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供应链

Search documents
金发科技海外业务实现快速发展
Zheng Quan Ri Bao· 2025-05-21 16:46
Core Viewpoint - Under the backdrop of global supply chain restructuring, Kingfa Technology has seen significant new opportunities in its export business, as overseas companies are adjusting their supply structures to seek better quality and faster response suppliers [1]. Financial Performance - In 2024, Kingfa Technology's revenue reached 60.514 billion yuan, a year-on-year increase of 26.23%, and the net profit attributable to shareholders was 0.825 billion yuan, a substantial growth of 160.36% [1]. - In the first quarter of 2025, the company continued its growth momentum, achieving revenue of 15.666 billion yuan, a year-on-year increase of 49.06%, and a net profit of 0.247 billion yuan, up 138.20% [1]. Business Segments - The sales volume of special engineering plastics, a key segment, showed strong growth, reaching 0.63 million tons in the first quarter, a year-on-year increase of 91% [1]. - Kingfa Technology is focusing on high-end chemical new materials, particularly in emerging industries such as humanoid robots and low-altitude economy [1]. Technological Advancements - The company plans to tackle key industrialization technologies for new materials such as long-chain polyamide and ultra-high heat-resistant LCP, aiming to reduce reliance on imports [2]. - Kingfa Technology has maintained R&D expenditures exceeding 1 billion yuan for seven consecutive years, with an average annual R&D investment ratio of around 4% of revenue [2]. Capacity Expansion - The current production capacity for LCP is 6,000 tons per year, with plans to rapidly increase by an additional 15,000 tons per year, expected to be released gradually by June 2025 [2]. - A project for producing 0.8 million tons of long-chain polyamide has also been initiated, with production planned to start in March 2026 [2]. Market Opportunities - Kingfa Technology's overseas business is experiencing rapid growth, with a total product sales volume of 233,500 tons in 2024, reflecting a year-on-year increase of 29.51% [2]. - The changing global supply chain dynamics have created opportunities for Kingfa Technology to fill supply gaps as overseas manufacturers adjust their supply chains [3].
喊话访华后,特朗普提出2个要求,特殊时刻,中方接受美国国书
Sou Hu Cai Jing· 2025-05-21 11:13
庞德伟发布自己抵京的消息(资料图) 值得一提的是,庞德伟对华这样的态度并不让人意外,因为他是美国总统特朗普的坚定支持者,在他赴京履职之前,特 朗普专门为其举办了一场送别会,足以说明两人的关系有多亲密。庞德伟同样也是商人出身,他主张"全球供应链优 化"的理念,与特朗普的"美国优先"政策如出一辙,显然,从出身到理念,他俨然是的第二个特朗普,因此也就能理解, 他为什么能喊出那样的口号了。当下,正值中美关系敏感的时刻,特朗普刚刚才被中方逼着"认输",就派出一位对华鹰 派来华副职,目的俨然不单纯。 据北京日报报道,2025年5月16日,外交部部长助理兼礼宾司司长洪磊接受美国新任驻华大使庞德伟递交国书副本。庞德 伟大使于5月15日抵华。 近日,中美之间最引人注意的的互动,就属美国驻华新大使庞德伟的到任就职。到任后第二天,他就正式向中国外交部 官员递交了国书副本。在递交完国书后,庞大使在X上写道:我很期待能在中国代表特朗普总统以及美国人民推进美国的 利益。对于他的到任,我们这边外交部的声明比较简短,就一句话:中国对中美关系的立场一以贯之。我们愿意为庞德 伟大使来华履职提供便利。这句话看得简单,其实里面意味深长,特朗普先生也 ...
特朗普失算了,美商家疯抢中国产品,美国大豆在华市场却彻底失宠
Sou Hu Cai Jing· 2025-05-20 02:44
特朗普的关税大棒刚挥起来,美国商家就扛着集装箱往中国跑——30艘货轮载着大豆在太平洋狂飙,生怕错过中国海关的"末班车"。可中国买家早就调转船 头,240万吨巴西大豆订单砸得华尔街直瞪眼,美国大豆在华市场份额从40%断崖式跌到18%,气得美国豆农集体写信给白宫:"再折腾下去,拖拉机都要抵 押给银行了!"这场中美贸易博弈的戏码,活脱脱演成了"卖家求着买家挨宰"的黑色幽默。 特朗普的关税大棒这回挥了个寂寞。本想逼中国低头认怂,反倒把自家后院点着了——美国零售业库存暴增35%,沃尔玛货架上的中国商品偷偷涨价12%, 老百姓骂娘声比竞选集会还响。更打脸的是澳洲企业,嘴上喊着"印太战略",身体却很诚实地签下900万吨液化天然气大单,白宫刚拉起来的反华阵线还没 捂热就漏风。这局面好比赌桌上梭哈吓唬人,结果对手转身跟庄家合伙开新局。 要说中国怎么破的局,得佩服这"两条腿走路"的智慧。左手握着巴西、阿根廷、俄罗斯的长期供应合同,右手搞出"低蛋白饲料"这种黑科技,去年豆粕用量 直降8%,相当于少进口400万吨大豆。美国农业部专家盯着卫星图直挠头:中国港口卸货量没减,自家仓库却越来越空,敢情中国人把大豆玩出了量子态? 这场持续七年 ...
