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混动技术
icon
Search documents
选择智能四驱电混技术体系 长城汽车解答“为何不做增程”
Core Viewpoint - Great Wall Motors is focusing on its Hi4 technology instead of range-extended electric vehicles (REEVs), emphasizing efficiency and cost-effectiveness in the competitive new energy vehicle market [1][2][5] Group 1: Technology Comparison - The Hi4 technology offers a more efficient driving mode compared to REEVs, as it includes a direct drive mode that reduces energy loss in mid-to-high-speed scenarios [1][2] - Hi4 technology is designed to cater to various vehicle categories, including mid-size, large, and off-road vehicles, enhancing its applicability across different consumer needs [2][4] Group 2: Market Demand and Strategy - The demand for four-wheel drive (4WD) systems is increasing due to urban traffic developments and rising self-driving tourism, creating new opportunities for Great Wall Motors [4] - Great Wall Motors plans to invest 19 billion yuan in 2024 for the development of smart new energy technologies, with Hi4 being the core of its technological strategy [5] Group 3: Competitive Advantage - By choosing a more technically demanding hybrid route, Great Wall Motors avoids homogenized competition in the market dominated by brands like Ideal and Aito, establishing a unique brand identity [5] - The Hi4 architecture allows Great Wall Motors to offer a "4WD experience at a 2WD price," providing a competitive edge in the new energy technology sector [5]
比亚迪汽车5月交出漂亮出海答卷
Zhong Guo Jing Ji Wang· 2025-06-20 14:14
在欧洲传统汽车豪强的腹地,比亚迪5月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数据显示,在英、法、德、 意、西五大核心市场,比亚迪5月总销量达10199辆,以6619辆的优势超越特斯拉,电动化布局再提速。 这不仅是数字上的胜利,更是中国汽车在全球成熟市场一次进阶。 比亚迪在欧洲市场的突破是全方位的。5月,比亚迪在英国销量达3025辆,同比猛增408%;德国销 量1857辆,环比增长18.6%,同比暴涨824%;意大利销量近2000辆,环比增长15.6%;西班牙销量2434 辆;法国销量938辆。 这背后是比亚迪精准的战略布局,以及坚定的执行力。5月,比亚迪在欧洲15国同步推出专为欧洲 消费者打造的小型纯电车"海鸥",精准切入快速增长的核心细分市场;高端品牌腾势借势米兰设计周高 调宣布登陆欧洲,进一步丰富了产品矩阵和品牌形象。截至目前,比亚迪在欧洲已布局10款覆盖纯电及 混动的车型,建立了超过350家经销商网点。 可以说,比亚迪用数据回应了此前外界对其出海的质疑。2021年,比亚迪在欧洲的注册量仅1000多 台;2024年欧洲注册量飙升至近6万台;2025年1-4月销量已达约5.5万台,接近2024全年水平,其中4月 欧洲新能源 ...
【新能源】2025年4月新能源汽车行业月报
乘联分会· 2025-06-09 08:08
点 击 蓝 字 关 注 我 们 本文全文共 1517 字,阅读全文约需 5 分钟 销量表现 01 乘用车市场整体表现 4月,乘用车市场销量为169.6万辆,同比上涨10.1%,环比下降9.5%;新能源市场销量约 为87.1万辆,同比表现仍优于整体市场(+29.3%),但环比降幅略高于整体市场(-10.2%)。 4月,新能源市场的销量占总体乘用车销量的51.3%,较上月减少0.4%,相比去年同期上 涨7.6%。 新能源市场整体表现 新能源乘用车市场销量TOP10城市 4月,纯电动销量约55.0万辆,同比上涨34.5%,环比下降14.0%;插电混动销量约32.1万 辆,同比上涨21.3%,环比下降2.8%。 2025年新能源累计销量320.0万辆,累计同比上涨32.7%。 4月,TOP 10城市销量占比为25.5%,比上月(25.0%)上升0.5%;TOP 3城市与上月一致, 分别是:广州市、成都市、深圳市。 分燃料类型看,TOP 10 城市销量均以纯电动居多;从产权归属看,以个人用户居。 本月TOP 10城市除北京市(49.0%)外新能源渗透率均超过50%,TOP3城市为:深圳市 (66.1%)、西安市(60. ...
