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利率时代

Search documents
中金研究 | 本周精选:宏观、策略、固定收益
中金点睛· 2025-06-07 00:50
中金点睛"本周精选"栏目将带您回顾本周深受读者欢迎的研究报告。 资料来源:IFR,中国证监会,Wind,中金公司研究部 01 策略 Strategy A to H上市浪潮影响有多大? >>点击图片跳转报告原文<< >>点击图片查看全文<< 2025年以来,随着港股市场整体回暖,不少内地企业纷纷披露赴港上市计划,呈现A to H上市加速的势头。根据 证监会备案信息与上市公司披露,后续有近50家A股计划赴港上市,其中已通过备案或已递交材料的共23家。近 期国内新能源龙头宁德时代H股上市更是将这一热潮推向高潮,不仅创下年内全球市场IPO融资之最,上市后大 涨更是使H股出现比A股还贵的"罕见"现象。因此,几个关键问题也随之成为市场焦点:为什么A to H上市模式越 来越多?为什么港股反而能比A股贵?这对港股有什么短期和中长期意义?AH溢价是一个好的AH股选择视角 么?南向资金的整体活跃与AH溢价变化又有什么关系?我们将在本文中对上述问题深入探讨。 图表:近期A to H上市企业与后续潜在上市公司一览 | 当前情况 | A股代码 | 港股代码 | 证券名称 | 行业 | | 公司总市值(十 上市/备案/递交材 | 港股 ...
余额宝收益创历史新低了
表舅是养基大户· 2025-06-06 13:05
昨天打完电话后,全球股市没有迎来想象中的反弹,除了韩国股市继续因为李在明的"5000点不是梦"大涨外,其他股市都表现一般。 A股这边 ,上涨和下跌的股票正好是2600 vs 2602,平平过,无惊无喜; 美股那边 ,则因为川宝和马斯克的撕逼大战(看 这儿 ),被吓了一跳,反而是高开低走。 民生宏观做了一个,过去5年,中美领导人通话后,当天、后一天、后一周、后一个月的资产表现对比,下图,我感觉,也没什么特别大的规律可循,不 过,整体来看, 这次通话,对A股来说,至少是积极的因素要多一点 ,因为美国人看起来确实有很急迫的需求,需要被满足。 | 图4: 历次中美元首通话后资产表现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中美元首通话当天资产表现(%) | | | | | | 时间 | 2025/1/17 | 2024/4/2 | 2022/7/28 | 2022/3/18 | 2021/11/16 | 2021/9/10 | 平均 | | 标普500 | 1.00 | -0.72 | 1.21 | 1.17 ...
5年即可领钱的快返年金真的“香”吗?业内:选择相关产品需警惕两大核心风险
Mei Ri Jing Ji Xin Wen· 2025-06-05 13:17
"200万元买房就是稳赔,但200万元买顶流的快返年金,不仅本金一直在,第五年后每年还有2.7%的确 定利息直到终身……" 每经记者|袁园 每经编辑|陈旭 "低利率时代,银行定存收益跌破1.5%,而快返年金第五年就能领钱,活多久领多久,还能保本增 值……" "银行利率降到1%以下了,钱存银行是真没利息了,快返年金类似5年定存+n个一年期定存,一辈子领 利息,买定,就不降息了……" 以某险企的一款快返年金为例,王女士若为自己投保了这款产品,并一次性趸交10万元保费,保险期间 为终身,基本保险金额为2700元,领取频次为年领,则自该保单第六年起可以领取2700元的保险生存 金,直至王女士身故。 "快返型年金的核心优势在于返还速度与资金灵活性。相较于普通年金通常需等待至退休后才开始领 取,快返型年金最快第五年即可返还资金,且部分产品在第五年后现金价值超过已交保费,退保无损 失。"北京排排网保险代理有限公司总经理杨帆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书面采访时表示,这种设 计既能满足教育金、婚嫁金等中期资金需求,又能通过搭配万能账户实现二次增值(需注意万能账户利 率不保证)。此外,快返型年金提供终身稳定现金流,合同约定领取金 ...
又创历史新低,普通人在“低利率时代”如何理财?
