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商誉
icon
Search documents
游戏年报|六成公司计提商誉减值损失 汤姆猫、*ST大晟商誉仍占净资产一半以上
Xin Lang Zheng Quan· 2025-05-09 10:11
根据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游戏出版工作委员会发布的《2024年中国游戏产业报告》,2024年中国游 戏用户规模达6.74亿人,同比增长0.94%,中国游戏产业已进入存量竞争阶段;中国游戏市场实际销售 收入为3,257.83亿元,同比增长7.53%。这一增长主要得益于游戏新品数量有所增加且出现爆款大作、 长青产品稳定运营及小游戏的突出表现。在细分市场中,移动游戏仍保持领先地位,实际销售收入占比 达73.12%。 截至2025年4月30日,A股26家游戏公司(申万分类)均已相继交出2024年年度成绩单。经统计,26家 游戏公司合计实现营业收入934.34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7.74%;归母净利润42.48亿元,较上年同 期"腰斩",行业整体呈现显著的"增收不增利"。 除前文已分析过的营业成本、营销费用等因素,资产减值是造成游戏公司净利润普遍下滑的另一重要原 因,其中尤以商誉减值为代表。 | 公司名称 | 商誉账面价值(亿 | 占净资产比 | 商誉减值损失 | | --- | --- | --- | --- | | | 元) | 車 (%) | (亿元) | | *ST大晟 | 1.11 | 113. 58% | ...
“出通”叠加业绩变脸,高视医疗(02407)拿什么拯救大幅放缓的流动性?
智通财经网· 2025-05-08 09:08
今年4月7日,受外部因素影响,高视医疗(02407)股价大幅下跌,单日跌幅达到15.99%。而后,公司股价开启缓慢爬升过程,5月7日,公司收盘价6.05港元, 已超过4月6日收盘价,宣告高视医疗正式修复此轮行情跌幅。 然而,拉长时间线来看,高视医疗整个4月份的股价跌幅依旧达到3.53%,相比之下恒生医疗保健板块的同期涨幅为1.10%。跑输板块的背后,或许与高视医 疗被踢出港股通以及2024年年报业绩表现不佳有关。 在大市震荡前被踢出港股通 回顾4月份,受外部环境因素负面影响,恒指4月7日在长假期后复市大跌13.2%,指数暴泻3021点,创下自亚洲金融危机以来最大单日跌幅,恒生医疗保健 指数当日也暴跌了19.01%,指数跌至2408.11点。 按照规则,被踢出港股通后,投资者只能继续持有或单向卖出。很显然,港股通资金并未在高视医疗上过多停留,截至5月7日,公司"出通"后股价累跌 25.22%。随着公司股价一路下滑,其港股通持股比例也降至5月7日的5.94%。 但仅过去10个交易日,恒生医疗保健指数便在盘中触及2978.74点,跃过4月6日收盘价成功"收复失地",反弹表现明显较高视医疗更佳,究其原因在于南向 资金 ...
上市以来首次出现营利双降,伊利的困局也是行业寒冬的缩影
Sou Hu Cai Jing· 2025-05-07 09:21
2025年4 月 30 日,伊利股份发布 2024 年年报,营收同比下滑 8.24% 至 1157.8 亿元,净利润同比下降 18.94% 至 84.53 亿元,扣非净利润降幅更是高达 40.04%。这是伊利自1992年上市以来首次出现营收利 润 "双降"。 | 主要会计数据 | 2024年 | 2023年 | 本期比上年同期 增减(%) | | --- | --- | --- | --- | | 营业收入 | 115, 393, 310, 976. 69 | 125, 758, 168, 916. 51 | -8.24 |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8, 452, 859, 993. 18 | 10, 428, 540, 457. 94 | -18.94 |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 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 | 6, 011, 274, 945. 92 | 10, 026, 171, 076. 03 | -40.04 | | | | 在2024年第四季度,伊利甚至亏损了24.2亿元,出现了近二十年来首次的单季度"亏损"。 这样的业绩表现引发了市场对乳业龙头的深度担忧。但透过数据看本质,这场调整也 ...
