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高速NOA
icon
Search documents
地平线总裁陈黎明:高阶智能辅助驾驶拐点已到,将迎来快速增长
Xin Lang Ke Ji· 2025-07-11 09:44
第二,是行业的推动,我们看到在过去几年里边,城区 NOA 或者高速 NOA 功能逐渐从这个30 万以上 的高端车型逐年下探,今年已经下探到了 15 万以下。另外,今年一季度车企的智驾平权也进一步推动 了普及应用,会进一步推动技术的发展,成本的降低和性能的提升,让更多的消费者能够消费得起。 新浪科技讯7月11下下午消息,在第15届中国汽车论坛上,地平线总裁陈黎明表示,当一项技术在创新 过程中,处于10%到20%阶段是关键节点,要么迎来拐点快速增长,要么坠入创新鸿沟走向消亡。过 去,智能手机因给用户带来真正价值,在拐点后实现快速的增长;新能源汽车也是一样,给用户带来实 实在在的价值,也得到迅速增长。所以我们认为,中高阶智能驾驶也是迎来了一个拐点,后续也会快速 地增长。 陈黎明从三个方面分享了自己这一判断得出的依据。 第一,智能驾驶是我国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发展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政府工作报告里,国务院 的报告里,还有我们工信部,都对整个智能汽车的发展作出了规划和行动方向。在电动化上,我们可以 说是变道超车,助力中国汽车从大国走向强国。电动化也助力了产业升级,助力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发 展。我们相信智能化,在 " ...
研报金选丨15%城市NOA+60%高速NOA引爆摄像头革命!国产厂商正在收割车载视觉万亿红利
第一财经· 2025-07-08 02:00
2025.07.08 游资、私募都在用,投研神器,又稳又准。 解锁【第一财经——研报金选】 【第一财经 研报金选】 【 金 选 导 读 】 1、15%城市NOA+6 0%高速NOA引爆摄像头革命!从激光雷达降价到摄像头升级,国 产厂商正在收割车载视觉万亿红利 ; 2、 高温来袭+负荷新高,会缺电么?机构:火水二季度业绩或爆超预期,这3类电力股 正在闷声发财 1、15%城市NOA+6 0%高速NOA引爆摄像头革命!从激光雷达降价到摄像头升级,国 产厂商正在收割车载视觉万亿红利 车载视觉领域因高速 NOA (自动导航驾驶) 和城市 NOA 的发展,推动车载摄像头在 数 量 和 性 能 上 同 步 升 级 。 国 金 证 券 建 议 关 注 在 车 载 视 觉 领 域 具 有 优 势 的 国 产 替 代 厂 商,技术实力强劲,且业绩增长迅速,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 此外, 国产企业在车载 图像传感器等方面技术不断成熟,产品覆盖多种应用场景,展现出强大的市场竞争力和 发展潜力,有望在智能驾驶车载视觉市场快速发展的背景下,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和投 资机会。 相关标的主要有******、 ******、 ****** 、 * ...
“智驾平权”之路:安全是前提 行业格局待重塑
今年以来,智能辅助驾驶已然成为汽车领域备受关注的焦点话题。随着汽车智能化进程步入下半场,智 能辅助驾驶正掀起"平权战"。 一方面,随着智能辅助驾驶的价格不断下探,行业智能辅助驾驶渗透率呈现出持续攀升的态势。车企们 所倡导的"平权"理念,实际背后隐藏着诸多差异。德赛西威执行副总裁李乐乐日前在一汽车行业论坛上 指出,当前在同一价位区间、不同车型上,即便针对同一功能,也存在着巨大的配置差异,而这种差异 将直接导致在安全实现功能方面的不同。 另一方面,"小米事故"的发生为今年以来火热的智驾宣传泼了一盆冷水,使得智能辅助驾驶的安全问题 被提上重要议事日程。6月4日,全国标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公示了关于征求《智能网联汽车组合驾驶辅 助系统安全要求》拟立项强制性国家标准项目意见的通知。这也意味着,L2级辅助驾驶的强制性国标 即将落地实施。 地平线创始人、CEO余凯表示,L2级辅助驾驶强制性国标的推出有望缓解车企的焦虑情绪,将会"让车 企少一些焦虑",引导行业回归更健康、更理性的状态。 城市NOA平权尚早,普惠更需安全托底 智能辅助驾驶新战场开启后,智驾竞争的速度远超人们的想象。 回顾去年年初,城市NOA还只是车企在营销车型时 ...