共话AI赋能智慧物流与全球供应链,第十六届上海国际物流节举行
Xin Hua She· 2025-05-20 01:47
5月15日上午的开幕式由上海现代服务业联合会副会长、上海国际物流节常务副主任简大年主持。 他表示,作为全球贸易的"血脉"和产业升级的"加速器",物流与供应链产业正以持续创新之姿重塑着全 球经济连接方式。在这个充满变革的时代,上海国际物流节不仅是一场行业盛会,更是思想碰撞、合作 共赢的全球舞台。 政企共话物流新生态 上海现代服务业联合会会长、上海国际物流节组委会主任孙建平做开幕式致辞。他指出,当前,国 际经济形势严峻复杂,国际供应链波动、绿色化转型压力和人才结构性缺失构成三大挑战。上海国际物 流节在应对挑战、采取切实行动中,极具现实意义。他表示,本届国际物流节将全方位、多角度、立体 化地展示物流技术成果,加快前沿技术装备在物流行业的应用步伐,激发物流技术装备企业市场活力, 推动物流行业提质增效、降低成本,增强产业链供应链的韧性和安全性,系统助推本市现代物流体系的 建设。 孙建平详细介绍了本次活动聚焦的三大主线。一是标准引领。宣贯国标/团标,为物流与供应链产 业提供规范化指引;二是产学协同。将成立高校物流与供应链EMBA联席会议,集聚高端复合型领军人 才队伍;三是场景创新。物流节期间将集中举办15场专业论坛,分享 ...
打脸太快!莫迪抄中国作业失败,特朗普划下红线,不许到印度开厂
Sou Hu Cai Jing· 2025-05-19 00:54
印度政府日前发布的强硬声明,宣布将对美国加税,展示反击立场。然而,仅仅两天后,局势却发生了戏剧性的逆转。印度总理莫迪试图通过模仿中国的策 略,通过加税对美施压,来维护国家利益,但事情的发展远没有如他所愿。 然而,事态急转直下。仅仅48小时后,特朗普公开表示,印度希望与美国达成互免关税协议。这个消息使莫迪政府的强硬表态瞬间成了空话。印度一方面公 开宣布要对美加税,另一方面却私下里向美国寻求零关税协议,形成了明显的矛盾。更讽刺的是,就在特朗普讲话的同一天,印度的商务部长正在筹备前往 美国,打算就关税豁免展开新一轮谈判。这一系列前后不一致的举动,引发了外界的广泛质疑。 te the state the no se . e the state the state ALL 4 r a Charles 8 0 the first th 200 g 2 v the state the st Proper and e i the state r and the the first the state S and and and 57 5 4 line te t si the state a 40 765 6 7 C the ...
关税超预期缓和,货代视角看美线和全球供应链演绎
2025-05-18 15:48
关税超预期缓和,货代视角看美线和全球供应链演绎 20250518 摘要 • 五月初美国航线订舱火爆主要因新闻利好及一级代理炒作仓位,推动家具、 纺织品等传统大宗货物集中出货,以应对关税调整前的库存积压,而电商 货物反弹相对较弱。 • 不同货代报价差异大源于屯仓炒作、客源结构差异以及合约价与市场价的 博弈。当前报价约 3,000 美元上下,马士基特价舱位可能低至 2,800 美元 但不保仓,OKEA 联盟船舶服务价格偏贵。 • 六月初订舱情况较为宽松,与运力从其他航线回流有关。马士基和 MSC 等 超大型船舶公司允许超额接单,并在最后阶段取消部分订单,以试探市场 真实需求。 • 当前反弹最快的是家电和家具,主要进入沃尔玛等大型超市。应季服装也 有一定反弹,但旅行包等非必需品反弹力度较小。汽车配件出货量相对稳 定,3C 产品在四月关税下降后出货也较为稳定。 • 预计 6 月中旬左右迎来一波供给高峰,因企业急需补库存。但由于双边关 税分摊问题和政策不确定性,部分企业仍在观望,家电和家具类产品补库 存需求最为迫切。 Q&A 从关税缓和后,美西和美东的报价大幅上涨,订舱情况有所改善,但货代之间 的报价差异较大。请问目前 ...
