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ID.系列
icon
Search documents
“蓝军”傅强:危机意识,上汽大众穿越周期的诺亚方舟
说服德方高管并不容易,当时,大众集团高管对增程的态度和行业普遍看法类似。时任大众中国CEO的 冯思翰2020年曾向增程车开炮,直言"增程式电动车是最糟糕的方案"。 傅强告诉《21汽车·一见Auto》,虽然他们和股东双方内部讨论时"会有情绪",但最后"还得用数据说 话"。 "既然(增程)是消费者投票的结果、已经被市场验证的可行方向,我们就要以非常开放的状态来接受 这个事实,快速调整我们的战略。"傅强说。 2600万巨兽的突围之战。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郑植文 上海报道 见证了公司黄金岁月的上汽大众销售与市场执行副总经理傅强,这一刻感到前所未有的"危机感"。 两年前,新能源车市场格局生变,据乘联会数据,2023年,纯电动车市场相比2021年增长107%,但增 程、混动产品的涨势却更为凶猛——增长492%,是纯电的近5倍。而上汽大众在纯电赛道布局了ID.系 列,却没有一款增程产品。 2023年底,上汽大众全尺寸增程式SUV——ID.ERA顺利立项,瞄准理想L8/L9,将于2026年上市。 危机感驱动下,变化的不止是产品。当昔日的互联网、科技公司,跨界闯入汽车业,汽车营销也发生了 天翻地覆的变化。 《汽车人变形记》 ...
从欧洲车企2025Q1财报看电动化趋势:欧洲电车趋势已起
KAIYUAN SECURITIES· 2025-05-21 09:13
行业走势图 数据来源:聚源 -24% -12% 0% 12% 24% 36% 2024-05 2024-09 2025-01 2025-05 电力设备 沪深300 相关研究报告 《低空经济行业周报(5 月第 3 周): 沃飞长空获 120 架 AE200 订单,需求 拉动下吉林化纤碳纤维涨价—行业周 报》-2025.5.18 《新质生产力为矛,周期成长为盾— 电新行业 2025 年中期投资策略》 -2025.5.15 《充电桩"倍增"行动或引领新一轮 充电桩投资 — 行 业 点 评 报 告 》 -2025.5.14 电力设备 电力设备 2025 年 05 月 21 日 投资评级:看好(维持) 欧洲电车趋势已起——从欧洲车企 2025Q1 财报看电 动化趋势 ——行业深度报告 殷晟路(分析师) 王嘉懿(联系人) yinshenglu@kysec.cn 证书编号:S0790522080001 wangjiayi@kysec.cn 证书编号:S0790123070003 2025Q1 雷诺、大众、宝马在欧 BEV 销量大幅增长,特斯拉份额下滑。 2025 年第一季度,包括雷诺、大众、宝马在内的多家车企在欧洲的 BE ...
暂停或撤回盈利预测,欧美汽车产业链被“不确定性”包围
Di Yi Cai Jing· 2025-05-11 07:35
"我们没有水晶球,没办法预测未来。" "我们没有水晶球,没办法预测未来。"近日,在博世集团年度新闻发布会上,博世集团董事会主席史蒂 凡·哈通在接受第一财经等媒体采访时表示,在当下的关税风暴中,情况每天都在发生变化,所以博世 也很难评价和评估关税所带来的具体影响。 2024财年,博世集团实现903亿欧元销售额,同比下降1.4%,调整汇率影响后降幅为0.5%,息税前利润 为31亿欧元(2023财年为48亿欧元),息税前利润率为3.5%。 去年至今年一季度,在欧美电动汽车需求转冷、市场疲软等因素影响下,欧美汽车产业链很多公司在盈 利能力上普遍承压。 今年4月以来,再叠加美国关税政策的反复无常,欧美汽车行业已播下了不确定性的种子,这也让"不确 定性"成为了企业财报发布会上的关键词,多家欧美企业已经因此暂停发布或撤回2025年的盈利预测。 欧美汽车企业经营压力增大 在全球经济形势不确定性增加、贸易壁垒上升、欧美电动汽车需求转冷、市场疲软等因素下,不仅是博 世集团,欧美汽车产业链头部企业去年和今年一季度业绩承压,利润普遍大幅缩水。 跨国车企在电动化转型中投入较大,当前其在电动车领域尚未推出爆款产品。从跨国车企在中国市场推 ...
