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定利率

Search documents
创新药和新消费一起崩了
表舅是养基大户· 2025-06-17 13:32
今天市场挺有意思的,A股和H股最后半小时,都有明显的拉升,最后wind全A和恒生科技,都只下跌了0.1-0.2%,跌幅很有限,但6月以来最热 的 港股新消费和创新药 ,各自拉了一坨大的,而且尾盘也几乎处于继续走低的状态。 新消费这边 ,港股三朵金花,"老雪特"组合,跌幅都在6个点上下,也使得港股消费板块今天全市场垫底。 你要说利空的话,也没啥特别的利空,无非就是涨的实在太猛了,最近真唱空,和蹭流量唱空的声音越来越多,这种大行情下,急涨后有急跌, 也正常。 要说新闻的话,倒是有一个,财X社等媒体报道,宁波北仑海关查货了一批 假冒的Labubu ,整整2万多个。 事实上,很多看空泡泡玛特的人,质疑的其中一条,就是其所谓的产能不足的说法,认为这种毛绒玩具,塑料外面套个皮,真要敞开来做,要做 多少有多少,所以被假货侵权的风险比较大,如果假货充斥市场,供给源源不断出来,那么炒作的高高在上的单品价格,以及股价,能否撑得 住?海关查到了一批,那么,没查到的呢,水面之下的冰山会不会更大? 我自己是有一丢丢感触的,我本身对这玩意儿一点兴趣都没有,不过因为比较火,所以我本来想找人采购一批,在粉丝群里抽个奖,活跃一下气 氛,结果前 ...
保险预定利率下调潮起,1.5%新锚点下,市场何去何从
Bei Jing Shang Bao· 2025-06-17 12:44
在低利率环境与监管导向的双重作用下,保险预定利率调整的"靴子"或将加速落地。6月17日,北京商报记者了解到,近日,一款分红险成为行业焦点,该 产品预定利率直接下调至1.5%,较当前市场主流水平明显"缩水"。具体来看,合资险企同方全球人寿保险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同方全球人寿")率先打破行 业沉默,将旗下一款分红险产品的预定利率从市场普遍的2%上限下调50个基点至1.5%。 毫无疑问,此次调整早于市场预期。在业内人士看来,尽管多数人身险公司仍持观望态度,但合资机构因股东背景、投资策略差异,或往往更早感知市场风 向,同方全球人寿的"先行一步"或将成为行业转向的信号灯。 1.5%产品上新 近日,一则"同方全球人寿率先上新1.5%预定利率分红险"的消息引起广泛关注与讨论。 据了解,该公司的「传世尊享」(G款)终身寿险(分红型)、「传世尊享」(F款)终身寿险(分红型)将预定利率从市场普遍的2%上限下调50个基点至 1.5%。 北京商报记者通过同方全球人寿业务员了解到,上述产品在线下渠道销售名称为"同方全球「鑫享盛世」(智选版)终身寿险(分红型)"。根据该业务员向 记者展示的产品介绍来看,作为分红型增额寿险,该款产品提供终 ...
新一轮保险产品“降息”开启
财联社· 2025-06-16 11:02
在2.5%预定利率普通型保险产品退场倒计时之际,新一轮保险"降息"已经提前启幕。 据财联社记者从业内独家获悉, 进入6月,人身险产品停售现象日益增多,市场多款2.5%预 定利率的储蓄险已赶在三季度前离场,各家公司正锚定"保障+储蓄"重构产品矩阵。 与此同 时,已有合资险企同方全球人寿率先打响市场"第一枪",其上新的两款分红险产品,预定利率 已从目前市场2%的上限下调50BP至1.5%。 业内专家对财联社记者表示:"保险预定利率的阶梯式下调,看似压缩了产品的短期竞争力, 实则推动行业建立更可持续的发展模式,有助于提振险资权益仓位的配置空间。 当险企不再 依赖高利率作为唯一卖点,真正的竞争将转向风险管理能力、资产配置水平和生态服务价值。 " 保险"降息"启幕:同方全球人寿打响市场第一枪,1.5%预定利率分红险上新 伴随5月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和银行存款利率下调, 市场人士普遍认为,保险产品预定 利率调降最早或于三季度启幕。 事实上,远远早于市场预计的窗口期。在大多数人身险公司"按兵不动"之际,已有合资险企率 先打响"第一枪", 其上新的分红险产品预定利率已从目前市场2%的上限下调50BP至1.5%, 这也意 ...
