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经济观察报
icon
Search documents
股东大会餐叙首次不供酒 茅台董事长:发自内心认可公务接待“不上酒”规定
经济观察报· 2025-05-19 14:34
贵州茅台董事长张德芹在股东大会上说,自己发自内心认可公 务接待不上酒的规定。 作者: 郑淯心 封图:图虫创意 5月19日,贵州茅台(600519.SH)董事长张德芹在股东大会上说,自己发自内心认可公务接待不 上酒的规定。多名现场参会人员向经济观察报确认听到此发言。 张德芹提到,应让中国白酒回归初心。他特别引用中国酒文化城展示的三句话,认为"以之成礼、 以之养老、以之成欢"即是初心。 张德芹说:"投资者对消费场景的改变有所担忧,我们完全理解。但请大家相信——茅台的质量、 文化、根基不会动摇;茅台的创新能力、自我调节能力不会倒退;茅台的服务意识、服务能力不会 掉队。只要度过这个周期,茅台这个民族品牌定将焕发出更加夺目的光彩,不辜负各位投资者的期 望,担当起更大的责任。" 今年的股东大会,茅台取消桌餐改为自助餐,现场未像往年一样提供飞天茅台酒,而是供应茅台集 团子公司贵州茅台(集团)生态农业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开发的悠蜜蓝莓复合果汁。记者在京东平台 查询到,该蓝莓汁旗舰店售价约为21元/瓶。此外,往年参会股东获赠的茅台酒伴手礼,今年也改 为蓝莓果汁。 5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修订后的《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 ...
托育机构艰难求生:一边建一边倒
经济观察报· 2025-05-19 12:49
当前,中国托育行业正经历着深刻变革,全国大部分地区逐渐 从过去单纯的"数量扩张"阶段向"质量竞争"的轨道迈进。面 对单一托育业务的盈利困境,许多托育机构开始探索第二曲 线,通过拓展业务领域、创新服务模式来寻求新的增长点。 作者:王惠 封图:视觉中国 5月15日,在2025年第三个全国托育服务宣传月启动之际,杭州率先发布全国首个《托育机构设施 设备配置规范》团体标准,推动托育装备产业向专业化、适儿化转型。这一填补设施设备细分领域 标准空白的举措,给了"寒冬"中的托育机构些许发展信心。 私营托育的生存危机 Vivi将托育事业称为她的"梦想"。2013年,九江市的托育市场尚处于起步阶段,专业机构屈指可 数。Vivi凭借从台湾引进的托育理念,以"专业化服务"和"低师生配比"的市场定位,在几年内迅速 扩展到了12家托育机构,并全部实现满员运转。 "亏损太多,预计今年8月关闭最后一家托育机构。"小企鹅成长馆负责人Vivi对记者说。 2013年,Vivi从中国台湾引入托育理念,在江西省九江市开办了第一家托育机构。彼时,当地的托 育市场尚处萌芽阶段,Vivi积极开拓市场,最多时其开办的托育机构达到12家,且全部满员运转, 家 ...
双轮驱动破局全球:吉宏股份H股上市倒计时 解码跨境电商龙头的出海之路
经济观察报· 2025-05-19 12:49
吉宏股份(002803.SZ)5 月 8 日通过港交所聆讯,冲刺 H 股上 市。公司以 "数据 + 技术" 驱动 ToC 跨境电商与 ToB 包装服 务,2022-2024 年营收超 50 亿元,净利润峰值 3.32 亿元。借 力 AI 深耕东南亚、中东市场,绑定伊利等头部客户。港股募资将 加码技术迭代与海外产能,以自有品牌及环保包装拓展全球版图。 封图:图片资料库 5 月 8 日 , 国 内 跨 境 社 交 电 商 龙 头 企 业 厦 门 吉 宏 科 技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 下 称 " 吉 宏 股 份 " , 002803.SZ )通过港交所 IPO 聆讯,即将登陆香港资本市场。这是今年第五家上市港交所的 A 股 公司。 作为一家 " 数据为轴,技术驱动 " 的企业,吉宏股份主营业务覆盖 ToC 端精准营销跨境社交电商 业务和 ToB 端全案营销设计包装服务,其通过 AI 技术赋能的全球化布局已形成差异化竞争力。 公司不仅与伊利、瑞幸咖啡等头部快消品牌建立了深度合作,更凭借技术优势,电商业务已在东南 亚、中东等新兴市场占据领先地位。 叩开国际资本市场大门 2024 年 2 月 6 日,厦门吉宏科技股 ...
