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渠道转型
icon
Search documents
澜沧古茶一举亏掉前三年利润总和:渠道失守、存货逐年增加、偿债压力剧增
Xin Lang Zheng Quan· 2025-07-03 10:27
出品:新浪财经上市公司研究院 作者:浪头饮食/ 郝显 7月1日,在推迟了三个月之后,澜沧古茶终于发布了2024年年报,相比此前业绩预告,实际亏损金额达 到3.08亿元。而去年营业收入大幅下滑31.48%仅剩3.61亿元。 2020年上市时,澜沧古茶曾将销售渠道作为茶叶行业的壁垒,称"全国茶叶品牌企业样本拥有的直营店 和加盟店数量比例为30:100,经销模式系品牌茶叶企业普遍使用的销售模式,经销体系的建立需投入 较大的人力和物力,经历长时间的培养和筛选,对新进市场参与者形成了较大的壁垒。" 但是,近几年这一壁垒松动了。一方面线上渠道快速崛起,颠覆了传统渠道,给了新进入者重新洗牌的 机会。二是线下渠道开始分化,原产地直供模式兴起,传统茶城开始转型。 过于依赖经销商渠道的澜沧古茶,此前的优势变成了劣势。在2024年年报中,澜沧古茶披露称,消费疲 软导致线下实体门店经营困难,线上电商和直播带货的快速发展对线下实体门店的经营造成较大冲击, 此外近年白牌产品凭藉市场供应链资源和价格竞争迅速布局,占领了部分消费者的心智,进一步影响了 品牌产品的经营和销售。 在这种情况下,澜沧古茶开始了渠道转型。 首先,公司开始收缩线下门店 ...
哈根达斯中国门店拟分拆 高端冰淇淋神话终结?
Xin Lang Zheng Quan· 2025-06-19 05:55
业务分拆:一场迫不得已的战略撤退 通用磨坊已与顾问展开合作,评估出售中国市场的哈根达斯门店业务。据知情人士透露,正式的出售流 程可能在2025年启动,通用磨坊可能寻求以数亿美元的价格出售这些资产。 "目前谈判尚处于初期阶段,通用磨坊可能决定不出售。" 知情人士补充道。面对媒体询问,通用磨坊 中国官方回应简洁而谨慎:"不予置评"。 这一潜在剥离计划并非孤立行动。通用磨坊近期持续进行业务重组,上月宣布本季度将计入约7000万美 元重组费用。整个重组项目预计耗资1.3亿美元,目标在2028财年前完成。 华尔街对这一决策并不意外。在近期的德意志银行全球消费品论坛上,通用磨坊首席执行官杰夫·哈门 宁(Jeff Harmening)直言不讳:"哈根达斯在华门店客流量双位数下滑。"这已是哈根达斯中国业务连 续第三个季度在财报会议上被点名批评。 市场反应迅速而明确。投资者开始重新评估通用磨坊在中国市场的长期价值,尤其是当哈根达斯曾一度 贡献了通用磨坊在华50%的营收,而中国市场又占哈根达斯国际业务约30%的份额。 门店收缩与客流下滑:高端神话褪色 2025年6月11日,多家媒体报道称,美国食品巨头通用磨坊正考虑出售其在中国的 ...
公牛集团_ 2025 AIC_在挑战的市场中保持韧性
2025-06-09 01:42
更多资料加入知识星球:水木调研纪要 关注公众号:水木Alpha abc 2025 年 06 月 03 日 Global Research 2025年展望维持不变;鉴于需求疲软,管理层基调保守 5月30日,公牛出席了瑞银AIC。管理层重申了2025年收入/利润正增长目 标,主要驱动力来自产品创新,这将有助于提升产品结构,从而提高平均售 价并在需求疲软的环境下提升公司市场份额(尤其是在墙壁插座/开关领 域)。公司预计,由于营销和品牌投入增加,2025年费用率将有所上升。 公司指引今年资本支出和股息支付将保持稳定。投资者关注的重点包括渠道 转型、新能源业务和海外扩张。我们认为,鉴于消费需求恢复缓慢,2025 年第二季度同比增速将与2025年第一季度相当(约5%)。得益于持续的产 品创新和渠道转型,公牛已证明其防御性,即使在房地产下行周期也能实现 强韧的盈利增长。然而,我们预计收入同比增速也将在2025年逐季下滑, 因此我们认为公司当前估值合理。 零售渠道转型以应对消费需求变化 公牛传统线下渠道结构已发生改变,五金店和夫妻店在萎缩,取而代之的是 更多便利店以应对消费者满足即时性需求的消费偏好变化。在家装渠道方 面,公 ...
35吨新茶置换160吨老茶 澜沧古茶“以新换旧”能否缓解库存压力?
