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酒

Search documents
创意特调燃动酒吧、文旅联动触达客群,五粮液营销新范式加固“文化味蕾”之桥
Cai Jing Wang· 2025-07-12 11:50
文 | 王璨 当白酒的年轻化目标逐渐抬头,品牌的潮流化姿态也由国内逐步迈向海外。凭借创意特调鸡尾酒与汇聚 人气的时尚基地,五粮液(000858)巧妙融合传统白酒与国际现代潮流元素,让"五谷罗尼"在当地酒吧 声名鹊起。这一现象,正是五粮液创新出海战略、重构品牌国际叙事的一个生动缩影。 由味蕾的极致体验触发浅层感官的愉悦惊喜,进而潜移默化地引领文化认知、促进文明互鉴,五粮液由 浅入深的战略布局,亦在"和美全球行"的征程中,通过更加深入、多元的路径,持续打破年龄纵向界限 与圈层横向壁垒,实现消费群体的纵向渗透与横向拓展。市场营销范式的重新定义、海外战略的全面升 级,五粮液书写的白酒出海故事,正焕发新的生机与无限可能。 创意特调燃动法兰克福酒吧, "量体裁衣"打入国际年轻群体市场 为时尚举杯,不仅是品牌面向部分消费者的特例,更是白酒企业整体趋向潮流、链接全球年轻消费群体 的符号。 在国内打开年轻群体增量空间的五粮液,也将该战略思维引入了国外。 价值的传递向来讲求场景的开发与深入渗透,品牌"年轻化"目标,亦需要借助与年轻群体近距离沟通、 互动来推动。本次五粮液"和美全球行"德国站期间,五粮液·紫气东来与"五谷罗尼""年 ...
酒企停货潮持续 水井坊、沱牌舍得加入战局
Xin Lang Zheng Quan· 2025-07-11 10:01
事实上,水井坊所面临的困境,正是整个白酒行业现状的一个缩影。根据中国酒协的数据,当前白酒行 业正承受着前所未有的库存高压,与此同时,消费者的饮酒观念愈发理性,这进一步加剧了市场的分 化。高端白酒市场价格出现松动,中端白酒市场竞争则呈现出白热化态势。在这样的形势下,酒企纷纷 从以往的 "渠道压货" 模式,转向更加注重产品实际销售的 "动销驱动" 模式。臻酿八号作为中端价格带 的主力产品,其市场表现直观地反映出了行业内部的深层矛盾。 然而,水井坊的停售措施能否达到预期效果,目前仍存在诸多不确定性。从短期来看,减少市场投放 量,确实有助于缓解产品价格下行的压力。但需要注意的是,库存只是从渠道转移到了企业,并未真正 被消化。倘若消费端的需求未能同步回暖,那么在停售结束后,水井坊可能将面临更为严峻的去库存压 力。从长期发展的角度来看,白酒行业的复苏,主要取决于消费信心的恢复、厂商利益的重新平衡,以 及产品结构的优化这三大关键变量。在停售期间,水井坊需要加快渠道改革的步伐,通过精细化运营, 提升终端产品的实际销售情况,如此才能将这场价格保卫战,切实转化为推动业绩增长的实际动能。 进入 7 月,上市酒企的停货风潮仍在持续。 ...
白酒,还能喝吗?
虎嗅APP· 2025-07-11 09:33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秦朔朋友圈 (ID:qspyq2015) ,作者:何菲,题图来自:AI生成 明显感觉到,我生活的时代,我生活的城市和这座城市的人,到处都在转型。 大约在千禧初年到2017、2018年左右,我们友人之间小酌多数是喝红酒,不管真懂还是假懂,总得 在饮上一口后,用风雅感性的词汇评价一番。为此我还浮光掠影地研究过几年红酒,写过不少相关文 章。 后来,红酒热潮渐渐退去,进入平台期,身边友人们小酌的风格偏好渐渐往白酒方向转化。 前几年某次友人小聚,我坐在中医药大学少壮派教授身边,他执意鼓励我喝点白酒,说是补气、抗病 毒。从此我小酌时的主流佐餐酒换成了白酒。记得那天还有友人往白酒壶里加了半壶蒜瓣,说是能杀 灭病毒。坊间也有"加了蒜片的光瓶玻汾,能喝出青花汾的味道来"的传说。 杯里乾坤大,壶中日月长。 世界六大蒸馏酒的诞生地都分布在北纬25~40度之间,中国的两大名酒带——川贵名酒带和江淮名 酒带,都处于这个地理位置。 有很多年,白酒一直延续高端化的宏大叙事,有"向天再借五百年"的气势,代言人都是影视剧里常常 出现的帝王将相,再低调也是千里江山、雄厚激荡的调性,白酒似乎是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 那些年,飞 ...
