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通缩
icon
Search documents
“内卷”的尽头是通缩?普通家庭正在被这5种方式“隐形掏空”
Sou Hu Cai Jing· 2025-10-10 02:23
2025年10月,某连锁超市推出"满300减50"活动,收银台前排起长队。消费者李女士拎着两大袋日用品感慨:"不买感觉亏了,可算下来,这些东西比平时也 没便宜多少。"这种"薅羊毛"的背后,是普通家庭正在经历的"隐形消耗"——收入增长停滞,生活成本却因"内卷式竞争"持续攀升,钱包被五种方式悄悄"掏 空"。 电商平台"双11"规则越来越复杂,满减、折扣、红包叠加,消费者需花数小时计算"最优解"。某宝妈晒出购物清单:为凑满减买了3箱纸巾、5袋洗衣液,实 际支出比预算多200元。这种"为省而买"的心理,被商家精准拿捏。 直播带货更将"内卷"推向极致。主播高喊"全网最低价",消费者冲动下单后发现,同款商品在其他平台价格更低,或质量与描述不符。2025年消费投诉数据 显示,直播购物纠纷同比增长40%,其中"价格误导"占比超60%。 预售制则让消费者"钱货两空"。某品牌手机预售期长达45天,消费者需提前支付全款,到手时新品已变"旧款"。这种"时间套利"模式,本质是商家占用消费 者资金,降低自身库存成本。 这些"内卷式消费"看似省钱,实则让家庭支出失控。央行调查显示,2025年上半年居民消费贷款余额突破18万亿元,其中30% ...
Arthur Hayes:比特币(BTC)四年周期已死,货币政策才是价格驱动关键
Sou Hu Cai Jing· 2025-10-09 11:25
BitMEX联合创始人Arthur Hayes同意四年加密货币周期已死,但原因并非大多数人所认为的那样。 Hayes在周四的博客文章中表示:"随着第四个周期的四年周年纪念日临近,交易者希望应用历史模式并预测这轮牛市的结束。" 他补充说,虽然四年模式在过去有效,但现在不再适用,"这次将会失效"。 Hayes认为,比特币价格周期是由货币供应量和数量驱动的,主要是美元和人民币,而不是与减半事件相关的任意四年模式,也不是机构对加密货币兴趣的 直接结果。 Hayes表示,过去的周期在货币条件收紧时结束,而不是因为时间因素。 Hayes认为这个周期有所不同,原因包括美国财政部通过发行更多国债从美联储逆回购计划中向市场投放2.5万亿美元,以及特朗普总统希望通过更宽松的货 币政策"全力运行"以增长摆脱债务。 还有放松银行监管以增加放贷的计划。 此外,美国央行尽管通胀高于目标,但已恢复降息。据芝商所期货市场显示,预计今年还有两次降息,10月降息概率为94%,12月再次降息概率为80%。 比特币的第一轮牛市与美联储量化宽松和中国信贷扩张同步,在2013年底美联储和中国央行都放缓货币印刷时结束。 第二个"ICO周期"主要由2015 ...
曾经“买不到”,如今"有钱不敢花"!中国经济40年大反转
Sou Hu Cai Jing· 2025-10-09 10:13
那年头的问题是——东西太少了!70后80后都懂,小时候不是没钱买东西,是压根儿就买不到! 想要啥得"凭票供应",看见个美国货、香港货能激动半天,就像现在你抽到限量版盲盒一样稀罕。 在阅读文章前,辛苦您点下"关注",方便讨论和分享。作者定会不负众望,按时按量创作出 更优质的内容。 文|昕昕 前言 八九十年代那会儿,中国确实通胀挺猛的,银行放水+国企烂账,但你猜怎么着?那时候的通胀跟现在 完全是两码事儿! 为啥?因为计划经济嘛,大锅饭吃着,干多干少一个样,谁还有动力拼命生产,结果就是——想买的买 不着,有钱没处花。 工资一发下来,大家抢着冲去商店,生怕晚了就没货了,这场面跟"双十一"抢购似的,但人家是真缺 货! 那时候流行啥,"倒爷"!只要你有门路能搞到"条子",转手一卖就发大财,为啥?因为市场价格吊打计 划价格啊,这差价能把人美死。 所以那年头大家误以为"东西永远会涨价"、"钱永远不够花"。 现在呢?时代变了!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中国现在是啥地位?世界工厂!占全球产能33%!啥都能造,而且造得又好又便宜,以前是"买不到", 现在是"卖不出去",企业拼命"内卷"降价,不是闲的,是被需求不足逼的呀! 老板也不 ...
货币将破300万亿,专家:“快消费,抗通胀”!你为何不听话?
