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港股央企红利ETF
icon
Search documents
南向资金持续净流入,港股央企红利ETF(513910)成“核心战场”
Mei Ri Jing Ji Xin Wen· 2025-07-10 05:31
今日盘中,港股建材、港股钢铁、港股银行、港股非银等板块涨幅居前,带动成分股含有较多此细分行 业的港股央企红利ETF(513910)上涨超1.2%。 目前港股央企红利ETF所跟踪指数的股息率与10年期国债收益率之差仍在4.5%的较高水平,即便短期资 金有"落袋为安"的动作,但从长期看,低估值、高确定性的资产依然会吸引资金持续流入,行情延续的 核心逻辑未被显著破坏。 7月7日-7月9日,南向资金净流入港股市场近200亿人民币,随着南向资金持续流入,港股流动性改善, 作为南向资金核心增配方向的港股银行、能源板块,成为港股估值修复预期升温的最大推手。 自4月经历关税政策反复的扰动后,南向资金的交易风格有明显变化,从一季度以进攻为主的恒生科技 切换到防守为主的红利资产。在市场风险偏好降低与无风险利率下行的双重驱动下,南向资金更青睐增 配高确定性的红利资产。 政策层面,年初推出的《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工作的实施方案》明确要求扩大权益类基金规模占 比,并着力引导中长期资金加速进入资本市场。从资产配置角度看,这类资金基于负债端的久期匹配特 性,更倾向于配置具有稳定分红特征的低波动资产。在此背景下,港股央企红利资产兼具"央企 ...
防御性资产受青睐,港股成全球资本新“避风港”
Huan Qiu Wang· 2025-07-03 06:41
在美元前景不明、美国关税不确定性增大的背景下,市场规避风险的倾向愈发明显,防御性资产成为部分资金的首选。而绝对估值处于全球洼地的港股市 场,有望吸引更多资金注入。随着国内公司治理水平不断提高,低估值蓝筹的重估进程已经在进行当中。 7月份,"逢高做空美元"的呼声渐起。随着7月9日的临近,市场密切关注美国关税谈判结果,谈判预期引发了非美货币的广泛升值以及美元资产的减持。今 年上半年,美元指数大跌10.8%,创下1973年以来最差半年表现。此前,特朗普暂停了对大多数美国贸易伙伴的所谓"对等关税",暂停期限为90天,将高额 关税的生效期推迟到7月9日。7月2日,美元指数仍在96附近,而离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升值到了7.15附近,最高见7.1493,创下去年11月以来新高。其他亚 洲货币如马来西亚货币、韩币、泰铢等也不同程度上涨,新加坡货币汇率更是创下10年来新高。 美国国会参议院通过的"大而美"税收和支出法案,预计未来十年将推动美国财政赤字进一步扩大3.9万亿美元,超过众议院版本3万亿美元的赤字扩张,对美 国财政可持续性产生深远影响。在美国贸易政策不确定性、美债激增以及美联储独立性担忧的情况下,美元走弱成为市场预期主流 ...
7月防御性资产或成首选!机构最新观点
证券时报· 2025-07-03 04:09
全球市场正在等待美国关税谈判结果为7月行情定价。 面对7月9日关税重启的最后期限,叠加美国参议院通过"大而美"税收和支出法案,市场对于美元前景普遍看淡。自4月份美国所谓"对等关税"以来,美元指数 下跌超7%,而亚洲货币集体反弹,普遍上涨到了去年10月份以来新高。 面对美国关税不确定性增大,市场规避风险倾向明显,防御性资产成为部分资金的首要选择。而绝对估值处于全球洼地的港股市场,有望迎来更多资金注 入,伴随国内公司治理水平不断提高,低估值蓝筹的重估已经在进行当中。 7月份"逢高做空美元"? 随着7月9日即将到来,市场正密切关注美国关税谈判结果,谈判预期引发非美货币广泛的升值及美元资产减持。 今年上半年美元指数大跌10.8%,创下1973 年以来最差半年表现。此前4月9日,特朗普暂停了对大多数美国贸易伙伴的所谓"对等关税",暂停期限为90天,将高额关税的生效期推迟到7月9日。 7月2日,美元指数仍在96附近。此前一天,离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升值到了7.15附近,最高见7.1493,创下去年11月以来新高。不仅仅是人民币,其他亚洲 货币也在不同程度上涨。马来西亚货币、韩币、泰铢等也升高至去年10月份以来高点,而新加坡 ...
