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链创新

Search documents
宁夏枸杞电商2024年零售额超15亿元 在全国市场份额超61%
Huan Qiu Wang Zi Xun· 2025-07-09 13:10
《报告》指出,得益于"宁夏枸杞""中宁枸杞"两大区域公用品牌的强力建设以及成本价格透明化等有效 举措的保驾护航,2024年,宁夏枸杞电商零售额达15.3亿元,同比提升8.4个百分点,零售量达2369.2万 件,同比增长6.1%,宁夏在全国市场的份额高达61.3%。宁夏依托精深加工、需求洞察、品牌声誉等环 节的全产业链创新,在原浆、冻干等高端产品上溢价显著,也为其他产区向高附加值转型提供了成功范 式。 《报告》进一步分析指出,枸杞干果市场相对成熟,叠加电商渠道特有的信息透明化与交易即时性,各 产区价格指数呈现高度趋同性。其中,宁夏枸杞干果指数波动最小,依托其作为"道地药材产区"的品质 背书与消费者高度信任,形成了稳定的价格锚点。反观枸杞原浆市场,各产区指数走势分化显著,宁夏 枸杞原浆价格指数是唯一保持连续正向增长的标杆,充分彰显了宁夏在精深加工、需求洞察、品牌溢价 等环节的全产业链优势。 枸杞作为中国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特色农产品,兼具药用、食用和经济价值,在农业结构、健康 产业及文化传承中占有独特地位,已成为宁夏、甘肃、青海等地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以宁夏回族自治 区的中宁县为代表的枸杞主产县区正把发展枸杞 ...
贵州天麻 从土特产到金疙瘩
Jing Ji Ri Bao· 2025-06-23 22:09
5月下旬,记者来到贵州省毕节市新质生产力天麻产业协同创新中心,在一块弧形的大屏上,贵州特产 天麻的交易价格指数、市场波动、订单交易等信息尽收眼底。通过接入实时数据,可以分析天麻市场的 国际国内供需关系、价格、进出口等情况。 近年来,贵州省高度重视中药材产业发展,出台了《贵州省推动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攻坚行动计划 (2023—2030年)》,着力打造天麻产业集群。成立省中药材专班,围绕100亿元级产业目标明确任 务、细化目标,稳步推进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培育和标准化种植,重点抢抓"药食同源"政策机 遇,强化快消食品研发生产速度和产销对接力度,推动天麻产品走进百姓生活,培育拓展消费市场,不 断拓展增值空间。 资源优势凸显 贵州是天麻的重要产区,有其独特的比较优势。贵州大学中药材产业团队负责人黄明进介绍,贵州天麻 种植历史悠久,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进行人工种植,经过50多年的发展,已形成规模化、全产业链发展 格局,天麻品牌影响力越来越大。 "贵州三宝"(天麻、杜仲、灵芝)闻名海内外,贵州德江天麻、大方天麻、雷山乌杆天麻先后获国家地 理标志产品保护。2010年德江天麻被列为"第七批全国农业标准化示范区项目";2 ...
长三角区域同步实现现代化的战略进路
Xin Hua Ri Bao· 2025-06-04 20:57
□ 葛江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是重大国家战略。推动长三角地区同步实现现代化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应有之义。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要坚持稳中求进,一任接着一任干, 不断谱写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新篇章。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加快推进长三角地区同步实现现代化具有重 大战略意义,必须科学部署、精准施策。 长三角地区城乡发展布局须整体规划 长三角地区作为我国经济最活跃、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整体规划其城乡发展布局 是同步实现现代化的基础性工程。这不仅是空间重构的过程,更是制度革新与理念升级的过程,亟需通 过系统性、前瞻性的空间重构,构建起"城市群—都市圈—县域—乡村"四位一体的发展格局,推动城乡 要素双向流动、功能互补共生,进行全面而系统的整体规划。 长三角地区城镇密集但分布不均,导致"大城市病"与"小城市萎缩"并存。整体规划需打破"一城独大"模 式,培育多个区域性中心城市,形成"核心城市—节点城市—特色小镇—乡村社区"多层次网络。可推动 南京都市圈、杭州都市圈、合肥都市圈深度融合,促进近沪城市如苏州、无锡、南通与上海的同城化发 展,实现资源要素在更大范围内的优化配置。针对小城 ...