国际化和回流同步加速,白酒出海任重道远
第一财经· 2025-07-11 09:22
本文字数:2648,阅读时长大约5分钟 2025.07. 11 作者 | 第一财经 栾立 国内市场动销的持续放缓和竞争的加剧,促使国际化也成为国内酒企关注的重点。2024年以来,国内主 流白酒企业都在推动新一轮海外市场拓展。新一轮出海虽然加速了白酒的国际化进程,但随之而来的,白 酒回流的趋势也在同步加速。在业内看来,白酒出海虽然是必由之路,但仍是任重而道远。 白酒出海与回流同步提速 2024年开始的新一轮白酒出海热仍在持续。 从2024年起,国内白酒企业就在加大国际市场的投入力度,茅台、五粮液、洋河、泸州老窖等头部酒企 除了频频在APEC等国际会议上亮相外,也多次赴东南亚、中东、南美等国家和地区开展品牌和市场营销 活动。 2025年上半年,这一趋势仍在持续,根据中酒协发布的半年酒业报告,2025年有63.9%的白酒企业均已 布局或正在拓展海外市场。调研数据反馈情况,白酒出海的目的地以亚太地区为主,韩国、日本、澳大利 亚、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家(地区)也是比较热门的出海目的地,占比在3%到9%不等。此外,美国占 比17%左右。 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酒类进出口商分会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25年1月到5月,中国 ...
茅台价格跌到1800?经销商盼中秋国庆能大卖!网民:到1499还远呢
Sou Hu Cai Jing· 2025-07-11 08:48
可实际情况是,多年来市场价常年维持在 2000 元以上,甚至一度飙升至 3000 元,经销商借此赚得盆满 钵满。如今即便价格下跌,即便跌破 1499 元,经销商仍有利润空间 —— 毕竟出厂价与零售价之间的差 额本就充足。更值得注意的是,无论终端市场价如何波动,茅台酒厂的收益从未受影响:它始终以 1000 出头的价格向经销商供货,且经销商拿货时毫无议价权,甚至需 "抢货"。这种 "厂家稳赚、经销 商躺赢" 的模式,本就背离了正常的市场规律。 有人直言:"国酒应放下身段。" 若茅台酒真能回归 1499 元,甚至让普通消费者以合理价格买到,或许 才能真正担起 "国酒" 之名。当前的价格回落,不仅是市场调节的结果,更可能是这一 "天价商品" 回归 本质的开始 —— 毕竟,再好的酒,也不该成为少数人炒作的工具,而应让更多人品尝到它的醇香。 茅台酒价格正迎来显著回落:目前市场价已跌至 1800 元左右,部分电商活动价低至 1500 元,有经销商 预测,回归 1499 元全国统一零售价已指日可待。这一变化与季节因素密切相关 —— 七八月份是白酒传 统需求淡季,业内普遍认为价格仍有下行空间。 经销商们正寄望于中秋、国庆及元旦 ...
茅台价格跌破2000元,五粮液大跳水,“禁酒令”拒绝买单
Sou Hu Cai Jing· 2025-07-11 06:46
白酒中的"奢侈品"竟然降价了! "寸瓶寸金"的茅台居然下凡了。原本售价3000元一瓶的茅台有市无价,现在就算降价到2000元以下,很多人也不愿再多看它一眼了。 6月25日,53度的茅台散装酒已经跌至1780元一瓶,首次突破两千元大关。7月3日,茅台官方又建议飞天茅台的零售价为每瓶1499元。 茅台连续跌价的行动,属实让经销商们心里没了底,不仅不敢进货了,连售卖打折也需要极大的勇气。 这样一来,为了少赔点,经销商们也不得不降价倾销。当茅台也成了普通的商品,还会有多少人想要买它呢? 自从今年6月份茅台跌破2000元大关,很多行业内人士都诚惶诚恐,害怕有更低的价格在后面。 事实上这波降价在春节前后就已经有所波动了,在今年的3月份左右,茅台的经销商们还在期待大挣一笔的兴奋中积极囤货。 茅台破价的风声就隐隐约约地传了出来,这时候茅台的官方标价还在2300元。但是散瓶价格已经在2220元左右了。这时候业内就已经有人猜测价格会 不会连降了。 | 茅台飞天 | | | 2025年6月30日 | | --- | --- | --- | --- | | MOUTAL | | | (公众号:今日酒价) | | 品名 | 规格 | ...
国家统计局:6月酒类价格同比下降1.7%,酒价何时止跌?
Nan Fang Du Shi Bao· 2025-07-11 06:35
今年以来,白酒价格持续波动,降价成市场趋势,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为酒类市场释放更清晰信号。 根据国家统计局近日公布的数据,2025年6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0.1%。但酒类价格同比下降1.7%, 环比下降0.3%;而纵观1-6月整体表现,酒类价格更是录得2.0%的同比降幅。持续走低的价格曲线背后,是消费市 场深层逻辑的悄然转变。 | | | 环比涨跌幅 | 同比涨跌幅 | 1-6月 | | --- | --- | --- | --- | --- | | | | (%) | (%) | 同比涨跌幅 (%) | | 居民消费价格 | | -0.1 | 0.1 | -0.1 | | 其中:城市 | | -0.1 | 0.1 | 0.0 | | 农村 | | 0.0 | -0.2 | -0.3 | | 其中:食品 | | -0.4 | -0.3 | -0.9 | | 非食品 | | 0.0 | 0.1 | 0.1 | | 其中:消费品 | | -0.1 | -0.2 | -0.4 | | 服务 | | 0.0 | 0.5 | 0.4 | | 其中:不包括食品和能源 | | 0.0 | 0.7 | 0.4 | | ...
