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高质量发展
icon
Search documents
晶采观察·解码“十四五”|“新三样”圈粉 中国出口“含新量”更足
Yang Guang Wang· 2025-08-27 06:05
0:00 / 1:55 介绍,今年以来全国海关拦截183万件假LABUBU。同时还特别强调,中国海关的知识产权保护不仅服 务强国建设,更体现大国担当:对内对外一视同仁,既保护自主知识产权,也保护国外企业在我国的合 法权益,既阻止境外侵权产品流入国内,也打击国内侵权产品流向境外。 从点的突破到面的铺开,从"新三样"到"更多样",中国经济的创新脉搏,在这样的迭代中愈发强 劲。由此带来的创新力量,也让我们有更充足的底气和自信去战胜困难挑战,让高质量发展成色更足、 底色更亮。 晶采观察,下期见! 编审:伍刚 统筹:王薇 赵净 刘娜 记者:王晶 拍摄:沈杰辉 剪辑:罗懿薇(实习) 设计:李自然 8月25日,国新办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十四五"时期海关守护 国门安全、促进高质量发展成就。海关总署相关负责人介绍,"十四五"以来,出口"含新量"更足,2024 年"新三样"出口比2020年增长2.6倍。这一组数字意味着什么? 外贸是观察经济的重要窗口。过去,我国在海外市场走俏的主要是服装、家具、家电这些"老三 样",如今"新旧交替",以电动载人汽车、锂电池、太阳能电池等为代表的"新三样"在出 ...
五大光伏龙头半年亏损超170亿,行业寒冬持续
Cai Jing Wang· 2025-08-27 05:16
【#五大光伏龙头上半年亏损超170亿元#】光伏行业仍在艰难前行。近日披露的半年报显示,通威股 份、隆基绿能、晶澳科技、天合光能、TCL中环今年上半年合计净亏损达172.64亿元。具体来看,除隆 基外,其余五家企业均创下各自历史同期最大亏损。 据智通财经报道,2024年,光伏产业链价格大幅下滑,全行业盈利空间被严重压缩,"内卷外堵"的挑战 延续至今。今年以来,虽受到抢装潮的短期提振,但行业冬天依然看不到结束的迹象。 财报显示,通威股份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405.09亿元,同比下降7.51%,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 利润亏损49.55亿元。 图片来源:界面新闻 TCL中环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133.98亿元,同比减少17.3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42.42 亿元,同比减少38.48%。公司光伏硅片产品的毛利率为-23.74%,较上年同期进一步下降。 天合光能交出自上市以来的首份亏损中报。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10.56亿元,同比减少27.72%;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亏损29.18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654.47%,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扣除非 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亏损29.56亿元,较上年 ...
“像造车一样造房子” 越秀地产提质增效、营收实现“七连增”
Xin Jing Bao· 2025-08-27 03:48
作为"黑马"房企,上半年,越秀地产销售额依然保持了高速发展。 营收"七连增" 大商业经营成为"稳定器" 8月26日,越秀地产发布中报,报告期内,越秀地产上半年实现合同销售额615亿元,同比增长11%,在 行业逆势中保持销售双位数增长。 同时,报告期内,越秀地产实现475.7亿元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4.6%,实现连续7年营收增长;核心净 利润15.2亿元、归母净利润13.7亿元。 在当日举办的业绩会上,越秀地产管理层表示:"在房地产行业迈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越秀地产加 大对产品的研发力度,为市场提供好产品、好服务,同时,在把基本功做扎实的基础上,将造汽车的管 理理念纳入经营管理角度作为重要的管理抓手,项目增效取得比较好的效果。" 图说:越秀地产董事长及执行董事林昭远(左二)、越秀地产副董事长、总经理及执行董事朱辉松(右 二)、越秀地产联席总经理及执行董事江国雄(左一)、越秀地产财务总监曾志钊(右一)/企业供图 越秀地产销售额保持双位数增长 北京市占率第一 在房地产深度调整之际,越秀地产却在行业逆势中保持销售双位数增长,1-6月实现合同销售额615亿 元,同比增长11%,不仅是行业TOP10房企中唯三的正增长房 ...
