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

Search documents
能够提高情商的4个简单问题
3 6 Ke· 2025-05-25 00:04
神译局是36氪旗下编译团队,关注科技、商业、职场、生活等领域,重点介绍国外的新技 术、新观点、新风向。 编者按:大多数人对情绪都有误解,这导致我们害怕有消极的情绪,比如担忧、恐惧、内疚、愤怒、痛 苦,等等。实际上,情绪只是一个"信使",想要告诉我们一些事实。高情商的人能够与自己的情绪和谐 共处,而本文这4个问题能帮助你练就高情商。本文来自编译,希望对您有所启发。 Photo by christian ferrer 情商是指反思和理解自己情感的能力。你对自己的情绪越清楚(比如情绪是什么,以及情绪是如何运作 的),就能越好地应对最困难和最痛苦的情绪。 值得庆幸的是,我们都可以通过一些学习和练习,来提高自己的情商。下面是四个简单的问题,你可以 在难过的时候问问自己。这些问题不仅能帮助你理解事情,让你在当下感觉更好,而且从长远来看,也 是提高情商的好方法。 1. 事实是什么? 当客户带着沮丧和困惑来到我的办公室时,有一个技巧总是能帮上忙:在他们变得心烦意乱之前,我会 让他们慢慢地、详细地描述自己的处境和环境。 当情绪上来时,我们倾向于掩盖自身处境和环境的重要事实细节,因为我们太沉迷于自己的感觉了。因 此,我们往往会忽 ...
上海中广云智投: 看到别人赚钱就焦虑?如何制定适合自己的节奏
Sou Hu Cai Jing· 2025-05-24 13:32
Group 1 - The core viewpoint emphasizes the importance of understanding one's own capital attributes and managing expectations to establish a scientific investment rhythm [1][3] - Capital attributes are fundamental to investment decisions, with different types of funds (emergency, retirement, idle) requiring distinct strategies based on their usage timeline and risk tolerance [1] - The management of return expectations is crucial, as short-term high returns often come with high risks, and investors should utilize historical data to assess potential returns over a five-year period [1] Group 2 - An anti-fragile investment framework is recommended, utilizing a core-satellite model where 60%-70% of funds are allocated to stable assets like index funds and government bonds, while 30%-40% can be invested in thematic ETFs or quality stocks for excess returns [3] - A regular rebalancing mechanism is advised, suggesting adjustments to asset allocation every six months to enforce a buy low, sell high strategy [3] - Decision-making isolation is essential, with predefined responses to different market conditions based on quantitative indicators to prevent emotional trading [3]
AI编码新神登基,藏师傅一手Claude 4实测
歸藏的AI工具箱· 2025-05-22 18:00
Claude 4 就这么低调的发布了,之前他们 CEO 说27年所有的代码都会由AI生成,现在看来应该就是看到了 Claude 4的潜力。 根据 Anthropic 所说 Claude Opus 4 是全球最佳编码模型,在复杂、长期运行的任务和代理工作流中表现持 续优异。 基础介绍 还有一些其他的发布内容,包括: 最重要的定价: Claude Sonnet 4 会向免费用户开放,这太好了。 API上定价与之前的 Opus 和 Sonnet 模型保持一致:Opus 4 每百万 token 输入/输出价格为 15/75 美元, Sonnet 4 为 3/15 美元。 模型能力 Claude Opus 4 的编码能力在 SWE-bench(72.5%)和 Terminal-bench(43.2%)上大幅领先其他模型, 而且它在需要集中精力和数千步操作的长时间任务中表现出持续稳定的性能,能够连续工作数小时,这个对于 Agent产品非常重要。 扩展思维与工具使用(测试版):两款模型在扩展思维过程中均可使用工具。 新模型能力:两款模型均可并行使用工具,更精准地遵循指令,并且在开发者授予本地文件访问权限时, 展现出显著增强 ...
认知水平越低,人越固执
3 6 Ke· 2025-05-21 03:29
因为固执的人,不仅会折磨自己,而且还会把别人折磨疯。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有些人总是很固执?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今天我们一起来谈谈这个话题。 固执的人,常见的三种表现 在用人的时候,我一直有一个观点,不用固执的人。 通常来说,固执的人,都有这3种表现。 1.思维僵化单一,按照旧方法行事 固执的人,他们想法很单一,遇到事情,也总是习惯按照同一个方法解决。 举一个例子: 他是一个管理者,当工作进展不顺利时,他就认为是人的问题,所以换人。 产品卖不出去,也换人。 业务做不起来,还是换人! …… 只要遇到问题,就想通过换人来解决。 但很多时候业务做不起来,不一定是人的问题。很可能是战略决策、组织系统等出现了问题。要仔细分 析,然后去想办法解决。 但在他的认知里,就只有换人这一条路,所以认准了这一个方法。 什么都不改,意味着什么都想保持原状。 但这样,其实就错过了向内求的机会,也就放弃了反省,会在错误里,走得越来越深。 世界是变化和发展的,差距和代沟就这样产生了。 你看,人们之所以固执,全是因为陷在了自己的认知里。 2.永远觉得自己对,不听别人的意见 固执的人,还容易自以为是。 在他的认知里,他总觉得别人没有自己厉害, ...
