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航运业
icon
Search documents
最新回应!商务部:“对于关税战,中方的立场是一贯的,我们不愿打,但也不怕打”
证券时报· 2025-10-12 02:26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最新发声。 10月12日,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就近期中方相关经贸政策措施情况答记者问。具体如下: 1.有记者问:10月9日,商务部、海关总署发布公告,对相关稀土物项实施出口管制。请问中方有什么考虑? 答: 中方发布了关于稀土等相关物项的出口管制措施,这是中国政府依据法律法规,完善自身出口管制体系的正当做法。当前世界局势动荡不安,军事冲突 时有发生,中方注意到中重稀土相关物项在军事领域有重要应用。中国是负责任大国,依法对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目的是更好维护世界和平与地区稳 定,履行防扩散等国际义务。 中国的出口管制不是禁止出口,对符合规定的申请将予以许可。 在措施公布前,中方已通过双边出口管制对话机制向各有关国家和地区作了通报。中方愿与 各国加强出口管制对话交流,更好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 2.有记者问:我们注意到,近日商务部发布公告加强稀土等相关物项出口管制,请问后续将如何实施? 答: 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始终坚定维护自身国家安全和国际共同安全,始终秉持公正、合理原则立场,审慎适度实施出口管制措施。中方事先已就措施可 能对产供链产生的影响进行了充分评估,并确信相关影响非常有限。措施出台前, ...
下周财经日历(10月13日-10月19日)
Di Yi Cai Jing Zi Xun· 2025-10-11 12:47
| | 7经昌历 | | --- | --- | | 时间 | 事项 | | 周一 10/13 | 中国9月贸易帐 | | | 国内成品油将开启新一轮调价窗口 | | | "互换通"每日净限额提高至450亿元 | | | 港交所推出泡泡玛特股票期权 | | | 2025上海国际生物医药产业周 (10/13-10/17) | | | 2025年IMF和世界银行秋季年会(美国华盛顿,10/13-10/18) | | | 欧佩克公布月度原油市场报告 | | | 【新股申购】马可波罗 | | 周二 10/14 | IEA公布月度原油市场报告 | | | 【新股申购】 不元生物 | | | 中国9月CPI、PPI 第138届广交会开幕 | | 周三 10/15 | 2025湾区半导体产业生态博览会(深圳, 10/15-10/17) | | | 紫金黄金国际将于收市后被纳入恒生综合指数 | | | 【新股申购】超颖电子 | | | 美联储公布经济状况褐皮书 2025上海全球资产管理论坛 | | 周四 10/16 | 2025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北京, 10/16-10/18) | | | 第113届秋季全国糖酒会(南京 ...
中方强调:对美反制是“正当防卫”
财联社· 2025-10-10 15:53
Core Viewpoint - The article discusses China's response to the U.S. unilateral measures against its maritime, logistics, and shipbuilding industries, emphasizing the need for fair competition in international shipping and shipbuilding markets [1]. Group 1: U.S. Measures - On April 17, the U.S. Trade Representative's Office announced final measures from a 301 investigation targeting China's maritime, logistics, and shipbuilding sectors [1]. - The U.S. will impose port fees on Chinese vessels starting October 14, which is viewed as a discriminatory action harming Chinese enterprises [1]. Group 2: China's Response - In response, China will implement special port fees on vessels with U.S. elements, including those flagged, built, or owned by U.S. companies, effective October 14 [1]. - China's measures are described as a "justifiable defense" aimed at maintaining a fair competitive environment in international shipping and shipbuilding [1].
余心玎:“港口税”大棒搅动国际航运业
Huan Qiu Wang· 2025-10-10 00:02
来源:环球时报 10月14日起,美国将开始对涉及中国的船只征收"港口税"。这实际上是将航运问题政治化、工具化。作 为回应,中国国务院于9月29日公布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海运条例》的决定,明确将对实施 或支持歧视性措施的国家和地区采取对等反制。此举既是依法维护国家正当权益的必要行动,也是稳定 国际航运秩序、保障全球供应链安全的重要信号。 从经济逻辑看,美国此举的根本目的,是通过提高中国船舶在美靠港的运营成本迫使国际货运重新分 流,削弱中国在全球航运网络中的竞争力。但在此前举行的听证会上,来自农业、能源、零售、港口和 制造业的数百家美国企业已明确表示反对,认为其将推高进口成本、削弱出口竞争力、扰乱供应链稳 定。此外,美国航运业还面临港口基础设施老化、劳动力成本上升、物流体系相对封闭等一系列问题, 美国港口与全球货运体系的联动离不开包括香港、宁波等中国港口在内的高效运营网络。对中国船只征 税,只会推高美国进口商成本,最终转嫁给美国消费者。 事实上,国际航运是全球化程度最高的行业之一,其运行依赖的是效率和规则,而非政治与对抗。一旦 开征"港口税"、打破原有的成本平衡,航线结构势必调整。不少企业已表示,将考虑通 ...