保险行业估值驱动主要来自资产端
Xiangcai Securities· 2025-06-16 06:42
保险行业 估值驱动主要来自资产端 分析师:郭怡萍 登记编号:S0500523080002 2025年6月16日 目 录 一、预定利率将调整,新业务价值有望继续提升 二、长期股票投资试点扩大,资产端弹性增强 三、资产负债匹配有待进一步优化 四、估值驱动主要来自资产端 五、投资建议与风险提示 2 一 、预定利率将调整,新业务价值有望继续提升 3 1 预定利率将调整,新业务价值有望继续提升 图 1 预定利率面临调整(单位:%) 资料来源:Wind、工商银行官网、湘财证券研究所 4 n 预定利率研究值将调整,降低负债刚性成本。根据国家金融监管总局通知,当前保险公司普通人身险预定利率上限为2.5%。作为预定利率参 考值的预定利率研究值,参考5年期以上LPR、5年期定期存款利率、10年期国债收益率等市场利率变化和行业资产负债管理情况而定。一季 度普通型人身险产品预定利率研究值较年初下降21 BP至2.13%。 n 随着5月LPR与存款利率下调,二季度预定利率研究值有望继续下调。届时预定利率研究值连续两个季度低于预定利率超过25BP,将触发保 险公司产品预定利率下调机制,而险企需要在2个月内做好新老产品切换工作。预计调整窗 ...
银行存款利率跌破“1”字头,储蓄型保险能否迎来“春天”?
Xin Lang Cai Jing· 2025-06-11 00:53
与持续下行的存款利率相比,我国寿险原保险保费收入在近三年实现攀升。 在主流银行存款利率进入"1"时代的背景下,兼具保障与增值功能的储蓄型保险成为了投资 者的新宠。 存款利率下调是市场利率下行趋势的直接反映,在此趋势下,储蓄型保险以其稳定的回报率 和多样的投资方式受到投资者青睐,尤其是此前沉寂数年的分红险,也凭其"保底收益+浮 动分红"的复合设计,重回大众视线。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人寿保险新推出的超170款产 品中,分红型、万能型产品占比近四成。 有报告指出,2024年近三成消费者增加了对储蓄险的投资,其中,41-50岁中年群体新增投 保率达18%,成为主力军。不过,低利率环境下,保险公司仍需防范利差损风险。为应对该 风险,监管下调人身险产品预定利率上限,同时建立"随市而动"的预定利率动态调整机制。 存款利率走入"1"时代, 储蓄型保险成新宠 今年5月,存款利率迎来新一轮下调,距离上一次调整(去年10月)已超过六个月,同时, 此次是自2022年9月以来,国有大行第七次主动下调存款利率。 彼时,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等纷纷调整人民币存款挂牌利率,其中, 3个月、6个月、1年、2年整存整取挂牌利率 ...
2025年下半年保险行业策略报告:新增负债成本显著下降,板块兼具基本面及资金面催化-20250610
Shenwan Hongyuan Securities· 2025-06-10 10:15
证 券 研 究 报 告 新增负债成本显著下降,板块兼具基本面及资金面催化 2025年下半年保险行业策略报告 ◼ A股上市险企较沪深300指数大幅欠配,公募新规有望推动增量资金流入。《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影响下,业绩表现和基准偏 离度成为重要考虑因素,预计公募会逐步修正行业配置。截至一季度末,股票型基金重仓股非银板块配置比例较沪深300指数权重欠配9.68%, 仅次于银行(9.73%),保险权重大、负债端稳步增长、竞争格局优化态势明确,上市保险公司欠配比例中国平安(2.38pct)、中国太保 (0.37pct)、中国人寿(0.29pct)、新华保险(0.17pct)、中国人保(0.10pct),保险板块下阶段有望迎来增量资金流入。 ◼ 新增负债成本显著优化,分红险转型进程超预期。1)新增负债成本降幅明显,部分险企存量负债成本优化:2024年上市险企NBV打平收益率 表现中国平安2.42%(yoy-0.01pct)、中国人寿2.43%(yoy-0.53pct)、中国太保2.60%(yoy-0.52pct)、新华保险2.98%(yoy- 0.94pct)、人保寿险3.19%(yoy-0.75pct);2 ...
存款利率七轮下调跌入“1%” 时代 储蓄型保险产品“风景独好”
2 1 Shi Ji Jing Ji Bao Dao· 2025-06-09 12:36
存款利率下行推动寿险保费高增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 林汉垚 北京报道 伴随着2022年4月以来存款挂牌利率的七次下调,储蓄型寿险产品相对吸引力显著提升,2022年以来, 全国寿险业务原保险保费收入连续三年正增长,且增速不断加快。 存款利息下调背后是整个市场利率的下行。在利率下行的趋势下,储蓄型寿险产品吸引力凸显,成为居 民财富管理的重要选项,但与此同时,险企也要防范利差损风险。 当然,从长远看,在低利率环境下,保险公司需要从"储蓄替代"向"风险保障+长期财务规划"价值回 归。这意味着保险公司要更加注重保险产品的风险保障功能,引导消费者树立正确的保险观念,将保险 作为风险管理的工具,而不仅仅是储蓄的替代品,产品设计上宜更加注重风险保障功能,提高保险产品 的保障额度和保障范围。 2022年4月,中国人民银行指导利率自律机制建立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参考以10年期国债收益率 为代表的债券市场利率和1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为代表的贷款利率调整存款利率水平。 该机制建立后,存款挂牌利率已经历多次调降,主要商业银行分别于2022年9月、2023年6月、2023年9 月、2023年12月、2024年7月、2024年 ...