让科技软服务创造发展硬实力
Jing Ji Ri Bao· 2025-05-31 22:02
近日,有关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快推进科技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以强主体、优生态、提 能力为重点,以推动科技成果加快转化为目标,推出了一揽子支持举措。在制造业加快向价值链中高端 迈进的关键阶段,推动科技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对加快实现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局面具有重要牵引 作用。 从产业发展规律看,制造业发展到一定阶段,达成转型升级、迈向中高端的目标,必然需要高水平的现 代服务业与之相配套,相关服务配套门类要做好对技术创新重点环节的支撑。科技服务业与技术研发、 检验检测认证、产业孵化、成果转化等密切相关,其业态中的很多门类也是生产性服务业的重要领域。 科技服务业发展得好,产业链创新链就能更好地进行融合,对科技创新、产业创新的推动力也会倍增。 相反,缺少高水平科技服务业支撑的制造业,也将卡在产业发展的"平台期",向产业链、价值链高端跃 升的速度、效率都将大打折扣。 从产业竞争格局看,科技服务业发展水平已成为当前衡量产业国际竞争力的重要维度。科技创新日新月 异,背后是各类业态在技术推动下的加快融合、相互促进,谁抓住了技术创新这个"牛鼻子",谁就能在 产业的国际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加快实现产 ...
五粮液全产业链亮相第二十届西博会
Xin Hua Cai Jing· 2025-05-27 09:00
以科技创新为驱动,五粮液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上持续探索,以品质为基石,五粮液在选种育种、固态 发酵、菌种研究、风味科学、检测检验、工业设计、品质安全、智能酿造、资源利用等酿酒全产业链上 开展科研创新,将科研创新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五粮液旗下的四川省宜宾普什集团有限公司深耕现 代包装与高端装备两大产业,以智慧包装与精密模具赋能产品品质;四川省宜宾环球集团以前沿技术和 严苛标准打造高品质玻璃产品体系;四川省宜宾丽彩集团用绿色印刷与纸质包装践行可持续发展理念, 掌握30余项行业关键技术、核心工艺和有效专利;四川安吉物流集团有限公司通过完善现代物流服务体 系、优化供应链运营、强化数字化赋能,助力五粮液实现从生产到消费的高效、智能、绿色全链路管 理。 业内人士认为,五粮液构建起"从一粒种子到一瓶美酒,一瓶美酒到美好生活"的全产业链脉络,是全产 业链创新的生动实践,将成为企业高质量发展重要引擎。 五粮液相关负责人表示,将以西博会这一国际盛会为平台,积极融入国际产业链、供应链,助力四川省 建圈强链,为构建新发展格局、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贡献"和美"力量。(赵思思) 五粮液主题展区以"守正创新·和美共生"为展陈理念,将"一 ...
得益乳业三十余年专业坚守, 树低温乳品产业品质新峰
Qi Lu Wan Bao· 2025-05-26 03:19
5月23日-25日,由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主办的"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第三十一次年会暨2025年中国乳业技术博览会"在江苏省南京市隆重召开。本次会议恰逢 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成立三十周年。来自国家主管部委领导、南京市人民政府领导、国内外乳业专家、企业家、企业代表、国际乳品组织及驻华机构代表以 及十余家媒体记者齐聚一堂,围绕"创新引领消费 促进全民营养健康"大会主题,共商乳业高质量发展大计。 出席大会开幕式的有南京市政府副市长许峰、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特食司二级巡视员陈健副司长、国家卫健委食品司标准处马宁处长、国家市场监管总局食品 生产经营司监管一处三级调研员陈刚副处长、国家风险评估中心主任李宁、纪委书记徐娇、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党委常委、副会长、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理事 长刘江毅、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原理事长宋昆冈、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刘超、中国农业大学任发政教授、中国人民大学世界经济研究中心主任黄卫平教授、中 国农业大学教授、国家奶牛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李胜利,以及得益、伊利、蒙牛等乳企及产业链相关企业负责人。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执行理事长刘美 菊主持了大会开幕式。 本次大会不仅是行业技术革新的风向标,更成为检验企业核心竞争力的 ...
澳优发布四大羊乳新原料 以科技引领产业链创新升级
Zheng Quan Ri Bao Wang· 2025-05-23 13:14
本报讯(记者矫月见习记者梁傲男)5月23日,澳优乳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澳优")亮相中国乳制品工 业协会第三十一次年会暨2025年中国乳业技术博览会,携手旗下品牌佳贝艾特带来四大羊乳新原料开发 成果,正式推出多个全球首款可商业化应用的核心羊乳原料,填补了羊奶行业水解蛋白和乳铁蛋白原料 配套的市场空白。 有分析人士表示,澳优羊乳原料的研究成果,不仅是企业层面的技术突破升级,更是羊乳产业链质变跃 迁的重要标志,对促进羊奶行业的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和参考价值。 作为全球羊奶科研领军企业,佳贝艾特已构建覆盖"基础研究-临床验证-产业转化"的全链条创新体系。 依托公司"1+6+N"全球研发体系,佳贝艾特通过"产学研一体"模式在全球持续开展母乳与羊乳研究,相 关研究成果位居羊奶粉品牌第一阵营。此次发布的水解羊乳清蛋白粉相关研发成果,也率先斩获"中国 专利奖优秀奖",填补了羊乳行业在中国专利奖方面的空白。 在效果验证方面,佳贝艾特联合北京大学医学部、瓦赫宁根大学等全球顶尖院校及研发机构,通过45项 羊奶研究,验证了羊乳相关营养素的优势和佳贝艾特产品的喂养效果;在产业转化方面,佳贝艾特目前 已建立全球羊奶行业品类最齐全 ...
