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

Search documents
国家统计局:5月份家电和音像器材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53%
news flash· 2025-06-16 02:12
国家统计局:5月份家电和音像器材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53% 智通财经6月16日电,国家统计局16日发布数据显示,5月份,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持续显效,限额以上 单位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通讯器材类、文化办公用品类、家具类商品零售额分别增长53.0%、 33.0%、30.5%、25.6%。 ...
中金研究 | 本周精选:宏观、策略、房地产
中金点睛· 2025-06-14 00:28
中金点睛"本周精选"栏目将带您回顾本周深受读者欢迎的研究报告。 01 房地产 Industry 2025下半年展望 | 房地产:信心、耐心与决心 >>点击图片查看全文<< 我们认为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可大体分为三个阶段,分别对应"住房交易量"、"房价"、"房地产投资"三类指标的企稳回 升;其中,步入正循环的核心点是供需结构改变带来的房价预期向上,或应成为市场耐心跟踪关注的关键转折信号。政策端促成"止跌回稳"仍需更大 决心,推进实体市场供需结构调整的措施落地和防范化解企业端衍生风险的措施补充是短期关键。我们此前在2025年度策略《 房地产:迈向止跌回 稳 》中提出三种政策强度情景;考虑到年初以来政策进展和市场表现、房地产政策约束条件的突破仍须时间、市场供需结构较历史上景气周期仍有 差距,我们认为对于房地产基本面磨底期的持续时长做充分估计,2025年演绎"中政策"情景的概率较大,其中仅销量表现由于926政策效果持续时长 超预期或略好于"中政策"情景。而一旦供需结构调整带动价格预期转为积极,我们认为总住房销量修复至历史合理水平对应的上行空间十分可观, 一、二手房占比结构的再平衡也意味着新房交 ...
张瑜:全球化“退潮”下美股海外业务的隐忧——七问美股海外经营状况
一瑜中的· 2025-06-13 14:57
文 : 华创证券研究所副所长 、首席宏观分析师 张瑜(执业证号:S0360518090001) 联系人:殷雯卿 (19945767933) 核心观点 在美国关税政策的环境下,全球"去美元化"的讨论愈演愈烈。本文从美股上市公司海外业务的角度出发,刻画了美股公司海外业务的画像: ① 大企业海外业务占比 3 成,高于小企业( 20% )。 ② 科技( 51% )、材料( 38% )、医疗( 35% )、通讯业( 34% )的海外业务敞口最大,其中科技与通讯业市值占标普 500 的近一半;这些行业中通讯业 海外业务增速自 2017 年以来普遍高于整体收入增速,是对海外业务依赖最高的行业。 ③ 标普 500 权重股的海外收入占比普遍高于行业均值,同时海外业务的利润率也高于本土(如 2024 年苹果海外收入占比 57% ,行业均值 51% ,海外利润率 42% ,整体利润率 32% ;亚马逊海外收入占比 39% ,行业均值 27% ,海外利润率 17% ,整体利润率 11% );即美国巨头企业对海外经营的依赖度较高。 ④ 披露中国业务的标普 500 企业中,科技与通讯业( 25% )的中国营业收入比重高于整体均值( 17 ...
大湾区港股企业可有序回深上市,哪些公司能赶上风口?(附名单)
Ge Long Hui· 2025-06-12 10:18
日前发布的《关于深入推进深圳综合改革试点深化改革创新扩大开放的意见》(简称《意见》)政策文件中,首次明确表 示,允许香港上市的粤港澳大湾区企业回归深圳交易所上市。 《意见》表示,健全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激励约束机制。支持深圳开展科技产业金融一体化专项试点。健全科技型企业信 贷、知识产权证券化、科技成果和知识产权交易等实践场景和规则体系。优化科技型企业债权和股权融资协同衔接机制。深 化绿色金融改革。支持保险资金依法合规投资在深圳发起设立的主要投向特定领域的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和创业投资基金。允 许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的粤港澳大湾区企业,按照政策规定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 简单来看,在港上市的企业常见的架构分为两类,即红筹架构和H股架构。其中此次《意见》出台后,红筹架构企业回A上市 备受关注。 而创业板目前只针对"未在境外上市的红筹企业"。 从深交所的上市条件来看,深交所主板针对已在境外上市的红筹企业二次上市给出了2套标准,满足其一即可: 1、市值不低于2000亿元; 2、市值200亿元以上,拥有自主研发、国际领先技术,科技创新能力较强,在同行业竞争中处于相对优势地位。 | (1) 已在境外上市的红筹企业 | | | ...
