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明

Search documents
上市失败案例分析:那些倒在IPO路上的企业做错了什么?
Sou Hu Cai Jing· 2025-06-06 10:08
美国上市|中概股|IPO|赴美上市|赴港上市|专业赴美上市服务机构 近年来,中概股赴美、赴港上市持续呈现热潮,但审核结果呈现明显分化态势。随着各个证券监管部门对上市资质审查日趋严格,部分拟上市企业主动 暂缓或撤销上市计划。 中国证监会发行审核委员会做出的否决发行上市申请、取消已发行申请的审核、撤销已通过的核准这三项决策,对企业来说均属于"上市失败",更有企 业多次"上市失败"。 华谊信资本根据以往的上市失败案例及相关资料,总结了企业IPO失败的几大缘由,希望可以给企业一些启发。 财务压力与债务危机 作为AI领域的高新技术企业,滴普科技在2025年4月递交港股IPO申请时,已连续三年累计亏损24亿元,资产负债率高达965.3%,现金储备仅能覆盖一年 运营成本。 其财务风险主要体现在:第一,产生流动性危机,短期偿债能力严重不足;第二,研发投入收缩,研发开支占营收比例骤降,研发人员流失率约40%; 第三,商业模式缺陷,营收增长近九成却亏损扩大,销售费用为研发投入两倍,暴露"重销售轻研发"的战略失衡。监管机构对其内部控制有效性提出质 疑,如劳务外包合规性问题,最终导致IPO进程受阻。 估值分歧与行业周期下行 2025 ...
央行万亿买断式逆回购来了:加大银行流动性 提升货币政策透明度
2 1 Shi Ji Jing Ji Bao Dao· 2025-06-06 10:02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唐婧 余纪昕 北京、上海报道 中国人民银行罕见于月初公开开展买断式逆回购操作,引发市场高度关注。 6月5日,央行发布消息称,为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充裕,自2025年6月6日开始,将以固定数量、利率招标、多重价位中标方式开展1万亿元买断式逆回购操 作,期限为3个月(91天)。 买断式逆回购推出于2024年10月,是中国人民银行主动借出资金,从一级交易商购买债券,来向市场投放流动性的操作。该工具可增强1年以内的流动性跨 期调节能力,有助于提升流动性管理的精细化水平。截至2025年6月初,央行已开展了多次买断式逆回购操作。相比以往每月最后一个交易日才发布公告的 惯例,本次操作系首次于月初披露。 | 公开市场买断式逆回购招标公告 [2025]第1号 | 2025-06-05 | | --- | --- | | 公开市场买断式逆回购业务公告 [2025]第5号 | 2025-05-30 | | 公开市场买断式逆回购业务公告 [2025]第4号 | 2025-04-30 | | 公开市场买断式逆回购业务公告 [2025]第3号 | 2025-03-31 | | 公开市场买断式逆回购业务公告 [2025 ...
