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代半导体

Search documents
香港首座 8 英寸碳化硅晶圆厂获批,项目总预算超 7 亿港元
Sou Hu Cai Jing· 2025-07-01 03:49
公开资料显示,杰立方半导体于 2023 年 10 月在香港注册成立,并于 2024 年 6 月正式投入运营,其全 球研发中心也同步启用。该公司正规划建设香港首座 8 英寸碳化硅先进垂直整合晶圆厂(IDM),预计 将于 2027 年正式投产。 7 月 1 日消息,据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新闻公报网站,香港创新科技署(创科署)6 月 25 日宣布,"创 新及科技基金"下设的"新型工业评审委员会"支持杰立方半导体(香港)有限公司提交的"新型工业加速 计划"申请。 该项目计划建设第三代半导体碳化硅晶圆生产设施,属于先进制造技术领域。这是相应"新型工业加速 计划"获支持的第三个项目,项目总预算超过 7 亿港元(IT之家注:现汇率约合 6.39 亿元人民币),预 计将获批约 2 亿港元(现汇率约合 1.83 亿元人民币)的资助。 IT之家获悉,香港特区政府于 2024 年 9 月推出"新型工业加速计划",以支持生命健康科技、人工智能 与数据科学、先进制造与新能源技术等战略性企业,符合条件的企业需在香港投资不少于 2 亿港元(现 汇率约合 1.83 亿元人民币)建设新的智能制造设施,每个申请项目的总成本须至少为 3 亿港元(现 ...
香港优化新型工业化资助计划,资助额280万港元以下项目简化评审
Di Yi Cai Jing· 2025-06-25 10:34
香港计划到2032年,制造业占GDP比重提高到5% 香港特区创新科技署25日就新型工业化资助计划推出优化措施,申请资助额280万港元以下的项目将按 新订立的简化评审程序处理,以加快申请项目的审批流程。 据香港特区政府新闻公报,香港创新科技及工业局局长孙东表示,特区政府积极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 通过新型工业化资助计划和新型工业加速计划为香港经济注入新动力。他乐见企业利用这两项计划的资 助在香港建立新的智能生产设施,推动香港新型工业及多元经济的发展。 香港特区政府于2022年提出打造"国际创科中心"的目标,以解决制造业空心化问题,新型工业化是实现 该目标的途径之一。根据香港特区政府统计处发布的数据,2023年,制造业占本地生产总值的百分比为 1%,而香港的目标是到2032年,制造业占比能提高到5%。 按照新型工业化计划,短期目标包括实现各类智能生产线投入生产、推动科研成果转化、建立人才库 等;中期目标包括开拓新能源和生命健康科技等新兴产业,贡献香港制造业GDP等;到2035年的长期目 标是基本达到新型工业化,产业符合智能化、高端化及绿色化。 基于土地资源紧张、工业基础薄弱、用人成本高昂等短板,香港希望吸引高端制造 ...
英飞凌大中华区总裁潘大伟:看好AI和机器人,推进中国本地制造
2 1 Shi Ji Jing Ji Bao Dao· 2025-06-20 13:03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张赛男 实习生许思佳 上海报道 "2025财年,英飞凌AI相关业务的营收预计将达到6亿欧元;2026财年,这一数字预计将达到10亿欧 元。"近日,英飞凌科技全球高级副总裁及大中华区总裁潘大伟在接受包括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在内的 媒体采访时表示。 英飞凌在汽车芯片、功率半导体和第三代半导体等领域都位于行业前列。2024年,英飞凌汽车电子的全 球市场占有率为13.5%,位列榜首;汽车电子在中国市场占有率更高,为13.9%;功率分立器件和模块 领域的全球市场占有率为17.7%,连续多年保持份额第一;微控制器领域的全球市场占有率为21.3%, 首次登顶全球MCU榜首。 从下游应用看,"汽车业务""工业与基础设施业务""消费、计算与通讯业务"是英飞凌的三大业务支柱。 其中,在消费、计算与通讯业务板块,潘大伟特别谈到了AI和机器人市场的机会,表示会加码相关投 入。 以ChatGPT为代表的大模型掀起了这轮AI发展的用电焦虑,这使得英飞凌的电源产品有所作为。据介 绍,英飞凌在AI电源应用场景上可提供硅、碳化硅、氮化镓三种产品组合。 潘大伟表示,300mm GaN的全规模化生产,将有助于实现GaN与硅的 ...
