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程系列

Search documents
地平线机器人(9660.HK):高端辅助驾驶行业核心受益者 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Ge Long Hui· 2025-06-25 06:33
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目标价为8.60 港元:由于地平线目前正处于产品初期放量阶段,且我们预计 其2025-2026 年仍将维持财务亏损,因此我们采用市销率(P/S)对其进行估值。我们选取英伟达、 ARM、Mobileye 和黑芝麻智能作为可比公司,给予地平线20倍2026 年P/S 估值,得到目标价为8.60 港 元。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机构:华兴证券 研究员:王一鸣 风险提示:1)智能驾驶或高级辅助驾驶进展不及预期;2)行业竞争加剧;3)贸易壁垒或监管等其他 不利因素影响;4)供应链风险;5)客户集中度过高风险。 充分受益于全球智能驾驶增长潜力:根据地平线机器人(简称"地平线")招股书和灼识资讯的数据统 计,全球/中国的智能汽车销量2030 年将分别达到~8,000 万辆/3,000 万辆,届时高阶辅助驾驶+高级自动 驾驶的渗透率将接近100%水平。在此进程中,我们认为以地平线为代表的国内第三方供应商将直接受 益于智驾功能的快速普及。根据年报显示,地平线2024 年在中国OEM 高级辅助驾驶市场的份额超过 40%,龙头地位稳固。同时,地平线独特的软硬件结合能力和对高端芯片市场的逐步渗透将支撑其 ...
中国车载芯片自主化进程提速,从“25%”到“100%”
Xin Lang Cai Jing· 2025-06-24 07:02
来源:芝能汽车 根据日经报道,部分中国汽车企业正在全面加速车载芯片的国产化进程,目标在2027年实现100%本土化。 这是政策导向与市场自觉的叠加效应,电动化与智能化趋势下,中国车企试图打破"卡脖子"困境的系统性努力。这件事情对于全球芯片格局影响是很大 的。 车载芯片是现代汽车"软硬融合"架构的核心支撑。一个整车通常需搭载数百颗芯片,覆盖感知、控制、通信、执行等多个维度。 从系统架构看,芯片大致可划分为五类:主控类(如MCU、SoC)、通信类(如CAN/LIN/以太网收发器)、功率类(如IGBT驱动、功率管理)、传感器 类(如毫米波雷达前端、摄像头ISP)及功能安全类芯片(如TPM、安全认证模块)。 国产车规芯片的系统角色 与当前替代技术路径 中国芯片厂商在上述几大类芯片中的起步阶段各不相同。当前取得突破的主要集中在主控与通信类产品。 | | | | | 芝能智芯 | | --- | --- | --- | --- | --- | | | | 汽车芯片分类 | | | | 芯片类别 | 定义 | 产品特征 | 应用领域 | 示例 | | 类芯片 (高成熟 度) | 已在整车量产的 成熟芯片 | 成熟制程中低性 ...
地平线机器人-W(09660):高端辅助驾驶行业核心受益者,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Huajing Securities· 2025-06-23 09:27
| 目标价: HK$8.60 | 当前股价: HK$6.46 | | --- | --- | | 股价上行/下行空间 | +33% | | 52 周最高/最低价 (HK$) | 10.38/3.32 | | 市值 (US$mn) | 3,766 | | 当前发行数量(百万股) | 4,576 | | 三个月平均日交易額 | 138 | | (US$mn) | | | 流通盘占比 (%) | 84 | | 主要股东 (%) | | | CARIAD Estonia | 18 | | Everest robotics | 13 | | SAIC QIJUN | 8 | | 按 2025 年 6 月 19 日收市数据 | | | 资料来源: FactSet | | 主要调整 | | 现值 | 原值 | 变动 | | --- | --- | --- | --- | | 评级 | 买入 | N/A | N/A | | 目标价 (HK$) | 8.60 | N/A | N/A | | 2025E EPS (RMB) | (0.07) | N/A | N/A | | 2026E EPS (RMB) | (0.02) | N ...
强势新品打开成长空间,怎么看地平线机器人-W“入通”后的投资机会
Zhi Tong Cai Jing· 2025-05-27 01:03
5月26日,地平线机器人-W(09660)正式进入港股通名单,这一消息既标志着资本市场对其软硬结合技术 路径的高度认可,同时也预示着地平线作为国内头部智能辅助驾驶解决方案供应商,即将加速迎来价值 发现及重估。 自2024年10月下旬上市以来,作为行业里的"明珠",地平线一直备受瞩目。智通财经注意到,上市后地 平线的股价走势始终呈现出高活跃的特征,同时国内外主流券商亦对其进行积极覆盖,再到此次一如预 期顺利纳入港股通,地平线在资本市场的受欢迎程度之高不言而喻。闻歌知意,如此高的热度之下,市 场大概更需要对地平线的中长期投资价值有清晰的认知。 地平线HSD开局即大热,市场高度认可背后正是地平线以技术为基,软硬协同共筑核心竞争力。据介 绍,HSD搭载了当前最强性能的国产智能辅助驾驶计算方案征程6P,基于创新推出Horizon Cell"弹夹系 统",实现硬件可插拔、软件可升级,支持车载计算平台快速升级,在技术层面上满足了车企差异化需 求;不仅如此,该系统还有HSD300、HSD600、HSD1200三个版本方案可供客户选择,为客户提供从普 惠级到高性能再到全场景的全价格端、全性能段解决方案,满足不同用户的配置需求和 ...