A股中,哪些行业才是“就业担当”?
2 1 Shi Ji Jing Ji Bao Dao· 2025-06-10 23:25
上市公司不仅是股民的投资对象、股民们希望通过它们赚钱,同时也是众多劳动者的就业单位。Wind 数据显示,截至6月5日,A股共有31个一级行业(申万)、5400多家上市公司。 这些上市公司提供了多少就业岗位?哪些行业的员工"赚"得更多? 随着2024年上市公司年报的披露,财通证券统计了相关数据: 1、员工总数增长,平均月薪约10800元 整体来看,员工数量方面,疫情后我国上市公司员工总数仍旧保持增长,2024年上市公司员工总数超过 2500万人。 平均月薪方面,2024年上市公司员工平均月薪水平在10800元左右。 2、国有大型银行员工人数最多 财通证券选择了2024年员工人数最多的前10个行业作为代表,所选员工总数占全市场上市公司员工总数 的36.2%。 从行业分类来看,2024年上市公司中,吸纳就业最多的行业主要是金融、汽车、建筑地产和消费电子。 其中,国有大型银行员工总数最多,达165.5万人,增速为0.4%,占全市场就业总数的6.5%;其次是乘 用车行业,员工为140.9万人,增速为21.3%,占总数的5.5%。 3、汽车、电子行业贡献了较多的新增就业 从变化趋势来看,乘用车、汽车零部件、消费电子的员工 ...
深圳民企刷榜中国专利奖,持续研发高投入终有高回报
Nan Fang Du Shi Bao· 2025-06-10 16:02
近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布第25届中国专利奖授奖决定,深圳创新主体再获佳绩,总获奖数量81项,约 占全国奖项总数的10.5%,创下历史新高。其中,获得金奖项目9个,含中国专利金奖5项、中国外观设 计金奖4项,占全国金奖总数的22.5%;获得银奖项目8个,优秀奖项目64个。 专利数量直观地反映一个地方的科技创新实力,《深圳市2024年知识产权白皮书》披露,2024年,深圳 多项核心知识产权指标持续保持领先态势,全市专利授权量24.19万件。而在此次发布的奖项中,无论 是获奖数还是反映顶级科技创新成就的金奖数量,深圳都有着突出的表现。这些数据直观展示了近年深 圳在科技创新方面的成果,这座城市的经济活力和创新实力由此可见一斑。 更值得注意的是,此次获得的专利奖项"含新量""含金量"越来越高,生物医药、新能源、电子通讯、智 能机器人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科技创新动力十足,而在通信技术、人工智能、大数据等领域也出现了不少 优秀的专利成果。既有专利数量的保障,也有专利质量的提升。在新兴产业强化科技创新意义重大,能 确保在新的科技革命和经济周期中占得先机。 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带来的科技革命,必将引发新一轮的科研竞赛。那些愿意在科技 ...
超583颗卫星坠落,马斯克祸不单行
Sou Hu Cai Jing· 2025-06-10 12:00
大家知道,大气层一旦受到太阳耀斑影响,会出现急剧膨胀的现象,这就会导致大气层摩擦增加。由于近中低轨道的卫星大气摩擦增加,阻力必然增大,导 致卫星无法按预期寿命环绕地球工作,坠落可能性也越来越大。毕竟星链系统更多是中低轨道卫星,若大气层变得密集,就会导致更多卫星坠毁。 这本身是自然现象,但对马斯克来说,必然需要投入大量成本弥补卫星坠毁。马斯克希望未来星链系统能拥有4.2万颗卫星,这个数字相当庞大。若想维持 4.2万颗卫星,马斯克每年都得持续发射更多候补卫星、备用卫星,才能维持其强大的卫星通讯能力。所以对马斯克而言,如果资金收入不到位,星链系统 将难以维持。 中国人有句老话叫"祸不单行",马斯克现在是不是正经历祸不单行?特斯拉的日子不好过,现在Space X的日子也不好过,再加上马斯克和特朗普的关系比 较敏感,甚至有些微妙。 马斯克为何说祸不单行?因为他寄予厚望的星链系统出了问题——就在最近,马斯克的星链系统大批卫星坠落,Space X的商业版图看来受到了巨大冲击。 Space X的首次发射是在2019年,2022年就有卫星坠落,这本身也是正常现象,毕竟马斯克发射的卫星数量实在庞大,刚开始时坠落的卫星数量还算在合 ...