江丰电子(300666):靶材跻身全球领先行列 零部件全品类覆盖发展势头强劲
Xin Lang Cai Jing· 2025-06-19 13:02
江丰电子成功搭建以超高纯金属溅射靶材为核心,半导体精密零部件、第三代半导体关键材料共同发展 的产品体系。靶材产品在技术和市场份额均跻身全球领先行列;零部件形成全品类覆盖,在供应链国产 化趋势逐渐加强的背景下发展势头强劲。 投资建议:公司三大产品体系建设稳步推进,靶材需求显著受益于下游厂商新建产能落地,同时精密零 部件产品在供应链国产化趋势逐渐加强的背景下发展势头强劲。我们预计公司2025-2027 年营收分别为 46.42/59.84/76.06 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25/6.79/9.19 亿元。首次覆盖,给予"强烈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下游终端市场需求不及预期风险,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无法如期产业化风险,市场竞争 加剧风险,产能扩充进度不及预期的风险,系统性风险等。 靶材:2024 年靶材收入23.33 亿元,同比增长39.51%;毛利率31.35%,同比提升2.90 个百分点。公司现 已成为全球领先的半导体溅射靶材制造商,产品进入到全球领先的3nm 工艺制程,是台积电、中芯国 际、SK 海力士、联华电子等全球知名芯片制造企业的核心供应商,赢得了众多国际知名晶圆制造企业 长期、稳定的需求订单,市 ...
英飞凌在中国推进本土化战略 AI相关业务年收入将达10亿欧元
Zhong Guo Jing Ying Bao· 2025-06-15 03:06
中经记者 李玉洋 上海报道 据了解,虽然英飞凌成立于1999年,但其前身为西门子半导体部门,后者早在1995年就在无锡设立了工 厂。 财报显示,英飞凌2024财年(截至2024年9月30日)实现营收149.55亿欧元,其中大中华区营收占比达 34%,是全球占比最大的市场。 作为德国芯片大厂,英飞凌在汽车芯片、功率半导体和第三代半导体等领域都位于行业前列。据介绍, 继拿下全球汽车MCU(微处理器)市场份额第一之后,英飞凌在2024年整体MCU市场也首次跃居全球 首位;在全球车用半导体市场,该公司连续5年蝉联榜首;而在全球功率半导体市场,其也连续21年稳 居第一。 "2025财年,英飞凌AI相关业务的营收预计将达到6亿欧元;2026财年,这一数字预计将达到10亿欧 元。"在"2025英飞凌媒体日"上,英飞凌科技全球高级副总裁及大中华区总裁、英飞凌科技消费、计算 与通讯业务大中华区负责人潘大伟如此表示。 今年是英飞凌进入中国市场的第30年,从晶体管时代到人工智能时代,英飞凌见证并参与了中国半导体 产业的发展。《中国经营报》记者注意到,ChatGPT这些大模型掀起了这轮AI发展的用电焦虑,足可见 发展电能对于AI的重 ...
气派科技业绩会:行业温和复苏 在手订单稳中有升
Zheng Quan Shi Bao Wang· 2025-05-21 09:50
据介绍,2024年,气派科技在晶圆测试方面完成了第三代半导体、电源管理、MCU、Nor-Fash、LDO 等产品系列的测试开发和量产;引进LaserTrim设备,增加DC/DC、电源管理IC等模拟类器件的测试范 围;新增OTP测试流程,MCU以及Nor-Fash产品测试量产。在高密度大矩阵引线框封装技术方面,公司 持续扩大高密度大矩阵引线的产品覆盖,报告期,公司完成SOP、TSSOP、SOT89的高密度大矩阵集成 电路封装技术的开发,SOP、TSSOP均已大批量生产,SOT89完成设计审核、项目立案、产线架设并通 线。 "半导体行业经过2022、2023年度深度调整后,2024年度在需求上温和复苏,公司订单逐渐增多,产能 利用率有所恢复,经营业绩同比有所改善。"气派科技(688216)副总经理、董事会秘书文正国在2024年 度暨2025年第一季度业绩说明会上表示,随着行业的温和复苏,公司在手订单稳中有升。 资料显示,气派科技是华南地区规模最大的内资集成电路封装测试企业之一,公司掌握了5G基站GaN 射频功放塑封封装技术、高密度大矩阵集成电路封装技术、小型化有引脚自主设计的封装方案、封装结 构定制化设计技术、F ...
以园区能级之“进” 撬动经济发展之“稳”
Zhong Guo Jing Ji Wang· 2025-05-06 02:25
转自:南通日报 近日,崇川举办一季度经济运行监测分析暨开发园区高质量发展大会。主要领导带队,深入作为全区经 济发展主阵地的崇川经济开发区、港闸经济开发区、市北高新区,实地检阅、感受这三大开发园区高质 量发展成效。 从科创项目,到人才项目,再到重特大工业项目、文旅服务业项目,奔走在三大开发园区,一处处或施 工正酣,或生产正忙的场景,充分展现了园区发展的澎湃动能。 让主阵地扛起主责任。崇川区印发《园区高质量发展三年奋斗目标》,明确到2027年这三大园区要分别 跻身全省前30、前40、前5,不断提升园区发展能级,持续撬动经济发展。 项目为王—— 三大开发园区"齐头并进" 临时围墙正在施工、现场布设基本完毕……4月28日,崇川经济开发区新胜路南、通欣路东,由江苏舯 航泓达精工机械有限公司投资5亿元打造的舰船装置研发及制造基地项目正式奠基。 据介绍,该项目占地40亩,规划建设5万平方米智能厂房,引进先进智能精密加工与检测设备,推动实 现超声防污、固废处理、高效热能、过滤净化等系统装置规模化生产和全链化保障,预计达产后年产值 3亿元、贡献税收上千万元,并带动本地加工、材料等上下游企业协同发展。 项目为王,撬动经济高质量发 ...
