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

Search documents
巨星科技(002444):业绩超预期,关税影响弱化,全球份额提升
Xinda Securities· 2025-07-10 14:25
Investment Rating - The investment rating for the company is "Buy" [1] Core Views - The company has reported better-than-expected performance, with a forecasted revenue of 7.05 billion yuan for the first half of 2025, representing a year-on-year growth of 5.2%. The net profit attributable to shareholders is expected to be between 1.25 billion and 1.37 billion yuan, reflecting a growth of 5% to 15% [1][2] - The impact of tariff changes has been mitigated, and the company is expected to return to a stable growth trajectory due to its global production capacity layout, new product launches in electric tools, and innovations in cross-border e-commerce channels [1][2] Summary by Sections Financial Performance - For Q2 2025, the company anticipates revenue of 3.4 billion yuan, with net profit attributable to shareholders expected to be between 790 million and 910 million yuan, indicating a year-on-year growth of 1.6% to 16.9% [1][2] - The company’s gross margin continues to improve, driven by price increases in the downstream markets and increased sales of new products, particularly electric tools [2] Tariff and Global Strategy - The company faced significant operational disruptions due to U.S. tariff policy changes, with approximately 40 days of order delivery being affected in Q2. However, the company has successfully adjusted prices and increased overseas shipments to maintain revenue stability [2] - The uncertainty surrounding tariffs is diminishing, with a new agreement reached between Vietnam and the U.S. regarding a 20% tariff, allowing the company to accelerate its production capacity in Southeast Asia [2] Market Outlook - The report suggests that the current low point in industry prosperity may soon reverse, as the impacts of tariff friction are gradually fading. The company is well-positioned to gain market share due to its integrated global operations and cost advantages [3] - Profit forecasts for the company indicate a net profit of 2.8 billion yuan in 2025, growing to 3.92 billion yuan by 2027, with corresponding PE ratios of 11.5X, 9.5X, and 8.2X for the years 2025, 2026, and 2027 respectively [3]
美国圣路易联储主席Musalem:长期通胀预期已得到锚定。维持稳定的预期通胀至关重要。劳动力供应似乎正在下降。招聘趋势比平时疲软。我没有听到任何公司关于裁员的消息。我不认为我们处于滞胀环境。
news flash· 2025-07-10 14:21
招聘趋势比平时疲软。 我没有听到任何公司关于裁员的消息。 我不认为我们处于滞胀环境。 美国圣路易联储主席Musalem:长期通胀预期已得到锚定。 维持稳定的预期通胀至关重要。 劳动力供应似乎正在下降。 ...
立顿黄山再投5000万,供应链升级能否撬动中国茶包市场?
Xi Niu Cai Jing· 2025-07-10 14:20
除了供应链提效,立顿也在尝试通过产品创新贴近中国消费者。2024年末,立顿对外透露,计划2025年 在中国市场推出无咖啡因的路易波士茶,瞄准咖啡因敏感人群。同时,立顿还还加速推出原叶茶、冷泡 茶等新品,试图打破"碎叶茶"的固有印象。在渠道上,立顿依然倚重餐饮和办公场景,其冰茶粉和奶茶 粉在快餐连锁渠道表现突出,而电商销售则呈现"工作日高峰、周末低谷"的特点,反映出办公场景的稳 定需求。 从合肥到黄山,立顿的中国战略似乎正从生产端向供应链纵深拓展。黄山项目在当地也受到了大力支 持,不仅提供免租金厂房,还预留了发展用地。对于这座以茶闻名的城市来说,立顿的持续加码无疑将 带动本地茶农增收和产业升级。但面对新茶饮品牌的冲击和消费者偏好的变化,立顿能否凭借供应链优 化和产品创新重拾增长,仍有待市场检验。 作为全球茶包巨头,立顿近年来在中国市场面临不小挑战。无糖茶和现制茶饮的崛起,让传统茶包的增 长空间受到挤压。曾晓帆此前曾坦言,"追求增长很容易,但实现盈利性增长才是目标。"此次黄山项目 的核心,正是通过提升物流效率降低成本,从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利润空间。 立顿茶在供应链方面又有新动作。 近日,立顿大中华区总经理曾 ...
