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黑神话·悟空》
icon
Search documents
江小涓:经济面临下行压力时,要注重市场与政府同向发力
和讯· 2025-06-25 10:17
以下文章来源于中国宏观经济论坛 CMF ,作者江小涓 中国宏观经济论坛 CMF . 创立于2006年,由中国人民大学国发院、经济学院、中诚信国际信用评级有限公司联合主办。依托人大 经济学一级学科排名全国第一的优秀研究力量,诚邀社会知名专家,集中从事中国宏观经济动态和重大 经济问题研究,定期发布分析与预测报告。 江小涓 中国社科院大学教授 以下观点整理自江小涓在CMF2025年中期论坛(总第69期)上的发言 01 尽全力保持经济回升向好的势头 2025年上半年中国经济展现出回升向好势头。5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表现良好,出口也较为出 色。 4月25日中央政治局会议对宏观经济政策做出全面部署,涵盖投资、消费、出口等层面,政策部 署"多管齐下"、"能用尽用",体系均衡且全面。政策还特别强调宏观政策的民生导向(不仅是促消 费,更是"投资于人",体现投资消费统筹)。房地产市场政策开放度提升,城市政府在收购主体价 格和用途方面获更大自主权。新型城镇化政策推进市民化,释放消费潜力。 对比近三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政策导向持续深化:在质与量的关系上,最新要求是将"质的有 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统一于高质量发展的全过程, ...
文化产品“出海”又“出圈”
● 本报记者 熊彦莎 最近"一娃难求"的LABUBU,一定程度上折射出中国文化产品的国际魅力,也使得泡泡玛特成为资本市 场中的热门话题。2023年,《狂飙》《繁花》《偷偷藏不住》等剧接续赢得海外好口碑;2024年,《黑 神话·悟空》吸引全球玩家目光;2025年,《哪吒2》海外受热捧……回望来路,中国文化产品出海"一 步一个脚印"。 近期,商务部等四部门联合发布《2025-2026年度国家文化出口重点企业目录》和《2025-2026年度国家 文化出口重点项目目录》,包含400多家企业和120余个项目。专家认为,随着技术迭代与政策深化,我 国文化出口将进一步向高附加值、强渗透力、可持续发展的方向演进。 文化出海"新三样" 动漫、游戏、纪录片、教材、非遗工艺品、舞剧、灯会……"重点项目"名单中,文化产品的类型丰富。 正如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蒙曼所说,文化出海正从包饺子、打太极、学汉语等"老三样",转 向网文、网剧、网游等"新三样"。 以技术迭代促进营销优化,是营销科技领军企业蓝色光标开拓海外业务十年以来的坚守。蓝色光标的出 海业务收入从2015年的零到2024年的超过480亿元,先后四次获评"重点企业"和" ...
首席访谈|人人都能传播的时代,处理信息的能力才更重要——专访深圳大学传播学院特聘教授辜晓进
Sou Hu Cai Jing· 2025-06-19 17:54
今年以来,AI大模型发展风云激荡,智媒融合方式不断推陈出新。新的传播生态下,内容、技术、效 果、人才等多个维度都在发生剧变。对于其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我们又该如何应对,顺势而为?带着这 些问题,本期首席访谈,我们专访了深圳大学传播学院特聘教授辜晓进。 其一,叙事的去功利化。这既意味着要让内容相对客观,同时也要尽量克制超出"故事"本身的"讲好"力 度。比如动画电影《哪吒2》登顶全球动画电影票房榜冠军,其中的关键因素,就是电影制作方充分挖 掘了哪吒,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经典形象的故事与内涵,因而取得了很好的对外传播效果。 其二,叙事的"换位"意识。传播不是一件单向输出的事情,"讲好中国故事"也需要始终保持他者视角的 在场。这需要在选题策划之初,就要立足尊重、重视人类的共同兴趣,而不是只讲"我"想讲好的"中国 故事"。 其三,叙事的平民视角。这一点上,李子柒就是个很好的例子。她以普通人的视角,去呈现一种普通人 的生活状态。既有个人情感的朴素表达,也有生活细节的点睛刻画,事实证明,这样的传播,也会更有 利于增强受众的共鸣。 在城市层面,"讲好中国故事"还需要用好独特的城市标签。像成都拥有的"大熊猫""川菜"等IP,以及连 ...