全网吐槽的反人类设计,车企这回听劝了
3 6 Ke· 2025-05-09 01:18
车企重新装上实体键,说明他们终于开始认真听用户说话了。过去那些为了炫科技而堆砌的触控设计,现在正被现实泼冷水——好用的科技, 得用在刀刃上。 似乎很少有人意识到,消失的实体键正悄悄回到新车里。 流行是个轮回,汽车中控台的"复古运动"来得静悄悄——去年还吹嘘"全触控座舱"的销售话术,今年已经被改成"保留必要实体键更人性化"。 过去几年里,中控大屏替代实体按键,犹如不可阻挡的科技浪潮席卷整个车圈。厂商热衷于强调座舱的数字化程度,车载大屏尺寸从12英寸膨胀至17英 寸,车内实体键和机械仪表能省则省,几乎消失不见。 (图/《头文字D》) 其实,回看这几年愈演愈烈的触屏化趋势,虽然车企总是想方设法要给汽车叠满"科技感",车主们却自始至终都不买账。 车载触屏的安全性、实用性屡屡被吐槽——大众ID.系列后视镜调节,藏在三级菜单里,平均操作耗时 22 秒;而方向盘触控板,误触率高达 42%,紧急情 况下反应延迟 1.5 秒;更有驾驶员在暴雨中因找不到触控除雾键险些酿成事故…… 为了营造科技感而做的创新,一直是车主们投诉的重灾区。而事实也证明,实体键,还远远未到退场时。 填鸭式科技感 关于"实体按键是否应该被取消"的争议,似乎 ...
中国一汽高层焕新战略升级:红旗领衔自主新能源加速破局 合资转型直面市场变局
Huan Qiu Wang· 2025-04-30 03:36
近期,中国一汽召开会议,根据中央组织部关于集团公司领导班子成员任职通知,宣布中国一汽集团总经理助理兼红旗品牌运营委员会副总裁高 璞升任中国第一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常委、副总经理。中国一汽党委常委、副总经理、红旗品牌运营委员会执行副总裁梁贵友升任集团公司董 事、党委副书记。至此,目前中国一汽的核心领导班子成员共有8人,董事长、党委书记邱现东,董事、总经理、党委副书记刘亦功,董事、党委 副书记梁贵友,党委常委、纪委书记孙继光,党委常委、总会计师方世力,党委常委、副总经理吴碧磊,党委常委、副总经理陈彬,党委常委、 副总经理高璞。 中国一汽高管变动,普遍被认为是应对市场变化的重要举措。据4月1日中国一汽公布的销量数据显示,2025年1-3月,中国一汽销售整车76.2万 辆,同比增长2.5%;生产整车77.6万辆,同比增长4.8%。其中,自主品牌销量22.3万辆,同比增长7.4%;自主新能源销量5.9万辆,同比增长 152%;合资品牌销量53.9万辆。合资品牌始终占据中国一汽销量的第一,而自主新能源销量则占比最小,不到5%。 近年来,新能源日益成为汽车行业销量增长主力。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数据,3月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 ...
