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行业观察

Search documents
应用材料盯上了这些芯片技术
半导体行业观察· 2025-04-26 01:59
如果您希望可以时常见面,欢迎标星收藏哦~ 来源:内容来自asu ,谢谢。 近60年来,全球巨头应用材料公司(Applied Materials)一直致力于开发不断改变微芯片制造方 式的技术。 他们的产品广泛应用于平板电视、智能手机和电动汽车等各类设备。应用材料已获得超过22,000 项专利,其20世纪80年代推出的Precision 5000芯片制造系统更被永久收藏于史密森学会。 富尔顿学院的教师获得了应用材料的研究资助,用于推动创新、促进产业与学术进步。目前,已有 多个旨在开发新材料、改进制造工艺的项目在进行中。 在ASU物质、传输与能源工程学院,Seth Ariel Tongay教授与该公司合作开展多项研究,探索二 维材料在先进半导体制造中的应用。这类材料的厚度可达原子级,有望提升电流传输效率,提高速 度与能效。 但这家美国最大的半导体设备制造商也在推进另一项事业:创新精神。 该 公 司 正 在 亚 利 桑 那 州 立 大 学 ( ASU ) 艾 拉 · 富 尔 顿 工 程 学 院 ( Ira A. Fulton Schools of Engineering)发起一系列投资项目,旨在加速科研发现、帮助研究 ...
双AI引擎开启舱驾“团战时代”!联发科C-X1捅穿智舱算力天花板
半导体行业观察· 2025-04-26 01:59
上世纪九十年代,一部名为《高智能方程式》的日本动漫在国内颇为流行。根据故事设定, 男主角风见隼人驾驶着其父亲设计的赛车"阿斯拉达"(ASURADA),谱写了一段高智能方 程式史上最年轻冠军的传奇。 在这部动画中,最让笔者印象深刻的是这辆名为"阿斯拉达"的赛车拥有一个同名的高性能电脑,它 能将赛车直接拟人化,与男主角分享汽车的状态、马路的状态,甚至还能在驾驶者碰到困扰的时 候,扮演一个知心好友。 "阿斯拉达"首次亮相 来源:高智能方程式 在当时,如果说想拥有一个"阿斯拉达",大多数人可能会觉得异想天开。但在三十年后的今天,我 们也许很快能迎来属于自己的"阿斯拉达"。这一切,主要感谢计算芯片和大模型技术的进步。 联发科引领Agentic AI重塑座舱 过去两年,关于大模型进入智能座舱,已经有了很多讨论。在半导体行业观察发布的文章 《 AI 座 舱芯片大变局,联发科上演技术式超车》 中,我们就对此进行了介绍。文章中,我们还深入探讨 了智能手机芯片巨头如何通过提供领先的芯片,让大模型更好地赋能汽车。不过,在智能座舱方 面,过去的大模型上车,更多的是类似ChatGPT或豆包的被动问答式的语音助手。 但在Agentic ...
晶圆厂,巨变
半导体行业观察· 2025-04-26 01:59
到2030年,全球半导体公司计划在新晶圆厂(fabs)建设上投资约1万亿美元,行业年收入也有望 突破1万亿美元。这一数字尚未包括生成式AI(gen AI)在中等乐观情境下可能带来的额外增长潜 力。除了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这些投资也将增强各地区在半导体价值链上的供应弹性。 然而,尽管这场全球范围的大规模投资有望显著扩展半导体的产能版图,实现其预期效益的道路却 并不平坦。除了已公布的建设项目本身执行难度大之外,至少还有五大结构性障碍,特别在北美和 欧洲市场可能长期制约新增投资带来的实质进展:包括资本与运营成本结构、材料需求增长、关键 原材料及封装环节的离岸集中、物流与处理瓶颈,以及人才短缺等问题。若行业希望实现投资的长 期价值,就必须正视并逐一应对这些挑战。 底层半导体资本和运营成本动态 近年来,全球多国通过战略政策推动半导体制造和供应链的本土化。例如,美国推出《两党基础设 施法案》、《芯片与科学法案》、《通胀削减法案》及各州激励措施,试图吸引企业在本土建厂。 类似的激励措施也在欧洲、印度、日本、中国大陆、东南亚、韩国与中国台湾陆续推出,从而带动 全球晶圆厂建设热潮。 不过,从实际成本结构来看,美国本土建设先 ...
