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种业振兴
icon
Search documents
让科研成果在兴安大地生根发芽
Huan Qiu Wang Zi Xun· 2025-05-16 02:44
来源:内蒙古日报 从实验室到田间地头,从论文专著到百姓饭碗,徐兴健用实际行动践行着"把论文写在大地上"的诺言。 近年来,他发表SCI论文40余篇,获得授权专利5项,审定水稻品种8个,参编地方标准3项。他本人也 先后获得"第二届全国乡村振兴青年先锋""草原英才""内蒙古自治区优秀科技工作者"等多项荣誉称号。 今年"五一"国际劳动节前夕,他荣获"内蒙古自治区先进工作者"称号。 2024年实施科技创新项目14个,技术研究与示范10项,开发分子标记6个、审定水稻新品种2个、大豆新 品种3个;筛选出10份高耐盐碱优质大豆新种质材料和4种耐盐碱饲草种质资源;通过新品种、新技术应 用增加经济效益1.6亿元……数字的背后,是徐兴健和科研团队在实验室与试验田间往返数万公里的坚 守,更是对上万份种质材料的精准筛选。 在兴安盟农牧科学研究所的实验室里,科研人员正查看经离子加速器诱变的水稻生长情况。"徐所长提 出的低镉吸收高食味品种选育思路,给我们提供了新的研究方向。"兴安盟农研所资源环境与检测技术 研究室主任王晓晶对实验结果充满期待。 尽管事务繁忙,徐兴健依旧耐心指导青年科技人员解决实验设计、数据分析和技术攻关中的难题,推动 农业 ...
解析种子的秘密,中国农科院启动作物种质资源“天书计划”
Xin Jing Bao· 2025-05-15 02:59
农业农村部种业管理司副司长杨海生表示,"天书计划"对于拓宽从种质资源到品种选育技术思路,将种 质资源优势转化为创新优势和产业优势的有益探索,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天书计划"主要负责人、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所长周文彬介绍,"天书计划"以国家作物种质 资源库中保存的水稻、小麦、玉米、大豆种质资源为基础,对作物基因组蕴含的复杂遗传密码进行解 码。作科所将集中优势资源和科技力量,通过生物技术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打造智能育种新质生产 力,推动实现种业科技自立自强,保障种源自主可控。 中国农业科学院党组书记杨振海表示,目前我国正处于加快推进资源鉴定、利用的关键阶段,运用生物 技术与信息技术,构建多元育种技术融合体系,形成一体化智能设计育种技术平台,培育高产优质、节 本增效、高抗广适的重大新品种,对推动我国种业振兴十分重要、十分紧迫。"天书计划"既是科企合作 加强种质资源保护利用的重要机制创新,也是共同推动种业振兴的实际行动。 新京报讯(记者周怀宗)日前,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启动作物种质资源"天书计划"。据悉, 该计划将对22.3万份水稻、小麦、玉米、大豆种质资源进行解析,揭开种质资源中的遗传密码。 我国 ...
【杨凌】在杨凌看农业新质生产力
Shan Xi Ri Bao· 2025-05-11 22:59
农业发展有多少种可能?农科城的答案是无限。 作为我国成立最早的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杨凌示范区目前聚集了70多个省部级以上科研平 台、7000余名农科教人才和上千万名职业农民,构建了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创新平台体系,形成了一批 好品种、好技术、好模式。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加快攻克一批突破性品种""发展农业新质生产 力"。 从良种、良机到良技,杨凌示范区充分发挥省部共建机制和区校融合优势,积极融入全球农业科技 创新潮流,加速打造旱区农业新质生产力策源地,在更高层次上履行国家使命、服务国家战略。 春末夏初,生机盎然。从实验室到田间,农科城——杨凌处处孕育着希望。 5月6日,中国中化先正达集团(中国)杨凌技术中心实验室格外繁忙,科研人员在对玉米样品进行 DNA提取,开展分子检测。 "我们创新研发了多项育种技术,极大提高了育种效率。"中国中化先正达集团(中国)杨凌技术中 心性状整合中心科学家薛泽政说,"以前四年才能完成的选种工作,现在不到一年就能搞定。" 在这片希望的田野上,农业新质生产力焕发出的勃勃生机,如春潮般涌动。 "芯"动能澎湃 ——从"拆盲盒"到"精准导航" 雨后的中国中化先正达 ...