伊利股份(600887)2024年年报及2025年一季报点评:轻装上阵 调整向好
Xin Lang Cai Jing· 2025-05-07 08:34
2)奶粉及奶制品24 年/25Q1 分别实现收入296.75/88.13 亿元,同比+7.53%/+18.65%。其中金领冠婴配 粉24 年营收同比实现双位数增长,成人奶粉市场份额进一步提升。奶酪品类2B 业务24 年营收同比增长 超20%。3)冷饮产品24年/25Q1 分别实现收入87.21/41.05 亿元,同比-18.41% /-5.25%。 事件:伊利股份发布2024 年年报和2025 年一季报,2024 全年实现营业收入1157.80 亿元,同 比-8.24%;归母净利润84.53 亿元,同比-18.94%;扣非归母净利润60.11 亿元,同比-40.04%。其中, 24Q4 单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67.40 亿元,同比-7.07%;归母净亏损24.16 亿元,23 年同期盈利10.48 亿 元;扣非归母净亏损24.98 亿元,23 年同期盈利15.73 亿元。25Q1 实现营业收入330.18亿元,同比 +1.35%;归母净利润48.74 亿元,同比-17.71%;扣非归母净利润46.29 亿元,同比+24.19%。 低温品类逆势增长,奶粉业务增势良好。1)液体乳24 年实现收入750.03 亿元, ...
伊利股份(600887):2024年年报及2025年一季报点评:轻装上阵,调整向好
EBSCN· 2025-05-07 07:45
——伊利股份(600887.SH)2024 年年报及 2025 年一季报点评 要点 事件:伊利股份发布 2024 年年报和 2025 年一季报,2024 全年实现营业收入 1157.80 亿元,同比-8.24%;归母净利润 84.53 亿元,同比-18.94%;扣非归母 净利润 60.11 亿元,同比-40.04%。其中,24Q4 单季度实现营业收入 267.40 亿 元,同比-7.07%;归母净亏损 24.16 亿元,23 年同期盈利 10.48 亿元;扣非归 母净亏损 24.98 亿元,23 年同期盈利 15.73 亿元。25Q1 实现营业收入 330.18 亿元,同比+1.35%;归母净利润 48.74 亿元,同比-17.71%;扣非归母净利润 46.29 亿元,同比+24.19%。 2025 年 5 月 7 日 公司研究 轻装上阵,调整向好 低温品类逆势增长,奶粉业务增势良好。1)液体乳 24 年实现收入 750.03 亿元, 同比-12.32%,主要系终端需求偏弱及常温奶主动去化库存带来的销量下降。低 温品类 24 年收入同比实现逆势增长。液体乳 25Q1 实现收入 196.40 亿元,同比 -3. ...
华宏科技2024年财报:营收下滑18.96%,净利润亏损3.56亿
Sou Hu Cai Jing· 2025-05-06 23:40
2025年5月6日,华宏科技发布了2024年年报。报告显示,公司全年实现营业总收入55.76亿元,同比下 降18.96%;归属净利润为-3.56亿元,同比大幅下降123.89%。扣非净利润同样表现不佳,为-4.51亿元, 同比下降65.51%。尽管公司在再生资源装备、电梯零部件、稀土资源综合利用和稀土磁材四大业务板 块中有所布局,但整体业绩仍面临较大压力。 电梯零部件高端制造:商誉减值拖累业绩 电梯零部件高端制造板块是华宏科技的另一大业务支柱,全资子公司江苏威尔曼科技有限公司在这一领 域表现突出。然而,2024年公司对收购威尔曼股权形成的商誉进行了减值测试,并计提了3.34亿元的商 誉减值准备,直接导致归属净利润大幅下滑。 公司在稀土磁材业务板块也取得了一定进展,产品产、销量同比实现较大幅度增长,毛利率明显提升。 随着与新能源汽车电机、工业机器人电机行业相关企业建立业务合作,高性能磁材业务规模有望持续扩 大。然而,市场竞争的加剧和原材料价格波动,仍为这一板块的未来发展带来不确定性。 再生资源装备及运营:政策红利难掩市场疲软 总体来看,华宏科技在2024年面临较大的经营压力,尽管部分板块显示出良好的发展势头,但 ...
荃银高科2024年年报被审计机构出具“保留意见”
Mei Ri Jing Ji Xin Wen· 2025-05-05 14:09
2025年4月29日,荃银高科(300087)(SZ300087,股价9.19元,市值87.06亿元)发布2024年年报,公司 去年实现营业收入47.09亿元,同比增长14.77%;实现归母净利润1.14亿元,同比减少58.23%。公司解 释,由于受种子毛利率下降、经营管理费用增加、多项资产减值损失等因素影响,公司2024年度增收不 增利。 需要指出的是,由于审计机构在审计过程中遇到了两个关键性问题,荃银高科2024年度财务报表被毕马 威华振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出具保留意见。具体而言,涉及部分应收款项的存在性和账面价值 准确性、存货账面价值的准确性等,进而无法确定是否有必要对相关财务报表项目及披露进行调整,也 无法确定可能需要调整的金额及其对相关披露的影响。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还了解到,报告期内,荃银高科对控股子公司新疆祥丰计提了1335.97万元的商 誉减值准备,不过未说明具体原因。 此外,《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还注意到,公司对控股子公司新疆祥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疆 祥丰)计提了1335.97万元的商誉减值准备。 计提2.38亿元减值损失 荃银高科主要从事水稻、玉米、小麦等主要农作物优良种 ...