初创公司要颠覆芯片制造,成本大跌
半导体行业观察· 2025-04-26 01:59
参参考考链链接接 如果您希望可以时常见面,欢迎标星收藏哦~ 来源:内容来自 tomshardware ,谢谢。 初创公司 Atum Works 在 YCombinator 发布的启动文章中声称,其纳米级 3D 打印技术可以轻松 替代现有的芯片生产流程,并将芯片制造成本降低高达 90%。不过这项技术也有一个"前提":其 在逻辑芯片方面的能力已经落后主流技术约 20 年,但在封装、光子学和传感器等领域仍可能表现 良好。 现代芯片就像高楼大厦:它们拥有多层结构、内部有不同类型的功能模块,还需要通信基础设施。 每一颗先进芯片的制造都要经历上千道工序、使用数百种专用设备,因此成本十分高昂。 Atum Works 称 , 他 们 已 经 开 发 并 制 造 出 一 台 纳 米 级 3D 打 印 机 , 能 够 以 100 纳 米 的 体 素 级 (voxel-level)精度,在晶圆级尺度上构建多材料的三维结构。与传统的平面光刻工艺不同(后 者通过光掩模曝光将电路图案刻蚀在硅片上),Atum Works 的系统可直接在三维空间中的精确位 置沉积材料,从而制造集成电路,并能将如互连等结构在一个连续统一的过程中完成,这种方式 ...
芯片,熬过来了?
半导体行业观察· 2025-04-25 01:35
"第一季度,我们的订单出货比有所改善,汽车和工业业务的订单出货比均高于平价,"Chery补充 道,"我们第二季度的业务预期中值为净营收27.1亿美元,同比下降16.2%,环比增长7.7%;预计 毛利率约为33.4%,受未使用产能费用约420个基点的影响。" 奇瑞总结道:"我们计划将2025年的净资本支出(非美国GAAP1)维持在20亿美元至23亿美元之 间,主要用于重塑我们的制造版图。虽然我们认为2025年第一季度是底部,但在当前不确定的环 境下,我们专注于我们能够控制的事情:持续创新,不断改进和加速我们产品和技术组合的竞争 力,专注于先进制造,严格管理成本。" ASML也预期会增长 在此前,欧洲科技巨头 ASML 上季度达到了其收入预期,并且仍然预计今年的收入将会增长,但 由于特朗普的关税动荡给整个行业带来不确定性,订单量有所下降。 来源:内容来自半导体行业观察综合 ,谢谢。 在昨天德州仪器对芯片复苏表达了强烈的信心之后,另一个芯片巨头ST也发表了同样的看法。 该公司首席执行官Jean-Marc Chery表示,"第一季度净收入与我们业务预期区间的中点持平ST 认 为 第 一 季 度 是 市 场 底 部 , ...
智能汽车突围战:国产芯片的“攻防与加速”
半导体行业观察· 2025-04-25 01:35
在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突破40%的关键产业拐点,由半导体行业观察联合慕尼黑上海电子展共 同主办的「2025新能源与智能汽车技术论坛」于4月16日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N5馆M50会 议室隆重举行。 辉羲智能产品总监 胡艳青 南芯科技汽车电子事业部市场总监黄陆建演讲主题为 《从电源管理到驱动芯片:智能汽车电子电 气架构的全链路赋能》 。他指出,智能汽车芯片需求已从每车1600颗攀升至3000颗以上,其中 电 源与驱动芯片作为核心支撑,分别负责系统稳定供电与精准控制执行,是保障智能驾驶安全与性能 的关键。 南芯科技围绕ADAS、电机控制、摄像头模组等场景,推出覆盖1A至16A输出的高能 效、低EMI电源方案,以及涵盖高边开关、eFuse、半桥驱动器在内的完整车规级驱动产品组合, 满足智能汽车对高功率密度、功能安全与系统响应速度的严苛要求。 本次论坛围绕电动化与智能化两大核心领域,聚焦电动化平台架构、车规级芯片国产替代、 智能驾驶系统集成三大热点技术主线,特邀 黑芝麻智能、辉羲智能、士兰微、纳芯微、南芯 科技、华研慧声、华大半导体、华太电子、概伦电子、荣湃半导体、宇都通讯 等十余家产业 领军企业(排名不分先后),深度探讨 ...
英特尔CEO暗示:与台积电的合作
半导体行业观察· 2025-04-25 01:35
来源:内容编译自日经 ,谢谢。 英特尔新任首席执行官陈立武周四表示,他最近与台湾半导体制造公司会面,讨论如何在这家美国 芯片巨头努力扩大其代工业务之际实现"双赢"合作。 虽然大多数美国半导体公司都已采用无晶圆厂模式,即他们只设计芯片,并将生产外包给台积电等 合同芯片制造商,但英特尔仍保留了集成设备制造 (IDM) 模式,即它既设计芯片,又制造芯片。 但这家美国公司一直面临着艰巨的挑战,在代工市场份额和芯片制造技术方面落后于台积电和韩国 领先者三星。 "我们明确地将台积电视为我们的合作伙伴,他们一直是非常好的合作伙伴,"陈立武在财报电话会 议上被问及英特尔是否会在未来某个时候重新考虑IDM模式时表示。"我们最近也开会讨论,试图 找到可以合作的领域,从而实现双赢。" 有报道称,台积电已提议通过与博通、英伟达等合作伙伴成立合资企业,收购英特尔的代工芯片制 造业务。但英伟达首席执行官黄仁勋在3月份的GTC人工智能大会上否认参与了此类谈判。 在本月台积电的财报电话会议上,台积电首席执行官魏哲家表示,这家台湾公司"没有与其他公司 就任何合资企业、技术许可或技术进行任何讨论"。 英特尔在美国和其他国家的代工厂可以帮助减轻关 ...