【招商电子】地平线机器人-W(9660.HK)深度报告:国内头部智驾解决方案供应商,软硬一体打造智驾生态标杆
招商电子· 2025-05-19 14:05
点击招商研究小程序查看PDF报告原文 地平线机器人是中国乘用车高级辅助驾驶(ADAS)和高阶智能驾驶(AD)解决方案的领军企业。公司坚持软硬结合技术路径,硬件芯片可实现低中高 级市场全覆盖,同时打造芯片+算法+工具链的全栈解决方案,全方位赋能车企及生态伙伴。随着征程6系列陆续搭载上车及HSD的量产,我们预计公司有 望充分受益于智驾平权趋势下的高阶智驾渗透率加速提升,实现定点加速突破、市场份额及营收快速扩张。首次覆盖,给予"**"评 级 。 地平线机器人是国内领先的智能驾驶芯片和解决方案供应商。 公司成立于2015年,专注乘用车高级辅助驾驶(ADAS)和高阶智能驾驶(AD)领域, 2017年至今发布多代征程系列芯片,2025年征程系列芯片累计出货将超1000万件;软硬一体打造的Horizon Mono/Pilot/SuperDrive智驾方案已实现商业化落 地。公司客户包含大众集团、比亚迪、理想、奇瑞、吉利等主流车企,2024年公司在中国OEM ADAS/AD市场份额分别超40%/30%,排名第一/第二。受 益于智驾功能渗透、定点车型快速突破,近年来公司营收实现强劲增长,2021-2024年CAGR达72%,2 ...
地平线机器人-W:软硬一体,向高而行,开启智驾新征程
China Securities· 2025-05-18 16:05
证券研究报告·港股公司深度 汽车零部件 软硬一体,向高而行,开启智 驾新征程 核心观点 公司是国内第三方智驾芯片及解决方案龙头,具备软硬一体技 术、战略及商业模式领先性。25 年是征程 6 系列芯片及高阶全栈 智驾解决方案 HSD 量产元年,实现量价齐升,其中:J6M/ E 芯片 配套比亚迪、理想等客户出货量有望超百万套,基于 J6P 的 HSD 解决方案定点配套奇瑞等客户有望刷新市场认知。在国内中高阶 智驾平权加速渗透及产业链自主可控趋势下,公司智驾解决方案 有望成为主机厂选择的最大公约数,开启新一轮加速成长周期。 摘要 公司定位:披着芯片外衣的算法软件公司,聚焦智驾解决方案 公司以算法起家,创业目标成为机器人时代的 Wintel;2019 年战 略聚焦智驾并发力软硬一体及先发量产,目前已成长为国内第三 方智驾解决方案龙头。全栈软硬件产品包括芯片、底软(BP U 及 工具链)及算法等,征程系列智驾芯片市占率国内第一,2024 年 交付约 290 万套,其中 ADAS 芯片 J2/J3 国内市占率超过四成, AD 芯片 J5 市占率仅次于英伟达及华为。业务覆盖解决方案及技 术授权服务两块,2024 年总营收 ...
自研高阶智驾芯片替代英伟达的潜力分析
是说芯语· 2025-04-29 22:59
申请入围"中国IC独角兽" 半导体高质量发展创新成果征集 在当下中国汽车智驾产业的发展进程中,自研芯片成为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从市场份额数据来看,不同企业的自研芯片各有表现。盖世汽车研究院数据 显示,2024年上半年,英伟达Orin-X以近73万颗的装机量,占据35.9%市场份额,在国内智驾芯片市场仍占据重要地位。但中国本土企业也在奋力追赶, 不断抢占市场份额。其中,地平线、华为、黑芝麻智能、蔚来汽车等企业已推出多款具备国际竞争力的产品。这些芯片在算力、能效比、量产进度及生态 布局方面展现出差异化优势,逐步挑战英伟达Orin的统治地位。 地平线作为国内智驾科技领域的佼佼者,根据高工智能汽车研究院数据,2024年上半年凭借征程系列计算方案,以28.65%的份额位居市场第一,在自主 品牌乘用车前视一体机计算方案市场(L2ADAS)更是以33.73%的市场份额跃居首位。其征程家族产品覆盖低、中、高阶全场景智驾量产需求,累计出货 量已超600万套,并且已经赋能超80家生态伙伴推出成熟产品,超40家投入主机厂定点及量产项目,强大的市场影响力和广泛的客户基础,使其在市场竞 争中优势明显。 黑芝麻智能同样表现不俗,2022 ...