人工智能重塑薪酬管理
经济观察报· 2025-05-19 12:49
薪酬体系深度绑定人才招聘与保留、员工激励与发展以及组织 稳 定 和 成 本 管 控 , 是 企 业 战 略 执 行 的 重 要 抓 手 。 人 工 智 能 (AI)时代的薪酬管理正经历深刻变革。 作者:韩践 郭景豪 封图:图虫创意 薪酬体系深度绑定人才招聘与保留、员工激励与发展以及组织稳定和成本管控,是企业战略执行的 重要抓手。人工智能(AI)时代的薪酬管理正经历深刻变革。 2025年,组织咨询公司光辉国际(Korn Ferry)发布的报告显示,AI在薪酬管理中的应用主要集 中于三大领域:薪酬沟通与透明度、外部薪酬标杆对比以及职位与技能架构。目前,22%的组织已 在前两个领域应用AI,21%的组织应用于职位技能架构。尽管实际应用率仍较低(9%—22%), 但大多数组织已将AI纳入未来战略:66%的组织考虑用于预测性分析,公平性与一致性(15%已 用、62%考虑中)及薪酬绩效关联(14%已用、57%考虑中)展现出强劲潜力。当前,虽然个性化 应用的采用率仅为9%,但仍有57%的组织在规划中。整体来看,AI的应用正成为薪酬管理未来发 展的重要方向。 面向未来,我们期待AI驱动的薪酬管理不仅仅是后台管理体系的一部分, ...
深创投原董事长倪泽望:创始股东在企业上市前没必要持股那么多,30%就够了
经济观察报· 2025-05-19 03:35
倪泽望强调,重构科技金融利益链条,相关利益只能从创始股 东目前持有的高比例股份中分配出来。过高的持股比例让这些 创始股东在企业上市后身价暴涨多少亿,事实上没有必要,最 多30%就够了。 作者:老盈盈 封图:图虫创意 倪泽望表示,在所有的科技金融链条中,大家想到的第一个能赚到钱的是上市公司的股东,特别是 创始股东,是能赚到大钱的。中国这些年诞生了许多首富,大多是通过股市变现成为首富的。但 A 股市场的上市公司有个问题,就是创始人股东的占股比例过高,比美国纳斯达克等海外市场都 要要高。美国的上市公司不像中国的上市公司那样,其大多是基金公司控股的,并没有所谓的实际 控制人,乔布斯也会被赶出苹果公司,就是因为他持有苹果公司的股份很少。 倪泽望同时强调,重构科技金融利益链条,相关利益只能从创始股东目前持有的高比例股份中分配 出来。有的上市公司的创始股东在上市之前持有该公司 50% 以上的股份,有的甚至高达 70% 至 80% ,过高的持股比例让这些创始股东在企业上市后身价暴涨多少亿,事实上没有必要,最多 30% 就够了。 在倪泽望看来,这些上市公司的股份就是利益,这些利益在科技金融链条里或许可以考虑这样进行 重新分配 ...
A股开盘:三大指数小幅低开
经济观察报· 2025-05-19 01:31
5月19日,A股开盘,上证指数低开0.05%,深证成指低开0.08%,创业板指低开0.07%。(编辑 王 俊勇) ...