又一个消费赛道热起来了
格隆汇APP· 2025-06-17 11:38
作者 | 远禾 数据支持 | 勾股大数 据(www.gogudata.com) 在 LABUBU 成为 " 塑料茅台 " 之际,新消费成为资本市场乃至社会热点。 在泡泡玛特空前的热度 之外,还有一个行业 的热度也正在回升 ,那就是 —— 网络游戏。 Wind 数据显示,今年 4 月以来,网络游戏指数从 4807 点稳步上涨,两个月的时间内上涨 近 2000 点,涨幅 超 3 0% 。 近几年来,游戏行业产品竞争逐渐加剧,游戏延伸出的各个领域基本都已经有群雄 盘踞 ,不少小众 游戏 领域,都已 经慢慢向着红海转变。 而在此之中,多家游戏公司迎来大涨。 4 月以来, 游族网络股价上涨超 60% ,完美世界股价涨幅超 50% ,吉比特 股价也涨超 40% 。 01 近一段时间游戏行业接连迎来利好,游戏行业这一轮涨势 也一定 程度来源于游戏面临的社会环境的变化。 前不久,教育部发布 2025 年普通高校本科专业目录,共增设 29 种本科新专业,纳入 2025 年高考招生,其中, " 游戏艺术设计 " 专业备受瞩目。 | | | | 20204 18:10 PM 1 2 4 2 | | | | --- | --- | ...
在文明对话中读懂河南
He Nan Ri Bao· 2025-06-10 23:54
"从历史深处望向无限宽广的远方,推动文明交流互鉴的进程,既是对历史的回望,更是对未来的启示 ——人类需要的,从来不是对立与攻讦,而是沟通的桥梁。" 今年的6月10日是首个"文明对话国际日"。去年6月,第78届联合国大会一致通过中国等83个国家提出的 决议,将每年6月10日设立为"文明对话国际日",以提升人们对文明多样性价值的认识,促进对话、相 互尊重和全球团结,推动建设更加和谐、相互联结的世界。 穿越时空,从古代的丝绸之路到"空陆数海"丝绸之路连接世界,从遥远的驼铃商队到一趟趟中欧班列, 再到蜜雪冰城的甜蜜脚步踏过黄河,越过大洋,走向全球……不同文明的交流交融,在产业、文化等各 个领域开花结果。千年后的今天,文明对话不仅是文明包容演进的见证,也彰显了河南的气质之美、形 象之变——传统和新潮、历史和现代、古韵和新风相融相生的河南,就这样展现在世界眼前。 身处互联网时代,人类的交流成本空前降低,文化传播对打破刻板印象、增添互信的作用显著。近年 来,ChinaTravel火爆,《黑神话·悟空》全球圈粉,美国网红"甲亢哥"的中国行被全球网友围观,无一 不折射出跨文化交流的魅力。各国年轻人通过社交媒体、游戏等方式分享生 ...
构建全链路、全场景、全球化的出版融合新格局
Nan Fang Du Shi Bao· 2025-05-29 01:56
出版业如何与人工智能深度融合?在科技赋能背景下,出版界如何实现出版的价值延展与行业跃迁?出 版业又应该如何适应、跟随和引领时代发展? 5月27日,在深圳举办的2025文化强国建设高峰论坛出版深度融合发展论坛上,来自出版界、学界、企 业界的众多大咖云集,21位专家聚焦"推动出版融合发展 巩固壮大数字时代出版(600551)主阵地"主 题建言献策,在当天下午的论坛上展开了"健全一体化发展机制 塑造出版融合发展新动能" "创新打造融 合精品项目 持续优化出版供给体系" "大力培养融合发展优秀人才 推动培育出版业新质生产力"三场主 题对谈,专家们以自身丰富的从业经验,深度探讨了出版行业的机遇与挑战。 健全一体化发展机制,塑造出版融合发展新动能 近年来,从行业内看融合出版、融合发展已经是一个绕不过去的话题,但怎么去融合发展,特别是以什 么样的体制机制去推动融合发展其实还是一个大问题,也是一个难题。当天论坛的第一场对谈聚焦"健 全一体化发展机制 塑造出版融合发展新动能"话题,请专家各抒己见,该场对话由陕西新华出版传媒集 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安平主持,中国移动(600941)咪咕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沈文海,河北出版传媒 集团 ...
2025中国独角兽榜单:AI领衔,文化出海成新亮点
Sou Hu Cai Jing· 2025-05-25 06:50
中国独角兽企业榜单2025年最新发布,揭示了当前科技创新与资本市场的活跃态势。在众多佼佼者中, 字节跳动、蚂蚁集团、米哈游、滴滴、OPPO、vivo及广汽埃安等企业脱颖而出,成功跻身榜单前列。 据统计,截至今年,中国独角兽企业的整体估值已达到惊人的8.46万亿元,相比去年微增0.23%。尽管 一级市场的融资步伐有所放缓,但值得注意的是,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赴港上市,这一趋势成为了资本 市场的新动向。 在行业分布上,人工智能、新兴科技以及文化出海成为引领独角兽企业增长的三大引擎。在人工智能领 域,特别是广义人工智能赛道,共有39家企业上榜,显示出该领域的强劲发展势头。其中,深度求索和 月之暗面分别以350亿美元和230亿美元的估值领先,而智谱华章更是已步入IPO的轨道。 文化出海方面,TikTok的全球GMV实现了7倍的增长,达到300亿美元,成为中国文化内容出海的杰出 代表。同时,现象级游戏《黑神话·悟空》也创造了近10亿美元的营收,成为国产文化出海的新标杆。 米哈游继续推出新作,进一步巩固了其在国际市场的文化影响力。 从地域分布来看,独角兽企业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杭州、深圳和广州等城市,这些城市集中了全国 ...
