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力平价

Search documents
李迅雷专栏 | 人民币可否尝试惊险一跃
中泰证券资管· 2025-07-09 07:59
人民币国际化是一项长期任务,但国际化进程与中国经济在全球地位提升相比还是慢了。本文探讨人民币 国际化进程加快的可能性,并对由此带来的利弊进行分析。马克思曾在《资本论》中写道:从商品到货币 的过程是一次惊险的跳跃。那么,人民币从当前状态锐变为全球认可度很高的国际货币,是否也会是惊险 一跃?本文主要从"流动性溢价"角度来论述人民币加快国际化步伐的可行性及意义。 本文要点: 当前人民币国际化水平与中国经济体量不相匹配。人民币在外汇交易、国际支付、贸易融资、储备 货币等方面的国际占比远低于经济体量占比。 人民币支付在全球份额或存在低估。货币互换协议和CIPS的使用规模明显增加,SWIFT对人民币支 付的统计不完全,实际人民币支付结算比例估计在8%左右。但人民币支付存在地域方面较为狭小的 问题,国际支付主要发生在香港,占比超过7成。 历史经验表明,加速人民币国际化并不必然导致人民币贬值。我国2005年汇改后,人民币对美元连 续九年升值。 一个经济体货币的PPP汇率与市场汇率之差,实际上就是该货币的风险溢价,风险溢价=流动性溢价 +信用溢价。要缩小汇率差,一方面要改善流动性,另一方面则要增强货币信用。 人民币市场汇率相比 ...
您达标了吗?按世行标准,日均消费金额超过33元,就不算是穷人了
Sou Hu Cai Jing· 2025-07-04 18:14
先说结论,对包括中国、俄罗斯、巴西、土耳其、阿根廷、美国、日本、英国、加拿大在内的中高收入及更富裕的国家、地区而言,居民日均消费支出金额 若低于8.3美元就属于贫困。反之,就不是。 世界银行公布的2025年新贫困线,需要解释一下 这不是按汇率换算的,而是基于购买力平价规则,突出的是一篮子商品在各国、地区境内实际售价折算来的——毕竟各国境内的物价差异很大价,在美国购 买1片面包若需要2美元的话。 在印度可能仅需要支付30卢比,在我国或许需要支付7元人民币,若直接参照汇率必然会失真——中国与印度居民的收入少,消费支出也低,但实际能买到 的东西可能远远没有"汇率法"的差距大。 所以,世行等机构的专家发明了一个聪明的办法——"购买力平价",简称PPP。你可以把它理解成一个"货币能力转换器",但不是换汇率,而是各国、地区 境内"实际能买多少东西的能力"。 简单说就是三条线,分别是:极端贫困线,日均消费不足3美元,适用于卢旺达、苏丹、冈比亚、尼日利亚、索马里、利比里亚等最穷国——勉强能吃饱 饭,喝上干净水,不至于饿死罢了。 对印度、菲律宾、柬埔寨、老挝、安哥拉、肯尼亚等中低收入国家而言,若这个国家的某些居民日均消费金额低 ...
人民币可否尝试惊险一跃
李迅雷金融与投资· 2025-07-01 10:40
(转载请注明出处:微信公众号 lixunlei0722 ) 人民币国际化是一项长期任务,但国际化进程与中国经济在全球地位提升相比还是慢了。本文探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加快的可能性,并对 由此带来的利弊进行分析。马克思曾在《资本论》中写道:从商品到货币的过程是一次惊险的跳跃。那么,人民币从当前状态锐变为全球 认可度很高的国际货币,是否也会是惊险一跃?本文主要从"流动性溢价"角度来论述人民币加快国际化步伐的可行性及意义。 本文要点: 人民币适度升值将一定程度上降低对于年度 GDP 增速的下限要求,避免过多通过投资"快变量"拉动经济增长,有助于经济结构 转型。 当前人民币国际化水平与中国经济体量不相匹配。人民币在外汇交易、国际支付、贸易融资、储备货币等方面的国际占比远低于 经济体量占比。 人民币支付在全球份额或存在低估。货币互换协议和 CIPS 的使用规模明显增加, SWIFT 对人民币支付的统计不完全,实际人民 币支付结算比例估计在 8% 左右。但人民币支付存在地域方面较为狭小的问题,国际支付主要发生在香港,占比超过 7 成。 历史经验表明,加速人民币国际化并不必然导致人民币贬值。我国 2005 年汇改后,人民币对美 ...
鸽声嘹亮?黄金、原油、股指、汇率市场在提前交易“降息”?
