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主义

Search documents
金观涛:我的哲学探索
Xin Lang Cai Jing· 2025-06-02 04:34
从"觉醒主义"谈起 至今,人类尚未完全忘记19世纪民族主义带来两次世界大战的教训,本应毫不犹豫地支持新自由主义,然而觉醒主义使很多人无所适从。为什么 推动全球化的意识形态会发生畸变?正如一位美国评论家罗伯特·巴伦所说,觉醒主义并不是近年来才出现的意识形态,而是扎根于后现代主义的 土壤之中。后现代主义对任何真理都秉持激进的批判和相对主义立场,在20世纪80年代极盛一时。后现代主义者自以为掌握了现代科学,往往不 经任何解释、定义,就长篇累牍地使用各种科学概念,不顾这些概念互相矛盾,逐渐成为一种"自以为是的教条"。20世纪90年代,科学界对此忍 无可忍,终于发动了反击后现代主义的"科学战争"。后现代主义从此偃旗息鼓,退出人们的视线。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其价值追求不再支配着当 代人的思想。 2024年美国总统选举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甚至焦虑,这是人类历史上从未有过的。焦虑的原因是总统候选人对应着当今世界往何处去的两种思 潮。一种是政治保守主义,其力图通过宗教对道德的规定来克服全球化导致的种种问题,并强调"美国优先",这实际上是回到19世纪的民族主 义。另一种是畸变了的新自由主义。新自由主义本是推动第二次全球化的意识形态, ...
特朗普与哈佛的冲突:3亿美国人的意识形态在分裂
虎嗅APP· 2025-05-30 13:23
特朗普政府和右派政治团体指责学生运动为"反犹主义",因此要"整顿"相关大学,要求这些学校打击 反犹主义、限制国际学生、取消DEI政策。 特朗普最有威力的武器就是取消联邦政府提供给大学的科研拨款。哥伦比亚大学是第一个投降的,但 声望最高的哈佛大学选择了强硬对抗。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秦朔朋友圈 (ID:qspyq2015) ,作者:岳富涛,题图来自:AI生成 近期,特朗普政府与哈佛大学的冲突持续升级,宣布取消哈佛招收国际生的资格,要求6800名国际 生72小时内立即转学。哈佛就此向联邦法院起诉美国政府。 5月29日,联邦法院召开听证会。但戏剧性的是,就在听证会召开之前,美国移民和海关执法局代理 局长发布了一封信,给了哈佛30天的宽限期,哈佛可以在一个月内对政府撤销该认证的决定提出质 疑。特朗普本人也改口说,哈佛可以保留15%的国际学生比例。 在当天的听证会上,联邦法官艾莉森·伯罗斯 (Allison Burroughs) 表示计划发布初步禁令,禁止特 朗普政府在未遵循法定程序的情况下撤销哈佛大学的学生和交流访问者项目 (SEVP) 认证。她强 调:"我确实认为需要发布命令。它不需要过于严厉,但我希望确保现状不 ...
货币与政府:如何应对不确定性
Hua Xia Shi Bao· 2025-05-29 00:46
郭金兴/文 政府是应对不确定性的另外一种重要手段。由于资本主义经济总有出现有效需求不足的倾向,而经济个体的应对 总会出现"节俭悖论",即在经济下行时家庭减少消费、企业减少投资并降低工资,从宏观角度来看,尽管这对每 个个体都是一种理性的选择,但是总体上会使有效需求不足的问题变得更为严重。政府的稳定化政策通过直接或 间接的方式促进总需求,有助于减少经济波动的不确定性,改变个体对未来的预期,推动经济恢复或者保持在充 分就业均衡状态。此外,由于此时可能存在流动性偏好陷阱,人们对于货币这种更具安全性的资产需求是无限大 的,扩张性的货币政策效力下降乃至完全失效,直接作用于总需求的财政政策将在宏观调控中扮演更重要的角 色。 20世纪70年代凯恩斯主义在经济学中的统治地位被终结,其直接原因在于凯恩斯主义政策对新出现的滞胀现象束 手无策,但是根本原因在于新自由主义思潮动摇了凯恩斯理论的基础。这一方面体现在对有效需求不足之成因的 分析,即如果产生有效需求不足的根源并不在于当期收入水平的提高,而在于消费和投资的结构出现了失衡,那 么刺激总需求的凯恩斯主义政策只能暂时推迟危机的爆发,却会使结构性问题变得更为严重,从而未来爆发危机 时 ...