地平线优势扩大 智驾新品同步跟进
BambooWorks· 2025-03-31 00:34
财报显示,公司各项主要指标均实现强劲双位数增长,高级辅助驾驶系统(ADAS)和高阶自动驾驶(AD)解决 方案获得了车企的青睐。去年公司获得100余款新车型定点,截至去年底累计定点车型达310款,覆盖40多 个汽车品牌。 对于像地平线这样的公司来说,项目定点是未来增长的关键驱动力,预示着潜在收入来源。但需要注意的 是,相当部分设计车型可能不会量产,而成功量产的车型也需要一两年时间才能贡献可观收入。 尽管如此,地平线充足的定点项目储备仍推动去年业务高速发展。公司全年营收从15.5亿元增至23.8亿元, 增幅53.6%。年内交付各类解决方案290万套,累计交付量达770万套。 分业务看,授权及服务收入同比劲增70.9%至16.5亿元,公司称这"主要是由于智能汽车行业加速朝着智能化 转型"。产品解决方案收入增长31%至6.64亿元。 这家高级辅助驾驶系统 (ADAS) 和高阶自动驾驶 (AD) 技术供应商去年营收同比增长 53.6% ▶ 地平线去年营收增长53.6%,受益于产品组合变化,毛利率提升近7个百分点至77.3% ▶ 公司预计其征程系列处理硬件累计出货量今年将突破1,000万片 Key takeaways: ...
60页深度 | 智能驾驶芯片行业专题:地平线机器人-W和黑芝麻智能的投资价值分析【国信汽车】
车中旭霞· 2025-02-08 10:56
核心观点 智能驾驶芯片行业:千亿市场空间大赛道,国产芯片厂商崭露头角 技术进步+成本下降+消费者接受度高,智能驾驶行业渗透率加速提升,在ADAS功能进一步普及的推动下, 全球 ADAS SoC市场预计从2023年的275亿元增至2028年的925亿元,CAGR为27.5%。自动驾驶SoC供应商方面, 中国的 主要自动驾驶SoC市场参与者包括地平线、黑芝麻智能等;其他国家的主要自动驾驶SoC市场参与者包括英伟达、 Mobileye、高通、Texas Instruments(TI)及瑞萨。目前英伟达、高通、地平线、华为、黑芝麻等均推出了适配L3级及 以上高阶智能驾驶的芯片方案。 地平线机器人-W:自主智能驾驶解决方案龙头 地平线产品包括汽车解决方案(2023年营收占比95%,下同)和非车解决方案(5%)两部分,2023年,公司收入15.52 亿元,同比增长71%,净利润为-67.4亿元。 1)产品端, 汽车解决方案方面,地平线作为国内头部智能驾驶SoC芯片 厂商,征程系列芯片布局包括征程2、征程3、征程5、征程6,已完全覆盖L1-L4智能驾驶。 2)客户端, 依托完整成 熟的软硬件产品矩阵与智驾全栈技术,从IP开 ...
地平线上市,资本市场迎来一类 “慢” 公司
晚点LatePost· 2024-11-06 10:32
以下文章来源于晚点Auto ,作者晚点团队 晚点Auto . 从制造到创造,从不可能到可能。《晚点LatePost》旗下汽车品牌。 身处智能驾驶硬件和软件的交叉地带,地平线要在快速变化中抓住确定性。 争论还在持续。投资论坛中,被看好和怀疑的是同一家公司:地平线。 10 月 24 日上午,地平线以中国最大智驾解决方案供应商的身份登陆港股,募资 54 亿港元,成为港股今 年最大科技 IPO。上市首日,地平线股价一度涨超 30%,市值最高超 700 亿港元,目前市值约为 670 亿港 元。 一些分歧来自评估公司的标准不同。支持者认为,地平线前景广阔,也有人觉得,要实现目标,挑战太 多。 在中国资本市场,地平线是少见的一类科技创业公司:它比大多数先进制造企业更重视软件算法,比软件 算法公司对硬件投入更多,目标是在尚未普及的智能驾驶生态中,做高难度、高价值的底层基础设施—— 为智能汽车提供计算方案和配套的基础软件。 而地平线之所以想做新的计算方案,是因为看到了参与塑造一个新技术生态的机会。2015 年初筹备创业 时,地平线创始人余凯曾告诉地平线种子轮领投方、五源资本创始合伙人刘芹,"未来所有计算机都会变 成机器人",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