每日投行/机构观点梳理(2025-06-04)
Jin Shi Shu Ju· 2025-06-05 01:59
国外 1. 高盛:美元兑欧元融资需求减弱 高盛股票策略师表示,特朗普税收法案中被称为"报复税"的条款可能会削弱外国投资者对美国资产的兴 趣,并重新引发投资者对欧洲市场的关注。该措施,即第899条款,赋予美国对拥有美国投资的外国人 征收最高20%税收的权力。策略师指出,到2024年第四季度,欧洲投资者对美国的投资比例从2009年的 15%上升至45%,但现在有迹象表明,这一比例出现了逆转。欧洲投资者对欧洲大陆前景的信心增强, 该区域内投资势头也在上升。自2025年初以来,欧洲斯托克600指数已累涨8%。 3. 荷兰国际:荷兰政府的危机可能拖慢与欧盟相关的决定 荷兰国际集团首席执行官Steven van Rijswijk说,荷兰政府的垮台可能会拖慢与欧洲拟议投资热潮相关 的决策。Van Rijswijk周二表示,欧洲面临自冷战以来最大的安全倡议和关税不确定性之际,政府需要 在数字和国防基础设施投资等领域发挥积极作用。"需要做出许多重大决定,不仅要单独做出,还要与 其他欧洲国家一起做出这些决定,推动欧洲成为一个更强大的大陆。这是一个重要的时刻。"他说:"美 国给我们敲响了警钟,作为欧洲人,我们应该更好地保护自己,我 ...
东财固收 6月债市展望
2025-06-04 15:25
东财固收 6 月债市展望 20250604 摘要 中国债市受中美经贸关系影响,短期面临同业存单发行、超长期特别国 债配置及银行半年末兑现浮盈等多重压力,6 月存单到期量超 4 万亿, 发行压力巨大。 中期来看,保险产品预定利率下调构成利好,央行恢复国债买卖预期增 强,或对冲降准效果减弱的影响,下半年市场情绪有望改善。 同业存单发行压力大,6 月中旬是关键观察点,若一级发行量不足 3 万 亿,下旬赎回压力增大,利率或升至 1.8%;若达标,则存单利率高点 或已现。 超长期特别国债若持续流标,将显著恶化市场情绪,需密切关注发行情 况,警惕"狼来了"效应重现,影响债市稳定。 银行半年末兑现浮盈行为或持续至 6 月,对债市构成卖出压力,尤其在 今年一季度盈利不佳的情况下,此现象可能更为明显。 美元指数走弱,人民币汇率压力减轻,中美利差扩大对人民币的负面影 响减弱,为债市提供一定支撑。 建议 6 月中下旬配置超长期国债,预计同业存单利率将在 6 月中旬达到 高点,6 月底市场情绪较高,是较好的交易窗口期,三季度债市或创新 低。 Q&A 6 月份的利率环境如何变化? 6 月份的利率环境可以总结为"上有顶下有底"。顶部大约 ...
中证银行ETF(512730)窄幅上涨,沪农商行纳入沪深300后再涨5.68%
Xin Lang Cai Jing· 2025-06-04 06:53
截至06月04日14:30,中证银行ETF(512730.SH)上涨0.06%;主要成分股中,沪农商行上涨5.68%,江 苏银行上涨0.90%,光大银行上涨0.74%,民生银行上涨0.45%,长沙银行上涨1.70%。 昨日银行股表现强势,其中沪农、渝农、兴业涨幅靠前。主要受到三个事件影响驱动: 近期催化银行股表现最核心的因素:公募迎重磅改革导致的银行配置偏离风格回归的预期,助力银行跑 出超额收益。银行股内部选择更偏公募基金偏好的成长风格。 后续往三季度看:保险预定利率或于25Q3再度下调(下调50bps至2.0%),险资股息率容忍度有望进一步抬 升,呵护银行绝对收益。风格预计更偏保险偏好的红利风格,更加均衡。 银行业基本面来看,25Q2环比25Q1边际将有所改善,主要在于银行业息差降幅环比有望收窄,且25Q1 银行债券投资TPL账户亏损随着国债收益率回落环比得以修复。 关联产品: 第二、沪农被同时纳入沪深300和上证180,渝农被同时纳入MSCI中国指数和沪深300,带来被动指数基 金的增量配置资金。 第三、兴业大股东主动转股,带动市场预期变化,有望带动兴业转债两年内实现强制转股的预期。 关税战的影响和预期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