出海新变量|国际化和回流同步加速,白酒出海任重道远
Di Yi Cai Jing· 2025-07-11 06:25
不过记者注意到,伴随着白酒出口的持续增加,大量白酒正在回流国内。今年前5个月,中国烈酒进口 来源地的第一名却是中国(按原产地规则统计),进口额1.6亿美元,同比增长56.6%,进口量为89.3万 升,同比增长64.4%,占总进口额的28.8%。而排名第二的英国进口额为1.4亿美元,同比下降了4%。 白酒国际化难以一蹴而就,需要更多耐心。 国内市场动销的持续放缓和竞争的加剧,促使国际化也成为国内酒企关注的重点。2024年以来,国内主 流白酒企业都在推动新一轮海外市场拓展。新一轮出海虽然加速了白酒的国际化进程,但随之而来的, 白酒回流的趋势也在同步加速。在业内看来,白酒出海虽然是必由之路,但仍是任重而道远。 白酒出海与回流同步提速 2024年开始的新一轮白酒出海热仍在持续。 从2024年起,国内白酒企业就在加大国际市场的投入力度,茅台、五粮液、洋河、泸州老窖等头部酒企 除了频频在APEC等国际会议上亮相外,也多次赴东南亚、中东、南美等国家和地区开展品牌和市场营 销活动。 2025年上半年,这一趋势仍在持续,根据中酒协发布的半年酒业报告,2025年有63.9%的白酒企业均已 布局或正在拓展海外市场。调研数据反馈情况 ...
38度“小甜水”年销超百亿元!很多年轻人不爱喝高度酒了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11 04:44
记者丨肖夏 编辑丨骆一帆 2018年,泸州老窖董事长刘淼在日本考察时意外得知: 当地年轻人居然认为十几度的清酒度 数太高。 在中国,国窖1573的38度产品,已经是市面上度数最低的白酒大单品。 刘淼可能也想不到,不到十年,中国白酒的酒精度要开始向日本清酒看齐了。 前不久,多家白酒企业在年度股东大会上都谈到了低度化的动向。五粮液、泸州老窖将分别推 出29度、28度的新品,其中泸州老窖已经在研发16度、6度的产品;水井坊将在部分市场试点 推出38度以下新产品;洋河计划对33.8度微分子酒进行升级;酒鬼酒更是准备了多达四款40度 以下的低度产品…… 一时间,低度化再次成为整个白酒行业的热点。 酒精度40度以下的白酒,被定义为低度酒。从1974年问世的38度张弓酒算起,中国低度白酒 问世已有五十多年,头部名酒全部都有低度酒研发历史。 | | | 头部白酒的低度单品 | | | --- | --- | --- | --- | | 泸州老窖 | 38度泸州老窖特曲 | 1983年研发成功 | 泸州老窖品牌低度主力产品,至今在售 | | | 38度国窖1573 | 2010年后全国铺开 | 白酒少有百亿级低度大单品,年销售 ...
21特写|低度白酒简史与未来:从“小孩那桌”走向C位
2 1 Shi Ji Jing Ji Bao Dao· 2025-07-11 04:37
Core Viewpoint - The Chinese liquor industry is experiencing a shift towards lower alcohol content products, with major brands like Wuliangye and Luzhou Laojiao introducing new low-alcohol offerings to cater to changing consumer preferences, particularly among younger generations [1][3][19] Industry Trends - The trend of low-alcohol liquor has gained momentum, with several companies planning to launch products with alcohol content below 40 degrees, including Luzhou Laojiao's 29-degree and 28-degree products, and Wuliangye's 39-degree offerings [1][2] - The historical context of low-alcohol liquor in China dates back over 50 years, with major brands having developed low-alcohol products since the 1970s [2][12] Consumer Preferences - A significant generational shift is occurring, with younger consumers (post-80s, post-90s, and post-00s) showing a preference for lower alcohol beverages, as evidenced by a survey where over half of respondents aged 25-35 preferred beer over liquor [3][19] - The demand for low-alcohol products is particularly strong in regions like North and East China, where products like 39-degree Wuliangye and 38-degree Guojiao 1573 have gained substantial market presence [3][16] Market Dynamics - Despite the growth of low-alcohol products, they still represent a small portion of the overall market, with only a few brands achieving significant sales figures, such as Guojiao 1573's 38-degree product reaching approximately 100 billion yuan in sales [3][19] - The industry is at a crossroads, with differing opinions on whether the low-alcohol trend is a sustainable shift or a temporary response to current market conditions [4][19] Future Outlook - The future of low-alcohol liquor in China hinges on whether companies can effectively engage younger consumers and create suitable drinking scenarios that align with their preferences [22][23] - The industry is urged to transition from a product-centric approach to a consumer-centric model, focusing on the evolving drinking habits of younger generations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