合作期间经历大量磨合交锋!奥迪PPE平台首车搭载华为智驾
第一财经· 2025-06-05 03:16
2025.06. 05 "如果一个行业进入到一个恶性的内卷、恶性的竞争,所有人都不盈利,售价大幅地下降,产品的品 质一定会受到影响。作为奥迪来讲,我们希望坚守造车的基本逻辑。"李凤刚对记者表示,针对当前 行业内卷情况,作为豪华品牌,主机厂应该明确豪华品牌经销商授权的准入标准,按标准严格管控门 店,奖罚分明。 "中国电动车产业进入了 3.0时代。"一汽奥迪汽车销售公司执行副总经理李凤刚近日对记者表示, 1.0时代,各车企在电动化技术的研发和生产制造上进行了系统地投入,核心是电动化技术的突破, 其中特斯拉起到了很重要的推动作用;2.0时代,以特斯拉及中国互联网企业入局为主,带来的很多 新鲜技术和能量改变了行业发展,智能化的发展是一个重要标志,而传统车企重安全可靠但创新不 足,新势力富有创意但安全可靠性有差距;客户需求的迭代推动了3.0时代的到来,即兼顾品质与创 新。 中国是德系豪华车企在全球最大的市场。在燃油车领域,ABB(奥迪、奔驰和宝马)的市场地位仍 然稳固。但在新能源领域,过去外资车企常因冗长的研发周期被诟病"脱离中国市场",推出的豪华 电动车车机系统沿用欧洲逻辑,导航体验落后。从德系豪华车企此前推出的电动 ...
多元并举 融合创新 “混”出全球汽车动力系统协同创赢最优解
助力全球实现碳中和愿景,汽车产业责无旁贷。当下,积极奔赴在"零碳之路"的全球汽车产业,正以多元技术创新、全产业链、全生态协同的实际行 动,推进汽车动力系统减排降碳,为全球碳中和目标的实现,贡献着举足轻重的"汽车力量"。 混合动力汽车凭借优秀的燃油经济性、出色的环保性能、突出的续驶优势、出众的驾乘体验、多元的使用场景,受到全球市场青睐。数据显示,截至 2024年,全球乘用车动力市场,电动车型占比达到14%,包括HEV、PHEV、REEV在内的混合动力车型占比16%,已超过纯电车型占比。 不可否认,多种技术路线的百花齐放、多元协同构筑的创新生态,使混合动力逐渐成为车用动力技术转型升级的主要方向之一。2025年5月28日,由 上海市松江区人民政府、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中国内燃机工业协会指导,浩思动力Horse Powertrain承办的第五届车用动力系统国际论坛(以下简称"论 坛")在上海举行。来自政、产、学、研、企各方代表围绕"双碳驱动,多元共赢"的主题汇聚全球智慧、凝聚产业共识,共议全球汽车多元化动力系统技 术转型升级如何深刻影响汽车产业变革;共谋全球净零排放的目标下,汽车产业协同推进混合动力技术的创新之道;共同 ...
拆解魏建军的全球棋局 中国汽车需坚持长线主义
中国汽车的下一程在哪里?这是中国汽车人一直在砥砺探索的方向。 近两年来,中国的新能源汽车销量登顶全球市场销冠。2024年,我国新能源汽车的产销量进一步提升至 1288.8万辆和1286.6万辆,10年蝉联全球冠军。 核心电动化、智能化技术正实现全栈自研。800V高压平台、5分钟快充技术量产应用,中国汽车从跟随 走向"引领",开始掌握决定未来的话语权。这是由一大批中国车企共同创造的历史。 但繁荣背后也有危机。 中国汽车要如何长远发展?"汽车工业列为了我们重点发展的支柱工业,不要让这么多年的心血,打了 水漂。"长城汽车(601633)董事长魏建军永远是那个鸣响行业警钟的人。"要是鬼灯我一定要把它吹灭 了,让这个行业得到健康的发展。"魏建军近日表示。 更难能可贵的是,魏建军一直在探索走出这一怪圈的路径。魏建军说:"中国汽车产业快速发展的这三 四十年,我们经历了改革开放,我是(改革开放的)见证者、践行者,也是想做捍卫者。" 他指出,必须加强汽车产业的治理,"求是,才能让行业得到健康发展。"他依旧在重申汽车产业的长期 主义,正如他此前强调的:"做事还是要看长一点,不是解决当下的问题,是解决未来的问题。" 价格战背后,规 ...
清醒者魏建军与中国汽车产业的价值觉醒
Xin Lang Cai Jing· 2025-05-24 09:50
无论从保有量、销量还是技术发展速度来看,中国已经是毫无疑问的全球汽车第一市场,汽车大国的身份牢牢坐实。但另一方面,在从汽车大国 迈向汽车强国的过程中,中国市场一边展现出了极高的繁荣度,一边却也暴露出了一些行业乱象——比如,内卷式竞争、虚假宣传、只追求规模 不重视盈利、过分关注价格而忽视了品质…… 2025年5月20日,国家发改委高层发布《关于综合整治重点产业内卷式竞争的通知》,明确将汽车行业"虚假宣传""价格战"等乱象列为重点整治对 象。这一政策风向的转变,与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近期在多场采访中提到的观点形成共振。 比如,他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呼吁:"求是,才能让行业得到健康发展。"作为中国汽车工业35年的亲历者以及改革开放的见证者、践行者和捍卫 者,近期魏建军频繁发声,希望以"求是"的态度,剖开行业真相。 可以说,他既是为深受乱象危害的中国汽车人发声的行业代言人,也是捍卫"中国制造"底线的守门人。从揭露行业造假到警示资本裹挟风险,从 呼吁技术理性到构建产业链协同,他的每一次发声都在为中国汽车从"规模虚胖"转向"高质量发展"添砖加瓦。 破除虚假繁荣,重建产业诚信 中国汽车产业近年来的狂飙突进,掩盖了数据造假、过度 ...
