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推

Search documents
“前置”的阿里,为什么提出“大消费”而不是“新消费”
Tai Mei Ti A P P· 2025-06-27 12:56
过去的一周,阿里巴巴连续做出重大调整。6月23日,阿里巴巴集团CEO吴泳铭发布全员邮件,宣布即 日起,饿了么、飞猪合并入阿里中国电商事业群。范禹继续担任饿了么董事长兼CEO,向蒋凡汇报。南 天继续担任飞猪CEO,向蒋凡汇报。饿了么、飞猪继续保持公司化管理模式,业务决策执行上与中国电 商事业群集中目标、统一作战。 吴泳铭在全员邮件中表示,"这是我们从电商平台走向大消费平台的战略升级。未来,我们将更多从用 户角度出发优化整合业务模式和组织形态,为用户创造更丰富优质的生活消费体验。" 紧接着6月26日晚,阿里巴巴集团发布2025财年年报,再次交出一份积极的变革成绩单: 年报显示,2025财年,阿里巴巴集团收入9963.47亿元,净利润同比增长77%至1259.76亿元。在AI需求 的强劲推动下,阿里云财年收入突破双位数增长,AI相关产品收入连续七个季度实现三位数同比增 长。淘天集团投入用户增长和体验提升,新买家强劲增长,88VIP会员规模超5000万。跨境业务表现强 劲,国际数字商业集团财年收入同比增长29%。 财年内,阿里有序退出了高鑫零售、银泰百货等资产,稳步提升多个互联网平台业务的经营效率,高 德、虎鲸文娱等 ...
阿里合伙人“瘦身”幕后:核心变阵 聚焦赛道完成切换
Zhong Guo Jing Ying Bao· 2025-06-27 07:12
6月26日,阿里巴巴发布2025财年年报。根据年报惯例披露了最新合伙人信息,总数从26人精简至17 人,其中戴珊、方永新、彭蕾、宋洁、孙利军、武卫、俞永福、张勇、朱顺炎9人已退出合伙人之列。 "以戴珊、彭蕾等为代表的创始团队'十八罗汉',开始隐身幕后,意味着阿里巴巴一个时代的结束。"一 位阿里巴巴长期观察人士认为。以蒋凡为代表的业务一号位开始撑起核心组织,对阿里巴巴意味着一个 新的开始。 合伙人瘦身幕后,暗示着一直处于调整中的阿里巴巴完成了赛道整合:2025财年有序退出高鑫零售、银 泰百货等资产,聚焦电商、"AI+云"两大核心业务;明确加码投入AI,阿里巴巴宣布未来三年投入3800 亿元。 "在明确宣布投资3800亿元之前,阿里巴巴已经在AI领域做了诸多隐形投资,涉及初创企业孵化、AI相 关应用多个层面。"一位接近资本市场的人士对《中国经营报》记者表示,阿里合伙人变阵在意料之 中,接下来需要新生力量持续进入。 让听得见"炮声"的人做决策 阿里巴巴合伙人制度始于2009年。2009年9月10日,阿里巴巴10周年晚会上,时任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 主席马云宣布,18位阿里巴巴创始人将于当晚辞去"创始人"的身份,变成集 ...
阿里巴巴,重磅发布!
中国基金报· 2025-06-26 14:04
【导读】阿里年报披露变革成绩单,阿里致股东信聚焦AI 中国基金报记者 曹雯璟 6月26日晚间,阿里巴巴集团发布2025财年年报,再次交出一份积极的变革成绩单:在AI需求的强劲推动下,阿里云财年收入突破双位数 增长,AI相关产品收入连续七个季度实现三位数同比增长。淘天集团投入用户增长和体验提升,新买家强劲增长,88VIP会员规模超5000 万。跨境业务表现强劲,国际数字商业集团财年收入同比增长29%。 在致股东信中,阿里巴巴表示,阿里的基因里没有守成,只有创造。今天的阿里巴巴,正在以创业者的姿态,开启面向AI时代的全新征程。 净利润同比增长77% 阿里年报披露变革成绩单 年报显示,2025财年(2024年4月1日至2025年3月31日),阿里巴巴集团收入9963.47亿元,净利润同比增长77%至1259.76亿元。 年报显示,2025财年,阿里云服务了约63%的中国A股上市公司,阿里云模型平台"百炼"的用户数量呈现显著增长,阿里AI产品正在传统 垂直行业迅速渗透。 财年内,淘天集团客户管理收入(CMR)同比加速增长至6%。高质量消费群体88VIP会员规模增长至超5000万人,并继续展现出高留存 率。年报显示,2 ...