特朗普一生经历的13起全球化大事件
Hu Xiu· 2025-05-27 12:19
特朗普政府于2025年4月2日开启的关税战,以中美暂时达成妥协而告一段落。可是此次贸易争端显然重 创了本已稀薄的中美互信,使之在可以预见的未来都难以恢复。而且随着中美这两个全球化最大受益国 处于脱钩的阴影之中,全球化本身也命悬一线。如果仅就中美贸易争端本身来分析此事,可能会让我们 陷入到时事新闻的迷雾之中,倒不如借此机会回顾一下这轮全球化的历程和其中的重要节点,以期展望 未来事态的方向。 全球化,古已有之。从晚期智人走出非洲,到丝绸之路和欧亚草原上的部落,再到郑和下西洋和哥伦布 大交换,人类在全球范围内的人员迁徙、物资运输和信息交流从未断绝。而两次工业革命将人类之间的 沟通速度从马匹的奔跑速度一直追加到光速,这样的进步唤起了人类(主要是欧洲人)的乐观情绪,直 到两次世界大战打破人们的幻想。 1945年,二战结束之后,本轮全球化正式开启。鉴于两次大战的教训,反法西斯阵营的各大国以《大西 洋宪章》为蓝本起草了《联合国宪章》,为本轮全球化奠定了政治框架。 在经济方面,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创建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和关贸总协定,为全球贸易自 由化奠定基础,希望通过国际组织来构建国际合作的沟通渠道,共同治理全球市 ...
马寅初的第三条道路
Jing Ji Guan Cha Wang· 2025-05-27 11:27
马寅初攻读经济学博士学位的哥伦比亚大学于二十世纪初已经是自由主义经济学的重镇。他不止一次提及的约翰· 贝茨·克拉克是边际生产力理论的奠基人和美国自由主义经济学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博士导师埃德温·塞利格曼则 是公共财政领域的权威,理念亦是倾向自由主义的。所以,马寅初早年供职北大的时候,经济思想会倾向自由主 义,主张"资本神圣",反对马克思的"资本万恶,劳工神圣"的观点,就再自然不过了。 但是,他的经济思想倾向很快就发生了改变。1927年,他离开了已被奉系军阀张作霖控制的北大,改任上海交通 大学教授。次年,苏联启动了第一个五年计划。第三年,美国爆发经济危机,随后波及整个资本主义世界。期 间,马寅初开始了《中国经济改造》一书的写作,正式提出中国发展经济,应该"权衡轻重,斟酌损益"于自由资 本主义与苏式社会主义之间。 《中国经济改造》1935年1月由商务印书馆出版,1999年浙江人民出版社推出《马寅初全集》时被列入第八卷。 亚当·斯密的经济思想就像一颗流星划过中国思想界的天际,很快就被支持国家干预经济的理论洪流所淹没。 中国思想界首次接触到亚当·斯密的经济思想,应该是1902年严复翻译出版的《原富》。《原富》出版之初 ...
讳疾忌医的,不止拜登的前列腺
Hu Xiu· 2025-05-26 13:05
最近国内又是一波新冠流行的高峰期,笔者的家人朋友中招的不少,作为一个至今仍然注意防护的人来说,看到社交媒体上一大 堆"原来新冠还没有消失"的言论,总会容易一种无奈。 不过最近,有一位著名的人物生病的消息,似乎更有新闻学价值,那就是美国前总统拜登,宣布自己被确诊了前列腺癌,并且已经 伴有了大规模的骨转移。 平心而论,前列腺癌是那种老年男性很容易得的癌症,拜登的年龄更属于高发期。而前列腺癌因为它一些独特的特性,就算出现了 转移,治疗空间往往也是比较大的。但是如果结合其他一些新闻,那拜登患癌这事透出的味道就变得很不对了。之前在任上时,拜 登的身体健康状况一直是被怀疑的焦点,而美国官方说法则是怒斥这都是特朗普粉丝和右翼媒体造的谣,一直声称拜登健康得很。 这种联想有其合理性,虽然肿瘤发展的过程存在着巨大的个体差异,但总归有一个局部到扩散的过程。美国是全球较早展开前列腺 癌筛查的国家,对于这一套流程应该说是很熟悉了,拜登自然也不是没机会享受医疗检查的homeless,相反他接受的是美国最优秀 的医疗服务。类似PSA(前列腺特异性抗原)这样的基本筛查,自然是不在话下。 虽然有人可能会辩解,说指南上说,70岁以上的人不推荐进 ...
【有本好书送给你】假如凯恩斯还活着,他会诞生哪些奇思妙想?
重阳投资· 2025-05-21 06:56
现在,我们希望和你一起,把阅读这件事坚持下去。 每一期专栏,我们依旧聊书,可能是书评、书单或者书摘。 每一期会有一个交流主题,希望你通过留言与我们互动。 我们精选优质好书,根据留言质量不定量送出。 世界莽莽,时间荒荒,阅读生出思考的力量,愿你感受到自己的思想有厚度且有方向,四通八达,尽情 徜徉。 提示:本公众号所发布的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和销售要约。如您对重阳产品感兴趣,欢 迎 扫码 咨询。 重阳说 查理·芒格先生有一句广为流传的话:"我这一生当中,未曾见过不读书就智慧满满的人。没有。一个都没 有。沃伦(巴菲特)的阅读量之大可能会让你感到吃惊。我和他一样。我的孩子们打趣我说,我就是一 本长着两条腿的书。" 熟悉重阳的朋友们一定知道,阅读,一直是我们非常推崇的成长路径。 然而,时至今日,经济学仅仅在形式上徒有"科学"的外表,其实质内容与真正的科学仍然相去甚远。这主要是 因为经济学是以人类的经济行为为研究对象的一门社会科学,而人类的经济行为又取决于每个个体的思想 以及形塑个体思想的社会理念,当个体和社会的思想理念发生改变时,经济行为和经济运行规律也必然随之 改变。 因此,作为一门社会科学,经济学中的任 ...
