观· 2025-06-09 05:29
沉星月启:产业" 蜕变"vs政策 "革新"。 转型进入"新阶段",面临的"新问题"。 2022年以来,转型进入"新阶段",以地产为代表的传统链条对经济的贡献 出现趋势性下行,经济指标表现分化的同时,产业"冰火两重天"的情况常见。转型"新阶段",压力更集中在终端 需求,导致PPI承压的同时CPI表现更弱,产能过剩领域转至中下游;更多供给转向海外的过程中,外贸板块内卷 更甚。 文 | 赵伟、屠强、贾东旭、侯倩楠 联系人 | 屠强 摘要 转型新阶段,传统政策框架有效性下降,政策"革新"全面启动。 居、企业和地方政府在经历报表冲击的同时,不 同主体间互相影响、修复过程慢于过往周期。传统宏观调控手段的传导机制异化,政策"革新"必要性上升。2024 年9月底以来,政策框架全面优化启动;总量政策空间打开、结构性政策的针对性增强,新阶段的"供给侧改革"呼 之欲出。 产业"蜕变"已成"星火燎原"之势,居民信心筑底现象已现。 历经十余年,新动能占比已"初具规模",高技术产业 在工业中占比达16.3%,渐成星火燎原之势;近两年悦己消费、体验消费等新消费形式不断涌出。2025年以来,节 假日居民出行意愿等指标,则显示居民短周期信心的 ...
宏观月报 | 静待政策“新变化”——宏观“月月谈”系列之七(申万宏观·赵伟团队)
申万宏源宏观· 2025-06-08 04:00
文 | 赵伟、陈达飞、李欣越 联系人 | 李欣越 摘要 美国财政可持续性问题的发酵、日债收益率快速上行等,对市场也造成了阶段性扰动。 1)4月以来,市 场对美债可持续性问题高度关注,减支不及预期、拍卖需求走弱等,均导致美国"股债汇三杀"。2)受寿 险需求走弱等影响,日债利率大幅上行,也对美债等产生了外溢效应。 (二)5月国内市场的焦点?经济步入新旧结构"转换期",政策组合拳也开始发力 国内方面,经济正步入"旧力量"退坡、"新力量"蓄势的"转换期"。 经济开局良好,但开始出现修复放缓 迹象。结构上"旧力量"在退坡,消费以旧换新放缓、设备更新周期接近结束、房地产修复速度也放缓。 但"新力量"在蓄势,服务业投资回补,地产供给压力也边际好转。 同时,"一揽子金融政策"新闻发布会提振信心,财政也展现出对经济的有力支撑。 一方面,5月7日,央 行、金监局、证监会联合发布会上超预期降准等政策,或在响应政治局会议部署,政策组合拳开始发 力。另一方面,4月广义财政支出增速升至12.9%,对经济形成有力支撑。 (三)6月宏观聚焦的关键? 海外关注关税等政策变化的不确定性,国内静待宽财政"续力" 6月,海外市场关注关税政策、减税法 ...
欧洲资管机构因气候目标,清空埃克森美孚全部持股
Xin Lang Cai Jing· 2025-06-02 11:14
中国经济报导:2025 年 6 月 2 日,伦敦 —— 一家管理规模超 2000 亿欧元的欧洲顶级资产管理机构今 日宣布,已完成对埃克森美孚(ExxonMobil)所有股权的剥离,成为首家因气候目标彻底退出这家石 油巨头的大型资管机构。 埃克森美孚方面回应称,公司正推进 200 亿美元低碳投资计划,包括碳捕获与氢能项目,"我们理解投 资者对气候议题的关注,但能源转型需要渐进过程"。 此举被视为全球金融行业加速向低碳经济转型的标志性事件。 资管机构响应《巴黎协定》 用资本投票支持气候行动 该资管机构在声明中表示,此次剥离决策基于其最新气候情景分析 —— 埃克森美孚的现有油气资产组 合与全球温控 1.5℃目标存在显著冲突。 "我们的投资决策必须与《巴黎协定》目标保持一致," 首席可持续投资官约翰・安德森强调,"化石燃 料企业若不能快速转向清洁能源,将面临严重的资产减值风险。" 据披露,该机构此前持有埃克森美孚约 0.8% 的流通股,总市值约 12 亿美元。 此次剥离行动自 2024 年第四季度启动,通过大宗交易方式完成,未对市场造成显著冲击。 数据显示,这是该机构年内第二次大规模化石能源资产减持,此前已退出加拿大 ...
亚洲跃迁时刻,CEO准备好了吗?
麦肯锡· 2025-05-30 07:19
全文阅读时间约为17分钟。 随着亚洲在全球舞台上的影响力与日俱增,亚洲企业也站上了引领未来发展的风口浪尖。 亚洲正迈入一个有望大幅扩展全球影响力的新时代。当前,全球秩序加剧动荡,供应链与贸易格局重构 在即,亚洲经济体正日益崭露头角,成为关键的连接纽带。麦肯锡分析显示,到2040年,亚洲有望贡献 全球42%的GDP,孕育60%的《财富》全球500强企业,并汇聚全球55%的劳动人口。这片大陆不仅将成 为全球贸易引擎,更将在本土投资、研发、创新以及人工智能应用等关键领域实现跃升。 亚洲企业正处于引领这一变革的最佳位置。凭借日益精进的技术实力、雄厚的产业基础与庞大的市场规 模,加之持续增长的储蓄与投资动能,亚洲有望在半导体、电商、云服务和可再生能源等优势行业掀起 新一轮发展浪潮【1】。 对于CEO而言,唯有紧扣四大时代命题,重新锚定战略方向与组织重心,方能在这场世纪变革中脱颖而 出。亚洲有望孕育新一代全球巨头,大幅加码本土投资,领跑AI等变革性技术创新,并释放出数字原 住民一代驱动的庞大财富潜力。本文将逐一剖析这些趋势所蕴藏的机遇与挑战,并探讨CEO如何乘势而 上、赢得未来。 亚洲新势力登上全球舞台 亚洲企业正在数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