Sou Hu Cai Jing· 2025-10-08 10:36
先说说M2为啥这么重要。它不像GDP那么直观,但它是经济血液里的氧气。钱多了,本来该刺激投资和消费,拉动增长。 可如果钱多得过火,就容易推高物价,让大家手里的钱买不到原来那么多东西。回顾过去,1956年M2才175亿,2013年才破100万亿,用了57年。2020年破 200万亿,只用了不到7年。 2023年9月是289.67万亿,年底就接近300万亿,这增长速度,确实让不少人觉得央行印钞机没停过。 央行解释说,这是为了稳增长,支持信贷扩张和投资需求。可问题在于,这些钱没均匀流到老百姓手里,很多沉淀在银行体系或大项目里,导致实体经济感 受不到多少热乎气。 专家们一看这情况,就开始呼吁大家多花钱。他们的逻辑挺简单:钱多会贬值,存着不动等于亏本,花出去买东西或服务,能刺激需求,带动产业链转起 来。 比方说,买家电或旅游,能拉动相关产业就业,还能降低居民储蓄率。现在中国储蓄率高得吓人,居民存款过去7年翻倍,M2从2020年的200万亿涨到现在 的300多万亿,可消费却没跟上。 专家觉得,消费比重上去了,经济增长就更健康。通胀压力下,花钱买耐用消费品,能保值。像黄金或房产,以前就是抗通胀的工具。 现在专家还建议多样化 ...
价格补贴、反内卷与产能过剩
虎嗅APP· 2025-10-07 13:11
雪球2020年度十大影响力用户,私募基金经理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思想钢印 (ID:sxgy9999) ,作者:思想钢印,题图来自: 一、原油价格低是在剥削产油国 吗? 假期里,照旧写一些离股市比较远的话题,今天聊聊价格内卷,很多国家都出现过部分产业或者全部 产业的产能过剩,本文用三个例子,油、水与奶,看看他们当初是怎么"卷价格",又是怎么"反内 卷"的。 第一个案例是70年代以前的原油。 石油危机之前,国际市场的原油非常便宜,1970年美国平均零售油价,每加仑汽油约36美分,按通 胀折算到今天,大约等于每加仑2.5美元左右,也就是说,美国人在石油危机前加油的实际生活负 担,大概只是今天的一半甚至更低。 以下文章来源于思想钢印 ,作者思想钢印 思想钢印 . 1970年的大排量汽车非常畅销,因为油价太便宜了,到了1973年石油危机爆发后,油价仅仅涨了一 倍,就直接改写了美国人的购车习惯,从"肌肉车"转向小型车,再也没有改回来过,由此可以看出, 高油价对美国人生活的永久改变,或者换句话说,之前油价低得不合理。 1970年以前的低油价是如何形成的呢? 石油最初只是用于照明,最典型的产品是煤油,是电灯出现前最主要的 ...
X @CZ 🔶 BNB
CZ 🔶 BNB· 2025-09-30 09:17
RT Annie 所长 (@web3annie)$BNB 为什么这么猛?CZ 小课堂开讲了!早该这么猛了之前是潜龙勿用其实基本面秒杀其他主流币手续费折扣、质押、空投、Launchpool15% - 20% 的折算年化$16 亿季度通缩烧币三条链原生Lista、Venus、PancakeSwap 生态随便哪条单出都是大小王搭配 CZ 就是王炸 🃏💥 https://t.co/bPACWtBzCw ...
中国经济-十五五前瞻中篇:化储蓄为消费信心?
2025-09-28 14:57
Summary of Key Points from the Conference Call Industry Overview - The report focuses on the Chinese economy, particularly the high household savings rate and low consumption levels, which are indicative of economic imbalance [1][8][30]. Core Insights and Arguments 1. **High Household Savings Rate**: China's household savings rate stands at 35%,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other major economies, reflecting structural issues in social security and economic uncertainties since 2018 [2][30]. 2. **Excess Savings Accumulation**: Over the past seven years, households have accumulated approximately 30 trillion RMB in excess savings, with 6-7 trillion RMB allocated to fixed deposits [2][12][37]. 3. **Need for Social Security Reform**: The report emphasizes that social security reform is crucial for releasing excess savings and achieving economic rebalancing, which is necessary to address the challenges of debt and deflation [8][21][30]. 4. **Three-Step Approach to Release Excess Savings**: - **Step 1**: Restore consumer confidence and risk appetite, particularly among high-income groups, to facilitate the transition of excess fixed deposits into equity markets [20][24]. - **Step 2**: Stabilize inflation expectations over the next 6-8 years to convert excess savings into consumption, which will further stimulate economic growth [20][26]. - **Step 3**: Implement comprehensive social security reforms to systematically lower the household savings rate [21][25]. 5. **Projected Economic Impact**: If reforms are effectively implemented, it is estimated that the release of excess savings could increase annual consumption growth by 1-1.4 percentage points over the next five years, potentially raising the consumption-to-GDP ratio by 1.3-1.6 percentage points by 2030 [3][26]. Additional Important Insights 1. **Structural Issues in Social Security**: The current social security system is fragmented and inadequate, leading to increased precautionary savings among households [9][30]. 2. **Impact of Economic Shocks**: Economic shocks since 2018, including trade tensions and the COVID-19 pandemic, have heightened the need for precautionary savings, further entrenching the high savings rate [10][35]. 3. **Potential for Consumption Growth**: Despite the high savings rate, there is significant potential for consumption growth if excess savings can be effectively mobilized [8][30]. 4. **International Comparisons**: The report draws parallels with Japan and the U.S. regarding how to manage excess savings and restore consumer confidence, highlighting the importance of timely policy responses [19][51]. Conclusion - The report outlines a comprehensive strategy for addressing the high savings rate in China through social security reform and economic policy adjustments, emphasizing the potential for increased consumption and economic rebalancing if these measures are successfully implemented [26][30].