心理观察|算法茧房时代,当我们的心智被流量悄然型塑
Jing Ji Guan Cha Bao· 2025-05-21 00:28
作者 韩明丽 目前,我们正处于一个算法深度渗透生活的时代,互联网算法推送机制从悄然到现在明晃晃地影响着我 们的心理发展,甚至重塑着我们的思维方式、情绪状态、身份认同与行为模式。 认可,又会在遭遇负面反馈时陷入自我怀疑。 这绝不是危言耸听,只要环顾周边,甚至看看我们自己,六七十岁的父母们震耳欲聋地刷着小视频,快 递一趟趟送来用着用不着便宜货,各种带有性别话题的评论区成了男女"打拳"的战场…… 认知过滤:算法塑造的思维定式 互联网算法依据用户的浏览历史、点赞评论等行为数据,精准构建 "兴趣画像",打造高度同质化的信 息茧房。有研究发现,长期沉浸其中的用户,对相左观点的包容度大幅下降,思维逐渐僵化,批判性思 维能力退化,主动构建知识体系的能力也逐步丧失,沦为被算法牵着鼻子走的 "数据宠物"。 在教育关键阶段,算法的影响更为明显。某些高考生家庭仅依赖短视频平台获取志愿填报信息,盲目追 捧 "网红专业",而教育部公布的 792 个本科专业中,超八成未被算法推荐覆盖。这种信息窄化不仅让 考生错失众多专业选择,影响个人发展,还可能在更大范围内加剧社会认知断层,导致部分专业人才供 给失衡,阻碍社会的多元化发展。而当家长依赖算 ...
做私域,一定要有“认知力+运营力+执行力”!
Sou Hu Cai Jing· 2025-05-20 02:13
注:本文系原创内容,已交由专业人士全网维权,转载需联系授权,侵权必究! 私域这件事,说难也难,说简单也简单。 难就难在,它是"一把手工程",老板自己不上心,不亲自抓,下面的人就很难真正重视起来。 简单呢,是因为它本质上就是一场"人、货、场"的重构,把用户当朋友,把产品当服务,把渠道当场景,做好了这三点,私域就成功了一大半。 但很多人一上来就搞反了,要么迷信各种工具,以为买了SaaS系统、用了SCRM就能坐等收割;要么沉迷于各种"黑科技",什么批量加人、自动爆粉,结果 账号被封了一片,用户投诉不断。 其实,私域运营的核心,从来都不是工具,也不是技巧,而是"认知力+运营力+执行力"这三者的完美结合。 01 认知力:老板必须亲自下场,别当甩手掌柜! 私域的第一步,一定是老板自己先"开窍"。 这种想法,大错特错! 私域的本质,是用户关系的深度经营。 1.私域不是"救命稻草",而是"长期主义" 很多老板把私域当成"救命药",一上来就问:"能不能三个月把销售额翻三倍?" 这种心态本身就有问题。 私域的本质是用户资产的沉淀和运营,就像养孩子,得慢慢养、用心养。 那些急功近利的,最后要么割韭菜割死,要么用户流失殆尽。 要知道 ...
AI场景化落地:企业数智化转型的“最后一公里”攻坚
Sou Hu Cai Jing· 2025-05-19 02:17
1882 年纽约珍珠街发电厂的弧光灯,照亮的不仅是街道,更是规模化生产的认知新范式。美国抓住电气化浪潮,通过电网建设实现经济腾飞,通用电气、 西门子等巨头凭借 "技术 + 资本" 双轮驱动崛起。这场革命揭示的认知法则是:当电力突破空间限制时,只有将技术创新与制度变革协同的国家和企业,才 能在财富重构中建立产业壁垒。正如正松老师所言:"从机械化到规模化,本质是认知从单一工具向系统生态的升维。" 认知破局:从四次工业革命到 AI 时代的财富重构密码 (三)数字洪流中的重构:第三次信息革命的认知裂变 "人无法赚到自己认知以外的钱,即使偶然赚到,也会以另一种方式流失。" 在迈富时珍岛集团第十二期飓风营培训现场,深耕直销与渠道招商领域 11 年的 实战专家正松老师,以这句振聋发聩的论断,拉开了 "认知革命与商业进化" 的思想盛宴。他将四次工业革命的历史脉络与 AI 时代的商业实践交织,为在场 学员勾勒出一幅跨越两个世纪的认知进化图谱。 一、四次技术革命:一部认知迭代的财富史 (一)机械轰鸣中的觉醒: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认知分野 1765 年珍妮纺纱机的转动,不仅是棉线的纺织,更是认知维度的切割。当英国曼彻斯特的工厂主们用蒸 ...