中共西安市委十四届九次全会举行
Xi An Ri Bao· 2025-08-27 02:11
全会指出,西安文化积淀深厚、资源丰富、优势明显,当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国家队""主 力军"和建设文化强省的"领头羊",西安有责任有义务,当有更大作为。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 想,认真落实省委十四届八次全会精神,忠诚践行"两个结合",坚定不移推进文化兴市战略,在以文铸 魂上固根基、以文传脉上树标杆、以文育人上传薪火、以文润心上优供给、以文兴业上强支撑、以文传 声上展风采,加快打造彰显中华文明的世界人文之都。要用好改革关键一招,扎实推进文化体制机制改 革,加强文化人才队伍培育,为建设文化强市注入强劲动能。 方红卫强调,现在距离年底只剩四个多月时间,要进一步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工作要求,坚 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着力稳就业、稳企业、稳市场、稳预期,深入打好"八场硬仗",全力抓好"深 化六个改革"重点工作,推动稳增长和高质量发展迈出更大步伐。要突出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结果导 向,加快西安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坚定工业倍增计划和产业链提升行动,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 深度融合;用足用好国家政策,持续激发有潜能的消费、扩大有效益的投资,形成消费投资相互促进的 良性循环;不断提升秦岭保护整体效能,推动环境空气 ...
中国财险(02328) - 2025 H1 - 电话会议演示
2025-08-27 01:30
Financial Performance Highlights - The Group's insurance revenue reached RMB 280250 million, a 71% increase[101] - Net profit attributable to equity holders of the company increased by 140% to RMB 26671 million[19,101] - The Group's total investment yield (annualized) was 50%, up 09 percentage points[22,101] - Group consolidated net assets increased by 63% to RMB 3906 billion[20,41] Business Segment Performance - PICC P&C's insurance revenue grew by 56% to RMB 249040 million, with a combined ratio of 948%[57,101] - PICC Life's insurance revenue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by 325% to RMB 14018 million[68,101] - PICC Health saw a 132% rise in insurance revenue, reaching RMB 15603 million[74,101] Strategic Focus and Initiatives - The group premiums income increased by 64% to RMB 4546 billion[26] - Total insurance investment assets grew by 72% to RMB 17607 billion[32] - Business synergy generated RMB 16 billion in premiums income, an 89% increase[37] - The company is focused on strengthening core functions, promoting "Six Reforms,"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and risk prevention in the second half of 2025[90,91,92,93]
人民日报创作团队揭秘幕后故事——为何是蜀道?如何写新歌?
Si Chuan Ri Bao· 2025-08-27 00:18
蜀道,何以成为观察中国式现代化的典型样本?这篇7000多字的长篇稿件是如何出炉的?记者采访 了创作团队,揭秘幕后故事。 8月25日,《人民日报》头版头条刊发长篇稿件《蜀道新歌》,以跨越千年的蜀道为脉络,展开了 一幅中国式现代化四川新篇章的壮阔画卷。文章一经发出,其宏大的意象、厚重的历史纵深与澎湃的时 代气息,引发广泛共鸣。 穿越在古今之间、虚实之间,最令创作团队动容的,是围绕蜀道铺展开来的鲜活人物故事。"我们 花了很大力气挖掘有血有肉的案例,写出蜀道故事的深度与温度。"人民日报社四川分社记者游仪说。 调研10多个市(州),采访数十次,联系采访对象近百人——大学毕业即入川,和蜀道"死磕"20多 年的肖霞林,亲历了筑路变迁;在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浪潮中,参与推动川渝高竹新区跨省 域税费服务改革的朱敬玲,见证了蜀道上的无形堵点被打通;还有搭乘大凉山慢火车的彝族老汉、搭上 中老班列快车道的榴莲商人……一个个真实、坚韧、充满张力的个体命运,与宏大的蜀道叙事交织, 让"路"的故事,最终成为"人"的故事。 如何写新歌? 为何是蜀道? 亦古亦今的宏大叙事样本 追溯这篇稿件的源起,首先要回答"为何是蜀道"。 人民日报社 ...
“十四五”以来,海关年均监管进出口货物52亿吨、货值41.5万亿元
"十四五"以来,海关年均监管进出口货物52亿吨、货值41.5万亿元—— 为高水平开放提供有力支撑 8月25日,国新办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海关总署署长孙梅君在会上表 示,"十四五"以来,海关现代化建设取得了长足进步,为高质量发展、高水平开放提供了有力支撑。 促进高质量发展取得新进展 孙梅君介绍,"十四五"以来,海关年均监管进出口货物52亿吨、货值41.5万亿元,体量全球最大,安全 稳定可控。 通关便利化实现新突破。海关坚持制度创新和科技赋能,全面加强智慧海关建设,全国通关一体化全面 实现。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已成为我国与世界贸易联通的"数字门户","一网通办"事项达到25大类964 项,基本覆盖跨境贸易全链条全环节。公铁海空"多式联运"监管模式,让全程物流"一次申报""一单贯 通"。"智慧旅检"覆盖80%的航空口岸,旅客可以无感通关、快速通关。 开放通道和平台建设迈上新台阶。"十四五"以来,我国新增和扩大开放口岸40个,总数达到311个,基 本形成了水陆空立体化、东中西全方位口岸开放布局。中欧班列集结中心从"点对点"向"枢纽对枢纽"转 型升级。综合保税区等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已成为各 ...