HBM 4,好在哪里?
半导体行业观察· 2025-04-25 01:35
如果您希望可以时常见面,欢迎标星收藏哦~ JEDEC 近期发布的 HBM4 规范对 AI 训练硬件开发者来说是个好消息。HBM4 是快速发展的高带 宽内存 (HBM) DRAM 标准的最新规范,据 JEDEC 称,HBM4 可提供 2TB/s 的内存性能和高达 64GB(32Gb 16 位高)的更高密度。JEDEC 的新闻稿指出:"HBM4 带来的进步对于需要高效处 理大型数据集和复杂计算的应用至关重要,包括生成式人工智能 (AI)、高性能计算、高端显卡和 服务器。" 大型语言模型 (LLM) 数据集呈指数级增长,而当前的 CPU 和 GPU 性能通常受到可用内存带宽的 限制。由于存在这种"内存壁垒",HBM 凭借其卓越的带宽、容量和内存效率,已成为生成式 AI 训练的首选内存。 HBM4 基于 HBM3(和 HBM2E)标准构建,后者广泛应用于数据中心的 AI 训练硬件。HBM4 的内存带宽比 HBM3 提升了 2 倍。带宽的提升是通过将频率提升至 8Gb/s(HBM3 为 6.4Gb/s) 更高的内存密度: 与通常使用分散在主板上的独立模块的 DDR 内存相比,HBM4 采用垂直堆叠 架构,可在更小的物理 ...
三星豪赌下一代DRAM,存储大厂预警:前景不妙
半导体行业观察· 2025-04-25 01:35
如果您希望可以时常见面,欢迎标星收藏哦~ 来源:内容来自经济日报 ,谢谢。 三星电子宣布成立一个工作组,致力于推进第七代 DRAM 的量产。这一举措被视为潜在的游戏规 则改变者,旨在颠覆高带宽内存 (HBM) 领域及其他领域的当前动态。这一声明是在业内竞争对手 SK Hynix 和美光的激烈竞争中发布的,这两家公司都在 DRAM 技术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 去年,SK海力士完成了第六代DRAM(D1c)的开发,并于8月对D1d进行了工艺可靠性评估。该 公司目前已确保该代产品的量产能力,并计划从今年下半年开始将其应用于通用DRAM。在去年 1 月举行的业绩发布会上,SK 海力士强调了其战略投资,旨在提高产量,以应对未来的 HBM 供应 形势。 SK海力士相关人士表示:"未来我们将把1c纳米工艺应用于HBM4E,通过及时开发和供应 来保持市场领先地位。" 与此同时,美光公司上个月也通过向潜在客户运送基于"1γ"(伽马)的 DDR5 样品引起轰动,这 与他们在 D1c 技术方面的进步相一致。尽管在第五代 DRAM 方面最初落后于三星电子,但 SK 海力士和美光去年都成功将 D1b 商业化。 三星决定停止生产较旧的 1 ...
国产AI ISP,跑出新巨头
半导体行业观察· 2025-04-25 01:35
俨然,AI ISP已成为科技厂商激烈角逐的新战场。除IP厂商持续加码外,一批初创企业携先 进算法入局,老牌芯片巨头也凭借产业链优势积极布局,多方力量交汇碰撞。具体看国内市 场,强劲的泛安防领域吸引力,叠加智能手机成像升级与智能汽车"视觉感知"需求的爆发式 增长,引得众多厂商争相涌入,试图抢占技术高地。 作为深耕图像处理技术赛道多年的行业先行者,国科微重磅推出新一代自研 AI 图像处理引擎(AI ISP)品牌 —— 圆鸮,标志着公司在智慧视觉领域的技术创新实践迈向新的里程碑,为行业发展 注入强劲动能。 ISP,走向智能 所谓ISP,是Image Signal Processor的缩写,也就是俗称的图像信号处理器。顾名思义,就是一 种用于对图像传感器输出的原始图像信号进行处理和增强的技术,将图像传感器接收的原始信息处 理成图像信息,并通过一系列数字图像处理算法对图像噪声、亮度、色彩等进行增强,让智能终端 面对复杂多变的现实环境,拥有看清世界的能力。 但是,传统ISP难以满足如弱光和运动等场景下的图像处理需求。 以安防市场为例,随着传统安防市场逐渐趋于饱和且呈现下滑趋势,消费类IPC增长逐渐趋缓,价 格内卷成为常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