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整合

Search documents
私募资本,正在渗透现场娱乐
3 6 Ke· 2025-06-11 00:31
现场音乐行业,被资本盯上了。 最近,美国私募股权公司Providence Equity Partners宣布,已经收购总部位于纽约的演出后勤物流公司Global Critical Logistics(GCL)的控股权,交易的财 务条款尚未披露,但《华尔街日报》报道称此次交易价值超过10亿美元。 交易完成后,GCL前控股股东ATL Partners将保留少数股权,Providence则成为大股东。 表面上看,这是一桩围绕演出物流的常规并购。 那么,为什么不少业内人士称之为意义非凡的收购?物流公司为什么会被资本选中?现场娱乐行业又为什么成了继版权之后的下一块资本必争之地? 演出后勤物流公司,凭什么值超10亿美元? 随着Providence对GCL完成收购,顺着这条线索,音乐先声看到了一场深远而精准的产业整合棋局正在成型。 据了解,GCL旗下核心的演出物流公司Rock-it Cargo,自上世纪70年代末就深度服务于Led Zeppelin、Queen等老牌传奇艺术家的巡演,近几年,也参与了 Beyoncé、Taylor Swift 等超级巨星的全球巡演。Rock-it提供的不只是运输,更是一套涵盖跨国调度、设备清 ...
政策红利激活市场需求 CVC等私募踊跃收购上市公司
Zheng Quan Ri Bao· 2025-06-10 17:08
本报记者 吴晓璐 A股市场又一起私募股权创投基金收购上市公司案例诞生。 6月10日晚间,鸿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鸿合科技")发布详式权益变动报告书,披露了此次筹划实控人变更的 详细情况。合肥瑞丞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合肥瑞丞")拟作为普通合伙人暨执行事务合伙人设立基金,以15.75亿 元收购鸿合科技25%股份并取得公司控制权。这也是《关于深化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市场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并购六条") 发布后首单产业资本CVC(企业风险投资)发起的上市公司收购案。 据统计,自"并购六条"出台以来截至6月10日,A股市场已累计披露6单私募股权创投基金收购上市公司的案例。 有市场人士认为,在政策支持和市场需求背景下,私募股权创投基金收购上市公司的案例有望逐渐增多。这一并购行为有 助于提高上市公司竞争力和盈利能力,助力新兴产业整合与经济转型升级。 政策"礼包"落地 提振私募积极性 "并购六条"提出,支持私募投资基金以促进产业整合为目的依法收购上市公司。5月16日,证监会修改《上市公司重大资 产重组管理办法》(以下简称《重组办法》),鼓励私募基金参与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对私募基金投资期限与重组取得股份的 ...
千亿并购!国产算力“双雄”合体,36万股民喜提涨停
Ge Long Hui· 2025-06-10 07:48
国内算力产业最大吸并案的具体方案终于出炉。 6月9日晚,海光信息和中科曙光双双公告披露换股吸收合并预案。海光信息拟以0.5525:1的换股比例吸收合并中科曙光,并向特定投 资者发行股份募集配套资金。 今日复牌后,中科曙光一字涨停,涨停板封单超50万手,截至2025年4月18日,中科曙光最新股东户数为36.49万户。 | 中科曙光(SH603019) | | | | | | +自选 | | --- | --- | --- | --- | --- | --- | --- | | | ¥68.090 +6.190 (+10.00%) | | | | | | | 60.89: #4 | 最高 : 68.09 | | 成交量 : 5.87万 | 市盈率 : 52.13 | 52周最高 : 89.66 | | | 印收:61.90 | 最低:68.09 | | 成交额:3.99亿 | 市值:996.30亿 | 52周最低:33.80 | | | 时 日K | 園K | 月к | | | | | | | | | 6-10 09:50 价格: 68.09 均价: 68.09 涨跌额: 6.19 涨跌幅: 10.00% 成交星 ...
