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主义

Search documents
从科技革命到AI竞争:大国崛起的关键变量
Jing Ji Guan Cha Wang· 2025-07-12 00:12
刘诚/文 历史上,全球大国的崛起总是与科技革命紧密相连。 当今时代,全球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恰逢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到来,AI领域的国际竞争也愈演愈烈。从历史、经济和政治的视角分析科技革命,并预 判AI国际竞争态势,这值得社会各界密切关注。 历史逻辑:科技中心的演变 美国耶鲁大学历史学教授保罗·肯尼迪(Paul Kennedy)在1992年曾经指出,从历史上看任何大国的崛起都与科技创新紧密相连,都遵循着"科技创新—国内 标准国际化—提供区域和国际公共产品—主导国际舆论"的成长路径。 也就是说,科技中心是经济中心、政治中心、文化教育中心以及军事中心的先导力量,是大国崛起的第一步。 经济逻辑:经济范式的跃迁 然而,科技革命并不必然引发产业革命。例如,各大文明古国虽有许多伟大的科技发明,却未能催生出现代工业;意大利作为近代第一个全球科技中心,也 未能率先掀起产业革命。 这说明,我们不能简单地将科技革命等同于产业革命,二者之间存在一定"鸿沟"。换句话说,科技革命需要实现"惊险一跃",即通过商业化、产业化、规模 化生产,才能转化为产业革命,这实际上需要形成系统性的经济范式转换。 正如美国科学哲学家托马斯·库恩(Thom ...
债券投资者不可忽视的两个关键问题
Guo Ji Jin Rong Bao· 2025-07-11 16:11
随着投资者和政策制定者对持续变化的经济增长和通胀动态作出反应,债券市场分化正在加剧。自 2021年—2022年的通胀冲击以来,市场曾多次预期利率会"长时间维持在高位",但每当出现任何宽松信 号,如2023年四季度和2023年夏季,市场便会出现反弹。这次会不同吗?同时,债券配置在更广泛的投 资组合中能起到什么作用? 今年上半年外部冲击不断。美国政府的关税措施逐步升级,最终在4月初宣布"解放日"关税时达到顶 峰。随后,关税进一步升级,颠覆了数十年的贸易政策,直至宣布暂缓实施。在此背景下,长期债券而 非股票市场扮演了"约束者"的角色,迫使政府重新考虑其策略。这可能标志着"债券警示"作用的回归, 即固定收益市场将对财政前景日益恶化的政府施加一定程度的约束。即使部分关税通过贸易协议被取 消,经济民族主义和资本回流的可能性也在上升。资本或从美国金融资产流出,转向全球固定收益市 场,意味着美国的风险溢价与长期债券收益率上升。而这可能是支撑非美国金融资产的一个强有力的技 术因素,欧洲、日本和中国的债券市场有望因美国资本外流而受益。 笔者预计,较长期利率市场的波动将持续加剧。虽然发达市场的收益率曲线已趋于正常化,但由于 持续的 ...
在野党喊出“日本优先”,日本也要“特朗普化”
Qi Lu Wan Bao Wang· 2025-07-10 15:08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赵世峰 日本国会参议院选举定于7月20日投票。本月3日发布选举公告后,朝野各党全力投入选战,就物价对 策、农业政策及政治改革等问题展开造势活动,以争取选民支持。从目前的民调来看,执政的自民党议 席很可能会缩水。最大的悬念则是,保守的在野党参政党上升势头惊人,可能搅乱议会格局。 朝野各党卖力竞选 日本共产党在竞选承诺中提出"守护民众生活免受物价高涨影响,建设和平且充满希望的新日本"。社民 党则疾呼"坚守和平!要大米不要导弹",质疑政府增加防卫费。令和新选组打出"除了令和还有哪家"的 口号,力争推广废除消费税、发放10万日元(约合4907元人民币)补贴等政策。另一在野党参政党的竞 选口号是"日本人优先的参政党",反对过度接纳外国人。该党党首神谷宗币在东京表示,"将对外国人 购置土地、公寓、水源及基础设施实施一定的限制"。 执政的自民党为彰显决心,推出的竞选口号是"肩负治国重任"。日本首相、自民党总裁石破茂在神户市 强调:"将增加对劳动者的分配,开展创造新服务和新商品的投资,务必实现超越物价涨幅的薪资增 长。国内生产总值(GDP)要扩大至1000万亿日元。" 与自民党联合执政的公明党以"言出 ...