民营小微企业融资供给更加多元化
Jin Rong Shi Bao· 2025-06-06 01:40
Core Insights -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Private Economy Promotion Law" and the "Several Measures to Support Financing for Small and Micro Enterprises" signals a positive shift for private enterprises, enhancing their development momentum [1][2] - Despite the supportive policies, private enterprises still face challenges such as high financing costs and limited financing channels, particularly for small and micro enterprises [2][3] - The banking sector is encouraged to innovate financial products and optimize credit services to better meet the diverse financing needs of private enterprises [6][7] Financing Environment - The "Private Economy Promotion Law" includes a dedicated chapter on "Investment and Financing Promotion," providing legal support for th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private enterprises [2] - As of the end of Q1, the loan balance for private enterprises reached 76.07 trillion yuan, a year-on-year increase of 7.41%, while the balance for inclusive small and micro enterprise loans was 35.3 trillion yuan, up 12.5% [2] - Policies like "no repayment renewal loans" have helped reduce the cost of capital turnover for enterprises, with a renewal loan balance of 7.4 trillion yuan, reflecting a 35.7% year-on-year increase [2] Banking Innovations - Banks are exploring new service models to enhance financing support for small and micro enterprises, focusing on improving financial transparency and credit system construction [4][5] - The integration of technology and finance is accelerating, with banks utilizing AI to create intelligent financing service platforms that streamline loan approval processes and enhance risk assessment capabilities [5] - Financial institutions are responding to policy calls by innovating financial products, such as the "Assistance Business Combination Loan" by ICBC, which addresses the financing difficulties faced by small and micro enterprises [5][6] Financing Channels - There is a pressing need to broaden financing channels for different types of private small and micro enterprises, as their financing needs vary significantly [7] - The launch of the "Technology Board" in the bond market provides new opportunities for technology-oriented small and micro enterprises, with a significant increase in the issuance of technology bonds [8] - Recommendations include encouraging private enterprises to utilize bond markets and equity financing, while financial institutions should enhance their service capabilities to facilitate diverse financing options [8]
今晚确实打过电话了
表舅是养基大户· 2025-06-05 21:32
具体聊了啥,无从得知,从资产价格的变化来看: 避险资产, 现货黄金 ,从日内的高位,3400美刀,短线跳水到3380美刀, 跌0.7%左右 ; 今天权益市场整体还是很强 ,A股这边,午后TMT开始集体拉涨,消息面上 ,全天,都在传今天双方可能通电话的事情,整体提振了市场的情 绪。 今晚19点的新闻联播显示,今天韩副会见了" 中美高级别二轨对话 "的美方代表团,所谓二轨 (Track 2) ,就是区别于政府直接参与的"一轨", 指由智库、退休官员、学者及社会人士主导的民间对话 。 而晚上21点多不到,新华社消息,中美双方领导人通电话。 这么看来,电话可能应该是19点之后打的。 整体,市场对通话的定价是——小幅乐观。 ...... 回到今天的市场方面。 风险资产, 标普500美股期货 ,消息传出后, 拉涨0.3%左右 ,开盘后,标普500现货也是小涨,和期货变动一致。 新加坡的 富时A50期货 , 涨0.3%左右 。 短期追高的,就只能喊一句shit了,正应了昨晚我们的封面图——花钱当买个教训了。 这两天,还有人搞了各种图,把近期最火的一些新消费的元素摆到了一起,下面这个, 如果把背景放在常州足球场的草坪上的话 ...
为什么只有李彦宏的「私人飞机」,“开上”了热搜?
Sou Hu Cai Jing· 2025-06-05 09:40
企业信息披露的透明度与企业家的隐私保护尺度 公司高管坐私人飞机出行并非什么大事,但李彦宏和他的百度被放到了聚光灯下。 近日,据媒体报道,百度在近期发布的财报中,进行了一项关于"2022至2024年间向董事长李彦宏支付其私人飞机业务使用费用"的披露。 据财报说明,经董事会批准,百度向李彦宏支付其为配合公司业务所需,使用个人家庭实益所有飞机产生的费用及开支,且每小时费用依据租赁同类飞机的 市场收费分析而定。 该消息一经媒体传播发酵,就立刻登上了热搜,并引发了不少的讨论,而网友们对此事的态度也不尽相同, 有人认为,这种安排其实并不奇怪。毕竟对于一家跨国企业来说,高层管理者的时间就是效率,尤其像巨头科技公司的一把手,频繁出差已是常态。在这种 情况下,使用私人飞机是一种合理选择。而且百度方面明确表示,这笔支出已经过董事会审核,并非私下交易,也符合相关法规和公司治理要求。 但同时也有人提出质疑:百度多年发展的过程中,公司早已成长为市值数百亿的大平台,作为创始人的他本身也积累了巨大财富。从这个角度看,用自家飞 机为公司办事,似乎理所应当,甚至可以被视为一种"资源回馈"。 那么,对于高管乘坐私人飞机出行的事情,其他企业是怎么 ...
