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远川投资评论
icon
Search documents
过冬的医药行业,不冬眠的医药基金
远川投资评论· 2025-04-02 07:43
一年前,施跃和他的团队做了一个国内基金圈少有人敢于尝试的事情。 2024年3月14日下午,和谐汇一的官方公众号发表文章,对即将开启百亿美金蓝海市场的NASH(非酒精性脂肪肝)赛道进行了详细介绍[1]。业内很多人都知道当 日晚间,FDA即将公布对首款NASH治疗药物Rezdiffra的评审,如果最终获批,将会创造该领域的历史性突破。 在 FDA 公告前,和谐汇一敢于对这项突破性技术做出前瞻预判,在小圈子里引起了很多赞叹。 事实上,这已经不是和谐汇一医药团队第一次做出这种判断。无论是港股上市的创新药出海龙头,还是因为获得了某款国产创新药海外授权而涨幅超十倍的美股 明星公司,和谐汇一的买入点常常都是市场还没有形成"一致性预期"的时候。 对于施跃和医药团队里的其他年轻研究员来说, 他们凭借对医药行业的深入研究和敏锐洞察,以及在投资实践中积累的经验,生动诠释 了"超额收益往往来自于 非共识的正确" 这一理念。 但从理论到实践,"非共识"往往需要一个投资团队投入专注的研究心力,并有果敢的魄力在该出手的时候,坚决出手。 放在整个行业维度,这种认知上的加持、信念上的加码也是一个医药投研团队在过去几年国内医药行业整体低迷的现实 ...
为什么互联网企业是内需复苏的 "卖铲人"?
远川投资评论· 2025-04-01 04:57
而在过去两年,宏观经济的关键变量在于内需。 2023年,消费对于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了82.5%,2024年虽然降至44.5%,但依然是最大的贡献力 量。在今年两会期间,"扩大内需"更是上升至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十大重点任务之首。 刺激内需不仅成为了政策端发力的重点,在资本市场中也成为了率先受益于经济复苏的方向。换句话来 说,找到内需增长的β也就意味着找到了消费行业的下一个机会。 距离消费板块2020年的辉煌已经过去了四年多的时间,资本市场对其的关注度却从未减少过。 2025年3月13日,呼和浩特推出了全国力度最强的育儿补贴政策,唤醒了人们沉睡许久的消费投资热 情:次日消费板块迎来了全面爆发,食品饮料ETF(515170)的涨幅也一度高达5.09%。 事实上, 消费作为一个顺周期的行业,板块性行情往往会同步于宏观经济拐点的出现 。根据信达证券 研究报告,在经济见底后的半年内以及经济回升期中,与经济增速较为敏感的行业会有超额收益;最具 有代表性的便是消费板块,在这两个阶段消费板块的胜率和月度超额收益都好于其他板块[1]。 结构性的增长 自 2024年 以 来,老铺黄金、泡泡玛特等公司的巨大涨幅让 资本市场再一次感受 ...
AI时代,一个内容社区的盈利样本
远川投资评论· 2025-03-30 14:30
AI以一种前所未有的效率和广度,回应着人类的好奇心,改变了我们为问题寻找答案的方式。 2024 年 9 月,谷歌公布了一个数据:自己的搜索引擎全球市场份额十年来首次跌落到 90%以下。显然 这只是一个开始。 当DeepSeek用免费和开源的方式,让大模型以一个极其迅猛的速度大规模普及之后,传统搜索引擎不可 避免地走到了产品生命周期的尾声。 与此同时,AI 还在不断向外蔓延:它改变了我们的写作方式,我们的绘画方式,我们的拍摄方式……所 有我们可以称之为"内容"的东西,在这个AI浪潮里,都处于某种"被取代"的焦灼中。 然而,3 月 26 日晚间,作为一个以问答形式为主的内容社区,知乎却交出了一份令人振奋的财报——在 躬身涌入 AI 浪潮之后, 2024 年第四季度,知乎实现了上市以来首次单季度盈利, 净利润 8640万元, 经调整净利润9710万元。 用自然语言再把这个财务数据读一遍就是:AI 不仅没有杀死知乎,而且让知乎终于赢了一次。 作为一个拥有海量优质用户和专业内容的UGC社区,知乎的盈利路径其实也回应了当下至关重要的一个 命题: 在 AI 强大的智力面前,人类依然也必然会继续从事内容的创造。我们只是需要一 ...
量化卷大模型,还有意义吗?
远川投资评论· 2025-03-27 06:41
风评转向很快,量化从股市敌对势力到掀起科技国运,仅用了一年时间。 DeepSeek R1的开源,几乎拉齐了中美大模型的代差,也重塑了量化行业的公众形象。对于过去两年深 陷某种道德困境的量化私募行业而言,AI 实验室成为了当下一个不可忽视的风口。在巨大的社会价值面 前,扩招的消息一个接着一个。 宽德Will Lab招募AI工程师,鸣石创世纪AI Lab招募AI科学家,蒙玺AI Lab招募机器学习实习生,黑 翼、磐松、正定、启林、世纪前沿近期也加入AI抢人之争。 而头部量化之间,这场AI军备竞赛其实早已暗流涌动。 众所不周知的是,明汯已囤了数千张GPU卡,数万张CPU核,在金融数据的应用场景下AI算力可以达到 400P Flops;九坤更是与微软亚洲研究院复现了DeepSeek R1模型,在此之前低调建立了Data Lab、AI Lab、水滴等多个AI实验室。 看起来DeepSeek已不仅是资本市场信心重启的重要催化剂,更变成了一些量化私募的OKR,激励他们以 更重要的角色参与到时代进程里。 只是在与多位量化管理人交流后,笔者感受到一种温差:如火如荼的投产之下,各大建立AI实验室的量 化在大语言模型能力上距离De ...
贝莱德的选择题
远川投资评论· 2025-03-25 07:04
2025 年的一季度,贝莱德上了两次热搜。 第一次是 2 月底,这家全球最大的资产管理公司,断供了上海两栋写字楼 7.8 亿人民币的贷款。要知 道贝莱德 2024 年末的资产管理规模达到 11.6 万亿美元,体量之大可以位列全球第三大经济体。仅计 算它所持有中国科技巨头——腾讯、比亚迪、美团、阿里、小米的股票,价值就接近 3000 亿人民币。 与此同时,贝莱德整个 2024 年的净利润接近 64 亿美元,显然不是因为没钱才当的"老赖"。 毕竟,反手贝莱德又以买家的身份出现在了巴拿马运河的世纪交易案中,228 亿美元的开价,差不多是 贝莱德过去四年的利润总和。 如果你在生活中遇到一个税后可以存下 200 万的小红书金领,刚刚拿出四年的积蓄溢价买入一套市中 心黄金地段的老房子,却告诉别人自己供不起一只入门级 LV 的消费贷,你一定觉得匪夷所思。 但当一个富可敌国的超级资本集团,做出这种看似矛盾的取舍时,它一定是把自己的算盘抠到了旁人无 法企及的高度。 在金融世界的食物链中,中小机构可以只活在金融周期里,大型机构会被迫活在经济周期里,而超级财 团则必须活在政治周期里。 混乱即阶梯 众所周知,贝莱德崛起的关键转折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