Xi Niu Cai Jing· 2025-06-05 02:19
近日,港股上市的"普洱茶第一股"澜沧古茶(06911.HK)发布公告称,其附属公司广州康瑞已完成一项35吨新茶置换160吨老茶的交易,试图通过盘活库存 缓解经营压力。 与此同时,普洱茶市场整体增速放缓至6.7%,库存消化周期延长至32个月,行业竞争加剧。在此背景下,澜沧古茶试图通过置换老茶加速流通,但能否真 正改善现金流仍待观察。 除库存压力外,渠道转型不力也成为业绩拖累。2024年,澜沧古茶线上推广费用激增50%,却未能带来相应增长,反而冲击线下 经销商体系,导致"左右手互搏"的困境。尽管KA渠道(大型连锁商超)收入增长150%,但整体营收仍下滑30%,预计全年亏损最高达1.2亿元。 管理层动荡进一步加剧不确定性,年初总经理王娟辞职,改任公司非执行董事,总经理由75岁的创始人杜春峄暂代,少数股东甚至曾提议罢免其执行董事职 位。 面对内忧外患,澜沧古茶尝试通过品牌年轻化破局,推出"茶妈妈""岩冷"等系列吸引新消费群体,但2024年上半年三大品牌的市场表现较为平淡,收入均出 现不同幅度下滑。有行业专家指出,传统茶企需重构商业模式,从"大批量生产"转向柔性供应链,并强化品牌文化价值,而非简单复制线下模式到线上。 ...
场景获客+服务闭环 解读红星美凯龙“智电绿洲”转型复合型渠道之路
Sou Hu Cai Jing· 2025-06-04 12:13
5月27日,红星美凯龙在上海全球家居1号店宣布了一项重要战略升级——电器馆正式从1.0时代迈入2.0时 代,"Mega-E智电绿洲"首次亮相。 这一动作绝非简单的业态迭代,而是对当前家电零售行业"线上流量见顶,线下价值重构"这一核心命题的战略回 应。在线上流量主导的时代,传统家电渠道该如何找到不可替代的价值?红星美凯龙的这次战略升级,或许隐藏 着行业转型的密码。 "四渠割裂"下的升级之道 对于目前的家电零售渠道而言,割裂局面已经成为了制约其发展的最大掣肘。 一方面,电商平台需要争夺流量,连锁卖场受困于规模推进,高端体验店要面对难以下沉的局面;与此同时,政 策推动"以旧换新",下沉市场释放换新红利,零碳、智能等新趋势重塑行业格局。 在这样的行业变局中,过去的四大类家电零售渠道都碰到了各自的发展瓶颈:线上电商为代表的流量渠道,过度 依赖低价促销和线上导流,造成了用户粘性差、利润稀薄;以连锁卖场为主的规模渠道因为同质化竞争严重,陷 入了"SKU内卷"; 在利润渠道中,聚焦高溢价品类的综合型卖场受线上价格战冲击,增长乏力;而高端体验店作 为形象渠道,虽然塑造了品牌调性,但覆盖人群有限,难以形成规模化……这种"流量-规 ...
阿迪、耐克的大经销商想要「改命」
华尔街见闻· 2025-05-26 09:26
以下文章来源于信风TradeWind ,作者刘艺晨 信风TradeWind . 关注资本市场的趋势与发展 作者刘艺晨 编辑松壑 下行周期,代理商的日子往往过得比品牌更苦。 截至2025年2月的2025财年, 运动零售运营商滔搏(6110.HK)全年利润仅12.9亿元,同比下滑42%,创上市以来新低。 代理的主要品牌,耐克、阿迪达斯尚未完全走出困顿 。 多年来,两大品牌对滔搏业绩的贡献始终在85%以上。 早年间,滔搏作为中间商充分享受了巨头在中国市场的渗透红利,成长为国内鞋服零售市场的行业龙头。 去年12月到今年2月,耐克在中国市场销售同比降幅达17%。阿迪达斯虽有回暖势头,但仍面临来自国产品牌的激烈竞争。 压力显著的滔搏,去年加大了线上促销清货的力度,期内库存同比下滑4.5%,毛利率降3.4个百分点至38.4%,为上市以来首次降至40%以下。 但这被视作其剥离包袱、加速转型的信号。 最近一个月内,滔搏先后拿下挪威高端户外品牌Norrøna、英国专业跑步装备品牌soar在大中华区的独家运营权。 这笔对未来的投资能否获得其想要的回报,需要更长的时间观察。 中间商困局 滔搏的前身是鞋履巨头百丽国际的体育事业部。 作 ...
沃尔玛、永辉、银座、胖东来......26 家零售企业一季度财报大曝光!