阿里巴巴梭哈AI
Sou Hu Cai Jing· 2025-06-23 01:33
不过,出乎很多人意料之外的是,虽然电商受到了来自拼多多、抖音等平台的激烈竞争,但阿里电商还 是守住了自己的阵地。而在AI领域,阿里巴巴却已开辟了另一片新天地。 2024年往前数三年,我们称之为阿里巴巴失去的三年。 而进入到2025年,阿里巴巴开始全面投入AI,并在今年年初宣布了一项重大计划,未来三年要投入超 过3800亿用于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硬件基础设施建设,如此大的资金投入直接打破了中国民营企业在AI 与云计算基础设施领域最大的金额投入。 一开始,大家只是觉得阿里巴巴财大气粗,其实并不看好阿里巴巴All in AI。毕竟如今的阿里巴巴已经 是一个庞大的集团公司,几乎任何大公司都免不了多多少少会有一些大公司病,阿里巴巴同样也会存在 大公司病。 AI战绩不菲 在过去的7个季度中,阿里巴巴的AI收入实现了三位数的增长,每个季度的增长率都在100%以上,显示 出强劲的增长势头。 前不久上线的阿里通义千问3,一上市就登顶了全球开源模型。在LiveCodeBench(由加州大学伯克利分 校、麻省理工学院和康奈尔大学的研究人员开发)大语言模型评测榜单中,千问3模型性能全面超越 R1、OpenAI-o1等全球顶尖模型,成为全 ...
618里读懂淘宝天猫的“扶优战略”
Sou Hu Cai Jing· 2025-06-20 11:28
以这些优质商家品牌为代表,各品类都呈现类似良性交易情况,满足消费者真实需求的交易影响提升, 流量匹配逻辑也获得全面优化。 文丨师天浩 出品丨师天浩观察(shitianhao01) 刚刚结束的618,众多商家终于喜笑颜开。 自今年淘宝天猫再次领头重视"真实有效的增长",行业经历"唯低价论"弯路后,又一次回归长期价值这 个正确路径上。 6月19日,淘天集团公开了最新战报,截至6月18日24点,453个品牌在天猫618成交破亿,同比去年增长 24%。其中,苹果、美的、海尔、小米、华为、源氏木语、耐克、格力、斐乐、vivo、珀莱雅、阿迪达 斯、欧莱雅等品牌稳占天猫618"10亿俱乐部"。 过去几年,仅退款泛滥带来的薅羊毛、不负责下单等现象,导致电商整体退货率走高,劣质交易比例增 多影响了整个行业走向。一些平台为了收益考量(仅退款订单同样提供佣金),及低价带来的"引流"作 用,不断地压榨电商上下游各个环节,致使供需两端皆走向逆淘汰的怪圈。 如何让行业重归良性增长,如何再一次在新环境中探索出新路径。今年618前,淘宝就对流量分配、商 家激励和补贴等多种政策进行调整,总归一句话,提供优质商品、服务的商家将获得平台更大幅度扶 ...
618大模型的涟漪,正开启一场关于效率的电商AI大考
Sou Hu Cai Jing· 2025-06-19 09:19
每年的618购物季,不仅是上半年中国电商行业的高光时刻,也是所有平台与商家的存量搏杀。然而,大模型之家注意到,在喧闹的GMV排行榜 之外,一个更具深意的趋势正在悄然生长——企业如何在AI技术的加持下实现组织智能化跃迁。尤其是2025年,这场618更像是一场关于大模型 能力与业务融合深度的实战演练。 淘宝则依托"羚客"SaaS平台实现直播调度自动化,同时大规模上线AI主播与数字人直播。这种组合不仅显著降低了人力成本,更带动了转化率的 提升。同时,直播间内的智能互动系统也能实现商品推荐与问题应答,使每一场直播成为算法驱动的内容引擎。 不同于往年以促销为核心的节奏,今年的618,是AI真正站上舞台中央的一年。不只是电商平台内部的智能调度,更是触达至直播间里的数字 人、客服场景的智能体、营销系统的AIGC工具,乃至整个产业链的协同逻辑与资源配置。我们看到的,是一次关于企业AI战略执行能力的集中检 验,也是一次对AI商业价值变现路径的真实验证。 AI已不仅仅是电商背后的生产力工具,更是竞争中台。一个能否以AI驱动决策与服务流转的企业,开始在效率、体验乃至成本结构上,与传统逻 辑决裂。技术的加速跃迁,让这个行业不再只是快 ...
大厂的AI梦,靠广告来养
3 6 Ke· 2025-06-17 04:18
经历了3年狂热的AI技术军备竞赛,科技大厂的比拼正式进入了Next level。 其实从2023年开始,国内互联网大厂便陆续在财报中强调AI的重要性,但落地成果有限。直到今年, AI技术开始规模化落地,转化为实际商业价值,且主要体现在云服务和广告两个方向。 只是目前,没有哪家公司能靠AI实现正向现金流。这是阶段性成果还是长期价值,还有待更长时间校 验。 接入AI:从幕后走到台前 国内大厂对AI的探索不算晚,尤其是BAT,腾讯早在2012年就成立了优图实验室,百度2013年成立了深 度学习实验室。但早期AI更多扮演着提升现有业务效率的「幕后英雄」,而非独立的利润中心。 比如腾讯将计算机视觉领域的研究「人脸检测」应用于QQ空间的「人脸识别相册分类」功能,「图像 识别」被整合到微信「扫一扫」功能,支持商品条形码识别、街景文字提取等场景。比如百度将深度学 习技术应用于语音识别,提升语音识别率,并推出语音搜索客户端方便用户语音输入检索信息。阿里在 2017年成立达摩院后之后依然遵循此逻辑。 尽管都是用于提升效率,具体的落地场景与商业模式分化出两种模式。阿里、百度更侧重底层技术输 出。 前者凭借阿里云的算力优势,为大模型 ...