10月14日开征对华“入港费”!美国把贸易战烧到港口
Sou Hu Cai Jing· 2025-10-09 02:36
自2025年10月14日起,美国贸易代表署(USTR)正式对中国籍或中国建造的船舶征收"港口入港费"。该政策以船舶属性为核心划分标准,旨在通过分层 费率调整航运结构与供应链依赖。具体征收分为三档: 其一,对中资运营/船东的船舶,按净吨(NT)每航次收费50美元/NT,并自实施日起每年递增30美元,至2028年将升至140美元/NT。此费用按"每艘船、 每次进入美国港口"征收,每年每船最多计费5次。其二,对中国建造的非中资运营船舶,采用"孰高原则"征收:按净吨18美元/NT或按每个卸下集装箱 (TEU)120美元,两者取其高者。该费率同样逐年提高,至2028年净吨费达33美元/NT,按箱计费升至每箱250美元。其三,对外国建造的车辆运输船 (汽车/滚装船),无论是否与中国有关,统一按净吨14美元/NT征收。 政策同时设有豁免条款,美国籍船舶、参与美国海事管理局(MARAD)特定项目的船舶、小型船舶(载箱量低于4000 TEU或载重低于5.5万吨)以及空 载或压载驶入的船舶均可获得豁免。此外,由于美国目前缺乏本土液化天然气(LNG)船建造能力,因此LNG运输船享有过渡期,暂不征费,但美国计 划自2028年起强制要 ...
招商轮船20251006
2025-10-09 02:00
招商轮船通过多次融资和收购,已确立其在 VLCC 和 VLOC 领域的全球 领先地位,油散运输贡献了公司超过 60%的营收和 90%以上的总运力。 截至 2024 年,公司拥有 221 艘船舶,其中超过 150 艘用于油散运输。 公司主要采用即期市场为主的大宗商品海运经营模式,并辅以与淡水河 谷等签订的长期协议,确保部分稳定收入。多元化业务结构增强了利润 韧性,2020 年以来毛利润维持在 50 亿至 70 亿元之间,净利润维持在 36 亿至 50 亿元之间。 除油散运输外,招商轮船还涉足集装箱航运、液化天然气(LNG)运输 和汽车滚装等领域。集装箱航运专注于亚洲内市场,已占公司整体营收 近 30%。LNG 运输和汽车滚装是公司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 昭伦公司预计未来至少能贡献 10 亿利润,MNG 气运主要依靠长期协议, 随着船队规模的增加而增长,目前运力已有 23 艘,新造船还有 41 艘即 将陆续下水。车运业务虽利润占比最小,但随着新船交付,业绩规模预 计会进一步增长。 Q&A 招商轮船 20251006 摘要 1. 集装箱航运:通过收购中外运集装箱航运营业并计划进一步整合安通控 股,公司专注于亚洲内市场 ...
美国公布对中国造船、运营船收取港口费细则
Sou Hu Cai Jing· 2025-10-07 18:16
美国海关与边境保护局(CBP)10月3日公布了关于对中国拥有、运营、建造的船舶,以及所有外国制造的汽车运输船征收港 口费的细则(点击这里查看)。 迎国庆中秋,700家精锐中国船厂上榜造船厂地图最新版在上海交付,导弹式快递 碳捕集装船中国设计和配套全球首例散货船DOLPHIN交付,12月1日上海碳捕集论坛交流 这些费用包括: - 自2025年10月14日起生效,对中国实体拥有或运营的抵达美国港口的船舶,按每净吨50美元收费。 - 自2025年10月14日起生效,对中国建造的抵达美国港口的船舶,按每净吨18美元或每个卸下的集装箱120美元两者中的较高者 收费。 - 自2025年10月14日起生效,对抵达美国港口的汽车运输船,按每净吨14美元收费。 此外,CBP还明确了费用的支付方式,必须直接通过美国财政部安全页面Pay.gov进行支付,且不能在入境口岸支付。Pay.gov 将根据船舶运营商在支付表格中所选的内容计费,随后将支付确认信息传至船舶入境清关系统。若船舶入境清关系统无法匹配 抵港船舶的支付信息,入境清关申报人或船舶运营商,可使用Pay.gov的支付确认邮件作为付款凭证。 支付表格中的必填内容包括:船名、抵 ...
这不是港口费,而是美国发起的“海上围猎”,我们不能当沉默的羔羊!