重新聚焦供应过剩?报道:OPEC+正讨论从10月起暂停增产
Hua Er Jie Jian Wen· 2025-07-10 14:05
原油持续供应过剩,OPEC+终于要按下暂停键了? 周四,据媒体援引知情人士消息,OPEC+正在讨论在下次月度增产之后暂停进一步增产,也就是从10 月起暂停增产。 据知情代表透露,沙特阿拉伯及其合作伙伴已制定初步方案,计划在9月通过最后一轮55万桶/日的月度 增产,完成这一轮产能恢复。该组织可能会在采取下一步行动之前等待一段时间,目前日产量约为166 万桶/日。 高盛全球大宗商品研究联席主管Daan Struyven表示,预计OPEC+将在8月初的下次会议上完成220万桶/ 日减产协议的解除,此后将停止增产。 本周油价上涨,多个中东产油大国高级官员昨日在奥地利首都表示,市场需要该组织过去几个月宣布的 所有供应增加。不过分析师预计,今年晚些时候供应将开始超过需求。 高盛预测今明两年石油市场都将出现供应过剩,这也是该行认为OPEC+很快将停止增产的核心逻辑。 分析师普遍预计,今年晚些时候全球石油供应将开始超过需求。 死鸭子嘴硬?OPEC坚持预测石油需求将增长至2050年 OPEC今日重申其在业内颇具争议的预测,认为全球石油消费将持续增长至本世纪中叶。该组织预计到 2050年石油需求将增长约19%,达到近1.23亿桶 ...
美股稀土股盘前集体大涨,稀土磁铁生产商MP Materials获得五角大楼投资,扩产建厂
Hua Er Jie Jian Wen· 2025-07-10 13:15
10日,媒体报道称,总部位于五角大楼的美国国防部将成为稀土开采商MP Materials的最大股东,通过购买4亿美元优先股的方 式支持该公司扩大稀土加工能力和磁铁生产规模。 该公司拥有美国唯一运营的稀土矿山。国防部的投资将帮助MP Materials建设第二座磁铁制造工厂,预计2028年投产,年产能 达1万吨稀土磁铁。 该公司还预计将在其位于加利福尼亚州芒廷帕斯的工厂增加重稀土分离能力,巩固其作为国家战略资产的地位,在该工厂可在 同一地点提取、分离和精炼高纯度稀土材料。 新工厂提升本土产能 MP Materials将在国防部支持下建设第二座磁铁制造工厂,为国防和商业客户提供服务。这座名为"10X"的工厂预计2028年开始 试运行,稀土磁铁制造能力达1万吨。稀土磁铁广泛应用于电动汽车、风力发电机、军用电子设备等关键领域。 报道称,国防部将购买MP Materials新发行的可转换优先股,同时获得购买普通股的认股权证。据公司披露,这些可转换股份 和认股权证约占MP Materials截至7月9日总股本的15%。 公司CEO James Litinsky表示: "这一举措标志着特朗普政府在加速美国供应链独立方面采取 ...
“身价暴涨”500%,蜜雪冰城狂卖10亿杯的超级单品,带飞一颗“酸果”
3 6 Ke· 2025-07-10 11:11
"入行十年来,第一次见到这么贵的黄柠檬。" 近日,"柠檬疯涨似黄金""柠檬水成本飙升" 等话题频现社交平台,据「央视财经」报道,今年夏季柠檬价格大幅上涨,部分品种较去年同期涨价3至5 倍,四川安岳等地柠檬价格波动剧烈。 农业农村部全国农产品批发市场价格信息监测数据显示,去年6月至今,全国柠檬的批发价格始终保持上涨态势,2025年7月已达到14.47元/公斤,而去年 同期价格仅为7.76元/公斤,同比涨幅超过80%。 更直观的对比是,柠檬的价格已经超过了被称作是"水果贵族"的荔枝——在小象超市APP中,500g的安岳黄柠檬价格为13.8元,而同样500g的玉荷包荔枝 仅需9.9元。 从最早英国发源的柠檬红茶,到20世纪香港茶餐厅的冻柠茶,再到如今各大新茶饮品牌......"流水的新品,铁打的柠檬"。这颗酸涩的小水果,始终是饮品 界不可或缺的一员。 市面上常见的柠檬,除了当下涨价最猛的黄柠檬,还有青柠檬、香水柠檬和小青柠等。作为手打柠檬茶主要原材料的香水柠檬也曾经历过一波价格的爆 发。 2019到2022年,因手打柠檬茶持续出圈,香水柠檬的价格涨幅曾达30倍,价格甚至一度飙升到35元/斤。然而,到了2024年夏天 ...
