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eng Quan Ri Bao

Search documents
科创板首单GDR花落杭可科技 沪深交易所三大板块GDR项目瑞交所聚首
Zheng Quan Ri Bao· 2025-09-01 02:33
瑞交所成GDR热门上市地 2月22日,首家科创板企业杭可科技发行的GDR正式在瑞交所上市。至此,沪深交易所主板、创业 板、科创板均有公司发行的GDR登陆瑞交所。记者综合梳理同花顺iFinD数据及上市公司公告发现,自 2022年2月11日互联互通存托凭证业务新规发布以来,包括杭可科技在内的10家A股上市公司发行的 GDR在瑞交所上市,累计募资总额达33.6亿美元。 "科创板的首单GDR意味着我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优质的科创公司逐渐获得境外交易 所及国际投资者的认可。"沙利文大中华区合伙人兼董事总经理陆景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这将起 到标杆示范作用,预计未来将会有更多科创板企业考虑通过境外发行GDR的方式筹措资金,进一步深 化中欧证券市场互联互通。 陆景表示,GDR海外融资项目有着业务拓展面广、融资金额用途灵活、审核流程更加平滑等特 征,有利于加速公司国际化进程,使得企业在未来有更多机会调动国内外产业链,满足发展需求。 值得注意的是,锂电池企业成为瑞交所上市的主要力量,得到国际投资者的青睐。据悉,前述10家 企业中,欣旺达、国轩高科、杭可科技等6家来自锂电池行业,占比达60%。以欣旺达为例,相关GDR ...
528家科创板公司IPO募资逾8200亿元 “长三角力量”撑起“半壁江山”
Zheng Quan Ri Bao· 2025-09-01 02:33
Core Insights - The rapid expansion of companies listed on the Sci-Tech Innovation Board (STAR Market) has accelerated capital flow into strategic emerging industries, supporting high-level technological self-reliance [1][2] - As of the end of May, 528 companies have raised a total of 822.36 billion yuan through IPOs, with an average fundraising of 155.8 million yuan per company, primarily in new generatio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biotechnology, and high-end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1][4] Group 1: Regional Analysis - The Yangtze River Delta region has consistently led in the number of IPOs since the STAR Market's inception, with 252 companies from this region, accounting for 47.73% of the total [2][3] - The top five provinces for IPOs include Jiangsu (102), Shanghai (82), Guangdong (81), Beijing (71), and Zhejiang (46), collectively representing 72.35% of the total [2][3] - Jiangsu's economic development level, supportive industrial policies, and talent influx contribute significantly to its leading position in the number of listed companies [2][3] Group 2: Listing Standards and Company Types - The STAR Market allows unprofitable companies to list, with diverse standards catering to different types of enterprises, enabling a range of high-quality companies to raise funds [4][5] - As of the end of May, 51 companies listed without profitability, with 16 of them meeting the fifth set of listing standards, which do not impose financial metrics [4][5] - The fifth set of standards is particularly tailored for unprofitable hard-tech companies, especially in the medical sector, reflecting national policy support for medical innovation [5]
二季度以来险资调研超1200次 医药、制造等行业上市公司成热门
Zheng Quan Ri Bao· 2025-09-01 02:33
值得一提的是,险资调研第一热门股迈瑞医疗所属的医疗板块也正是保险机构调研的热门板块,从 调研的具体问题来看,机构比较集中关注疫情对该公司的影响。例如,疫情对其全球销售网络的影响, 后疫情时代其重点关注和布局的产线和产品等。天风证券在研报中指出,预计未来10年中国医疗器械行 业保持约为10%的复合增长,迈瑞医疗作为龙头企业,市场份额和估值全面看涨。从险资调研第二热门 股南极电商来看,后者是较早大规模转型线上的服装品牌商,其商业模式受疫情影响相对较小,同时其 品类扩张亦被看好。 这些被险资调研次数较多的个股二季度股价表现如何?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显示,从4月1日至6月19 日,迈瑞医疗的区间涨幅为13.1%;南极电商的区间涨幅为83.5%;永高股份、利亚德和德赛西威的区间涨 幅分别为26.75%、-3.6%和73.86%。 利率下行叠加资产荒,保险资金投资何去何从?今年,加大权益资产配置成为多数险资的共同选 择。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显示,二季度以来保险机构调研上市公司总数达1220次,较一季度的929次增 31.3%。其中,中国人寿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调研次数达143次,占比为11.7%。从险资调研的上市 ...