中国掌握全球近70%稀土产量:背后十大供应商揭秘
Sou Hu Cai Jing· 2025-06-09 09:53
今年4月,中国宣布对钐、钆、铽、镝、镥、钪、钇等7类中重稀土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这也使得对 于这些稀土材料需求较大的汽车产业和电子产业受到了较大的影响。 中国北方稀土集团是一家专业从事稀土精炼产品、稀土深加工产品和先进稀土材料的生产和销售的企 业,北方稀土已建成全球最大的稀土原料生产基地和稀土功能材料制造基地。北部稀土的产品包括稀土 盐类、稀土磁性金属及动力电池材料、LED 灯珠等稀土应用产品,矿区位于包头钢铁集团控股的白云 鄂博稀土矿区。 2、中国稀土集团有限公司 注册地点:赣州注册资本:1亿人民币成立年份:2021年 中国稀土集团成立于2021年,为中国整合稀土产业的一部分,由中国五矿集团、中国铝业集团、赣州稀 土集团、中国钢研科技集团、中国有研科技集团等三大矿业集团及两个科研技术型冶金企业的稀土资产 合并组成,经过一系列后续并购,中国稀土集团直接拥有两家专注于稀土开发的上市公司,包括中国稀 土资源科技和广晟有色股分,主要业务为稀土资源开发、冶炼分离、深加工及产品进出口,业务涵盖稀 土科研开发、探勘开采、冶炼分离、深加工、再生资源综合利用、先进材料研发制造等全产业链 3、广东省稀土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科创板产业整合按下“加速键” 优质案例渐次落地
Xin Hua Cai Jing· 2025-06-06 12:50
多家前期披露具体交易方案的公司,近期也纷纷公告取得积极进展,向最终实现产业整合迈出关键一 步。公告显示,芯联集成收购芯联越州已完成审核问询回复,思林杰收购科凯电子、嘉必优收购欧易生 物、华海诚科收购衡所华威、希荻微收购诚芯微、长盈通收购生一升光电的交易审核问询已发出。禾信 仪器收购量羲技术、晶丰明源收购易冲科技、沪硅产业收购子公司少数股权交易均已通过股东大会待申 报。 新华财经上海6月6日电(记者杜康)政策加持下,科创板并购重组市场活跃度不断提升,正助力产业整 合与升级跑出"加速度"。近期,菱电电控收购奥易克斯汽车电子、纳睿雷达收购希格玛微电子、奥普迈 收购澎立生物均于近期发布交易草案,分别将于6月13日、6月16日、6月23日提交股东大会审议。 (文章来源:新华财经) 上交所统计数据显示,"科创板八条"发布后科创板新披露并购交易105单,已披露的交易金额合计超过 333亿元,其中不乏沪硅产业以70.4亿元收购控股子公司少数股权、芯联集成以58.97亿元收购芯联越 州、晶丰明源以32.83亿元收购易冲科技等大额交易。今年以来,科创板已新增披露44单并购交易,其 中15单为发行股份或可转债购买资产,5单为现金重 ...
PE必死,并购难存,产业整合基金才是王道!
Sou Hu Cai Jing· 2025-06-06 08:22
一、传统PE投资基金的消亡 1、PE基金的投资逻辑 传统的PRE-IPO投资逻辑很简单,选择合适的行业,合适的企业,以合理的价格进入后,等待企业的成 长,上市,然后退出,获取收益。 传统PE投资的核心收益来源于两个,一是成长性,二是上市套利差。简单说,就是每股收益的成长, 以及PE倍数的增长。每股收益的成长主要源于行业的成长,以及项目自身的成长。PE倍数的成长主要 源于二级市场的高估值。二级市场的高估值一部分源于企业自身的成长,另一部分源于中国资本市场上 市公司的稀缺性。 过去传统PE比较火热,原因一是确实有少数基金利用这个逻辑赚到了钱,比如押对了某个行业,某个 企业,同时对中国资本市场的高估值判断准确。在这个过程中,部分PE基金具有一定的综合判断能 力,这个判断能力主要是对能否上市的判断。 如果一个基金能够相对在一个成长的行业中,投资一些龙头企业,并且对上市要求理解深刻的话,就会 获得一定的成功概率,因此他们会有部分项目有较高的收益。过去某些券商系基金因为对上市理解深 刻,取得了一部分成绩和成功案例。 2、投资并不赚钱,但能够融到资 即便在PE最黄金的一段时间,他们的整体收益依旧是个谜,也即是说,很少看到P ...
Counterpoint:2024年全球新能源汽车新车电池装机量同比增长22%
智通财经网· 2025-06-05 09:21
智通财经APP获悉,Counterpoint最新的《全球新能源车电池追踪报告》显示,2024年新能源汽车新车电池装机量同比增长22%,中国厂商份额突破70%。 这一增长源自关键市场新能源汽车普及加速及车型销售结构变化。其中,CATL(300750.SZ)以38%份额稳居第一,BYD(18%)紧随其后。比亚迪 (002594.SZ)的增长得益于强劲内需及出口扩张。 分析师观点Counterpoint 研究分析师Abhik Mukherjee指出:"中国电池优势已不仅在于成本,更体现在规模、执行力和产业整合。" 尽管扩大产量,LG Energy Solution、Panasonic和SK Innovation份额仍下滑。其表现受欧美需求疲软(美国增速放缓、欧洲市场收缩)、新超级工厂投产延迟 及传统车企订单减少影响。二线厂商中仅CALB保持稳定势头。 主要厂商新纯电汽车电池装机量(GWh) 2024年vs 2023年 2024年纯电汽车(BEV)平均电池容量虽增加,但因插电混动汽车(PHEV)占比提升(2023年30%→2024年37%),新能源汽车整体平均电池容量反降1%。插电 混动汽车在充电基建滞后的欧洲和中国 ...