瑞达期货沪锡产业日报-20250710
Rui Da Qi Huo· 2025-07-10 10:22
,观望情绪较重。近日锡价宽幅调整,下游逢低采买为主,现货升水上调至600元/吨,国内库存小幅下降 研究员: 王福辉 期货从业资格号F03123381 期货投资咨询从业证书号Z0019878 。而海外延续去库,LME注销仓单增加。技术面,持仓低位多空分歧,区间宽幅调整,关注270000关口阻 力。操作上,建议暂时观望,参考26.2-27.0。 免责声明 | 项目类别 | 数据指标 | 最新 | 环比 数据指标 | 最新 | 环比 | | --- | --- | --- | --- | --- | --- | | 期货市场 | 期货主力合约收盘价:沪锡(日,元/吨) | 266740 | 3850 LME3个月锡(日,美元/吨) | 33250 | -70 | | | 8月-9月合约收盘价:沪锡(日,元/吨) | -20 | 10 主力合约持仓量:沪锡(日,手) | 26471 | -162 | | | 期货前20名净持仓:沪锡(日,手) | 1701 | 611 LME锡:总库存(日,吨) | 2060 | 75 | | | 上期所库存:锡(周,吨) | 7198 | 243 LME锡:注销仓单(日,吨) | ...
60年跨国物流集团穿越周期,CEO透露……
Sou Hu Cai Jing· 2025-07-10 10:21
EMO Trans集团首席执行官兼总裁Marco Rohrer EMO Trans集团中国公司EMO Trans China Limited(翼锚中国)执行董事孙祖民 GDP排名位于前40%~50%的国家,占全球贸易市场份额的80%~90%,这成为EMO Trans集团落子的依据。 随着逆全球化浪潮危机显现,地缘政治风险攀升趋势推动供应链重构,国际供应链企业纷纷布局多元化市场,除了深耕成熟市场之外,加快开拓新兴市场 步伐。 起源于德国、拥有60年历史的EMO Trans集团,以稳健的运营风格穿越多个航运周期。过去的发展沉淀了什么?哪些竞争要素能够穿越周期、应对不确定 性? Marco Rohrer还向中国航务周刊记者深度解读了EMO Trans集团的全球市场布局战略,他分析道:"对EMO Trans集团来说,北美洲、亚洲、欧洲仍是核心 战略市场。" 在地缘政治环境日益复杂的当下,作为一家跨国物流集团,开拓新兴市场成为主动应对变化的重要战略。 EMO Trans集团经营60年,以稳健著称,在进军新兴市场时有何选择标准? Marco Rohrer告诉中国航务周刊记者:"GDP排名位于前40%~50%的国家,占全球 ...
不能低估对手!外媒:中国储备了10万吨镍,欧洲囤积中国稀土
Sou Hu Cai Jing· 2025-07-10 10:21
"资源为王"的理念,依旧是永不过时的真理。许多人可能会因为眼下石油、煤炭、天然气、稀土等资源看似充足,而错误地认为未来会一直如此,然而这种 看法过于理想化。事实上,资源是有限的,迟早有一天会枯竭。如果现在不做好足够的预防措施,未来资源供应中断时,可能连后悔的机会都没有。 最近,《金融时报》刊登了一则引人注目的新闻,进一步验证了这一点。文章提到,中国自去年12月起购买了多达10万吨的镍,并将其以国家储备的形式存 储在国内的仓库中。该报分析认为,考虑到中美关系日益紧张,中国正加紧储备这些战略资源,以巩固其在全球供应链中的话语权和主导地位。 这一分析确实有其合理性。毕竟,中国本土的镍资源并不丰富,而在电动汽车、航空航天等重要领域,对镍的需求巨大。因此,中国要保证这些关键领域的 原材料供应,就不得不为可能出现的资源短缺做足充分准备。不过,《金融时报》似乎忽略了一点:在中国大举储备镍的同时,美国和欧洲也没有闲着。它 们正竭尽全力采购中国的稀土资源,企图确保自己在全球技术竞争中的优势地位。 欧盟工业事务专员斯特凡·塞乔纳在上月底公开表示,为了应对来自中国的"经济勒索",并避免稀土供应链的中断,欧盟应当联合起来建立稀土储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