科创板去年业绩领跑A股 “硬科技”企业活力、韧性尽显
Zheng Quan Ri Bao· 2025-09-01 02:33
去年,在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环境下,科创板多数公司仍保持稳健经营,板块业绩领跑A股,展现了 我国"硬科技"企业的活力与韧性。 上交所数据显示,2022年,科创板公司营业收入达1.21万亿元,同比增长29%;归母净利润合计 1135.89亿元,同比增长6%,业绩跑赢A股平均水平。今年一季度科创板实现经营业绩"开门稳"。截至4 月底,除中芯国际、百济神州和诺诚健华3家多地上市红筹企业未披露一季报外,近六成科创板公司一 季度营收实现同比增长,超四成科创板公司一季度净利润实现同比增长。 派能科技董秘叶文举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科创板公司"硬科技"底色持续彰显,整体业绩延续 了较快增长态势。 板块特色更加鲜明 从细分行业来看,去年以来,新能源领域中光伏、储能领域公司业绩持续稳定增长。行业人士认 为,在国家政策支持下,行业高景气度有望延续。 晶科能源相关人士对记者表示,受益于全球光伏装机量和组件出货量增加,光伏行业一体化组件头 部公司今年一季度业绩普遍同比增速较快。展望全年,预计拥有较大比例N型先进产能的头部一体化组 件企业的业绩将有较好表现。 科创板业绩稳定增长,持续吸引机构投资者的目光。据财通证券研报统计,自2019年 ...
2022年新三板挂牌公司募资同比增长12.62%
Zheng Quan Ri Bao· 2025-09-01 02:33
5月5日,全国股转公司发布数据显示,截至4月28日,6187家新三板挂牌公司披露了2022年年报, 按期披露率95.16%。2022年,挂牌公司共实现营业收入1.49万亿元,净利润527.73亿元,其中非金融企 业实现营业收入1.45万亿元、净利润516.39亿元,同比变化分别为2.16%、-8.37%。新三板公司保持收入 规模增长,近七成公司实现盈利。 从年报披露的情况看,2022年,在国家政策支持下,挂牌公司坚持稳冲击、提质量、谋创新、强链 条、求发展、保民生,实现了稳健经营,展现了中小企业发展的活力与韧性。 头部企业引领成长 资本市场融资有效支持了中小企业创新发展。2022年,挂牌公司通过定向发行股票、可转债等方式 募集资金共计232亿元,同比增长12.62%,非金融公司直接融资总额较上年提升12.87%。 专精特新聚集 北交所引领带动效应逐步释放,促进更多优质中小企业选择新三板作为成长平台。截至4月28日, 新三板共有689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较去年同期增长358家,占资本市场"小巨人"企业四成以 上。"小巨人"挂牌公司2022年平均净资产收益率10.35%,高出全市场4.76个百分点,超八成公 ...
科创板公司2022年业绩抢先看:七成营收增长 超八成实现盈利
Zheng Quan Ri Bao· 2025-09-01 02:33
科创板2022年业绩概貌出炉。截至2月28日,科创板507家公司悉数披露2022年业绩(或业绩预告)。 其中,504家披露业绩快报,2家披露年报,1家披露业绩预告。 总体上看,科创板公司业绩稳中有升,营业收入首次破万亿元,净利润首次破千亿元。其中,七成 公司实现营业收入增长,超八成公司实现盈利,近五成公司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 接受记者采访的专家表示,从目前情况来看,2022年科创板整体业绩呈现增长态势。 整体业绩呈增长态势 2月24日晚间,盛美上海披露2022年年度报告,正式拉开了科创板2022年年报披露序幕。盛美上海 去年实现营收28.73亿元,同比增长77.25%;实现归母净利润6.68亿元,同比增长151.08%。2月27日晚 间,威胜信息披露年报,公司2022年实现营业收入20.04亿元,实现净利润4亿元,分别同比增长 9.75%、17.20%。 科创50成份股公司业绩亮眼 受益于科创板业绩高增长,科创50ETF"吸金效应"明显。上交所数据显示,截至2月28日,科创 50ETF产品最新份额已达到874亿份,较2022年初增长191%,产品规模超过800亿元,已成为境内第三 大宽基指数产品。 据记者梳理 ...
"反内卷"持续加码 光伏行业半年报隐现回暖信号
Zheng Quan Ri Bao· 2025-09-01 00:57
2025年半年度报告披露已经收官。对于光伏行业来讲,尽管大部分企业仍处于亏损状态,但回暖信号已 在半年报中隐现。 爱旭股份半年报显示,报告期内,公司N型ABC业务产销两旺,在行业底部周期保持强劲增长,ABC组 件出货量达到8.57GW,同比增长超400%。 "公司的BC技术不仅实现了差异化突围,更在全球范围内树立了'高效、美观、可靠'的形象。"隆基绿能 相关负责人表示。 "从整体情况来看,光伏企业上半年整体业绩有喜有忧,一些在技术、渠道、资金等方面具有优势的头 部企业的业绩开始逐步修复,但行业分化情况也越发明显,二三线企业的经营持续承压。"万联证券股 份有限公司投资顾问屈放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行业的深度调整仍在持续,下半年行业 整体的盈利有望进一步修复,在技术创新等方面具有竞争优势的企业有望率先穿越周期。 回暖信号隐现 上半年光伏行业虽然仍整体承压,但部分在成本、技术等方面具有优势的企业已出现盈利修复的信号, 开始减亏或盈利。 从隆基绿能的半年报来看,隆基绿能今年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亏损25.69亿元,去年 同期为亏损52.31亿元,减亏幅度同比超过50%。其中,今年第二季度归属于 ...