丰田“儿子变爹”,大众2万员工自愿离职,全球销量前二车企同时动刀
3 6 Ke· 2025-06-05 03:23
全球销量第一第二两家车企集团,也都开启整合。 车东西6月4日消息,据外媒报道,大众汽车集团表示,约2万名员工将在2030年前自愿离职。 外媒报道大众汽车集团约2万名员工将在2030年前自愿离职 大众汽车人力资源负责人兼董事会成员Gunnar Kilian在总部所在地沃尔夫斯堡的员工大会上向员工表示,这一结果表明大众汽车集团的重组计 划正在推进,大众汽车集团正在重组德国业务,以应对挑战。 Gunnar Kilian称:"沃尔夫斯堡的工厂在生产成本控制方面取得了进展,并且大众在德国的六家工厂以负社会责任的方式裁员,我们正在加速 转型"。 几乎在同时,丰田自动织机宣布,董事会已决定接受以丰田汽车为中心的阵营提出的收购提案,收购金额或将达到3000亿元人民币,这代表世 界销量第一车企集团丰田也启动了大规模内部重组。 在2024年12月,大众品牌管理层和工会代表达成协议,到2030年前将大众在德国的产能削减超70万辆,并裁员约3.5万人,同时大众集团的其 他品牌奥迪和保时捷也在裁员以降低成本。 大众品牌在德国拥有逾12万名员工,此次3.5万人的裁员目标约占该品牌员工总数的四分之一,相当于大众集团在德国员工总数的12%左 ...
450亿,今年杭州最大IPO诞生
投资界· 2025-06-05 03:17
今年A股最大IPO 。 作者 I 王露 报道 I 投资界PEdaily A股超级IPO敲钟了。 投资界-天天IPO获悉,今日中策橡胶正式登陆上交所主板。此次IPO发行价格为46 .5 0元/ 股,开盘高涨22 .58%, 市值一度接近50 0亿元,后回落约450亿元,成为杭州20 25年至 今最大IPO。 追溯起来,中策橡胶脱胎于1 95 8年成立的杭州海潮橡胶厂,如今已是国内首屈一指的轮 胎 制 造 商 : 一 年 卖 出 2 亿 条 轮 胎 , 年 销 售 额 超 过 3 90 亿 元 。 身 后 掌 门 人 是 63 岁 的 浙 江 人 ——仇建平,早年先后在北京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求学,回到杭州工作十年后下海创 业,至今坐拥四家上市公司。 长于斯,扎根于斯。某种程度上,中策橡胶是杭州制造业的一缕缩影。电商与网红之外, 这座城市的硬核一面正被徐徐揭开。 诞生于杭州 轮胎大王,一年卖390亿 一个4 0 0亿IPO如何炼成? 中策橡胶前身是19 5 8年成立的杭州海潮橡胶厂,因建厂于杭州海潮寺旧址而得名。这是 浙江省最早一批橡胶厂,早期以生产胶鞋、雨鞋和力车胎等橡胶制品为主,后更名为杭州 橡胶总厂,并 ...
菲林格尔控制权拟变更 国资民资联合入主破解治理僵局
Zheng Quan Shi Bao Wang· 2025-06-04 03:45
6月3日晚,菲林格尔(603226)(603226.SH)发布公告,公司实际控制权拟发生变更。安吉以清科技 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简称"安吉以清")及其实际控制人金亚伟将通过协议受让方式,合计获得公司 25%股份及对应表决权,成为新任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 与此同时,公司原主要股东菲林格尔控股有限公司(简称"菲林格尔控股")将其持有的27.22%股份分别 协议转让给三家独立机构投资者。 在收购背后,菲林格尔正深陷传统业务停滞、内部治理矛盾的双重困境,亟待外部力量注入新动能。这 场由国资与民营资本协同推动的战略整合,有望成为破解老牌家居企业发展困局的关键一步。 营收净利连续下滑,传统业务深陷泥潭 菲林格尔近年来的经营状况颇为严峻。2023年至2024年,公司连续两年营收下滑,2024年全年营收仅为 3.36亿元,较2018年峰值缩水超50%;净利润更是连续两年亏损,2024年亏损达0.49亿元。 菲林格尔控股分别与三家机构投资者签署了《股份转让协议》,以每股6.73元的价格,将其持有的全部 9676.46万股公司股份(占公司总股本的27.22%)进行转让,实现平稳、彻底退出。 本次交易过后,困扰公司多年的治理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