规划引领破解地方同质化发展困局(一)创新规划编制理念 引导地方特色化发展
□ 要通过创新规划编制理念,引导各地在规划编制时就找准地方特色优势,规避同质化竞争和趋同布 局,推进地方特色化发展。一要打破重规模轻效率、重总量轻结构、重经济指标轻社会指标的发展思 路;二要打破过往规划趋同、层层嵌套的现象;三要注重人的全面发展,打破过往以经济指标为主的发 展目标导向;四要更加注重数字发展理念,打破传统实物经济主导的发展思路;五要注重开门问策,充 分发挥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相结合的制度优势 激发地方经济发展活力,引导地方差异化发展,是"十五五"时期我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 近年来,地方趋同竞争产生的招商内卷、低水平重复建设及产能过剩等问题,已成为影响经济结构转型 的重要因素。为此,党中央、国务院已多次明确提出要反内卷,规范地方招商引资行为,纵深推进全国 统一大市场建设。从源头上解决内卷问题,必须重视规划引领。规划趋同是导致地方同质化竞争的重要 原因之一。目前正值"十五五"规划编制的关键时期,除了加强统一规划部署,还要加大对地方规划编制 的引导,鼓励各地方政府从国家整体规划和地方经济发展阶段出发,科学界定规划定位,客观全面地分 析内外部环境变化带来的新挑战,创新规划编制理念,充分发挥规划 ...
创新规划编制理念 引导地方特色化发展
■规划引领 破解地方同质化发展困局(一) □ 杨成长 龚 芳 袁宇泽 编者按 自去年7月中央政治局会议首次提出防止"内卷式"恶性竞争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出台多项政策举措, 明确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规范地方招商引资行为。过去40余年,地方政府之间的良性竞争推动了 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但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地方之间政策洼地竞争、产业布局趋同、低水平 重复建设等现象日渐突出。如何有效引导各地充分发挥自身特色和优势,形成错位发展的良性竞争格 局,是激发地方经济活力、开创"十五五"高质量发展新局面的关键所在。各地同质化竞争与发展规划趋 同之间密切相关,当前正值"十五五"规划编制的关键时期,要充分发挥规划在引领地区差异化发展上的 重要作用,从源头上引导各地明确优势,找准定位,实现良性竞争。为此,本报今起刊发由申万宏源研 究撰写的"规划引领 破解地方同质化发展困局"系列研究报告,从规划编制理念、发展目标、产业布 局、区域优势挖掘及数字化发展等方面,引导各地打造区域特色,促进地方经济差异化发展。 □ 从源头上解决内卷问题,必须重视规划引领。规划趋同是导致地方同质化竞争的重要原因之一。目前 正值"十五五"规划编制的关 ...
保利物业(06049.HK):财务稳健兑现预期 外拓成绩具备亮点
Ge Long Hui· 2025-08-26 19:14
机构:中金公司 研究员:王翼羽/程坚/张宇 1H25 业绩符合我们预期 公司公布1H25 业绩:收入84 亿元,同比增长7%;归母净利润8.9 亿元,同比增长5%,符合预期。 基础物业管理业务推动整体增长。收入占比七至八成的基础物业板块同比增长13%,奠定整体收入增长 主基调,同时板块毛利润率保持相对平稳;园区增值服务收入及毛利润同比亦均保持相对平稳,非业主 增值服务则对整体业绩有所拖累,板块毛利润同比下滑近五成。销售管理费用同比下降9%,费用率下 降1 个百分点,支持净利润增长。 发展趋势 持续推动高质量发展并有效回馈股东。我们认为保利物业将持续保持其在核心赛道的竞争优势,不断通 过高质量的项目外拓与转化推动整体收入增长,并同时坚持推进内部效率管控、维持利润率的基本平 稳。公司管理层在业绩会上表示其将坚持全年30 亿元单年饱和合同额的拓展目标,并维持全年收入和 净利润的目标不变。公司在过去三年连续提升派息比例,由2021年的20%提升至2024 年的50%;展望未 来,我们认为其将继续践行积极的股东回报政策。 盈利预测与估值 维持盈利预测不变,预计2025-26 年归母净利润均同比增长5%,分别至15.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