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绿色船舶
icon
Search documents
海南打造国际航运枢纽 推动航运业智慧赋能与绿色转型
Zhong Guo Xin Wen Wang· 2025-07-10 15:42
中新网海南博鳌7月10日电(记者王子谦)2025年中国航海日新闻通气会10日在海南博鳌举办,海南省交 通运输厅副厅长黄澎表示,在自贸港建设背景下,海南正全力打造面向太平洋、印度洋的国际航运枢 纽,同时以智慧赋能、绿色转型、制度创新为抓手,打造航运新质生产力实践地。 2020年发布的《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明确提出运输来往自由便利,实施高度自由便利开放的 运输政策,推动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国际航运枢纽和航空枢纽,加快构建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在智慧港口赛道上,海南全省港口同步推进数字化改造。例如,海口港重点探索无人船舶驾驶技术应 用,推进货车及新能源车辆人船分离运输模式,为琼州海峡客货运输注入科技动能。 在低碳发展方面,海南以"绿色港口+绿色船舶"双轮驱动行业绿色转型。黄澎表示,2025年底前海南全 省港口岸电设施将实现全覆盖,洋浦港试点"风光储充"一体化项目,规划甲醇加注基地,构建低成本船 用甲醇供应网络。 今年是海南自贸港的封关之年,海南正加快制度创新速度。黄澎表示,海南将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为 参照,研究制定《海南自由贸易港水运条例》,探索建立与国际接轨的航运开放政策体系,扩大"国际 中转"业务试点 ...
船舶行业高景气 中国动力半年报业绩有望大增
Zheng Quan Ri Bao· 2025-07-07 16:42
7月7日晚间,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动力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动力(600482)")发布2025年半年度 业绩预增公告,预计报告期内实现归母净利润8亿元至11.5亿元,同比增长68.28%至141.90%;预计实现 归母扣非净利润7亿元至10.5亿元,同比增长66.99%至150.49%。 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数据显示,今年1月份至4月份,中国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和手持订单量分别 达到1532万载重吨、3069万载重吨和22978万载重吨,分别占世界市场的49.9%、67.6%和64.3%,主要 造船指标保持全球第一。 "中国造船业的竞争力不仅体现在规模上,更体现在高端船型的突破上。"清华大学战略新兴产业研究中 心副主任胡麒牧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过去几年,我国在LNG船、大型集装箱船、汽 车运输船等高附加值船型上取得显著进展,逐步打破韩国、日本等国的垄断。 值得关注的是,绿色船舶正成为行业新的增长引擎。中国船舶工业协会数据显示,中国新接绿色动力船 舶订单的国际市场份额从2021年的31.5%增长至2024年的78.5%,高端智能绿色化加速推进。 "公司积极布局新能源动力系统,成功研发甲醇双燃 ...
逐“绿”而兴 “智”造未来——访中国船舶集团青岛北海造船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温永生
Sou Hu Cai Jing· 2025-06-18 09:02
2025年4月10日,中国船舶集团青岛北海造船有限公司(以下称中船集团北海造船)主办的"星耀征途 智领深蓝"新一代"星"系列绿色船型推介会在青岛盛 大开幕。此次发布的7款高效、低碳船型充分突显了北海造船以技术创新为引擎,引领绿色船舶转型,为全球航运业可持续发展做出的又一贡献。 凭借对技术前沿的敏锐把握和对行业趋势的积极响应,中船集团北海造船不仅巩固了大型散货船、超大型矿砂船等船型市场份额持续领跑的优势,更是在 新能源船舶研发建造领域抢占先机,同时也充分发挥修船改装技术实力,奠定全球船舶改装领军地位。手持订单中绿色船型占比超过90%,LNG双燃料与 甲醇双燃料矿砂船订单相继生效、交付,氨动力船舶关键技术接连突破……北海造船以扎实的成果,实现了从传统造船向绿色智造的成功跨越,在市场竞 争中展现出强大韧性与蓬勃活力,为建设世界一流船舶集团贡献力量。 近日,中船集团北海造船党委书记、董事长温永生接受本刊记者专访,向我们系统展示了中船集团北海造船当前的新造船订单结构、船舶制造及修理改装 业务发展方向,以及公司在新能源船舶研发建造领域取得的重要成果,特别是氨动力船舶技术突破。温永生还深入剖析了现有船舶改装面临的关键机遇和 ...