一定要把AI当回事
混沌学园· 2025-05-16 10:47
AI创新者如何进化 ? 要该 如何与 AI时代结合 ? AI在各领域超越人类是必然的,但"好" 的定义又 是什么? 所有企业的 1号位,都一定要把AI当回事,只是上面的这些问题,依旧悬在不少1号位头上,无法得到解 答。 今天,我想和大家探讨 AI创新者如何进化,如何与AI时代结合。 简单介绍一下,我是混沌 AI创新院院长张雷。我给自己贴了两个标签:一是创新。我在混沌一直做新业 务,从创新商学院到混沌to B业务,再到如今将在线业务与AI结合,我始终在探索新领域;二是与大家 并肩作战,我在AI领域遇到的困难和你们一样,我的经验都是从实践中摸索出来的。 我认为, AI可能会在很多方面做得比我们更好,甚至替代我们的岗位,但AI创新者不会被替代。 那么,谁是 AI创新者呢?他们不是和AI竞争岗位的人,而是给AI创造岗位的人。比如在一个招聘场景 中,AI创新者是那个设定目标、安排任务的人,而不是和AI竞争岗位的知识工作者。 换言之, AI创新者要善于利用AI,让它完成目标、创造价值,从而提升自己的竞争力。我们要成为坐在 AI之上的"机上人",让AI的强大成为我们的优势。 AI创新者的定位至关重要。 在 AI创新院开学典 ...
当基金亏损成为常态:放任不管的代价与人性博弈
Sou Hu Cai Jing· 2025-05-16 08:49
1 E. HIMMOTHER 17 ATTHER TIMULES I WHOTELLY F 11 9 17 2 2 4 4 1 2 TH I THE 8 2123 1 持续亏损会触发投资者的认知失调。行为金融学研究表明,当亏损超过20%时,70%的投资者会产生"鸵鸟心态"——拒绝查看账户、回避市场信息。这种自 我麻痹导致决策迟缓,错过调仓时机。更危险的是,部分投资者为寻求心理平衡,盲目加仓摊薄成本,最终陷入"亏损-补仓-更大亏损"的恶性循环。 信用记录的连带伤害常被忽视。某浙江投资者将300万元积蓄投入私募基金,连续三年亏损后,房贷申请因"金融资产持续减值记录"被银行拒贷。金融机构 的风控系统不会区分主动亏损与被动亏损,持续的负收益记录可能影响信用卡额度、贷款利率等关键指标。 金融市场如同潮水涨落,有人乘风破浪,有人搁浅沙滩。近年来,基金投资门槛降低,大量散户涌入市场,但许多人面对账户浮亏时选择"躺平不管",看似 佛系的背后,实际是一场无声的财富消耗战。那些被遗忘的亏损基金,正以温水煮青蛙的方式侵蚀着投资者的钱包和心理防线。 基金净值下跌最直接的后果是账户数字缩水。假设投入10万元购买某股票型基金,若一年内亏 ...
对话未来出行 | 商汤绝影CEO王晓刚:汽车是人工智能最好的载体,以世界模型和仿真学习突破特斯拉式数据壁垒
Mei Ri Jing Ji Xin Wen· 2025-05-16 04:00
"未来的智能座舱不是冰冷的机器,而是能'察言观色'的家庭成员。"商汤绝影CEO、商汤科技联合创始人、首席科学家王晓刚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 (以下简称NBD)独家采访时,借此形容当前智能座舱的发展方向。在他看来,智能座舱的进化分为三个阶段:早期的"问答工具"、大模型赋能的"全能助 手",以及具备记忆与共情能力的"家庭成员"。 每经记者|刘曦 每经实习编辑|余婷婷 随着3A游戏大作开始"上车",宝马等一众外资品牌在2025上海车展凭借"巨幕影院"和3D投影技术重新定义座舱体验,智能汽车竞争的焦点已从硬件参数转 向认知能力,行业正处于"软件定义汽车"向"认知重塑出行"跃迁的临界点。 工信部数据显示,2025年第一季度中国L2级辅助驾驶新车渗透率已达65%,但智能驾驶供应商正面临严峻挑战:价格战愈演愈烈,车企自研趋势日益明显, 同时智能驾驶事故频发引发公众对激光雷达等传感器的广泛讨论。在这一背景下,商汤绝影如何在没有激光雷达的情况下保障安全性?规模化上车如何实现 盈利? 对此,王晓刚认为,车辆搭载激光雷达只是阶段性的技术选择,随着模型算法的演进、数据迭代和整体安全性的提高,激光雷达是可以被替代的。商汤绝影 选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