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元霸权

Search documents
每日投行/机构观点梳理(2025-05-07)
Jin Shi Shu Ju· 2025-05-08 02:17
Group 1: Economic Indicators and Predictions - Wells Fargo economists predict that the Consumer Price Index (CPI) for April will rise by 0.2% after a surprising decline of 0.1% in March, leading to an annual CPI rate of 2.3%, the lowest in four years [1] - Deutsche Bank expects the Federal Reserve to maintain the federal funds rate in the range of 4.25-4.50% and emphasizes the need to observe the impact of recently implemented trade policies on economic growth and inflation [3] - UBS Wealth Management highlights that concerns over the independence of the Federal Reserve could significantly damage the dollar's safe-haven status, with currencies like the yen and Swiss franc benefiting in the current environment [2] Group 2: Market Trends and Asset Allocation - Analysts at Societe Generale note a trend of investors shifting from U.S. assets to European assets, although this transition may take time to fully materialize [4] - Bank of America indicates that the recent surge in interest in European markets does not necessarily signal a structural shift, as many institutional investors remain cautious about large-scale capital transfers from the U.S. [5] - Citic Securities maintains a preference for gold over copper and oil in the commodities market, citing OPEC+'s unexpected production increase as a factor that may lead to a supply surplus in the oil market [6][5] Group 3: Commodity Price Forecasts - KPMG has revised its Brent crude oil price forecast for the end of the year down from $70 to $60 per barrel, reflecting improved global oil supply conditions [6] - Barclays has postponed its forecast for the next Bank of Japan interest rate hike to January 2026, adjusting its final rate prediction down to 1.00% [7] Group 4: Domestic Market Insights - Galaxy Securities reports a significant increase in global gold ETF inflows in Q1 2025, with net purchases by central banks remaining strong, supporting the long-term bullish outlook for gold prices [8] - The automotive market in China is expected to see a rebound in sales, driven by the release of new models and the end of consumer hesitation following the Shanghai Auto Show [8]
深度理解美国关税战的逻辑和影响
Bank of China Securities· 2025-05-07 09:00
宏观经济 | 证券研究报告 — 宏观策略评论 2025 年 5 月 7 日 深度理解美国关税战的逻 辑和影响 中银国际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具备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 宏观及策略:宏观经济 证券分析师:徐高 (8610)66229055 gao.xu@bocichina.com 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证书编号:S1300519050002 2025 年 4 月 2 日,美国宣布对包括中国在内的 57 个国家和地区在原有关 税基础上,额外加征"对等关税",以试图压缩美国的贸易逆差。但美国给 出其贸易不平衡的解释,以及由此逻辑而提出的"对等关税"政策,在经济 学上完全站不住脚。过去半个世纪美国长期贸易逆差的主要成因是美元。 在二战后的国际货币体系中,美元是最主要的国际储备货币。这使得美 国获得了向全世界征"铸币税"的权力。美元凭空带给美国的购买力,显著 推升了美国的内需,从而让美国从之前的贸易顺差国变成了布雷顿森林 体系 1971 年解体后的逆差国。但美元在让美国薅全球羊毛的同时,也给 美国带来了产业空心化和社会撕裂两大弊端。 面对全球化带来的挑战,美国的"上策"是放弃美元霸权,推行共同富裕。 但这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美国既 ...
亚洲或掀2.5万亿美元抛售潮 美元霸权遭遇“雪崩式”挑战?
智通财经网· 2025-05-07 06:48
智通财经APP获悉,Eurizon SLJ Capital首席经济学家斯蒂芬·任(Stephen Jen)最新警告,随着亚洲国家加速调整外汇储备结构,美元可能面临高达2.5万亿美元 的"雪崩式"抛售压力。这家资管机构在周三发布的报告中指出,亚洲出口商与投资者长期积累的巨额美元头寸,正因美国贸易政策转向与汇率波动风险加剧 而面临瓦解风险。 报告分析称,过去数十年间,亚洲经济体凭借对美贸易顺差积累了规模庞大的美元资产。以中国大陆、中国台湾、马来西亚、越南为代表的出口导向型经济 体,其央行及机构投资者持有的美元储备可能达到2.5万亿美元量级。Jen团队强调:"这些未对冲美元波动的'裸多头寸'犹如悬在美元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 剑,一旦集中撤离将引发全球货币市场剧烈震荡。" 特朗普政府推动的贸易保护主义政策正成为催化剂。报告指出,亚洲政策制定者可能通过两种路径应对:一是将海外美元资产汇回本土以支撑本币升值,作 为贸易谈判筹码;二是加速多元化外汇储备配置,降低对美元的依赖。值得注意的是,仅中国就可能因美联储降息周期启动,推动约1万亿美元计价的海外资 产回流国内——这一数字与Jen去年提出的"美元微笑"理论预测一致。 市场已 ...