汽车行业2025下半年展望:混动加速新能源渗透 智驾与机器人产业化提速
Xin Lang Cai Jing· 2025-06-06 02:40
Group 1: Passenger Vehicles - The penetration rate of new energy vehicles in China is expected to reach 55% by 2025, with multiple hybrid models launching in the second half of the year [1] - The retail and export of passenger vehicles in mainland China are projected to grow by 2.9% and 10% year-on-year, respectively, in 2025 [1] - The price of intelligent driving models is anticipated to drop below 200,000 RMB, with domestic software like Momenta leading the market [1] - Increased competition in the automotive market is expected in the second half of the year, with a focus on companies like BYD and XPeng Motors [1] Group 2: Heavy Trucks - Heavy truck sales in China are projected to reach 950,000 units (including exports) in 2025, reflecting a year-on-year increase of 5% [1] - The market performance for heavy trucks has been relatively flat, with cumulative sales of 350,000 units in the first four months of 2025 [2] - Local policies are expected to boost market conditions in the second half of the year, enhancing the market share of leading companies [2] Group 3: Two-Wheelers - The new national standards and trade-in policies are expected to support a recovery in the two-wheeler market, with sales projected to reach 56 million units in 2025 [2] - The new standards raise production technology requirements and emphasize the importance of smart technology in the industry [2] - Industry leader Yadea is favored for its strong market position [2] Group 4: Batteries - The trend is shifting towards range-extending large batteries, with a focus on commercial vehicle batteries [2] - The recent phase of tariff agreements between China and the U.S. introduces uncertainties, while South Korean companies are increasing their presence in the North American market [2] - CATL is recommended for its technological advancements and overseas expansion [2] Group 5: Robotics - The industrialization of robotics is approaching, with companies like Tesla and UBTECH announcing mass production plans [2] - Chinese companies are expected to benefit from cost advantages and technological accumulation [2] - Attention is drawn to core components with low domestic production rates and high value proportions, such as planetary roller screws and six-dimensional force sensors [2]
大卓智能将被整合,奇瑞智驾拥抱供应商
雷峰网· 2025-05-29 11:44
" 奇瑞仍有自动驾驶业务,由高家兵统一管理。 " 作者丨王瑞昊 编辑丨田哲 雷峰网独家获悉,大卓智能近期将会被整合进奇瑞研发总院,CEO谷俊丽或将离职。 知情人士透露,大卓智能团队将整体并入奇瑞位于上海的研发中心,后续由张晓洪负责智能驾驶研发相关 工作。张晓洪曾在华为车BU担任智能驾驶产品项目群总监,后加入蔚来,于2024年作为奇瑞自动驾驶技 术中心负责人出任大卓智能COO,主导智驾技术与项目开发。 奇瑞自动驾驶业务将由高家兵统一管理。他现任奇瑞汽车总经理助理,此前与谷俊丽共同管理大卓智能, 担任副总经理。 大卓智能CTO曹光植将继续负责奇瑞自动驾驶端到端技术的研发,该方向被奇瑞视为当前智驾战略中的核 心重点。 在这场发布会上,奇瑞发布了"猎鹰智驾"智能化方案,并宣布2025年全品牌全系车型搭载这一智能辅助 驾驶方案,"猎鹰智驾"到2025年底要量产上车到包括奇瑞、星途、捷途、智界、iCAR五大品牌、累计30 多款车型。 值得注意的是,谷俊丽并未在这场以智能化为主题的发布会上演讲,也未出席会后的媒体群访环节。雷峰 网了解到,在这场发布会后的几天,尹同跃在一次会议中点名批评了大卓智能高管,表达了对奇瑞智驾量 产 ...
中金《秒懂研报》 | 智能驾驶:引领出行变革的新时代
中金点睛· 2025-05-24 08:32
你是否曾幻想过,汽车能像人一样聪明,在复杂的城市道路中自由穿梭?如今,智能驾驶正逐渐 将这一幻想变为现实。它是如何实现的?又会给我们的出行带来哪些改变呢? 智能驾驶背后的技术引擎 智能驾驶的普及步伐有多快? 智能驾驶的商业模 式 城市NOA的益处 1 2 3 4 本期要点荟萃 分享人 | 任丹霖 (中金公司研究部汽车及出行设备行业分析师) 01 智能驾驶背后的技术引擎 智能驾驶的技术创新中, 端到端架构 是一大亮点。它能降低数据标注的难度,通过独特算法优化 数据处理流程,减少人工工作量。 同时,它能提升信息传递效率,让车辆对路况反应更及时准确,就像减少传话"噪音"一样,其强大 的泛化能力使车辆能应对各种复杂路况。 而且,端到端架构加速了功能迭代,让系统更快升级。 不仅如此,引入视觉语言模型和云端模型后,系统处理复杂场景的能力更强,如同给汽车装上更敏 锐的"眼睛"。 在端到端架构推动技术创新的同时,我们认为, 城市导航辅助驾驶(NOA) 功能或将成为车企竞 争的新热点,车位到车位功能更将成为焦点,未来还可能向L3/L4高阶自动驾驶发展。 当前智能驾驶发展如何? 02 智能驾驶的普及步伐有多快? 高速NOA功能在 ...
多家车企祭出“杀招”,智驾免费,噱头还是新范式?