3 6 Ke· 2025-05-30 03:09
近日,继国有大行、股份制银行存款利率下调之后,"降息潮"蔓延至中小银行,存款利率均创出了历史新低。 我们先来看六大银行: 活期存款利率已经降到0.05%,这和零利率已经没什么差别了; 1年期定期存款利率,历史上首次跌破1%,为0.95%; 三年期定存利率从 1.5% 下调至 1.25%; 2022年9月,利率2.6%,利息合计13w 2023年9月,利率2.45%,利息合计12.25w 2023年12月,利率2.0%,利息合计10w 2024年7月,利率1.8%,利息合计9w 五年期定存利率,也仅剩下 1.3%。 很多人看这数字没什么感觉,那我们以100w本金,定存5年为例,感受一下这利率下调,是如何像钝刀子割肉一般,让储户们"肉疼"。 2020年6月,利率4.0%,利息合计20w 2021年6月,利率3.25%,利息合计16.25w 2022年4月,利率2.9%,利息合计14.5w 2024年10月,利率1.55%,利息合计7.75w 2025年5月,利率1.3%,利息合计6.5w 短短五年,利率下调了2.7%,利息少了13.5w。 什么也没做,却眼睁睁看着,足够购买一辆家用代步车的资金,消失无踪。 也难怪 ...
国债期货下跌意味着什么?散户的钱袋子正在被谁掏空?
Sou Hu Cai Jing· 2025-05-29 14:06
国债期货下跌本质是资金对经济预期的投票: 1. 政策博弈:央行逆回购与财政部做市操作形成政策对冲 2. 利率困局:存款利率逼近零催生资产荒,资金在债市抱团 3. 国际传导:中美利差倒挂引发资本异动 4. 市场分化:机构套利与散户赎回形成多空绞杀 这场调整警示投资者:低利率时代,单纯依赖固收类产品的策略已面临系统性风险。 但真正的深水炸弹藏在利率市场。国有大行活期存款利率已跌至0.05%,距离零利率仅一步之遥,1年期定存更是全线跌破1%。这种史无前例的低利率环境 下,30年国债ETF却逆势飘红,近一年年化收益率高达15.28%。看似矛盾的现象揭示着残酷真相:资金正在用脚投票,逃离低息存款,却又不敢贸然进入风 险市场,只能在长期国债中抱团取暖。这种诡异的资金流向,恰恰暴露了市场对经济前景的深度焦虑。 国际市场的惊涛骇浪也在推波助澜。美国5年期国债招标遇冷,间接投标人获配比例创78.4%的历史新高,透露出全球资本对安全资产的疯狂追逐。当海外 资本大举买入中长期美债时,国内资金却在国债期货市场夺路而逃。这种剪刀差现象,暗示着中外资本对经济前景的认知鸿沟正在扩大。更有意思的是, SOFR利率期货未平仓合约三日内暴增17 ...
美国削减国债拍卖规模,聚焦OPEC+关键会议
Hua Tai Qi Huo· 2025-05-29 02:56
关注经济事实验证。4月国内数据好坏参半,4月出口整体略超预期,但转口支撑的特征明显,叠加中美关税缓和, 短期出口有支撑;但4月投资数据有所走弱,尤其是地产边际压力再增;4月财政收入和支出同步回升,收入主要 收到土地出让金的支撑;同时消费也略有承压。面对关税的下外需压力和内部的稳增长述求,关注财政进一步加 码的可能。中国央行5月23日将开展5000亿元MLF操作。5月9日—12日何立峰副总理于瑞士访问期间与美方举行会 谈,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取得实质进展,双方承诺暂停部分加征关税并建立协商机制。美元贬值和国内积极宏观 政策对人民币升值提供支撑,预期未来走势将更稳定。中欧半导体上下游企业座谈会在京召开,商务部对加强稀 土出口管制政策进行宣讲,或预示放松对欧芯片企业出口。7月前宏观预计更多围绕经济事实验证展开,尤其关注 关税和谈后是否出现新一轮的"抢出口"。 美国削减国债拍卖规模,聚焦OPEC+关键会议 FICC日报 | 2025-05-29 市场分析 策略 商品和股指期货:整体中性,等待基本面验证;黄金逢低多配。 风险 评级下调叠加财政扩张预期,长端美债利率持续走高,关注潜在的流动性风险。近期穆迪下调美国主权评级至 ...
公募规模创新高33万亿,银行理财重回31万亿高位,低利率时代谁主沉浮?
Sou Hu Cai Jing· 2025-05-28 06:07
其他开放式基金类型皆呈现份额、规模双增长,尤其是固收类产品。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蓝鲸新闻5月28日讯(记者 敖玉连)避险情绪叠加"存款搬家",资金加速流入银行理财、货币基金。 中基协最新数据显示,4月,公募货币基金单月增加6623亿元,以一己之力将公募总规模拉上33万亿元关口,创下历史新高;另一方面,银行理财规模也已 经连涨两月:截至5月25日,银行理财存续规模高达31.44万亿元,较3月底净增2.41万亿元,重回历史高位。 2023年年中,公募基金规模首次超过银行理财,晋升"资管一哥"。而随着活期存款逼近零利率,两者竞争又或进入胶着状态,如何做好"存款替代"将是资管 业的核心竞争力之一。 公募基金规模超33万亿,创下新高 5月27日晚间,中国基金业协会公布了4月底的公募基金数据:总规模为33.12万亿元,较3月底的32.22万亿增加0.9万亿。这也是公募基金规模首次突破33万 亿元,创下历史新高。 分类来看,开放式基金中,月内仅混合基金规模小幅缩水,从3.582万亿缩水到3.581万亿元。受美国关税政策影响,月内市场波动较大,但规模缩水或由股 市下挫影响,并非由赎回造成。相反,月内混合基金份额还净申购了2 ...