上半年A股上市公司研发投入超8100亿元 半导体等行业研发强度居前
Zheng Quan Ri Bao· 2025-09-01 00:14
福建华策品牌定位咨询创始人詹军豪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研发投入对上市公司发展至 关重要,是推动创新和技术进步的主要动力,能助力企业开发新产品、改进现有产品,从而提升竞争 力。 A股上市公司2025年半年报披露收官。中国上市公司协会数据显示,上半年,上市公司加快培育创新动 能,全市场研发投入超8100亿元。 以比亚迪为例,2025年上半年,公司研发投入为308.8亿元,同比增长53.05%,远超同期净利润增速。 公司称,上半年坚守"技术为王、创新为本"的发展理念,成功在电池、电子及新能源汽车等多个领域持 续创新,不仅打破了海外品牌长期垄断,更推动全球汽车市场格局重塑。 半导体等行业研发强度居前 据中国上市公司协会数据,今年上半年,全市场上市公司研发投入同比增长3.27%,增速较去年同期提 升近2个百分点。整体研发强度为2.33%,同比小幅提升。 苏商银行特约研究员武泽伟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全市场上市公司的研发投入连续增长。政策层 面,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为企业研发提供了政策支持和税收优惠。资本市场层面,市场 对科技企业的估值也进一步激励企业加大创新投入。展望未来,随着科技创新在国家 ...
今日视点:中央汇金大举增持ETF释放三大信号
Zheng Quan Ri Bao· 2025-08-31 23:25
■ 安 宁 近日,公募基金2025年半年报披露完毕,中央汇金持仓的最新动向也浮出水面。中央汇金以实际行动诠 释了资本市场"稳定器"的深刻内涵。 二是认可当前市场整体估值水平,积极发挥耐心资本、长期资本的作用。 "中央汇金公司充分认可当前A股配置价值。"中央汇金公司有关负责人4月8日表示,随着资本市场投资 融资综合改革深入推进,A股上市企业质量稳步提升,代表新质生产力和科技创新的上市企业占比持续 提升,A股核心资产的吸引力持续提升,总体估值处于相对历史低位。中央汇金公司将加大配置力度, 充分发挥耐心资本、长期资本作用。 由此可见,中央汇金的大幅增持本身就是对市场估值水平的肯定。经过年初的调整,A股市场整体估值 已经处于历史低位,多项指标显示市场已经进入价值投资区间。中央汇金公司增持ETF而非个别股票, 体现了对整个A股市场投资价值的认同,而非仅限于某一行业或个股。 此外,宽基ETF跟踪的是市场指数,如沪深300、中证500等,代表着中国经济的核心资产。增持这些产 品,相当于对中国经济基本面和上市公司整体质量投下信任票。 三是积极引导长期投资和价值投资。 中央汇金的投资行为具有明显的示范效应。不同于追逐短期波动的 ...
上市券商上半年经纪业务收入同比增超43%
Zheng Quan Ri Bao· 2025-08-31 17:42
经纪业务方面,上市券商表现突出。据《证券日报》记者梳理,上半年,42家上市券商合计实现经纪业 务手续费净收入634.54亿元,同比增长43.98%。其中,所有上市券商该收入均实现同比增长,且同比增 幅均超过了15%,展现了强劲增长势头;中信证券、国泰海通、广发证券、华泰证券、招商证券、中国 银河、国信证券、中信建投、中金公司、申万宏源、方正证券该收入均超过20亿元。 结构上,头部券商稳居第一梯队,中小券商则凭借差异化优势实现跨越式增长。上半年,行业龙头中信 证券凭借稳固的基本盘,以64.02亿元的经纪业务手续费净收入居首,同比增长31.2%;紧随其后的是国 泰海通,该收入为57.33亿元;广发证券、华泰证券、招商证券、中国银河等头部券商也均取得了不俗 的成绩,该收入分别为39.21亿元、37.54亿元、37.33亿元、36.47亿元。 在增速方面,并购重组成为部分券商经纪业务净收入的"增长密码"。上半年,在42家上市券商中,国联 民生该收入同比增长223.77%,居于首位;随后是国泰海通,该收入同比增长86.27%;国信证券、国金 证券、华林证券、财达证券的同比增速也均超过了50%,分别同比增长65.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