【铜川】加快推动种业振兴让更多良种脱颖而出
Shan Xi Ri Bao· 2025-05-11 22:40
5月7日,位于宜君县云梦乡刘家埝村的陕西省猪种质创新中心与优质高繁猪新品种培育项目建设工 地内,猪舍主体已经完工,正在安装配套设施,预计6月竣工验收,10月达产。 该项目是铜川市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肌肉生物学与猪遗传改良创新团队合作建设的项目,致力于培 育兼具繁殖力高、生长速度快、肉质优的秦川黑猪。 种业是农业的"芯片"。近年来,铜川市紧扣做强"一粒种"、做优"一株苗"、做大"一剂药"、做精"一 种猪"的战略布局,推进种业振兴,为农业产业蓬勃发展和乡村全面振兴注入澎湃动力。 做强"一粒种" 在铜川市耀州区小丘镇乙社村,1600多亩"铜麦6号"小麦无惧干旱挑战,凭借与生俱来的耐旱基 因,茁壮生长。 "无论在高度还是麦穗大小上,'铜麦6号'都十分优秀。"4月30日,正在浇地的村民席永岗告诉记 者,他种"铜麦6号"多年,今年是第一次浇地。"不太严重的干旱,对这种麦子的产量几乎没有影响。村 里人都说这麦子耐旱。"席永岗说。由铜川自主研发的旱地小麦品种"铜麦6号"不断刷新旱地小麦单产纪 录。针对3月中旬以来的持续干旱天气,"铜麦6号"表现出抗旱、适应性广的特性。 有了"铜麦6号"的成功案例,铜川市将"铜麦系列"的繁育推广 ...
蒙草生态(300355) - 300355蒙草生态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511
2025-05-11 15:32
3、请问蒙草是不是内蒙最大的生态环境上市公司 尊敬的投资者:您好!公司自成立以来,依托草种科技为核 心,立足于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专业从事草种业和生态修复业 务,是内蒙古自治区唯一的生态修复类上市公司。谢谢! 4、请问公司未来有没有并购重组的想法?或者潜在标的 尊敬的投资者:您好!感谢您对公司的关注。公司重大事项 会按照相关规定进行披露,请您关注公司公告。谢谢! 5、高管您好,能否请您介绍一下本期行业整体和行业内其 他主要企业的业绩表现?谢谢。 尊敬的投资者:您好!公司以草种科技创新为核心,持续构 建种质资源保护、良种繁育推广、生态技术输出为一体的全产业 链服务体系。依托全国布局的草种良繁基地,为"三北"工程、 退化草原修复、沙地治理等重大生态项目提供适配种源保障,重 点参与防沙治沙与风光电一体化协同生态治理工程,助力国家 "三北"工程三大战役全面实施。与其他生态修复类企业相比, 公司已经形成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乡土种源保障+生态大数据导 航"的蒙草生态修复模式。 在生态修复领域,公司深耕西北地区生态修复多年,在乡土 种源保障、智能机械装备、创新防沙治沙产品和荒漠化治理集成 技术等方面优势突出。在国家全面推进"三 ...
隆平高科: 袁隆平农业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募集说明书(2024年年度、2025年一季度财务数据更新稿)
Zheng Quan Zhi Xing· 2025-05-11 08:21
股票简称:隆平高科 股票代码:000998 袁隆平农业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 募集说明书 (湖南省长沙市芙蓉区合平路 638 号) 保荐人(主承销商) 二〇二五年五月 募集说明书 声明 本公司及全体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承诺募集说明书及其他信息披露资 料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并对其真实性、准确性及完整 性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公司负责人、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及会计机构负责人保证募集说明书中财务 会计资料真实、准确、完整。 中国证监会、交易所对本次发行所作的任何决定或意见,均不表明其对申请 文件及所披露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作出保证,也不表明其对发行人的 盈利能力、投资价值或者对投资者的收益作出实质性判断或保证。任何与之相反 的声明均属虚假不实陈述。 根据《证券法》的规定,证券依法发行后,发行人经营与收益的变化,由发 行人自行负责。投资者自主判断发行人的投资价值,自主作出投资决策,自行承 担证券依法发行后因发行人经营与收益变化或者证券价格变动引致的投资风险。 投资者若对本募集说明书存在任何疑问,应咨询自己的股票经纪人、律师、会计 师或其他专业顾问。 募集说明书 重大事项 ...
春耕:坚决把牢粮食安全的主动权
Xin Jing Bao· 2025-05-08 02:05
悠悠万事,吃饭为大。2024年全年粮食再获丰收,首次迈上1.4万亿斤新台阶。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 粮食产量从成立初期的2000多亿斤,到2024年突破1.4万亿斤,实现了从"吃不饱"到"吃得饱"的历史性 转变,又向"吃得好""吃得营养"转型,数量、质量和营养水平进一步提升,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 实支撑。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将"粮食产量1.4万亿斤左右"列入发展主要预期目标之一,释放 出我国高度重视粮食生产的鲜明信号,为稳大局、应变局、开新局增添充足底气和战略主动。 建设农业强国,利器在科技;粮食稳产增产,根本出路也在科技。当前,我国农业科技创新整体迈进了 世界第一方阵,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已超过63%。在春管春耕一线,天上飞的无人机,地上跑的北斗导 航翻耕机,都成了种粮好帮手,大大提升了农业的生产效率,催生了农业新质生产力。"犁地不用牛, 种地不跟耧,浇水不拿锨,喷药不进田,收麦不带镰,晒麦不用场,卖麦不用忙。"这首当下农村流行 的新农谚正是科技赋能农业生产的真实写照。然而,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我国在作物育种、智能装备 等关键领域仍存在差距,部分核心技术亟待突破。种业是农业的"芯片",关乎粮食安全和可 ...