首制船接连交付出海 拳头产品创新不断扬州船舶海工冲刺“500亿”
Xin Hua Ri Bao· 2025-06-16 23:16
一艘船舶的背后是一条超长供应链,从核心设备到配套部件,每个环节都需要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合 作。过去,企业间多以单打独斗的模式发展,如今正实现从"各自为战"到"串珠成链"的质变。在江都, 链主企业发挥引领作用,携手配套企业共同攻克关键技术难题。"公司联合科研院所研发的船用新能源 动力系统,成功进入国际头部船企供应链。"扬州中远海运重工执行董事翟亚军介绍,公司依托产业链 党委推行的"大厂带小厂"模式,带动本地绳缆、电缆企业与全球总装龙头建立合作,实现产业协同发 展。 伴随着向海图强的奋进势头与产业协同的强劲动能,扬州船舶与海工装备产业全力冲刺"2026年产 值规模500亿元",高技术船舶占全省市场份额提升至40%,船舶海工配套产业占比提升至30%。 在全球航运业加速低碳转型、绿色船舶国际市场需求激增的背景下,扬州船舶企业正以差异化的技 术方向、船型研发和市场定位,绘制转型发展的蓝图。"2023年,我们建造交付了国内首艘拥有自主知 识产权、全球首制万吨级纯电池动力集装箱船。"扬州中远海运重工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钱天龙告诉记 者,从减排成效看,该船全年可减少2918吨二氧化碳排放。而今年6月计划交付的16000箱甲醇双燃料 ...
心智观察所:14年的博弈,中国造船是如何取代韩国霸主地位的
Guan Cha Zhe Wang· 2025-06-02 01:12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心智观察所】 在全球造船业的百年激荡中,主导权的更迭总是伴随着技术、规模与国家意志的碰撞。从19世纪的英国,到 战后的日本,再到20世纪末的韩国,造船业王冠几度易主。 如今,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中国以雷霆万钧之势,彻底终结了韩国长达20年的霸主地位。2024年,中国造 船业以74.7%的新船订单份额,全面改写全球造船版图。 全球造船业的历史,是一部大国工业实力的竞逐史。 这不仅是一场产业的胜利,更是中国综合国力崛起、全球贸易格局重塑的生动写照。究竟是什么让中国造船 业从边缘玩家成长为无可撼动的全球王者?这场与韩国的14年博弈,又如何演变为中国的"碾压"之势? 从"三国杀"到"双龙会":中韩造船的14年激战 以江苏靖江为例,这个县级市成为中国造船业的缩影。2022年,靖江造船完工量占全球9.3%、全国19.7%, 新接订单量占全球10.2%、全国18.5%,手持订单量占全球10.7%、全国21.8%。靖江的扬子江船业和新时代造 船分别位列全国手持订单和完工量第一,2023年更是签下中国民营船企首单LNG运输船订单,打破了韩国在 高端船型领域的垄断。 靖江的成功,源于其"错位竞争"策略:聚 ...
中国造船业“超级周期”启幕:全球69%订单背后的技术突围与重组革命
Hua Xia Shi Bao· 2025-05-23 07:06
当全球航运业在脱碳风暴与地缘变局中寻找新锚点,中国造船工业正以惊人的效率重塑产业版图。 克拉克森研究数据显示,今年4月,中国船企新承接51艘、251万修正总吨的新船订单,以修正总吨计, 占全球新船市场订单量的份额约为69%,位居全球榜首。这一成就的背后,是中国船企长期以来对技术 创新和产品质量的不懈追求,以及对市场需求敏锐洞察的结果。 近日,在中船集团控股上市公司召开的2024年度集体业绩会上,中国船舶董事、总经理施卫东透露,公 司手持订单已排期至2029年,同时吸收合并中国重工的重组进入关键阶段。这场"技术+资本"的双重革 命,正将中国推向下一个造船周期的制高点。 订单狂飙:中国造船的"效率密码" 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造船完工量同比增长13.8%;新接订单量同比增长58.8%;截至2024年12月 底,手持订单量同比增长49.7%。这些数据的背后,是中国造船业在产量和质量上的双重提升。 天,为中国汽车出口提供了有力支持。 深海自主装备领域,中国海工企业取得显著突破。中船防务自主设计的首艘大洋钻探船"梦想"号入列, 标志着中国深海资源开发能力跻身世界前列。 船厂方面,中国有6家船厂位列全球绿色动力船舶订 ...
国际船东重返中国,造船大省“链主”争霸谁领航?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23 02:13
作 者丨郑玮 编 辑丨周上祺 4月以来,一度流向韩国的国际船东们,正在重返中国造船市场。 英国造船和海运动态分析机构克拉克森研究最新数据显示,今年4月,大陆船企新承接5 1艘、 2 5 1万修正总吨的新船订单,以修正总吨(CGT)计, 占全球新船市场订单量约6 9%,重回 全球榜首 。 其 中 , 中 国 船 舶 集 团 有 限 公 司 一 季 度 营 业 收 入 同 比 增 长 4% , 利 润 总 额 同 比 增 长 2 6 . 6%,旗下中国船舶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手持订单已排期至2 0 2 9年。 中国造船市场复苏态势也延续至5月。据国际船舶网跟踪,5月1 2日至5月1 8日一周之间,全球 船 厂 共 接 获 2 8+2 艘 新 船 订 单 , 仅 中 国 船 厂 就 接 获 1 8+2 艘 新 船 订 单 。 其 中 , 瑞 士 地 中 海 航 运 ( MSC ) 旗 下 客 渡 船 运 营 商 Gr a n d i Na v i Ve l o c i ( GNV ) 也 于 5 月 确 认 在 广 船 国 际 订 造 4 艘 LNG双燃料豪华客滚船。 和汽车工业类似,船舶工业涉及配套产业丰富,具备显著 ...