“75岁的刘先生”想做医药圈的雷军 不容易
经济观察报· 2025-05-18 14:54
相比于汽车圈的马斯克、雷军,快消圈的于东来,送外卖的刘 强东……医药圈大佬刘革新的人格化特点还不突出,人设不够 清晰,目前营销团队放出的物料仍缺乏娱乐化、场景化的表 达,难以突破医药行业的专业壁垒触达大众。 作者: 瞿依贤 封图:本报资料室 健硕的胸肌、紧实的背部线条、清晰可见的腹肌……科伦药业(002422.SZ)董事长刘革新近日在 广告片中大秀身材,这位75岁的企业家,在用自己的身体为抗衰产品代言,开启第四次创业征 程。 刘革新在公开信中这样描述自己的第四次创业——"我热爱生活,为了她的美好,我选择了抗衰老 赛道……前途漫漫,山高水远,但这些都不会动摇我的决心"。在这一创业初心的背后,或许还有 一些更现实的考量。 根据科伦药业最新的一季报,其营收降至43.9亿元,同比下滑29.4%;归母净利润大幅下降至5.8亿 元,同比下滑超过43%;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为4.5亿元,同比锐减65%。这种下滑趋势在2024年 已经有迹象,尽管年报各项数字表现都不错,但如果拆分季度,去年第四季度科伦药业的业绩已有 滑坡,根本原因是输液业务的营收下滑。随着医保控费、集采政策的推进,其面向医院端的制药业 务也面临挑战。 广告片一 ...
私营、非私营单位平均工资差距连续十五年扩大
经济观察报· 2025-05-18 12:12
经济环境对企业经营状况的影响不仅体现在裁员上,还体现在 降低薪酬上。中国就业市场的一大特点是,在宏观波动过程 中,失业率数据上升可能并不明显,但浮动薪酬成了企业应对 经营压力的缓冲器。 作者: 田进 封图:图虫创意 5月16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了2024年城镇单位就业人员的各项工资数据。数据显示,城镇单位就 业人员工资保持稳定增长,但过去十五年,全国城镇私营、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的平均工资(下 称"私营、非私营单位工资")差距不断扩大。 从收入差距看,2024年非私营单位年平均工资为124110元(即10342.5元/月),是私营单位的 1.79倍。从图一可以看出,自2010年起,黑色和红色两条曲线形成的"喇叭口"不断扩大。 从增速来看,2024年私营、非私营单位工资的名义增速(以下提及的增速均为名义增速)分别降 至1.7%、2.8%。2021年,两者增速还分别保持在8.9%和9.7%,此后三年增长速度逐渐趋缓。 此外,2024年出现工资负增长的行业增多,卫生、社会工作、制造业等多个行业的私营和非私营 单位平均工资均出现了负增长的情况。 对于2024年工资增速的快速下滑,国家统计局人口和就业统计司司长王萍萍在5月 ...
经观社论|共破新能源汽车维修“坚冰”
经济观察报· 2025-05-18 06:25
这两方面的结合造成了车企对新能源汽车售后服务的垄断性,很多车企甚至利用必须使用原厂备件 和质保条款的约束,扩大"官修"范围,让一些非核心且不涉及数据安全性的维修项目,也难以在 更具性价比的修车网点完成,授权经销店在维修时也经常出现"能换就不修"的惯性操作。 唯一的"例外"是特斯拉。这既有特斯拉进入市场较早,大部分车辆超过保质期,维修不受约束的 原因,也有其从设计上降低了维修技术门槛的因素。更重要的是,特斯拉卖车环节是挣钱的,不用 在售后环节对第三方维修店严防死守,"榨取"利润。 只有提高新能源汽车的可维修性、出台公开的维修标准、放开 授权范围,并开拓二手车残值管理,真正降低用车成本和便利 性,才能促进消费,形成新能源汽车的价值闭环和良性循环。 这也是汽车生态可持续发展的最底层逻辑。 作者: 社论 封图:图虫创意 新能源车售后维修领域出现的争议让行业软肋暴露无遗。多家非官方授权的汽修店被整车企业告上 法庭——去年,上海两位修车师傅被蔚来汽车起诉并获刑,罪因是解锁了新能源车电池包;今年2 月到4月,北京一家个体汽修店也陆续被赛力斯、比亚迪和小鹏汽车告上法庭,因为其修理了这三 个品牌的新能源车还发了视频。 诉讼和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