5月7日A股收评:军工起飞科技熄火,中长线选手如何守株待兔?
Sou Hu Cai Jing· 2025-05-08 01:17
各位老铁,这里是帮主郑重的收评时间。今儿收盘这行情,像极了老茶馆里的说书场——有人拍案叫绝,有人摇头叹气。咱不凑热闹,就着这杯浓茶,给您 唠唠门道。 收盘三大指数集体收涨,3200只股票飘红,看着喜庆,但咱得透过红绿看门道。中长线投资就像种树,不能天天盯着枝头数叶子,得看根系扎得深不深。帮 主二十年练就的本事,就是能在喧嚣的市场里,听清产业变革的脚步声。记住郑重这句话:涨出来的风险,跌出来的机会,耐得住寂寞,才守得住繁华。明 儿咱们接着盘道,点个关注,干货不迷路! 先说这军工板块的旱地拔葱,晨曦航空、航天长峰这些票涨停跟放烟花似的。要搁往常,咱肯定觉得是地缘局势搅动的短线行情,但这次真不一样。您细看 十四五规划里军工装备的投入增速,再瞅瞅今年中报预增的航发产业链,这分明是行业周期拐点撞上估值修复,跟五年前的新能源车启动前夜倒有几分神 似。不过帮主得提醒您,军工这行当就像老火炖汤,得耐着性子等订单落地的真材实料。 化工板块的异动更有嚼头。江天化学、中毅达这些标的涨停,表面看是跟着原油价格起舞,实则藏着产业升级的大棋。您可能没注意,特种化学品进口替代 正在悄悄提速,这就好比当年光伏产业从"两头在外"到全产业链自主 ...
良种强芯:以“一粒种”撬动“千斤粮”
Nei Meng Gu Ri Bao· 2025-05-06 04:45
转自:草原云 4月下旬,随着气温回升,兴安盟杭锦旗独贵塔拉镇进入育秧关键期。在乌兰淖尔村杭景红湖专业合作 社的育苗大棚内,只见全自动育秧机马力全开,只需十几秒便完成基质装盘、精准播种、覆土覆膜全流 程。 "我们村选择了适口性好、抗逆性强的317籼型三系杂交水稻品种。"乌兰淖尔村党支部书记张建军说。 近年来,独贵塔拉镇将水稻种植作为盐碱地综合利用的关键抓手,目前该镇水稻种植面积已突破5000 亩。 在素有"大豆之乡"美誉的呼伦贝尔市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呼伦贝尔市中农种业有限公司的生产车 间内机器轰鸣作响,生产线满负荷运转。经过筛选、分级、包衣等多道工序,一颗颗金黄饱满的大豆种 子被打包装袋,即将发往周边各地。 这家由返乡创业青年李庆国创立的种子企业,联合中国农科院、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等8家科研 机构组建大豆种质创新合作联盟,以"实验室+试验田"双轮驱动,成功孵化出"蒙科豆9号"等5个独家品 种。企业年均推广良种5000吨,覆盖30万亩"希望田"。 在全国最大的食葵生产基地——巴彦淖尔市,企业同样是良种培育、扩繁的生力军。三瑞农科公司通过 强化产学研用一体化发展,加速科技成果转化,成功培育出30余个拥有 ...
农业24年报&25一季报总结:养殖链盈利好转 重视农业投资机会
SINOLINK SECURITIES· 2025-05-05 10:23
行业概览 2024 年在大宗农产品原料价格下行的背景下,农林牧渔行业整体营收小幅下滑,但是原材料成本的下降利好养殖板块 的盈利回暖,在生猪养殖产能去化的驱动下,生猪养殖板块盈利实现明显好转,禽养殖板块实现稳健盈利,农业板块 整体盈利表现明显改善。2024 年农林牧渔板块实现营业收入为 1.24 万亿,同比-4.06%;实现归母净利润 479.85 亿 元,同比由亏转盈,养殖板块盈利出现明显改善。2024Q4 板块实现营业收入 3496.94 亿元,同比+0.98%,实现归母净 利润 162.09 亿元,同比+293.20%;2025Q1 板块实现营业收入 2907 亿元,同比+4.44%,实现归母净利润 133.35 亿元, 同比实现扭亏为盈,农林牧渔板块盈利实现好转。 生猪养殖 2024 年生猪养殖板块景气回升,2024 年实现收入 4832.76 亿元,同比-2.98%;实现归母净利润 331.42 亿元,同比扭 亏为盈,板块盈利明显改善。2025Q1 板块实现收入 1188.88 亿元,同比+17.32%;实现归母净利润 81.51 亿元,同比 扭亏为盈,在头部企业出栏量持续增加与养殖成本持续改善的背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