蒋雨融事件传播启示录
Hu Xiu· 2025-06-04 12:37
首先,思考一个问题:这场舆论风暴如何形成的?为什么一个原本正面的形象会如此迅速地被"捧杀"? 你关注到蒋雨融事件了吗? 原本哈佛毕业典礼上的中国留学生代表,一段演讲让她成了励志偶像。没过几天,争议就来了。 从演讲内容被质疑,到家庭背景曝光,再到两次回应反而激起更多讨论……公众关注迅速转移,情绪也 从惊叹变成了怀疑。 这是一次典型的"高光时刻"如何演变为"舆论风暴"的过程;也是一个个体形象在社交媒体上被放大、解 构、再建构的真实案例。 我认为,该案例在传播学中有很多可圈可点之处。 1 先说结论:这是一个多平台叙事的结果。 事情一开始并不复杂。2025年5月29日,在哈佛毕业典礼上,蒋雨融作为中国留学生代表登台演讲。 穿着汉服用英文讲述自己的成长经历,并呼吁人们跨越分歧、保持善意。这一幕很快被美联社等国际媒 体报道,画面感强、仪式感足。 汉服+英文本身是一个自带冲突感的文化组合,具备很强的弱传播属性:哪怕你没听完整的内容,光看 画面就会记住。 但真正让这件事"出圈"的,是进入国内社交媒体后的变化。短视频平台开始对这段演讲进行切片传播, 将原本完整的演讲内容剪成一个个高冲突片段。 例如: 她分享了自己成长中的真实经 ...
环球人物:李在明当选韩国第21届总统
人民网-国际频道 原创稿· 2025-06-04 05:40
人民网首尔6月4日电(周玉波)2025年6月4日,韩国共同民主党候选人李在明以压倒性优势当选韩国第21届总统,开启了他充满坎坷但坚韧不拔的政治 生涯新篇章。 从贫困少年到"劳动者总统"的传奇人生 李在明,1964年12月22日出生于韩国庆尚北道安东的一个贫困家庭,是七个兄弟姐妹中的第五子。少年时代因家境贫寒辍学,13岁起在工厂做"无名少 年工",历经艰苦劳作和多次工伤,左臂终身残疾,甚至未能服兵役。尽管如此,李在明凭借自学和坚强意志,最终考取中央大学法学学士,并于1986年通 过司法考试,开启了作为劳工权益律师和社会运动者的职业生涯。 他早年辗转于劳动咨询中心和民间反腐机构,致力于为弱势群体发声,成为社会正义的象征。2010年首次当选城南市长,之后连任两届,期间推行"一 个都不能少"的社会福利政策,成功扭转城市财政危机,建立了韩国地方政府中极具创新和包容性的治理范例。2018年,他当选为京畿道知事,2022年进入 国会,成为更大范围社会政策的倡导者和推动者。 1982年,李在明身着校服,与母亲一起参加大学开学典礼。图片来源:李在明竞选团队 2024年12月3日,尹锡悦政府宣布紧急戒严,当晚李在明突破戒严封锁, ...