7月防御性资产或成首选!机构最新观点
券商中国· 2025-07-02 23:19
全球市场正在等待美国关税谈判结果为7月行情定价。 面对7月9日关税重启的最后期限,叠加美国参议院通过"大而美"税收和支出法案,市场对于美元前景普遍看 淡。自4月份美国所谓"对等关税"以来,美元指数下跌超7%,而亚洲货币集体反弹,普遍上涨到了去年10月份 以来新高。 面对美国关税不确定性增大,市场规避风险倾向明显,防御性资产成为部分资金的首要选择。而绝对估值处于 全球洼地的港股市场,有望迎来更多资金注入,伴随国内公司治理水平不断提高,低估值蓝筹的重估已经在进 行当中。 "短期要重点关注90天暂停到期关税层面的变数和7月份美债和日债市场是否会引起全球金融市场的动荡。"兴 业证券最新研报也提醒道。由于美国关税谈判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市场警惕重演4月初的冲击波,当时在美 出台所谓"对等关税"影响下,全球股债汇市场出现大幅震荡。 当前,各大机构都在等待尘埃落定后再做抉择,而不是提前下注,防御性资产成为相当部分资金的首要选择。 而港股市场受到海外和内地资金流动性的综合影响,其对美联储政策、地缘政治、汇率波动的影响更敏感,也 成为避险资金首选。 5月份以来,伴随美元的持续贬值,香港Hibor利率(香港银行同业拆息利率)也在 ...
港股上半年回报最稳定的行业
Sou Hu Cai Jing· 2025-06-30 11:41
今年上半年,南向资金净流入港股超7200亿港元,即使下半年的净流入力度减半,南向资金全年净流入港股的金额也有望达到1万亿港元。而下半年南向 资金的流向,可能还是以红利资产相关的行业为主。 港股上半年正式收官,回顾上半年市场资金的风格变化,一句话总结就是南向资金去哪,市场赚钱效应就在哪。 一季度以deepseek驱动的互联网股修复估值行情,南向资金增配互联网股,互联网股跑出优秀的涨幅回报;二季度市场主题是关税不确定性,南向资金增 配高息股的红利资产,红利资产在二季度也跑出优于大市的涨幅。 得益于南向资金的转变,因此看到像港股央企红利ETF(513910)二季度的涨幅为10%,而持仓集中在银行/保险类红利资产的港股通金融ETF(513190) 涨幅为12.5%,两支ETF均跑赢恒生指数4%的涨幅。 展望港股下半年的行情,基于市场机会不清晰的震荡格局未改变,南向资金的配置策略可能还是以红利资产为主,个人投资者可以通过港股央企红利ETF (513910)和港股通金融ETF(513190)来抄南向资金的作业,构建更符合市场结构性风格的配置。 红利资产仍是下半年的核心主线 从下图中看,截止6月25日,上半年南向资金净流入 ...
险资“扫货”港股银行股热情不减!港股通金融ETF开盘直拉,涨超2%!
Mei Ri Jing Ji Xin Wen· 2025-06-24 01:54
业内人士表示,从长期投资视角来看,稳定且高额的股息收入能够为险资提供持续的资金流入,有助于 保险资金的长期稳健运作,更好地匹配保险业务的赔付需求和资金运用计划。对于追求稳定现金流的长 期个人投资者来说,各种思路也可以作为参考。不过,对于个人投资者来说,为了尽量分散风险,可以 考虑指数投资工具,通过诸如H股银行含量最高的ETF——港股通金融ETF或行业相对均衡的港股央企 红利ETF(513910)来实现类似效果。 为何险资喜欢买这些资产呢?业内人士分析认为,险资很可能是为了响应长期资金入市的政策、适应会 计准则切换下的资产负债管理,从而增加权益资产配置。而银行因为行业相对成熟、经营效率高等原 因,往往是分红主力军。险资在权益投资方面一大重点方向便是增配并长期持有高股息股票等红利资 产。 而为何是H股而非A股呢?其一,相较于A股,H股的有更高地股息率和更低的估值,以港股通金融ETF 跟踪指数为例,截至6月20日,其近12个月股息率为8.15%,而A股的中证银行指数同指标是5.35%;其 二,保险公司连续持有H股满12个月取得的股息红利可免企业所得税,这一税收优势使得险资在投资港 股上市公司标的时,能够将高股息率的 ...
南向资金流入规模创历史新高,恒指年内累计上涨超20% 资金配置呈现明显偏好特征
Mei Ri Jing Ji Xin Wen· 2025-06-11 06:47
今年以来,港股市场展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截至6月10日收盘,恒生指数年内累计上涨20.45%,在全 球重要指数中表现突出,由此有观点认为,港股市场或正式迈入技术性牛市区间。本一轮上涨行情背 后,南向资金的持续流入发挥了关键性作用。 截至6月10日,今年以来南向资金净流入金额已达到6320.32亿元。这一数字相比去年全年的7440.31亿 元,仅相差1100多亿元。今年第一季度,南向资金净买入金额达到4113.25亿元,创下互联互通机制开 通以来单季度最高净买入纪录。南向资金在配置呈现明显偏好特征:截至6月9日,有116只港股通标的 股年内获加仓超1亿股。这一数量约占全部港股通标的14%。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工商银行、农业银 行4只国有银行H股获加仓数量位居前列,均超过20亿股。 有分析认为,在利率下行的大环境下,低估值高股息的银行H股是中长期资金配置的佳选。对于追求稳 定现金流的长期个人投资者来说,也可以考虑做此类配置。不过,对于个人投资者来说,为了尽量分散 风险,可以考虑指数投资工具,通过诸如港股通金融ETF、港股央企红利ETF(513910)等低估值高股 息的工具类产品来实现类似效果。前者是港股市场上,银 ...