聚胶股份(301283) - 2025年5月16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5-18 12:52
聚胶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证券简称:聚胶股份证券代码:301283 编号:2025-001 | 投资者关系活动 | 特定对象调研 □分析师会议 | | --- | --- | | | □媒体采访 □业绩说明会 | | 类别 | □新闻发布会 □路演活动 | | | 现场参观 □其他 | | 形式 | 现场 □网上□电话会议 | | 参与单位名称及 | 山西证券李旋坤、华夏基金韩霄、汇丰晋信叶繁、融通基金李文 | | 人员姓名 | 海和陈泽伟、宝盈基金侯星宇;华创证券申起昊、华夏基金张俊、 | | | 煜德投资孙佳丽和冯超、民生加银郭天逸、广发证券牛璐 | | 时间 | 2025 年 5 月 16 日(星期五)13:30~15:30、15:30~17:30 | | 地点 | 公司会议室 | | 上市公司接待人 | 董事会秘书廖燕桃、证券事务代表单泳诗 | | 员姓名 | | | | 一、现场参观以及介绍广州总部工厂情况 | | | 二、互动交流,主要内容如下: | | | 1、公司 2024 年收入仍保持 20%以上增速,但净利润却出 | | | 现较大幅度下滑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 ...
10年增长2.2倍,日本人还在投资美国!
Sou Hu Cai Jing· 2025-05-18 12:01
反过来,在日本投资刷新历史最高记录的同时,日本企业正加速对美投资。 2月10日,日本财务省公布的2024年国际收支统计数据显示,从反映企业在海外收购情况及生产设备投资情况的对外直接投资来看,日本实行金额减去撤回 金额后的净投资额为31.6325万亿日元,比上年增加了17.1%,达到1996年有统计数据以来的最高值。 日本对外投资创新高,除了得益于日本企业乃至日本经济的不断恢复之外,日本对美投资也有显著的增长。 2024年,日本对美投资为11.7万亿日元,占日本全部对外投资的近四成,这也是有统计数据的2014年以来最高水准,在过去10年时间里,日本对美投资增加 到了2.2倍。 日本正在成为美国忠实的"下属"。 2024年,日本对美投资的净投资额为11.7万亿日元,刷新了历史最高记录,但和过去不同的是,日本并没有加大对华投资。 对日本而言,在海外投资本身的成本其实也非常高。 2024年,日元兑美元平均汇率为1:151.48日元,日元较上一年贬值7.8%,如果日元贬值加剧,那么日本企业海外投资成本就会升高,但现实情况是,日本 企业对外投资反而增强。 反过来,日本对华投资却在退减。 2024年,日本对华投资只有493 ...
美国企业掀起“抢运潮”的背后尽显焦虑
Yang Shi Wang· 2025-05-17 12:08
央视网消息:关税窗口期,美国企业掀起"抢运潮",一船难求情景再现。现金流压力、物流成本的增加,对供应链稳定带来哪些 挑战?来看相关报道。 英国《金融时报》:抢运背后尽显焦虑 中美为关税按下90天"暂停键",美国出现"抢运潮"现象,不少零售商提前备货。当前,美国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指数飙升,远超疫 情期间创下的高点。这些策略对美国企业造成极大的损害,企业无法预测未来进口关税变动,难以调整投资及供应链。众多公司不得 不选择下调销售和利润预期。文章指出,只有政策稳定,美国经济才能回归最佳活力状态。 美国《纽约时报》:囤货给企业带来现金流压力 最新报告显示,4月份,全美小企业乐观程度指数连续第四个月下降。与大型零售商相比,依赖从中国进口的小企业利润率相对 较低,依旧无力承受已经大幅调降的关税。企业成本在上升,销售额却在下降。为年底销售旺季备货的现金流压持续攀升,他们只能 放弃推出新产品、砍掉低价产品、并考虑裁员。这意味着,可支配收入较低的消費者将面临最严重的商品短缺问题。 路透社:跨境贸易是大趋势 美国企业备货时间紧张,夏季和返校季商品的订单难以完全保障,数百家公司同时抢运货物可能导致港口拥堵。分析称,这场关 税博弈体现 ...
中比商业对话会在布鲁塞尔举行
news flash· 2025-05-17 00:59
金十数据5月17日讯,中比商业对话会16日在布鲁塞尔举行,探讨当前全球经济形势下,中比两国在物 流枢纽、供应链协同、绿色金融等领域的合作机遇。 对话会由比利时卢森堡中国商会主办,来自中比 两国的政商界代表、智库专家、金融机构及企业负责人等百余人出席,中国驻比利时大使费胜潮发表讲 话。 费胜潮表示,中国经济长期保持增长并持续推进绿色转型,欧洲在技术、理念和制度创新方面拥 有深厚积淀,双方完全有能力在应对气候变化、推动绿色产业、优化全球供应链等领域实现优势互补、 共赢发展。 比利时卢森堡中国商会会长何壁清表示,商会始终鼓励和支持会员企业服务当地社会,履 行社会责任,未来将努力为中资企业在比发展营造更加公平、公正、透明的环境。比利时中国经贸委员 会主席贝尔纳·德威特呼吁企业界抛弃对立思维,在开放与合作中寻找共赢。 (中新网) 中比商业对话会在布鲁塞尔举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