美国高校现状,因特朗普政策损失9亿美元,如何走出困境
Sou Hu Cai Jing· 2025-07-10 05:00
文︱陆弃 2025年7月,随着美国总统特朗普政策的进一步深化,美国的高等教育体系正面临一场潜在的经济震 荡。据《金融时报》援引咨询公司"海岸之光"的分析,特朗普政府的移民和教育政策或将导致美国高校 在即将到来的学年中损失近9亿美元的收入。这一损失不仅关乎美国高校的财务状况,更将对全球教育 格局、国际人才流动乃至美国的国际声誉产生深远影响。 更值得警惕的是,特朗普的这一系列政策可能会引发一场全球人才流失的危机。美国高校一向是全球最 具吸引力的高等教育目的地之一。无论是中国、印度,还是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学生,都视美国为求学的 梦想之地。然而,随着特朗普政策的实施,美国的"留学天堂"形象逐渐被侵蚀。许多原本计划前往美国 求学的外国学生,开始转向其他国家。加拿大、澳大利亚、英国等国已经迎来了一波国际学生的流入, 而这些国家的高等教育体系和学术研究也受到了积极的推动。 因此,特朗普政策下的9亿美元损失,实际上可能只是美国教育领域更大危机的冰山一角。如果这种趋 势持续下去,美国高校的财政收入将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而更为严重的,是全球人才流动的格局将因 此发生深刻变化。美国的"智力大脑"将逐渐流失,其他国家的高校将在这个过程 ...
大国科技竞争的本质矛盾是什么?
Hu Xiu· 2025-07-10 00:36
二〇二五年一月,演化与创新经济学巨擘、国际熊彼特学会终身荣誉主席理查德·尼尔森(Richard R.Nelson)与世长辞。他一生著述颇丰且影响深远,其 中,以国家创新体系理论重塑全球对科技竞争力的认知框架,乃最为突出的学术贡献之一。在二十一世纪第二个十年全球科技民族主义兴起的当下,重温 尼尔森的思想遗产,既是对学术大师的致敬,更能为认识和破解大国创新困局寻找启示。 一 尼尔森的国家创新体系理论,是其早期关于企业创新理论研究的自然延展。在一九八二年与悉尼·温特合著的《经济变迁的演化理论》中,他以动态演化 视角研究企业创新并解释经济变迁,认为以技术变革为主的企业创新,是内生于经济系统的演化过程。 《经济变迁的演化理论》 针对早期新古典经济学认为企业创新是理性最优化选择的结果,尼尔森强调,企业创新其实是一种"惯例驱动下的搜寻过程"。所谓惯例(Routines),是 组织内部稳定且重复的一种行为模式,也可以视之为经验。 NIS理论甫一问世即为学界所关注。这一理论完善了技术经济分析的制度—演化范式,其核心价值在于揭示了创新活动的系统性与环境生态的依赖性。而 在理论旨趣上与熊彼特的创新理论相一致,并因此唤醒和丰富了沉睡 ...
研客专栏 | 国内期货史上,从跌势转涨势比较大的几波行情都是什么?
对冲研投· 2025-07-09 12:54
欢迎加入交易理想国知识星球 1.1 背景 美联储连续降息至1%(2003年),叠加中国加入WTO后工业化加速,全球大宗商品需求 爆发,流动性泛滥。 1.2 标志性行情 铜: 从2002年低点1.5万元/吨飙升至2006年8.5万元/吨(涨幅超400%),主因中国电 网基建爆发性需求。 橡胶: 从2001年6000元/吨涨至2006年3万元/吨,受汽车产业扩张及东南亚供应紧张推 动。 1.3 转折点 来源 | 一德菁英汇 编辑 | 杨兰 审核 | 浦电路交易员 国内期货市场自成立以来,经历了多次显著的跌势转涨势行情,这些转折往往由宏观政 策、供需突变或地缘事件驱动。结合历史资料,以下是几波具有代表性的行情反转: 2001–2007年 大宗商品超级周期 2003年国内城镇化政策落地,需求预期逆转前期熊市。 2008–2011年 金融危机后的复苏与政策刺激 2.1 背景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导致商品暴跌(铜半年内从6万至2万/吨),2009年中国推出"四万 亿"计划+宽松货币政策。 2.2 标志性行情 棉花: 2008年低点1万元/吨暴涨至2010年3.3万元/吨,因新疆减产与纺织业复苏。 螺纹钢: 2009年初 ...