伊利股份(600887):商誉减值致24年利润承压,25Q1表现超预期
Orient Securities· 2025-05-05 07:23
商誉减值致 24 年利润承压,25Q1 表现超 预期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 根据 24 年年报、25 年一季报,对 25-26 年下调收入、上调毛利率。我们预测公司 25-27年每股收益分别为 1.73、1.97、2.17元(原预测 25-26年为 1.79、1.88元)。 结合可比公司,我们认为目前公司的合理估值水平为 2025 年的 21 倍市盈率,对应 目标价为 36.33 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经济恢复不及预期、原奶价格持续回落导致竞争加剧、减值损失缩窄幅度不 及预期、食品安全事件风险。 (此处简单列示风险,正文需单独对风险提示详细展开描述) 公司主要财务信息 | | 2023A | 2024A | 2025E | 2026E | 2027E | | --- | --- | --- | --- | --- | --- | | 营业收入(百万元) | 125,758 | 115,393 | 121,413 | 128,328 | 137,195 | | 同比增长 (%) | 2.5% | -8.2% | 5.2% | 5.7% | 6.9% | | 营业利润(百万元) | 11,873 | 1 ...
朗姿股份:跨界医美,未能挽救业绩颓势
虎嗅APP· 2025-05-02 14:06
那么,朗姿股份什么时候业绩才有望好转呢? 成功跨界医美,预期高增长却未能 实现 出品 | 妙投APP 作者 | 张贝贝 头图 | AI生图 医美行业的日子仍不好过,"难做"成为行业共识。 不仅是中小型机构,即使是上市的大型连锁医美集团-朗姿医美,也仍深陷业绩增长难题。 财报显示,朗姿股份继2024年度营收实现56.91亿元,较去年同期略有下滑情况下,2025年第一季度,业绩 情况继续走弱,报告期内实现营收13.99亿元,同比下降7.77%;扣非净利润7327.55万元,同比下降6.89%。 朗姿股份最初是一家专注于国内中高端女装的公司,2000年创立主品牌"朗姿"。之后在2003年从韩国引入轻 奢女装品牌"莫佐",赚取了一定资金后,于2006年创办了朗姿股份,并在业绩还不错的情况下,于2011年成 功在A股深交所主板上市。 只不过,受互联网电商对传统线下消费的冲击,以及跨境电商的兴起又使得国外奢侈品牌更多地进入国内 市场等因素影响下,朗姿股份的女装业务开始面临较大的挑战和压力。即使后来拓展童装业务,也没能帮 助朗姿股份稳住基本盘,收入和利润不断下降。 财报显示,2013-2015年期间,营收从13.79亿元下 ...
国泰海通合并后首份财报披露→
Jin Rong Shi Bao· 2025-05-02 03:28
Core Viewpoint - Guotai Haitong's Q1 2025 financial report shows significant growth in revenue and net profit, driven by the absorption of Haitong Securities and the resulting "negative goodwill" [1][2] Financial Performance - In Q1 2025, Guotai Haitong achieved operating revenue of 11.773 billion yuan, a year-on-year increase of 47.48% [1] - The net profit attributable to shareholders reached 12.242 billion yuan, a remarkable year-on-year increase of 391.78%, setting a record for quarterly performance in the securities industry [1] - Excluding non-recurring gains and losses, the net profit was 3.293 billion yuan, up 60.65% year-on-year, ranking third in the industry [1] Negative Goodwill - The substantial increase in net profit is attributed to "negative goodwill" from the merger with Haitong Securities, amounting to 8.547 billion yuan [1][2] - Non-recurring gains and losses for the quarter totaled 8.949 billion yuan, with negative goodwill being a significant contributor [1] Business Segments - Revenue from brokerage, investment banking, asset management, and proprietary trading was 2.652 billion yuan, 708 million yuan, 1.168 billion yuan, and 4.01 billion yuan, respectively [2] - The proprietary trading and brokerage segments saw the most significant year-on-year growth, at 77% and 68.7%, respectively, due to increased investment income and trading volume [2] Market Position - As of the end of Q1, Guotai Haitong's total assets reached 1.69 trillion yuan, a year-on-year increase of 61.58%, although it still trails behind CITIC Securities by over 96 billion yuan [2] - Guotai Haitong's net assets of 321.695 billion yuan positioned it as the leader in the industry, surpassing CITIC Securities' 302.438 billion yuan [2] Industry Outlook - Analysts suggest that ongoing capital market reforms and macroeconomic recovery will benefit leading securities firms, enhancing their risk management capabilities and allowing them to capitalize on policy advantages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