东吴证券芦哲:美元霸权渐难维持,世界经济格局正在重塑
news flash· 2025-05-07 06:25
Core Viewpoint - The increasing debt pressure in the United States is undermining the foundation of the dollar's credibility, with Trump's policies posing a significant threat to the "petrodollar system," leading to the emergence of the new Triffin dilemma. In contrast, China's economy is solidifying its foundation for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and the transition between old and new growth drivers [1]. Group 1: Economic Conditions - The long-term positive fundamentals of the Chinese economy remain unchanged, supported by a massive market of 1.4 billion people and the world's largest and most comprehensive industrial production system [1]. - China's fiscal policy has ample room compared to Western countries, with sufficient policy reserves available [1]. Group 2: Policy Measures - The moderately loose monetary policy in China ensures ample liquidity in the market [1]. - The effectiveness of policies aimed at expanding domestic demand, such as "two new" and "two重," is significant, contributing to the stabilization of the real estate market [1]. Group 3: Market Stability - The stabilization of the real estate market lays a solid foundation for the stability and prosperity of the capital market [1].
趁美国专注关税战,2.5亿桶石油运往中国,在为什么做准备?
Sou Hu Cai Jing· 2025-05-07 04:42
在美国深陷关税战之际,中国趁低价狂囤2.5亿桶原油,4月进口量更是创18个月新高。中国这是在为什 么做准备? 关税战开打之后,西方媒体不禁跌破眼镜:原以为中国的石油需求会稍微消退,谁料到居然大逆转! 【西方媒体发现,2.5亿桶石油正运往中国】 【特朗普向全世界打响关税战】 更值得一提的是,中国的一些炼油厂甚至推迟了年度保养计划,就是为了趁着利润率高,猛造汽油、航 空燃油这些热门产品。看来,这真是个大家都想挤上去分享蛋糕的好时机。 当然,还有一个非经济因素,地缘政治的风卷云涌。中国和石油输出国关系良好,不把俄罗斯、伊朗、 委内瑞拉等国拒之门外。这些国家面临西方制裁,急需市场,于是降低油价,用薄利多销的策略维持出 口。 据说,俄罗斯的乌拉尔原油价格,就比国际油价便宜个10美元左右。这种情况下,中国企业能不动心 吗? 不过,事情也没这么简单。中国还在利用这一机会扩充能源储备。因为有分析认为,未来美国或许会打 美元霸权的牌,影响中国的能源进口。 今年4月,中国原油日均进口量飙升至约1100万桶,比1月份增加了近200万桶,刷新18个月来的新纪 录。粗略一算,这相当于至少2.5亿桶石油入库。这到底咋回事? 首先,我们得 ...
加州州长选择硬刚白宫,美国国内风声悄悄变了,特朗普担忧恐成真!
Sou Hu Cai Jing· 2025-05-07 03:16
据环球时报报道,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州长、民主党人纽森表示,不赞同美国共和党籍总统特朗普对华所征收的畸高关税。纽森表示,全球贸 易不是零和博弈,他认识到美中之间是"相互依存的关系"。尽管纽森称,加州政府尚未与中方进行任何直接的高层对话,但他试图将加州描 述为一个向中国和其他贸易伙伴"伸出开放之手"的"稳定的合作伙伴"。他提到,自己2023年访华时,与中方在"州级、区域和市级以及联邦 政府层面",都签署了谅解备忘录。 白宫新闻处发布消息称,在中美贸易对抗升级的背景下,美国政府可能对从中国进口的商品征收百分之两百四十五的关税。白宫还列出了对 中国征收关税的明细:百分之一百二十五的对等关税;因芬太尼问题征收的百分之二十的关税;还有根据三零一条款对某些商品征收的关 税。也就是说,部分出口美国的中国商品,在关税叠加之后,确实存在达到百分之两百四十五关税的情况。有网友已经列出来,目前能查询 到被美方征收顶格关税的中国商品有针头和注射器。 美国民众(资料图) 为了反制美国,中国可能正在抛售美国国债。2025年4月中国单月抛售573亿美元美债,直接导致30年期美债收益率飙升至5%,创下1981年 以来的最高纪录。这种"精准爆破" ...
中国罕见公开警告:谁敢用中方利益,和美国做交换,必将严惩不贷
Sou Hu Cai Jing· 2025-05-06 11:33
据商务部网站消息,面对美方胁迫他国限制与中国贸易往来以换取关税豁免的行径,中方明确表态:绝 不接受任何牺牲中方利益的交易,将坚决反制。这番罕见公开警告,背后是一场暗流涌动的全球博弈。 美国在经贸领域的"霸道行径"早已不是新鲜事。2025年4月,美方以"对等关税"为由,对中国商品加征 34% - 104%的惩罚性关税,这可不是单纯的经济手段,背后藏着多重算计。从战略层面看,美国把中国 视作"头号对手",想通过关税战削弱中国在全球产业链的地位,还想推动制造业回流,填补国内产业空 心化。特朗普政府经济纲领文件《重构全球贸易体系用户指南》里就明晃晃写着,要用关税"打压中国 竞争力",甚至想逼着盟友在中美之间站队,构建"安全 - 贸易联盟"。 中国这边的应对相当硬气。在技术领域,2018年贸易战以来,35项被封锁的关键技术,中国已经攻克21 项,上海新凯来公司研发的28nm浸润式光刻机,直接挑战荷兰ASML的垄断地位。外部压力非但没压 垮中国,反而成了自主创新的动力。 市场布局上,中国也在悄然转变。通过"一带一路"和区域自贸协定,外贸重心转向东南亚、中东、非洲 等新兴市场。2024年,中国工业增加值占全球近三成,对美出 ...