Sou Hu Cai Jing· 2025-10-07 03:26
国庆假期本该是举国欢庆的时候,结果美国偏偏在这时候"泼了盆冷水"。10月3日,美国海关宣布,从10月14日起,对中国相关船舶征收高额港口停靠费。 一刀下去,精准砍在中国航运业的命门上。问题来了:面对这场"精准制裁",咱们怎么接? 说白了,美国这次玩的,就是一场披着"贸易公平"外衣的"海上围猎"。 美国海关这次搞了个所谓"301条款公告",给停靠他们港口的船分了五个等级。中国造、中国公司运营的船,停一次港口就得交250万美元,还要逐年涨价。 这不是港口费,这是"刮地三尺"的勒索。 更狠的是,他们按"国籍"区分待遇: 这就好比进商场购物,别人刷会员卡打折,你刷身份证加价。全球每年运往美国的5.7万次商船里,近一半和中国有关,特朗普政府这一刀下去,每年能薅 出700到1000亿美元。 中国造+中国运营的船最贵; 中国造但外国运营的,也得交一大笔; 不是中国造的船?没事,照常通行。 表面看是港口费,其实是精准狙击。 第一枪打向航运公司。中国船东成本暴涨,航线竞争力直接崩盘。 第二枪打向造船厂。为了避税,外国船东可能把新船订单转给日韩。要知道,咱们2024年造船完工量占全球56%,新接订单占63%,这可是几十年苦干的成 ...
台湾航运巨头长荣海运营收超140亿美元,内地中远海控是多少?
Sou Hu Cai Jing· 2025-10-05 12:17
这数字不是天上掉下来的,得益于全球集装箱运价反弹,加上红海危机绕道好望角,航程拉长,运费水涨船高。长荣的船队规模稳在221艘,总运力174万标 准箱,每年能运1亿吨货物,全球排名第七。 他们没瞎折腾,专注远东到美东的定期航线,准时率高,客户黏性强。 说起台湾的海运圈,长荣海运这几年真是风头正劲,2024年全年营收直接冲破140亿美元大关,这数字搁谁听都得挑挑眉毛。毕竟航运这行,风大浪急,一 年好一年坏,2024年能有这成绩,靠的还是全球贸易回暖加上自家船队运营稳扎稳打。 反观内地,中远海控作为央企航运老大哥,规模体量更大,2024年营收直奔2300多亿人民币,折合美元也得300亿出头。两家企业,一个专注集装箱航线, 一个覆盖更广的全球网络,搁一块儿比比,谁更牛?毕竟,咱们买的进口货,能不能准时到手,全靠他们这些船王们顶着。 长荣海运这家台湾老牌航运企业,2024年全年合并营收达到了4635.68亿新台币,折合美元约140亿美元,比2023年的2767亿新台币翻了近一倍,增长率高达 67.53%。 净利润也跟着水涨船高,归母净利润1394.53亿新台币,约42亿美元,每股盈余64.87元,创下历史第二高。 员工 ...
贝莱德接手李嘉诚43港口,掌控关键枢纽,中国多龙头企业大股东
Sou Hu Cai Jing· 2025-10-03 02:37
Core Viewpoint - The port ownership transfer involving Li Ka-shing, BlackRock, and MSC highlights a complex battle for strategic assets in the global shipping industry, with significant implications for capital flow and regulatory scrutiny [1][3][27] Group 1: Key Players and Their Roles - BlackRock, managing $12.53 trillion in assets, is positioned as a major player in the port acquisition, indicating its influence in global capital distribution [1][3] - MSC's sudden entry into the bidding process alters the dynamics of the acquisition, making it a competitive landscape rather than a straightforward sale [7][23] - Li Ka-shing's Long江和记实业 initially announced the sale of 80% of its port stakes, but later retracted, reflecting the tension between corporate interests and regulatory pressures [5][13] Group 2: Market Reactions and Implications - The announcement of the port sale triggered significant media and public interest, with discussions around the implications of foreign investment in critical infrastructure [3][5] - The potential acquisition has led to volatility in related stocks on the Hong Kong Stock Exchange, as investors speculate on the outcome and regulatory responses [15][23] - The situation underscores the delicate balance between attracting foreign capital and maintaining national security, as highlighted by the regulatory scrutiny following the initial sale announcement [11][27] Group 3: Historical Context and Strategic Considerations - BlackRock has been quietly accumulating stakes in major Chinese companies since around 2010, indicating a long-term strategy rather than opportunistic trading [9][19] - The port acquisition is seen as part of a broader strategy to integrate financial, logistical, and data networks, rather than merely a financial investment [7][15] - The complexities of the port transaction reveal the intricate interplay between global capital, local enterprises, and regulatory frameworks, emphasizing the challenges of foreign investment in strategic sectors [2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