人才之光闪耀义县——“问天杯”华语辩论邀请赛助力县域发展
Liao Ning Ri Bao· 2025-05-22 02:13
Core Insights - The "Wen Tian Cup" Chinese Debate Invitational successfully utilized the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advantages of Yixian County, leveraging the popularity of the domestic 3A game "Black Myth: Wukong" as a unique filming location to foster youth talent and enhance local cultural tourism [1][2] - The event attracted 32 teams from prestigious universities, including Tsinghua University and Central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promoting deep exploration of Yixian's historical resources and enhancing collaboration between schools and localities [1][2] Group 1 - The debate competition created a new model for regional collaboration, breaking geographical and background barriers, and deepening school-local cooperation [2] - Participants engaged in intense discussions on the topic of cultural heritage and innovation, broadening the perspectives of local students and attracting more young talent to Yixian [2] - The event established a regular talent exchange mechanism with eight universities, appointing 14 participants as "Yixian Cultural Tourism Promotion Officers" to facilitate deeper collaboration in talent cultivation and cultural tourism integration [2]
中国男人消费不如狗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商业洞察· 2025-05-17 09:25
星海情报局 . 以下文章来源于星海情报局 ,作者星海老局 2025年4月的一个阴天,小肖终于收到了自己下单购买的捷安特碳纤维自行车。这辆价格超过七 万元的顶配车型,是他送给自己的28岁生日礼物。 示意图 关注国产替代和中国品牌出海,每年写100个中国品牌案例,见证中国产业崛起! 作者:星海老局 来源: 星海情报局 2018年,一场创投机构的公开演讲中,一名投资人曾经半开玩笑地把男性的消费能力排在少女、 儿童、女人、小孩和宠物之后。彼时,男性的消费行为大多围绕着恋爱关系展开,如节日花销、 约会支出等。 然而近年来,这种局面正在发生逆转。围绕恋爱关系展开的消费冲动正在退潮。 男性消费者,开 始将消费重心转向自我 ,一种新的消费观念正在形成。 01 当男性开始舍得为自己花钱 在此之前,这辆车在他的收藏夹里已经存放了长达一年之久。 就在那天,小肖发了一条朋友圈,庆祝自己愿望达成;同时悄悄删除了一条旧动态,那是三年前 和女朋友"官宣"恋情的合照。 三个月之前,他和交往四年的女朋友和平分手。 房子没买,婚也没结,留下的了一笔原本打算作 为房子首付的积蓄。 小肖是土生土长的深圳人。作为典型的广东男孩,他从小被父母教育,"无 ...
主动离开大厂,降薪去做日结工的年轻人:日赚200,我很快乐
3 6 Ke· 2025-05-17 01:50
Core Insights - The article discusses the rise of flexible employment, particularly day labor jobs, among young, highly educated individuals in China, contrasting it with traditional views of such work as undesirable or associated with laziness [1][6][11] - It highlights personal experiences of individuals who transitioned from stable, high-paying jobs in large companies to day labor, seeking more meaningful and enjoyable work experiences [3][5][26] Group 1: Employment Trends - The launch of WeChat's "Nearby Jobs" mini-program has facilitated access to over 20,000 job opportunities, including unique day labor roles with daily wages ranging from 100 to 300 yuan [1] - As of the end of 2024, the number of flexible workers in China is projected to exceed 200 million, accounting for about one-third of the labor force, with predictions suggesting it could reach 400 million by 2036 [5][6] Group 2: Personal Experiences - One individual, after leaving a high-paying job with a monthly salary of 50,000 yuan, explored various day labor roles, emphasizing the enjoyment and experiential learning over financial gain [3][19] - Another individual, a civil engineering master's graduate, turned to day labor after struggling to find suitable employment in a declining real estate market, ultimately finding satisfaction in diverse short-term jobs [5][26] Group 3: Changing Perceptions - The stigma associated with day labor and the "Sanhe Dajian" phenomenon has softened, with many now viewing these roles as a proactive response to employment pressures rather than a sign of failure [6][11] - The article references David Graeber's concept of "bullshit jobs," contrasting the meaningfulness of day labor with the perceived futility of some high-paying corporate roles, suggesting a shift in how individuals value their work [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