据纪雪洪介绍,目前喊出"智驾免费"、"全系标配"等口号的车企,多针对高速NOA(领航辅助驾驶)。"'智驾免费'的前提是域控制器成本、算力成本、传 感器成本的下探。"纪雪洪表示,随着近年来智驾技术的不断发展,高速NOA成本现已下探至千元级别,企业足以覆盖该成本。根据五矿证券研报,比亚迪 天神之眼C纯视觉方案硬件成本便已降至4000元以内。打着"智驾免费"的招牌,车企又能因此吸引不少消费者购车,销量的增长又能分摊一部分智驾成本, 因此一众车企方有勇气喊出"智驾免费"。 2025年已悄然走过百余天,智能驾驶的热度仍未消退。从"智驾平权"到"智驾安全",一场关乎智驾发展的全民大讨论已经持续了数月已久。最近,零跑 汽车宣布智驾软件全面免费,为这场旷日持久的智驾大讨论再添一把火。 多家车企"试水"智驾免费 4月10日,零跑汽车发布在智驾、三电质保、OTA升级等三方面的优惠公告。其中,零跑三电终身质保将覆盖全系用户,对于未获赠三电终身质保或整车终 身质保权益的首任车主(非营运),官方将在4月30日前补赠三电终身质保权益。此外,零跑还将在7月对2021~2023款C11/C01用户进行OTA推送,包括升 级"红绿灯读秒、直线 ...
Canalys:2025年中国市场L2级及以上功能渗透率将达62%
news flash· 2025-04-29 04:40
Canalys最新报告预计,2025年中国市场L2级及以上功能渗透率将达62%,较2024年显著提升,高速 NOA与城市NOA分别达到10.8%和9.9%。预计2027–2028年,城市NOA增速将反超高速NOA ,市场结 构快速演变,将重塑SoC竞争格局。 ...
“智驾平权”真能再造一个比亚迪吗?
海豚投研· 2025-02-26 12:22
* 注意:以下内文中涉及隐藏估值部分,公众号未完全展示,感兴趣的用户可进入长桥 App 后搜索 " 海豚投研 " ,查看同名文章,免费畅读完整内容。 重要提示 欢迎用户欢迎 扫描下方二维码加入海豚交流群 ,我们所有的研报文章、调研纪要均会分享在群里,也可以和专业分析师探讨投资观点,分享投资心得。 以下是详细分析 1. 比亚迪"智驾平权"给新能源行业会带来估值重塑机会吗?潜在受益的核心标的有哪些? 对于终端的智能汽车行业,海豚君预计2025年的投资主线可能会聚焦于"智驾成本平权"以及"智驾技术引领"两个梯队,具备将高速NOA降本到足够低的价格以及 在智驾技术中出于持续引领的玩家都可能会持续受益于整车估值从电动化向智能化切换。 但海豚君需要强调一下,以成本驱动的智驾下沉(如比亚迪),和以技术驱动的智驾升级(如小鹏,理想,华为)这两套智驾路径的商业逻辑和"智能化"带来的 估值切换的逻辑都是不同的。 ① "智驾平权"引领者比亚迪:预计享受这轮智驾下沉带来的2025年销量和市占率确定性的提升机会: 比亚迪用此波"智驾平权"概念, 加快消费者智驾教育,使消费者对于智驾的关注度快速上升,促使智驾成为买车核心因素的重要性提升 ...
中国智驾人才流动盘点:去留之间,公司沉浮
晚点LatePost· 2024-08-01 15:02
以下文章来源于晚点Auto ,作者晚点团队 晚点Auto . 从制造到创造,从不可能到可能。《晚点LatePost》旗下汽车品牌。 "有了人才之后,其他东西都会有。" 文丨赵宇 张家豪 制图丨黄帧昕 编辑丨 程曼祺 宋玮 "有了人才之后,其他东西都会有。" 一位曾在美国硅谷工作多年的自动驾驶从业者说,自动驾驶是人才密 集型产业。人才的流动直接影响一家公司的发展势头,也指示着整个行业的风向变化。 自动驾驶人才流动的最新一个例子是小鹏向英伟达的 "输血"。自小鹏前自动驾驶副总裁吴新宙去年 8 月加 入英伟达后,12 个月里,至少 6 位小鹏技术人员加入英伟达。 芯片巨头英伟达下场做方案,希望成为垂直整合的智能驾驶 Tier 1(一级供应商)。2023 年下半年,英伟 达也把目光投向了全球智驾人才最丰富、实践经验最多的中国,开始在这里组建智驾方案团队,希望挽救 进展缓慢的智驾业务。 有同样野心的还有高通、地平线等跨界选手。2022 年,高通收购了瑞典智能驾驶技术服务商 Arriver,将 其计算机视觉、驾驶辅助等资产整合进自身业务;地平线则招募了原华为智能驾驶产品部部长苏箐,基于 征程 6 开发高阶智能驾驶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