观车 · 论势 || 为坚守技术长期主义的勇气与担当点赞
从技术储备的角度来看,他们多年来在传统燃油发动机、变速器以及新能源电池、电机、电控等核心技 术领域持续投入研发,积累了丰富的技术经验。只有深厚的技术积累,才能使得他们有底气拒绝增程技 术这种"捷径",选择一条更具挑战性但更符合自身长期发展战略的技术路线。 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许多企业在技术路线上摇摆不定,可谓"随风倒"。看到哪种技术短期内有 利可图就快速跟进,缺乏对技术创新的深入探索和长期规划。这种短视的行为在短期内虽能获得一定的 市场份额,但从长远来看,既不符合企业对技术创新的竞争趋势,企业大规模涌入也使得行业陷入同质 化竞争的恶性循环。相比之下,坚守技术长期主义显得尤为可贵。它不仅展现了企业的战略定力和技术 自信,也为整个汽车行业树立了榜样。 当然,笔者并不能肯定长城汽车目前的技术选择一定正确。汽车行业的技术发展日新月异,未来的技术 路线充满了不确定性。但无论如何,长城汽车这种敢于坚持、不随波逐流的精神,值得给予充分的肯定 和赞扬。 在新能源汽车产业从"政策驱动"向"价值驱动"转型的关键节点,"打死不做增程"的战略抉择,本质是对 产业规律的敬畏、对技术本真的坚守、对长期价值的信仰。当行业陷入"参数内 ...
燃油车“回潮”!多车企聚焦发力内燃机,69.3%购车者将燃油车作为首选
Hua Xia Shi Bao· 2025-05-08 09:12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刘凯 北京报道 在"五一"假期出行高峰的能源消费图谱中,新能源汽车与燃油车均呈现出火热的市场景象。国家电网智慧车联网 平台数据显示,5月1日至4日全国高速服务区新能源汽车充电量达3068万千瓦时,同比增幅28%,印证了新能源渗 透率持续攀升的产业趋势。然而在充电桩密度较三年前提升2.7倍、超充技术普及率达45%的背景下,仍有69.3% 的购车者将燃油车作为首选。 企业策略,燃油车技术依旧很关键 业内看来,燃油车在中国市场的持续生命力,源于用户需求分层、技术互补效应与产业基础适配性的三重逻辑共 振,形成了难以被单一技术路线颠覆的生态护城河。 从市场发展来看,中国汽车市场正呈现出"油电并行"的技术演进图谱。尽管新能源车国内渗透率在2024年已经来 到了47.6%,同比增加12个百分点,但基于国内地域跨度大、用车场景复杂的特征,燃油车仍占据半壁江山。J.D. Power调研显示,西北地区燃油车保有量占比高达68%,而混动车型在三四线城市的销量增速连续18个月超纯电车 型20个百分点,这揭示了能源转型的梯度性特征。 因此,传统车企也正以技术创新重构燃油车竞争 ...
一季度利润同比增长70% 福田汽车持续锚定 “双碳” 与“全球”战略
本报记者 陈燕南 北京报道 近日,福田汽车发布2025年一季报,营业收入148亿元,同比增长15%;归母净利润4.36亿元,同比增 长70%。而这得益于福田汽车销量的稳步增长。2024年,福田汽车实现总销量61.4万辆,连续多年稳居 行业榜首,其中新能源汽车销量同比增长34.98%,海外出口15.3万辆,连续14年保持第一,展现出传统 业务与新能源转型协同发展的强大动能。 近日,福田汽车可持续发展报告发布会在北京总部召开。为驱动绿色转型,福田汽车聚焦"双碳"战略, 并首次发布了ESG报告。 针对如何平衡ESG 投入与经济效益的问题,福田汽车副总经理、新闻发言人巩海东对包括《中国经营 报》在内的媒体表示,短期内,ESG 建设确实会增加企业成本,例如传统高能耗生产体系的改造、产 品研发投入等,都会导致成本上升。但从长远来看,ESG 对提升企业竞争力和全球化发展具有显著促 进作用。 巩海东强调,福田始终坚持"规模领先" 与 "规模效益平衡" 的战略,ESG 建设有助于企业在全球化进程 中把握机遇,提升市场地位。从企业长期发展目标 "争创世界一流商用车企业" 出发,ESG 投入是必要 的。产品研发投入、降低制造成本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