构建全产业链支持体系 | 大家谈 科技创新 自立自强
Zhong Guo Hua Gong Bao· 2025-05-16 02:05
Group 1 - The core viewpoint of the articles emphasizes the need for the petrochemical industry to enhance its innovation support system across the entire industry chain to improve overall efficiency [1][2] - The current challenges faced by petrochemical companies include reliance on manual data collection, lack of data authenticity, and the inability to share information across platforms [1] - Companies are encouraged to establish efficient data collection platforms that allow for real-time data sharing and accurate reporting, which will facilitate better decision-making and innovation [1] Group 2 - Companies should build an innovation support management network from the ground up, involving all employees in the innovation process from idea generation to implementation [2] - Management should recognize contributions from all levels of employees, including those who propose ideas but do not participate directly, and ensure that valuable suggestions are respected and considered [2] - A gradual approach to implementing innovations is recommended, starting with small pilot projects to change existing mindsets and minimize resistance, ultimately leading to broader application and success [2]
“土特产”焕新亮相火起来!“跨界”产业链成亮点 激活企业发展新增长点
Yang Shi Wang· 2025-05-08 08:10
钦韩芬过去主要卖鲜果和果汁,但2025年企业和中国农业大学合作,推出了一系列胡柚新产品。产业链创新成为了企业发展的新增 长点。 同时,当地强化产业协同,加快培育和引进深加工企业、电商平台等,创新产品开发、拓宽销售渠道。每年安排胡柚产业发展专项 资金1000余万元,用于种植、加工、销售、品牌建设等全产业链环节。 宋伟的这家企业就是常山县引进的代表企业之一。2013年,企业流转15000多亩土地搞规模化种植。其间,不断优化种植技术、积 累生产经验。直到2022年,推出了胡柚汁系列产品,一下子就火了起来。 全新的口味和包装,改变了市场对常山胡柚的老印象。常山紧跟着出台了相关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果汁企业迅速增长到了 20家,产品销往全国21个省份、4个直辖市。加工能力的提升,让胡柚从滞销到热销,带动了种植的技术革新,也带动了农户转变 经营思路,全县200多家专业合作社的利润提升近五成。 央视网消息:常山胡柚是浙江衢州市常山县的特产,也是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然而,随着水果新品种的大量涌现,常山胡柚一度滞 销。近几年,当地打破传统思路,引进果汁加工等全产业链,实现了由"一个果子"到"一个产业"的转型,让销售不再难。 ...
政策引领中医药高质量发展 以岭药业全产业链创新显成效
Ren Min Wang· 2025-05-06 06:08
Group 1 - Yiling Pharmaceutical actively responds to national policies and drives the upgrade of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dustry through full industry chain innovation practices, achieving significant results in quality control,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nd international layout [1][3] - The company adopts a "company + base + farmer" model for the cultivation of medicinal materials, establishing over 60 standardized bases across seven major medicinal material production areas in China, covering more than 700,000 acres and over 40 varieties [1] - Yiling Pharmaceutical's quality control laboratory is equipped with advanced instruments, and has maintained a 100% annual inspection pass rate for its products, demonstrating its commitment to stringent quality standards [1][2] Group 2 - Research and innovation are core driving forces for the company's development, with R&D investment reaching 13.94% in 2024,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industry average [2] - The company has launched 17 patented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s, with 11 included in the national medical insurance directory and 5 in the national essential drug list, addressing major diseases such as cardiovascular and respiratory conditions [2] - Yiling Pharmaceutical has established international collaborations with institutions like Leiden University and Cardiff University, publishing over 300 SCI papers and promoting the global dissemin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ulture [2][3] Group 3 - The company's practices span the entire industry chai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howcasing a development philosophy of "inheriting the essence and maintaining innovation" [3] - The implementation of national policies is expected to usher in a golden period of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for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dustry, with Yiling Pharmaceutical's efforts enhancing its competitiveness and driving industry improvement [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