外汇周报:假期叠加数据,关注上下沿测试-20250928
Hua Tai Qi Huo· 2025-09-28 11:05
外汇周报 | 2025-09-28 美国方面,8 月 PCE 年率为 2.7%,核心 PCE 为 2.9%,表明消费和服务端价格具有较强支撑。制造业端的 PPI 同比与环比均下滑,反映成本动力在减弱。初请失业金人数的上升则暗示劳动力市场可能开始松动,这样的通胀 ——就业错位使市场对美联储原定的降息路径产生疑虑。再加上美国近期提出对药品、厨柜等商品加征较高关税 政策,使政策环境的不确定性进一步强化美元走势的黏性。 中国方面,出口增速继续回落,进口恢复力度不足,外需制约仍在。8 月 CPI 同比下降 0.4%,PPI 同比下降 2.9%, 通缩压力尚存但降幅收窄。金融层面,新增贷款和社会融资虽出现回升,但力度偏温。汇率层面,目前逆周期因 子尚未启动。 从基本面来看,1)经济预期差(chā)利好人民币:美国 PCE/核心 PCE 显示通胀有黏性但生产端与就业边际走弱, 中国通缩压力边际缓解;2)中美利差(chā)中性:美国债券收益率仍高位,国内利率稳定,利差虽缩窄但未逆转, 对人民币支撑有限;3)贸易政策不确定性中性:关税政策与贸易摩擦可能反复,但其影响尚未形成明确方向性。 其他货币 欧元:欧元兑美元走势偏弱,整体 ...
白酒会缺席这次牛市吗?
雪球· 2025-09-27 04:02
可以明显看出来这波行情是以中小市值且具有科技属性的股票为主的 , 而大盘股并没有上涨太多 , 比如上证50指数还没有突破去年10月8日的 高点 。 而在所有细分板块中关注度比较高的就是食品饮料板块 , 尤其是以贵州茅台为代表的白酒板块 , 已经经历了4年多的调整 。 ↑点击上面图片 加雪球核心交流群 ↑ 风险提示:本文所提到的观点仅代表个人的意见,所涉及标的不作推荐,据此买卖,风险自负。 作者: 方心景 来源:雪球 现在估计很少有人怀疑不是牛市了 , 自去年9.24行情启动 , 至今也一年了 , 这一年上证指数上涨40% , 深证成指上涨60% , 创业板上涨 105% , 科创板上涨120% , 北交所上涨155% 。 历史上1998年到2000年以及2009年有过短暂的这种情况 , 而这两个时间段对应的恰恰是98年亚洲金融危机以及08年的次贷危机 。 我不是经济学家 , 不太清楚这次的情况 , 但有一点可以肯定 , 就是接下来一定是可以走出通缩的 , 经济也一定会慢慢好起来的 。 那从这个角度说 , 当前食品饮料行业也一定会回归到合理的估值区间的 。 所以可以肯定的是以白酒为代表的食品饮料行业并不会缺席这 ...
内需偏弱下的经济修复与政策应对
Minmetals Securities· 2025-09-26 03:44
报告要点 证券研究报告 | 宏观研究 内需偏弱下的经济修复与政策应对 平减指数出现较长期负增长,通缩螺旋持续强化,且与过去两次有所不同。 2023 年二季度以来,GDP 平减指数连续 9 个季度负增长,包含 2025 年二季 度,已经达到三年时间。超过了亚洲金融危机时期的 6 个季度以及全球金融危 机冲击下的 3 个季度。我们认为尽管三轮平减指数为负的现象在表面上相似, 其背后的成因、机制与表现形式却存在实质性差异。1998 年和 2008 年是由 外部冲击诱发、通过快速政策刺激予以对冲的短期收缩,而本轮则是缺乏外部 冲击背景下持续时间偏长、结构特征较为复杂的一轮名义价格收缩周期。我们 认为不仅表征出物价下行的表层问题,更预示着经济运行内部机制面临深度调 整的转折期。 内需偏弱并非周期性,而是结构性。本轮通缩不是单纯的"需求不足",而是由 房地产、债务和财政相互咬合、反复放大的链式反应:房价下跌和销量转弱削 弱了居民财富效应与企业利润,资产负债表恶化进一步压低银行风险偏好与信 贷派生;土地财政退潮令专项债从"增量投资"转为"缺口填补",公共投资乘数 下降;名义增速与物价随之走弱,通缩预期被固化。正因如此,政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