3 6 Ke· 2025-05-26 02:27
2025 年一季度的中国零售市场,在消费复苏与行业转型的双重变奏中呈现出激烈的 "冰火两重天"。从沃尔玛中国以 22.5% 的营收增速领跑行 业,到胖东来凭借区域深耕单季销售额突破 63 亿元,头部企业与区域黑马用数据印证着业态创新的价值;而传统商超永辉、联华等企业则因 转型阵痛陷入营收净利双降的困境。当山姆会员店扩张至 54 家、盒马通过NB席卷社区零售之时,一场关于 "生存还是突围" 的零售大战正在 上演。 本文聚焦 截止目前已经披露2025年一季度数据的26 家零售企业(均为2023年中国连锁超市百强企业)财报,解码行业分化背后的增长逻辑与 转型密码。 1、沃尔玛(中国)投资有限公司: 发布时间:5月15日。 财报内容:沃尔玛在第一季度实现了稳健的业绩增长,总营收达到1,656亿美元,同比增长2.5%(剔除汇率波动影响后为4.0%)。在中国市 场,沃尔玛的表现尤为亮眼,净销售额达到67亿美元,同比增长22.5%,可比销售额增长16.8%。电商业务的净销售额同比增长34%,显示出强 劲的增长势头。沃尔玛中国通过业态组合调整和运营效率提升,成功实现了销售额和利润的双增长。此外,沃尔玛中国持续推动业态组合调 ...
HH控股20250520
2025-05-20 15:24
H&H 控股 20250520 摘要 • 全球膳食补充剂(VDS)市场稳健增长,2023 年规模达 1,324 亿美元, 年均增长率 4%-5%,中国市场增速显著高于全球水平,2010 年至 2023 年复合增长率达 8%-9%,市场潜力巨大。 • 中国保健品行业受益于老龄化和新消费趋势,线上渠道转型加速,疫情后 线上占比提升至 60%,电商龙头企业如 Swisse 受益明显,竞争格局面临 调整。 • H&H 控股已转型为以成人保健为主导的保健品公司,Swisse 品牌线上渠 道收入占比超 90%,在线上市场占据领先地位,市占率稳定在 7%-8%。 • H&H 控股通过品牌矩阵延展,推出面向青少年、幼童和宠物的新品牌,如 Swisse Me、Little Swisse 和 Plus,以满足不同消费群体的需求,实现 业务多元化。 • H&H 控股积极拓展口服美容系列产品,如超光瓶、抗糖丸、烟酰胺片等, 高毛利产品有望推动盈利能力提升,并积极进行海外市场开拓,尤其是在 东南亚市场。 Q&A 保健食品具有三点定义:第一,调节机体功能;第二,不以治疗疾病为目的; 第三,对人体不会产生任何急性、亚急性或慢性伤害。因此, ...
对话栈道资本吴志伟:靠品牌战略成太力科技唯一外部投资方,继续看好宠物行业
IPO早知道· 2025-05-19 02:46
以下文章来源于明亮公司 ,作者主编24小时在线 明亮公司 . 追踪新商业、好公司,提供一手情报与领先认知。 作者:苏打 在稍早前,「明亮公司」再次对话了太力科技的唯一外部投资机构栈道资本创始人、董事长吴志伟。 招股书显示, 2021年,栈道资本相关主体入股太力科技,持股比例2.46%。吴志伟表示,太力科技 作收纳领域的头部公司,对于资本的需求并不强,而栈道资本通过对企业品牌的战略定位,其建议得 到了市场的验证。 "我们将太力科技定位为高端家居收纳的领导者,同时结合其产品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应用来做背书。 结合以上的方向,当时重点建议公司做电商渠道的转型,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战略决策。"吴志伟说。 栈道资本将整个消费品类划分成五个不同的类型 ——成瘾性产品、社交品、信任品、刚需品、软需 品。 吴志伟表示,以上五个类型,做品牌的难度是依次递增的。比如白酒、香烟等成瘾性产品,做品牌难 度相对比较低;而 "软需类"的产品,比如百货类,首先不属于高频刚需消费,是一个相对低频次的 消费,就比较难(做品牌)。 无论是我们之前投的筷子品牌双枪科技 (001211.SZ) ,还是太力科技 的收纳品,在日用板块中还是相对低频的品类。 第 ...
东方雨虹(002271):需求不足致业绩承压 多元经营对冲行业下行
Xin Lang Cai Jing· 2025-05-11 00:33
经营现金流显著改善,渠道转型效果显现。25Q1 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8.13 亿元,较去 年同期的-18.89 亿元实现大幅改善。23-25 年一季度,公司净现比-10.08、-5.53、-4.57,连续2 年实现改 善。净现比逐年改善反映了公司加强费用管控和营运资金管理的成效,同时也体现了公司从大B 直销向 C 端和小B 渠道转型带来的经营质量提升的趋势。 应收账款有所增加,风险出清仍在持续。截至25Q1 末,公司应收票据及账款余额为88.22 亿元,较年初 的78.52 亿元有所增加,这可能与公司所从事行业收入确认节奏有关。但同时,其他应收款期末余额为 16.73 亿元,较年初的22.01 亿元显著减少,表明公司仍在积极处理历史遗留问题,风险敞口持续得到控 制。 投资建议:产品端公司挖掘砂粉机会;渠道端深耕零售,坚持合伙人优先,加速海外市场布局。内部坚 持最大限度降低生产成本,积极解决应收账款历史问题。考虑到当前下游需求仍不足,我们预计公司 2025-2027 年实现营收283.78、292.73、305.72亿元(2025-2026 前值分别为318.12/359.71 亿),归母净 利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