关税博弈反转不断,三大高息港股板块受影响较少
Quan Jing Wang· 2025-06-09 11:43
5月A股与港股不同程度反弹,恒生指数累计月涨幅达5.29%,并在6月首周继续上涨2.33%。市场情绪转 趋乐观,始于5月中旬中美在日内瓦举行贸易谈判,双方就90天内大幅互降关税达成阶段性共识。然而 仅半个月,特朗普在社交媒体发文指责中方未能履行承诺,稀土出口管制议题再度发酵,关税博弈不确 定性再度上升。平安港股通红利精选混合基金经理丁琳指出,在持续波动的市场环境中,部分高息股具 备较高安全边际。 后市另一影响要素是中国潜在的政策刺激力度。因关税的不明朗有可能继续抑制企业投资与居民消费意 愿,若终端需求持续疲弱,或将加剧低通胀甚至通缩压力。然而中国财政政策已呈现边际宽松迹象,央 行亦通过下调7天期逆回购利率等措施释放流动性支撑信号,从而对市场形成一定托底作用。丁琳指 出,建议投资者仍以稳健为导向,重点配置基本面稳固、具备高股息特征的防御性板块,包括金融、电 信、能源及公用事业等。 这些行业近期备受关注,不仅因为在经济复苏阶段展现出较高的盈利能见度与成长韧性,更因它们的业 务处在受关税政策直接影响相对有限的领域。针对近期银行股的突出表现,丁琳认为,"银行业估值水 平仍有上升空间,叠加较高的股息收益率及显著的防御属 ...
宏观专题:七问美股海外经营状况:全球化“退潮”下美股海外业务的隐忧
Huachuang Securities· 2025-06-09 08:32
STOLITES 证券研究报告 宏观研究 宏观专题 2025年06月09日 【宏观专题】 全球化"退潮"下美股海外业务的隐忧 一七问美股海外经营状况 核心结论:在美国关税政策的环境下,全球"去美元化"的讨论愈演愈烈。本 � 文从美股上市公司海外业务的角度出发,刻画了美股公司海外业务的画像: 1 大企业海外业务占比 3成,高于小企业(20%)。 2 科技(51%)、材杆(38%)、医疗(35%)、通讯业(34%)的海外业务 敞口最大,其中科技与通讯业市值占标普 500 的近一半;这些行业中通讯业 海外业务增速自 2017年以来普遍高于整体收入增速,是对海外业务依赖最高 的行业。 3 标普 500 权重股的海外收入占比普遍高于行业均值,同时海外业务的利 润率也高于本土(如2024年苹果海外收入占比 57%,行业均值 51%,海外利 润率 42%,整体利润率 32%;亚马逊海外收入占比 39%,行业均值 27%,海 外利润率 17%,整体利润率 11%);即美国巨头企业对海外经营的依赖度较 高。 华创证券研究所 证券分析师:张瑜 电话:010-66500887 邮箱:zhangyu3@hcyjs.com 执业编号: ...
七问美股海外经营状况:全球化“退潮”下美股海外业务的隐忧
Huachuang Securities· 2025-06-09 06:12
证 券 研 究 报 告 【宏观专题】 全球化"退潮"下美股海外业务的隐忧 ——七问美股海外经营状况 核心结论:在美国关税政策的环境下,全球"去美元化"的讨论愈演愈烈。本 文从美股上市公司海外业务的角度出发,刻画了美股公司海外业务的画像: ① 大企业海外业务占比 3 成,高于小企业(20%)。 ② 科技(51%)、材料(38%)、医疗(35%)、通讯业(34%)的海外业务 敞口最大,其中科技与通讯业市值占标普 500 的近一半;这些行业中通讯业 海外业务增速自 2017 年以来普遍高于整体收入增速,是对海外业务依赖最高 的行业。 ③ 标普 500 权重股的海外收入占比普遍高于行业均值,同时海外业务的利 润率也高于本土(如 2024 年苹果海外收入占比 57%,行业均值 51%,海外利 润率 42%,整体利润率 32%;亚马逊海外收入占比 39%,行业均值 27%,海 外利润率 17%,整体利润率 11%);即美国巨头企业对海外经营的依赖度较 高。 ④ 披露中国业务的标普 500 企业中,科技与通讯业(25%)的中国营业收入 比重高于整体均值(17%),但近 2 年来自中国的收入增长慢于整体,特别是 英伟达来自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