欧公子,择日而死
Hu Xiu· 2025-05-21 02:22
上周日,欧洲上演了一场堪比美国"超级星期二"的政治大戏——葡萄牙议会选举、波兰总统初选、罗马 尼亚总统决选三大重磅选举同日开票,从伊比利亚半岛到巴尔干半岛,从波罗的海沿岸到黑海之滨,整 个欧洲大陆都被投票箱牵动着神经。不少欧洲媒体戏称:这哪是周日,分明是欧洲版的超级星期日。 葡萄牙的选举结果基本符合专家预测。极右翼政党"切加党"得票率飙升,席位较上届猛增12席,成为议 会第三大党;而现任中右翼政府虽小幅扩大优势,却仍维持少数政府地位。葡萄牙政坛大概率将继续陷 入"碎片化"困局。 罗马尼亚的结果则出人意料,在投票率飙升至65%的热潮中,亲欧洲的中间派候选人尼库绍尔·达恩以 54%的得票率强势胜出,打破了极右翼染指总统府的幻想。 波兰的情况则反过来让亲欧派非常不安。现任政府支持的总统候选人仅以31.4%险胜,而第二名到第四 名竟全被右翼或极右翼派系包揽,三人合计斩获超50%选票。民众对图斯克政府的强烈不满,极有可能 促使总统和总理双头政治的矛盾格局延续下去。 从更深层的角度看,这三场选举是欧洲近年来政治生态日益动荡的写照: 一方面,新自由主义全球化红利耗尽,高通胀、低增长、移民潮等经济社会矛盾持续发酵;另一方面, ...
智库策论丨美日政府债务率历史演进与启示
Sou Hu Cai Jing· 2025-05-16 01:11
第二阶段,自20世纪80年代里根执政以来,美国政府债务率延续上升态势。里根政府奉行"里根经济 学",以大规模减税为核心策略,打破美国政府预算编制传统,但短期内财政收入骤降,政府债务率由 此开启上升通道。老布什执政面对高赤字与债务压力,虽竞选承诺不加税,却因经济增长乏力、福利支 出攀升而被迫加税,然而未能扭转债务攀升态势,经济结构调整与财政收入矛盾凸显,债务负担持续加 重,经济增长对债务依赖加深,政府债务率在经济波动与政策调整中持续上升。90年代克林顿政府因前 任总统们遗留的高赤字压力,面临削减赤字重任。在权衡中,削减赤字优先于公共投资计划实施,伴随 冷战结束国防开支削减、信息技术革命驱动经济繁荣,1998年美国实现预算平衡,政府债务率短暂下 降。小布什当选后推动大规模减税,导致预算赤字远超里根时期,政府与民间借贷激增,催生房地产市 场泡沫与金融风险。奥巴马执政后为应对金融危机,签署大规模经济刺激法案,财政支出与减税并举, 核心观点 中国应推动经济增长以稳定债务,保持政策理性连贯,重视私人部门债务健康管理,从多维度保障债务 可持续性,如优化产业结构、强化政策协调、加强债务管理与风险防控等,实现经济稳健发展。 ■ ...
特朗普和美国顶尖大学的“战争”
Xin Jing Bao· 2025-05-15 10:57
酝酿这场暴雨的是特朗普政府。今年1月以来,特朗普政府对多所美国顶尖大学发出威胁,称如果这些 学校不调整政策,将面临削减资金的后果。特朗普政府的主要要求包括打击"校园内的反犹主义",以及 废除大学内向少数族裔倾斜的多元化举措。 "战火"烧到哈佛是在3月底。今年3月31日,美国教育部、卫生与公众服务部以及美国总务管理局宣布, 将对哈佛大学近90亿美元的联邦合同及拨款进行审查,以确保其履行了"民权责任"。 看到校长艾伦·加伯发出的公开信时,正在哈佛大学就读的中国留学生李思瀚感觉振奋了不少。此前, 受特朗普政府威胁要削减大学资金、撤销国际学生签证等消息影响,哈佛大学校内人心惶惶,尤其是像 李思瀚一样的国际生更是深感不安,不知何时就会突然被要求中断学业。 "任何政府——无论哪个政党执政——都不应规定私立大学可以教授什么课程、可以招收和聘用哪些学 生,以及可以从事哪些研究和探究领域。"4月14日,加伯在公开信中严词拒绝了特朗普政府向哈佛大学 提出的整改要求,称哈佛"不会牺牲其独立性,不会放弃宪法赋予的权利"。 这封公开信在哈佛校内获得了广泛支持。"很明显的感受是,这一次学校内比较团结。"李思瀚对新京报 记者说,"哈佛校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