新洁能(605111):2024年报、2025年一季报点评:业绩稳健增长,多领域开花打开成长空间
Huachuang Securities· 2025-04-29 13:33
Investment Rating - The report maintains a "Strong Buy" rating for the company, expecting it to outperform the benchmark index by over 20% in the next six months [7][22]. Core Views - The company demonstrates steady growth in performance, with revenue for 2024 projected at 1.828 billion yuan, reflecting a year-on-year increase of 23.83%. The gross margin is expected to improve by 5.67 percentage points to 36.42% [6][7]. - The company is diversifying its product offerings and optimizing its market structure, with significant contributions from high-end sectors such as automotive electronics and AI servers. The revenue composition for 2024 is expected to be 35% from industrial automation, 18% from automotive electronics, and 15% from photovoltaic storage [7][8]. - The company is investing in R&D, with an allocation of 1.04 billion yuan in 2024, representing 5.67% of revenue. This investment is aimed at advancing technology and developing new products, particularly in the IGBT and third-generation semiconductor sectors [7][8]. Financial Summary - **Revenue Projections**: - 2024: 1,828 million yuan - 2025: 2,243 million yuan (22.7% growth) - 2026: 2,719 million yuan (21.2% growth) - 2027: 3,224 million yuan (18.6% growth) [2][8] - **Net Profit Projections**: - 2024: 435 million yuan - 2025: 541 million yuan (24.4% growth) - 2026: 655 million yuan (21.2% growth) - 2027: 795 million yuan (21.4% growth) [2][8] - **Earnings Per Share (EPS)**: - 2024: 1.05 yuan - 2025: 1.30 yuan - 2026: 1.58 yuan - 2027: 1.92 yuan [2][8] - **Valuation Ratios**: - Price-to-Earnings (P/E) ratio for 2025 is projected at 30 times, with a target price of 39.1 yuan per share [3][7].
蓝箭电子2024年营收7.13亿元,今年Q1亏损728.99万元
Ju Chao Zi Xun· 2025-04-29 08:07
4月28日,蓝箭电子发布2024年年度业绩报告。报告显示,公司全年实现营业收入7.13亿元,同比下降3.19%;归属 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511.18万元,同比下降74.11%。 | | 2024 年 | 2023 年 | 本年比上年增减 | 2022 年 | | --- | --- | --- | --- | --- | | 营业收入(元) | 713, 059, 932. 31 | 736, 580, 879, 68 | -3. 19% | 751, 633, 605. 95 |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元) | 15, 111, 764. 37 | 58, 368, 765, 24 | -74. 11% | 71, 424, 649. 05 |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 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元) | 10, 892, 252. 47 | 42, 395, 530. 89 | -74. 31% | 69, 168, 448. 44 |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元) | 139, 038, 717. 12 | 92.607,221.44 | 50. 14% | 95, 995, ...
全球半导体产业链的重构及其应对
半导体芯闻· 2025-04-27 10:46
如果您希望可以时常见面,欢迎标星收藏哦~ 来源:内容来自学习时报 ,谢谢 。 半导体产业作为现代工业金字塔尖的"明珠"和数字经济的核心底座,支撑着人工智能、6G通信、 新能源汽车等新兴产业发展,全球市场规模增长迅速。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科 技革命和大国博弈相互交织,深刻重塑全球秩序与发展格局,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叠加全球芯片短缺 危机等因素,半导体产业关键地位尤为凸显,主要经济体加速布局半导体产业与技术。 半导体产业正经历广泛而深刻的全球性变革。 半导体产业链涵盖基础材料研发、设备制造上游环 节,芯片设计、制造、封装、测试中游环节,消费电子、汽车电子、AI服务器终端应用等下游环 节,呈现高技术、高资本密集型产业特征。在过去效率优先的传统因素驱使下,各国基于资源禀 赋、技术水平、成本考量、产业基础等差异,充分发挥比较优势进行分工布局,半导体产业链在全 球范围内形成高度垂直化分工格局。如美国主导芯片设计,日本、荷兰聚焦关键材料与设备,东亚 地区凭借成熟供应链和低成本劳动力长期主导制造、封测环节。当前,随着技术不断迭代升级,人 工智能、量子计算等前沿领域的加速突破,以及全球经济格局、地缘政治等多重因素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