拼多多CEO称反哺商家算长期投资,盈利能力或将持续受到影响
雷峰网· 2025-05-30 09:48
" 拼多多Q1业绩远低于市场预期。 " 作者丨梁辰 编辑丨林觉民 无论是主动加大对商户的扶持,还是被动应对国补之下的额外投入和海外关税政策变化,都显著挤压了拼 多多的利润空间。 值得留意的是,促销和广告活动支出继续推高了销售及营销费用,一季度达到了约334.0亿元人民币, 这 一数字甚至超过了处在年末营销大促期的2024年第四季度 ,后者约为313.6亿元人民币。 这股阵痛甚至会延续到第二季度,尤其是利润将继续因拼多多的补贴投入而受到影响。 618大促期间,主要竞争对手都在加码即时零售,这无疑将威胁拼多多的核心基本盘用户的黏性和频次, 更何况这类电商大促一直是利好阿里巴巴、京东和抖音这类品牌场域的电商平台。不仅如此,2025年4 月,拼多多针对商家的千亿补贴支出也将在第二季度业绩上有所体现,而这也将进一步拉高成本。 短期内,拼多多面临多方承压。 拼多多并未直接披露国内市场和海外市场的业绩,而是分别以在线营销服务及其他收入和交易服务收入拆 解营收。业绩报告显示,一季度,在线营销服务及其他收入约为487.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5%,交易 服务收入约为469.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 这就是一个比耐心的游戏。 ...
重走扩张路线:阿里“复兴”进展到哪了?
3 6 Ke· 2025-05-27 09:30
其一,2022年之后阿里进入了以优化效率为主的系列改革(ROIC为主要锚定指标),这是扩大投资的前置条件; 其二,2025财年阿里资本支持大幅攀升,其驱动力不仅仅来自于对未来的押注,亦是前一阶段业务和资本配置优化后的结果,这也是资本市场所期待 的; 其三,全站推广让淘天找到增长新抓手,扩张要依托于效率的改善速度。 2023年以来,"复兴"开始逐渐成为市场与舆论对阿里的主要叙事。简单来说,通过激烈的人事和业务变动,阿里经营重点在由"求量"到"求质"转移, 加之近期下重注在AI领域,市场对企业的信心也开始恢复(2025年阿里股价从最低80港币上下,一度上涨至150港币)。 2025年Q1(2025财年Q4)财报发布后,阿里股价出现了较大幅度的回调,主要理由集中在:总营收和资本开支低于市场预期,一些人对阿里"复 兴"的进度和成色产生了怀疑。 那么到底阿里2025年Q1财报如何,企业"复兴"进展如何呢?本文核心观点: 扩张的前提条件:ROIC重回双位数 2023新财年开启时,蔡崇信曾表示:阿里的运营 ROIC(投资资本回报率,用于评估公司是否通过其投资创造价值)为一位数,集团的目标是将其提 升到两位数。 在财务分析中 ...
AI助力天猫618提效:助超140万商家提升投放效率,生成超1亿商品素材
Cai Fu Zai Xian· 2025-05-27 04:52
5月28日,天猫618第二波狂欢即将开启。今年,淘宝天猫不仅为商家提供了小红书种草链路打通、30亿 阿里妈妈红包补贴、2500亿"极速回款"额度等促增长举措,还将AIGX技术体系进一步融入电商经营全 链路,用AI助力商家经营提效。 据了解,淘宝天猫AIGX技术体系已经在其众多业务中实现落地价值,AIGI(索引)、AIGR(推荐)让好的 商品更高效地触达消费者、满足消费者购物意图,AIGB(出价)、AIGA(拍卖)、AIGC(创意)、AIGD(数 二、基于AIGB-R1升级"货品全站推",ROI交付率提升10% 营销投放是商家在大促实现增长的关键手段,也是目前电商AI应用最深入的场景。 5月,阿里妈妈依托于自研广告大模型LMA2及AIGB-R1出价模型,将"全站推广"全面升级为"货品全站 推",可通过AI智能筛选并预测未来有GMV增长空间的商品,按照优质新品、潜力品和机会爆品进行选 品打标并提供差异化增长方案,从而有效提升商品的投放转化率。 数据显示,截至天猫618第一波大促现货开卖首日,阿里妈妈货品全站推助超140万商家生意增长,ROI 交付率提升10%。其中,海尔核心爆品成交提升2.7倍、SK2核心单品净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