权益ETF系列:持续震荡,关注红利和成长风格的转折点
Soochow Securities· 2025-05-31 15:22
Investment Rating - The report maintains an "Overweight" rating for the industry [1] Core Insights - The industry is experiencing continuous fluctuations, with a focus on the turning points of dividend and growth styles [19][20] - The macro model indicates that the market may face adjustment pressure in the near term, with a potential for a slight rebound later in June [19][24] - The report highlights the importance of monitoring event-driven impacts, particularly regarding U.S. tariff policies [20] Market Overview (May 26 - May 30, 2025) - Major broad-based indices showed varied performance, with the top three being North Securities 50 (up 2.82%), Wind Micro-Equity Daily Equal Weight Index (up 2.65%), and CSI 2000 (up 1.09%). The bottom three were ChiNext Index (down 1.40%), Shanghai 50 (down 1.22%), and CSI 300 (down 1.08%) [9][10] - Style indices also varied, with small-cap value (up 0.56%) and large-cap growth (down 2.71%) showing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10][13] - Among the Shenwan first-level industry indices,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up 3.42%) and Pharmaceutical Biology (up 2.21%) performed well, while Automotive (down 4.11%) and Electric Equipment (down 2.44%) lagged [14][15] Market Outlook (June 3 - June 6, 2025) - The market is expected to remain volatile, with a focus on the transition between dividend and growth styles [19] - The macro model for June indicates a score of 0, suggesting a generally flat performance for the month, with potential for a slight increase after initial adjustments [24] - The report anticipates that the dividend style may face headwinds while the growth style could perform better in the latter half of June [19][20] Fund Allocation Recommendations - The report suggests a balanced allocation strategy for ETFs, anticipating a period of market adjustment [20]
加速入市!2220亿增量资金!这类标的或更受关注
Mei Ri Jing Ji Xin Wen· 2025-05-29 02:18
险资长期投资试点是什么?投什么?怎么投?是有章可循的。 近期,第三批600亿元的保险资金长期投资试点的机构正在陆续获批,有望新增多家中小保险公司。同 时,险资参与试点的模式也将有所创新,出现私募基金管理人管理第三方保险资金。待这600亿元批复 后,险资长期投资试点规模将增至2220亿元。 早在2023年10月,金融监管总局批复同意中国人寿(601628)和新华保险(601336)通过募集保险资金 试点发起设立证券投资基金,投资股市并长期持有,规模500亿元。于是,两家险资发起设立的鸿鹄志 远(上海)私募投资基金有限公司于2024年正式启动投资,截至2025年3月初,鸿鹄基金已成功投资落地 500亿元。 第二批1120亿元的保险资金长期投资试点已于今年1月批复520亿元,今年3月批复再新增600亿元。"这 不仅为资本市场带来实实在在的中长期增量资金,而且进一步壮大了机构投资者群体。"金融监管总局 相关负责人表示。 据了解,近日,鸿鹄基金三期的获批金额为400亿元,其意向出资方既有中国人寿和新华保险,也有多 家中小险企。据介绍,鸿鹄基金三期将投资并长期持有公司治理良好、经营运作稳健、股息相对稳定、 股票流动性相对 ...
股息率超8%!
Zhong Guo Ji Jin Bao· 2025-05-16 03:17
【导读】部分港股通高股息指数最新股息率超过8% 低利率时代,高息资产吸引力凸显。 数据显示,部分港股通高股息指数最新股息率超过8%。 今年以来,全市场港股高息资产"吸金"势头强劲,其中红利主题ETF年内规模增幅达40%以上,港股红 利资产正成为市场资金关注的重要方向之一。 港股红利主题产品受捧 伴随关税局势缓和,经历4月初大波动的港股市场弹性十足,至今已实现四周连阳。而在央行降准降息 之后,港股红利资产正在成为市场资金关注的重要方向之一。 从ETF产品流入情况来看,截至5月15日,全市场港股红利主题ETF今年以来"吸金"超百亿元,合计净流 入达110亿元,合计规模接近462亿元,相较2024年年底的327亿元增长40%以上。 摩根基金旗下港股红利指数ETF年内资金净流入37.67亿元,最新规模为104.26亿元,也是港股红利主题 ETF中首只百元级ETF,较去年底规模增近一倍。 华安旗下港股通央企红利ETF年内资金净流入接近18亿元,至34.86亿元,较去年底的16.15亿元翻了一 番还多。 景顺长城港股央企红利50ETF净流入资金超过13亿元,至48.65亿元,较去年底增幅超过30%。 中国基金报记者天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