非洲限制矿产资源出口
Guo Ji Jin Rong Bao· 2025-07-09 10:18
Group 1 - The demand for critical mineral resources, particularly lithium, cobalt, and bauxite, is increasing globally, prompting African countries to tighten export restrictions on these materials [1][2] - Nearly half of the 54 African countries, including Angola, Zimbabwe, Guinea, and Gabon, have implemented export restrictions or bans on raw materials, with Zimbabwe planning to ban raw ore exports by 2027 [1][2] - Zimbabwe, one of the largest lithium producers globally, aims to develop its domestic lithium processing industry through export restrictions, creating 5,000 new jobs and increasing lithium export revenue from $7 million in 2022 to $600 million in 2023 [2] Group 2 - The Boston Consulting Group projects that the U.S. market demand for lithium batteries will grow nearly sixfold to $52 billion by 2030, driving African resource-exporting countries to seek ways to maximize national benefits [3] - Countries like Uganda and Guinea have already enacted new regulations to restrict ore exports, while others, including Ghana, Rwanda, and Zambia, are expanding their mineral processing facilities [3][4] - Chinese state-owned mining companies are actively participating in mineral processing projects in Africa, such as a $300 million lithium processing plant in Zimbabwe and a $450 million smelting plant in Ghana [4] Group 3 - The African Energy Chamber emphasizes that investors who bring not only capital but also technological expertise aligned with local development goals can find strong opportunities in this evolving landscape [4] - Despite progress in mineral processing, African countries face challenges such as infrastructure issues, a shortage of skilled labor, and increased illegal smuggling due to export restrictions [4] - The recent takeover of mining operations by governments in Niger and Mali highlights the political risks faced by investors, particularly Western companies, in the African mineral resources sector [4][5]
西班牙研究所调查报告:西班牙人对华好感度首次超美国
Huan Qiu Shi Bao· 2025-07-08 22:46
调查显示,西班牙人对北约的支持仍然坚定。高达85%的受访者表示支持西班牙继续留在北约。关于是 否应该增加国防支出,西民众意见分歧巨大,49%的受访者支持,51%反对。不过,多数西班牙人希 望"由欧洲承担更多防务支出"。 据西班牙埃菲社报道,西班牙首相佩德罗·桑切斯日前称,西班牙已与北约达成协议,西班牙军费开支 将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2%,无需将比重上调至5%。 调查报告称,自特朗普第二任期以来,西班牙民众对美国的好感"大幅下降"。如今,西班牙人对美国的 支持已低于对中国的支持。据报道,受访者对美国总统特朗普的评价偏低,为2.5分(满分10分),而 支持美国的西班牙人已经从过去的35%大幅降至如今的11%。西班牙民众对美政府发起贸易战的反感尤 为强烈,61%的受访者认为特朗普的第二任期已对西班牙"产生负面影响",尤其是在经贸领域。与此同 时,西班牙民众认为美国对西班牙构成"潜在威胁"的比例也上升至19%。 外交学院教授李海东8日告诉《环球时报》记者,特朗普第二任期开启之后,对欧洲的安全和经贸政策 采取了狭隘的民族主义立场,对盟友施加压力,使其增加军费,从普通百姓的角度而言,他们发现跟美 国交往,不仅欠安全 ...
关键时刻,印尼对中过河拆桥,矿产项目拱手送给美国,特朗普必遭反噬
Sou Hu Cai Jing· 2025-07-05 13:54
印尼宣布与美国联合开发镍矿项目的消息,成为国际舆论焦点。 这个时间点距离美国设定的关税谈判最后期限仅剩三天,外界普遍认为印尼试图通过战略资源换取市场准入 资格。 美国特朗普政府今年4月宣布对特定国家加征30%以上关税时,明确给予相关经济体90天缓冲期。 但围绕镍矿展开的这场博弈,实质是各方在新能源汽车与军事工业领域的话语权争夺,更映射出夹在中美之 间的资源型国家的现实困境。 随着7月9日截止日临近,印尼经济统筹部从7月3日开始连续召开紧急会议,最终确定用镍矿作为谈判筹码。 这种做法表面上看起来是临时避险,实际上反映出资源出口国在技术革命与地缘政治双重夹击下的被动处 境。 镍的重要性在当前国际竞争中愈发凸显。 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中,高镍三元材料已成为提升能量密度的关键技术路径,全球主要车企的电动化转型都 离不开这种金属支撑。 军事领域的应用同样关键,现代战舰甲板、战斗机发动机叶片都需要镍基合金。 虽然印尼坐拥全球20%的镍矿储量,但其本土冶炼能力长期依赖中资企业投入,从采矿到深加工的完整产业 链由中国企业主导建设。 印尼商界公开质疑这种急转弯式外交可能破坏十年积累的产业基础。 从美国方面看,接受镍矿合作的短期收 ...
一味追求遥遥领先,多半是病了
Hu Xiu· 2025-07-03 00:39
一、美国人最早发明飞机,但航空业诞生在欧洲 20世纪初是"科技民族主义"鼎盛期,各国如火如荼地争夺科技新发明的"首创权"。飞行器制造就是备受瞩目的"大IP",聚吸引了欧陆列强的火力。结果出 人意料,大洋彼岸的美国拔得了头筹。 1903年12月17日,莱特兄弟首次试飞成功,美国人为之欢呼雀跃。此时的美国还是个农业国,工业落后、科技水平低下,是欧洲人眼中的边鄙之地。莱特 兄弟的一飞冲天,让美国人大感扬眉吐气。哥俩也因此成了"美国英雄",民众奉上了鲜花和掌声,总统亲自表彰嘉奖,风光无两。 然而,发明飞机的"首创权"并没有激活美国的航空工业。1907年法国伏瓦辛兄弟创办世界第一家飞机研制工厂时,莱特兄弟还在自家作坊里手攒飞机。因 为,他们没有飞机订单,只有越来越少的商业表演邀请。 回到真实的历史进程中,我们可以发现,一个国家技术扩散只要在快速、持续地进行,"原创发明""世界第一""理论突破"都将作为副产品陆续呈现,德 国、美国、日本皆如此。因为,这就是现代科技产业发展和科技创新的内在规律。 莱特兄弟(Wright Brothers)被誉为"飞机之父",1903年"飞行者1号"建成 纵观人类科技发展史,决定一国科技创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