低利率倒逼理财觉醒:高收益产品成“限量版潮品”
Zhong Guo Jing Ji Wang· 2025-05-27 07:24
"短期高收益"产品成银行理财子公司揽客利器。例如,平安理财推出的一款最低持有14天的理财产品, 近3个月年化收益率达6.12%,成立以来年化收益率6.02%。招银理财5月初也推广多款R1、R2风险级别 的理财产品,部分产品7日年化收益率可达3.4%。这类产品的收益率远高于同期存款利率,吸引了大量 资金从存款"搬家"到理财市场。 长期限产品方面,据智通财经报道,如一年期、两年期理财产品的业绩比较基准上限则多在3%左右。 与此同时,多家理财公司在持续创新产品模式,加大对投资者的吸引力。 普益标准监测数据显示,2025年5月5日至11日一周,全市场共新发行506款理财产品,环比增加104款。 其中,封闭式产品平均业绩比较基准为2.58%,环比上涨0.02个百分点;开放式产品平均业绩比较基准 为2.22%,环比上涨0.11个百分点。这些数据表明,理财市场正在迅速扩容,投资者对高收益产品的热 情高涨。 理财新生态崛起 社交平台成投资策略新战场 中国经济网编者按:在低利率时代的大背景下,传统储蓄模式正悄然发生改变。投资者们开始借助数字 平台,通过精细化操作和社交化分享,寻找新的财富增长机会。银行理财子公司则通过推出高收益 ...
低利率时代要来了
大胡子说房· 2025-05-27 04:08
5 年期以上 LPR为 3.5% 与上个月的LPR相比较,此次 5 年期以上 LPR 下调了 10 个 BP ,从5%降到了3.6%,这也是今年以来首次降息。 这一次 LPR 调整,实际上在 5 月 7 日的会议上就已经有了预告。 当时宣布的是 央行将下调政策利率 0.1 个百分点,即公开市场 7 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从目前的 1.5% 调降至 1.4%; 一般逆回购操作利率调整之后,LPR都会跟随调整,今天央行的公告算是靴子落地,符合市场预期。 不过,我们昨天的文章中就已经提到过—— 在本月的LPR降息落地之前前两天,有不少城市 比如广州的 银 行就已经率先调整了各自银行新的LPR加点执行标准。 我银行的朋友也在之前就告诉我: 本月开始,最新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分别为: 1 年期 LPR为 3% 他们银行的首套利率LPR加点会从 LPR-60BP 调整至 LPR-50BP 从现在公布的信息来看,无论是中农工建四大行,还是广发、华润、光大等等银行,都已经开始执行新的加点标准,将 LPR-60BP 调整至 LPR-50BP。 也有一些银行的首套利率最低是调整到了LPR-45BP。 增加银行的加点,其实就相当于是把 ...
金融破段子 | 存款利率进入“0字头”时代,“只求微赚”也有功课要做!
中泰证券资管· 2025-05-26 10:35
就在上周,多家国有大行及部分股份行进行了新一轮的存款利率下调。调整之后的国有六大行的定期存款 整存整取一年期利率在0.95%—0.98%。 更扎心的是,结合多份研报的结论,在全球经济下行的压力下,存款利率可能还有进一步下调的空间。 要知道,2014年时余额宝七日年化收益跌破5%还是彼时备受媒体关注的新闻(注1);但现如今,存款利 率进入"0字头"的时代已经到来! 如何在低利率时代,相对稳健地多赚一点,是当下许多投资者重要的诉求,不少人因此将目光投向了债 基。小红书联合蚂蚁财富平台发布的《2024年轻人十大理财趋势盘点》显示,"收蛋了吗"是2024年上半年 年轻人在理财社区常见的问候语(债基每上涨0.01%就相当于收了一个"蛋")。这届只求微赚的年轻人, 平均一年的债基加仓次数高达10次。 事实上,同样叫债券基金,同样被认为是稳健类基金产品,不同债券基金之间也存在差异。 如何结合产 品特点,选择更适合自己的产品,是每一位债券投资者需要事前完成的工作。 本期内容,我们梳理"中泰资管固收家族"成员之间的差别,结合相应场景,希望帮助大家降低投资决策难 度。话不多说,一起来看看都有哪些产品。 多触手, 捕捉不同资产投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