10天蒸发百亿,陕西“最强夫妻店”深陷造假漩涡
盐财经· 2025-06-03 10:42
以下文章来源于中国企业家杂志 ,作者李晓天 本文转载自中国企业家杂志 值班编辑 | 宝珠 视觉 | 顾芗 对巨子生物来说,这个5月有点"苦涩"。 5月中旬,随着今年股价的持续上涨,巨子生物创始人严建亚及范代娣夫妇以超过450亿元的持股市值, 超越隆基绿能创始人李振国夫妇,成为了"陕西首富"。在去年的"胡润百富榜"中,严建亚范代娣夫妇以 245亿元排在全国第196位,陕西富豪榜的第3位。 中国企业家杂志 . 讲好企业家故事,弘扬企业家精神 今年4月刚上任西北大学副校长的范代娣一时成为焦点,"大学副校长成首富"被热炒。 1966年1月,范代娣出生在陕西渭南蒲城的一个农村医生家庭,父亲是一名赤脚医生。范代娣后来回忆 称自己常常在半夜听到上门求医的敲门声,也因此种下了一个"治病救人"的医生梦。 然而没过几天,巨子生物就接连陷入舆论风波。 先是医美巨头华熙生物在5月17日发文,斥责多家券商机构研报在提出其当家成分"透明质酸"过时的同 时,"鼓吹"巨子生物当家成分"重组胶原蛋白"在安全性方面具有相对优势。华熙生物写到"不应通过少数 人的结盟,以误导性信息来引导多数人的认知并以此牟利。" 5月24日,自称为香港大学化学博士 ...
10天蒸发百亿,陕西“最强夫妻店”深陷造假漩涡
凤凰网财经· 2025-06-01 14:27
以下文章来源于中国企业家杂志 ,作者李晓天 中国企业家杂志 . 讲好企业家故事,弘扬企业家精神 来源丨中国企业家杂志 对巨子生物来说,这个 5月有点"苦涩"。 今年 4月刚上任西北大学副校长的范代娣一时成为焦点,"大学副校长成首富"被热炒。 然而没过几天,巨子生物就接连陷入舆论风波。 先是医美巨头华熙生物在 5月17日发文,斥责多家券商机构研报在提出其当家成分"透明质酸"过时 的同时,"鼓吹"巨子生物当家成分"重组胶原蛋白"在安全性方面具有相对优势。华熙生物写到"不 应通过少数人的结盟,以误导性信息来引导多数人的认知并以此牟利。" 5月24日,自称为香港大学化学博士、前欧莱雅中国科学传播负责人的美妆博主"大嘴博士"郝宇又 通过多平台发声,称巨子生物旗下品牌可复美"重组胶原蛋白肌御修护次抛精华"(下称胶原棒)涉 嫌成分造假,该产品中并未检测到重组胶原成分。 可复美官方微博连夜发文称已将自家相关产品送交多家权威检测机构,待检测结果出炉会第一时间 公布。 并提到从 4月中旬至今,可复美及巨子生物经历了多轮有组织的"黑公关"攻击。已经收集并 固定了相关证据,会尽快启动法律程序。 一石激起千层浪, 5月26日巨子生物开 ...
数据共振·策略穿透——新浪财经社区的三维价值生态
新浪财经· 2025-05-31 02:06
社区实战型投资者通过公开透明化的操作逻辑,为普通用户构建可验证的交易框架。黄金期 货领域某资深交易者曾在 2025年4月金价冲击2450美元历史高位时,完整披露其"动态止 盈三原则":当价格从高点回撤3%即减持50%仓位;若有效跌破10日均线技术支撑则全面 离场;待价格突破前高后利用已实现盈利进行顺势加仓。该策略在5月金价回调至2300美 元过程中,有效帮助投资者锁定65%波段收益。在焦煤2000点关键位博弈中,有用户通过 拆解交易所持仓龙虎榜发现:某外资机构席位虽持有25%净多 单,但其建仓成本密集分布 在1980点附近,而国内钢企套保盘在2050点上方形成显著压制,据此设计的网格交易策略 在两个月内达成15%收益目标。 3.数据驱动的决策闭环 1.常态化专家联动机制 新浪财经社区通过建立 "专家+用户"双核验证机制强化市场研判能力,在重大政策事件中 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深度结合。以2025年美欧关税博弈为例,平台不仅邀请资深期货分析师 深入解读政策传导路径,还同步收集社区用户上传的钢材出口企业一线订单数据,通过直播 形式将专业模型推演与产业实际冲击进行可视化对比。针对美国加征关税对农产品的连锁影 响,专业分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