国际船东重返中国,造船大省“链主”争霸谁领航?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郑玮 广州报道 4月以来,一度流向韩国的国际船东们,正在重返中国造船市场。 英国造船和海运动态分析机构克拉克森研究最新数据显示,今年4月,大陆船企新承接51艘、251万修正总吨的新船订单,以修正总吨(CGT)计,占全球新 船市场订单量约69%,重回全球榜首。其中,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一季度营业收入同比增长4%,利润总额同比增长26.6%,旗下中国船舶工业股份有限公 司手持订单已排期至2029年。 中国造船市场复苏态势也延续至5月。据国际船舶网跟踪,5月12日至5月18日一周之间,全球船厂共接获28+2艘新船订单,仅中国船厂就接获18+2艘新船订 单。其中,瑞士地中海航运(MSC)旗下客渡船运营商Grandi Navi Veloci(GNV)也于5月确认在广船国际订造4艘LNG双燃料豪华客滚船。 和汽车工业类似,船舶工业涉及配套产业丰富,具备显著的"链主"特质,近年也逐渐成为各省乃至各国产业争锋的关键板块。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梳理重点 省份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发现,江苏、山东、广东等全国主要造船基地核心省份都将支持海洋船舶工业发展写入2025年政府重点工作任务,绿色、高技术、 新能源成为产业关 ...
中国动力2024年净利润大增78% 全球服务网络布局加速推进
Quan Jing Wang· 2025-05-21 00:25
未来,公司计划进一步扩大服务网络覆盖范围,新增北美、迪拜等站点,并持续提升服务能力。李勇预 计,到2027年后,后服务业务将成为公司除制造业外的主要收入来源,提供更高的盈利能力和稳定的现 金流。 作为中船集团旗下唯一的动力业务资本运作平台,中国动力的业务版图广泛,全面覆盖燃气动力、蒸汽 动力、柴油机动力、综合电力、化学动力、热气机动力以及核动力(设备)这七大关键领域,是国内船 舶动力系统科研与生产的核心支柱。公司凭借持续不断的技术革新与资源优化整合,已基本达成动力核 心装备的自主化掌控,在全球船用柴油机市场的占有率位居前列,国内市场的份额更是占据主导地位。 近年来,中国动力持续推进资产整合,优化业务结构。2024年,公司完成对中船柴油机的股权收购,进 一步强化了柴油机业务的产业链协同效应。同时,公司积极布局新能源动力系统,成功研发甲醇双燃 料、氨燃料等低碳发动机,以应对国际海事组织(IMO)的减排要求,抢占绿色船舶市场先机。 随着全球造船业景气度持续上行,以及绿色船舶转型趋势加速,中国动力作为行业龙头,有望进一步巩 固市场地位,实现业绩的长期稳健增长。公司表示,未来将充分利用资本市场的资源优势,加强技术创 新 ...
天海防务:毛利率显著提升,深海产品景气向上-20250512
HTSC· 2025-05-12 05:45
证券研究报告 天海防务 (300008 CH) 毛利率显著提升,深海产品景气向上 | 华泰研究 | | | 更新报告 | | --- | --- | --- | --- | | 2025 年 | 5 月 | 11 日│中国内地 | 运输设备 | 公司公布 24 年报及 25 年一季报:24 年收入 39.45 亿元,同比+9.40%;归 母净利润 1.39 亿元,同比+36.40%。25Q1 公司收入 7.47 亿元,同比 +10.86%,归母净利润 4079 万元,同比+32.32%。24 年归母净利低于我们 预期(预期 1.49 亿元),主要系公司在 2024 年对子公司金海运 2015-2019 年涉及的 2797 万元退款进行冲减,若剔除该影响,公司 24 年营业收入为 39.73 亿元,同比+10.17%;归母净利润 1.67 亿元,同比+63.94%。公司 深海工程船舶装备技术行业领先,未来有望持续受益于"深海科技"的发展, 维持"增持"评级。 运输船收入占比提升推动公司毛利率显著提升 24 年公司毛利率 14.81 %,同比+3.76 pp,25Q1 毛利率 19.48%,同比 +0.04p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