实体按键回归,触控时代是否就此终结
汽车商业评论· 2025-04-14 14:20
撰 文 / 钱亚光 设 计 / 赵昊然 "我们对下一代内饰的构想是,尽可能让驾驶员的目光停留在道路上……所以(从安全角度考虑) 你其实不想让人们去看屏幕,而是让他们保持与视线水平的位置。"现代汽车设计副总裁西蒙·洛阿 斯比(Simon Loasby)介绍新车时说。 他向Autocar UK透露,该公司将于2026年推出其下一代产品中,为了优先考虑安全性,车内仍会提 供实体按钮,而触摸屏可能会变得更小,并运行更易用的操作系统。 现代汽车北美设计公司副总裁Hak-soo在接受韩国中央日报(JoongAng Daily)采访时曾谈到了这一 转变,他承认公司是被大型一体化屏幕式信息娱乐系统所带来的"惊艳"效果所吸引才做出这一决定 的。但显然,消费者对此并不买账。 Hak-soo 表示:"我们在车辆中添加集成式(信息娱乐)屏幕时,也尝试过采用基于触摸屏的控制方 式,但人们并不喜欢那样。" 汽车制造商正回归复古潮流,在汽车上重新配备实体控制装置,同时摒弃那些曾被吹捧为驾驶未来 趋势的时尚触控屏幕。 实体按键的存与废 汽车上的首个触摸屏可以追溯到近四十年前的1986年款别克Riviera车型。当时的应用程序是一个由 阴极射 ...
​晚点财经丨英伟达跌回3万亿美元关口;合资品牌车也开始“百亿补贴”
晚点LatePost· 2024-07-09 12:36
英伟达跌回 3 万亿美元关口 合资品牌车也开始 "百亿补贴" 好莱坞 "五大" 变 "四大" 关注《晚点财经》并设为星标,第一时间获取每日商业精华。 英伟达跌回 3 万亿美元关口 英伟达 6 月 18 日市值登顶全球第一,但自那时起,市值已经跌了 2400 亿美元、差不多跌没了一个高 通。微软和苹果则分别涨了 4.8% 和 5.6%,重回全球第一和第二。 研究机构 New Street 的分析师皮埃尔·费拉古(Pierre Ferragu)罕见下调英伟达评级至中性,理由之一是 股价偏离基本面。但他继续看好 AMD 和台积电。另一家机构 New Constructs 的创始人大卫·特雷纳 (David Trainer)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英伟达估值是 "荒谬的",会遇到类似特斯拉的困境 —— 大量竞 争对手涌入市场,行业内卷、利润降低、供大于求。 尽管我们都知道英伟达今天的地位更多来自过去的持续投入,比如靠着十多年前就开始研发的运算平台 CUDA,英伟达已经绑定了数百万人工智能开发者,形成强大的软件生态 —— 这是为什么没什么公司能 挡住英伟达的理由之一。 延伸阅读:《 为什么挡不住英伟达 》《 美国芯片内战 ...
野心收缩、战线扩张,大众重新梳理在华智能研发
晚点LatePost· 2024-05-29 14:00
以下文章来源于晚点Auto ,作者晚点团队 晚点Auto . 从制造到创造,从不可能到可能。《晚点LatePost》旗下汽车品牌。 大众转变在华智能研发思路。 文丨赵宇 编辑丨 冒诗阳 2024 年 5 月,数百名 Cariad 中国员工收到一封公司内部邮件,邮件内容包含两道编程测试题。 这封邮件来自 Cariad 中国的 HR 部门,但发起测试的人是韩三楚,他在今年 3 月 1 日接替常青,成 为 Cariad 中国 CEO。多名 Cariad 中国员工认为,这位新任 CEO 是在用自己的方式摸底部下的软件 研发水平。 一位 Cariad 中国员工说,虽然测试题并不是很难,但大家并不轻松,因为 "一些员工已经很长时间 没有写过代码了"。 成立的两年时间里,Cariad 中国员工的核心任务是做测试和项目管理,而非承担具体的研发任务。 这是韩三楚需要面对的新局面。进入 Cariad 中国之前,韩三楚是长安汽车的首席软件架构师,带领 约 3500 名工程师开发长安 SDA 电子电气架构。 进入 Cariad 中国之后,韩三楚将参与大众中国下一代纯电平台 CEA(China Electrical Architec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