当着189国面,美联储“背后”捅刀特朗普,“最大输家”已出现
Sou Hu Cai Jing· 2025-05-06 10:22
美国哪些部门是"深层政府"?美联储,无疑首当其冲。特朗普原先的计划,是一边对他国加关税,一边说服美联储降息,这样对美国 国内经济的冲击会小一些。但现任美联储主席鲍威尔,硬挺着不降息,还在特朗普背后"捅刀",说美国加征的关税,不像特朗普说的 那样是外国政府在承担,而是美国人民。特朗普闻言暴怒,威胁要解雇鲍威尔,但他这话才放出来24小时,又主动澄清,没有解雇鲍 威尔的想法。 据每日经济新闻报道,特朗普对美联储的独立性发起挑战,多次暗示可能将现任美联储主席杰罗姆·鲍威尔免职。太和智库高级研究 员、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前副院长王在邦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简称每经记者)表示,特朗普宣称罢免鲍威尔,迅速向市场 传递一个美元要"完蛋"的信号,引起金融市场恐慌。美联储丧失独立性是推倒美元霸权的第一张多米诺骨牌,相当于投向美元信用的 一枚核弹。 近日有彭博社消息称,特朗普正在尝试通过对美国盟友施压,以达成对中国新能源领域的打压,减缓中国制造的扩张,最终将中国挤 出全球新能源的供应链。不出所料,特朗普手中的底牌还是关税威胁,他宣称,那些不顺从美国的国家,将会遭受美国的"二级关 税"。不得不说,这一招对于美国的贸易伙伴来说真是 ...
快讯:13国联名反对美国,日本高层窜访台湾,IMF拆台特朗普
Sou Hu Cai Jing· 2025-05-06 04:47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在五一假期结束的第一天,媒体又曝出了3件国际大事。 特朗普 第一件:13国联名反对特朗普的关税政策。 根据媒体消息,东盟与中日韩会议,也就是10+3会议在意大利召开,各国财长和央行行长都参加了会 议。 会后,13国发布了联合声明,强调将继续维持以世贸组织为中心的多边贸易体系,并批评了美国的关税 政策。 声明提到,贸易保护主义将严重影响到全球贸易,甚至是导致经济分裂,呼吁各国对特朗普政府的关税 政策表示警惕。 清迈经典 2000年,"10+3"财长会议中,13国达成共识,在泰国清迈共同签署了建立区域性货币互换网络的协议, 也就是《清迈倡议》。 该协议的建立初衷是为了尽可能的保障亚洲地区货币金融的安全性和稳定性,简单一点说,就是避免再 次出现"亚洲金融危机"。 尽管声明的措辞不算严厉,但13国表达的态度很明确,那就是坚决反对美国的对等关税政策。 对中国而言,这份声明的发布无疑是一件好事。 10+3会议 特朗普开启关税战之后,各国迫于美国的经济霸权,始终敢怒不敢言,只有中国和欧盟明确给出了反制 措施。 如今,东盟国家和日韩也明确加入到了反对行列,势必会给美国带来更大的政治冲击,也能一定程度上 ...
特朗普又在媒体上放话!加州州长直接反击硬刚,日本看到邻国的勇敢后坚持不对美屈服
Sou Hu Cai Jing· 2025-05-05 10:44
当特朗普以关税为利刃劈向全球产业链时,加利福尼亚州正以"国中之国"的姿态撕裂联邦制根基。州长纽森签署《贸易自主紧急法案》,宣布对欧盟、加 拿大等32国开放"绿色技术零关税通道",并授权州商务厅直接与海外企业签订供应链协议。这种绕过联邦政府的"经济独立宣言",配合其与德国巴伐利亚 州共建"氢能走廊"的密约,使加州实质上成为全球产业链重组中"去美国化"的桥头堡——其2024年对欧新能源设备出口额已超越对华传统贸易规模,占全 美同类出口的41%。 纽森的"叛旗"引发多米诺骨牌效应。自2024年特朗普重启对墨西哥、加拿大加征钢铁关税后,加州联合纽约、华盛顿等12州组成"关税受害者联邦",以违 反宪法"商业条款"为由起诉白宫。其诉讼核心直指特朗普援引的《国际紧急经济权力法》——该法案本为制裁恐怖主义设计,却被用于对盟友实施无差别 经济打击。更激进的是,加州司法部援引州宪法"贸易自由权"条款,要求最高法院承认其"国际经济谈判代表"身份,此举若获支持,各州将首次获得与外 国缔结贸易协定的法律授权,联邦制或沦为"空壳"。 日本的"反水"暗藏利益算计。在特朗普要求日企将墨西哥工厂迁回美国的威胁下,东京一面派出经济大臣赴美谈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