Sou Hu Cai Jing· 2025-06-30 03:53
鸽声嘹亮? 黄金、原油、股指、汇率市场 在提前交易"降息"? 一、美联储内部分歧再次加大 会议后一周,市场对7月降息概率出现提升,全年降息幅度预期从45基点上调至60基点。另外美国总统持续抨击鲍威尔"失职",并暗示将提名降息支持者 接任美联储主席,加剧政策不确定性。 截止6月27日,据CME"美联储观察"数据显示,美联储7月维持利率不变的概率为75.2%,降息25个基点的概率为24.8%;美联储9月维持利率不变的概率为 10.6%,累计降息25个基点的概率为68.1%,累计降息50个基点的概率为21.3%。 美联储点阵图 数据来源:美联储官网 美联储在6月18日议息会议上维持利率不变(4.25%-4.5%),但经济预测显示年内降息预期分化:19名官员中,8人支持降息两次,7人反对降息,双方人 数接近。这种分歧在会后一周的官员讲话中进一步凸显: 鸽派阵营: 沃勒(美联储理事): 6月20日明确表示"赞成7月降息",认为关税不会导致持续通胀,且劳动力市场数据已足够支持政策转向。 鲍曼(美联储副主席): 6月24日称"若通胀可控,支持最早7月降息",强调需平衡经济韧性与政策滞后效应。 古尔斯比(芝加哥联储主席): ...
三年多新低!美元指数一度跌破97关口
Sou Hu Cai Jing· 2025-06-27 14:12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赖镇桃 广州报道 近日,美元指数再度跌破关键阻力位。 6月26日,美元指数一度跳水突破97关口,创2022年2月以来新低。年初至今,美元指数已下挫超10%。 非美元货币则普遍走强,美元兑欧元当日一度下探至2021年9月以来新低,美元兑日元一度跌0.57%, 美元兑瑞郎更是下挫至十年半以来的最低位。 一方面,尽管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周三(6月25日)的"史上最难听证会"上重申不急于降息,但最新的 GDP、消费、就业等数据已经在为降息铺路,美元随之走弱。 另一方面,美元短时间内快速走贬,也和消息面上美联储主席任命的干扰有关。据央视新闻6月25日报 道,美国总统特朗普正在考虑提前提名下任美联储主席,以削弱现任主席鲍威尔的影响力。市场猜测特 朗普试图在鲍威尔任期结束前,用"影子主席"影响货币政策制定,同时不少投资者出于对美联储政策独 立性受损的担忧,加速抛售美元。 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教授、美联储前高级经济学家胡捷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分析,今年以 来美元走弱主要由两大因素驱动,首先是年初以来美联储的降息预期升温,美国的高利率相对于其他经 济体逐步收窄,美元强势地位也因此受影响;其次则是贸易 ...
宏观必看图表:美元下跌至周期低点 谁是最大受益者?(2025/6/26)
Jin Shi Shu Ju· 2025-06-26 12:01
通常白银的波动是黄金的2倍,但在牛市的高强度阶段,白银可能上涨至黄金的4倍,这正是2020年7月底至8月初的3周内所发生的情况。在那3周内,黄金上 涨了15%,而白银上涨了58%。 如果历史重现,那么在2025年7-8月,黄金可能涨至3900美元,白银可能达到60美元、标志着一个周期顶部。 1. 金银波动性 2. 白银的上攻 白银正接近创纪录的季度收盘价,这可能标志着价格发现阶段的开始,目前短期市场格局尤为引人注目。其他金属正开始追赶黄金的步伐,而这些市场深度 相互关联。一个牛市往往为下一个牛市铺平道路。这对硬资产而言是最为广泛利好的宏观环境之一。 3. 长线趋势 下图为黄金/标普500比率——与标普500相比,黄金目前仍然被极度低估,长期而言将继续成为高价值的投资组合多元化工具。 4. 美股观察 美股市场看似平淡,但表面之下波动不小。标普500指数中72%的成分股收低,但英伟达、谷歌和苹果掩盖了大部分弱势,贡献了当日40%以上的多头动能 ——这是市值扭曲效应的典型展现。 5. 美元 (文章来源:金十数据) 我们对美元持续看空已有一段时间,这并非基于关于其储备货币地位的争论,而仅仅因为从购买力平价角度来看,美 ...
不看汇率,用混合算法:中国、美国、欧盟的一季度GDP谁更高呢?
Sou Hu Cai Jing· 2025-06-08 05:27
全球三大经济中心的2025年第一季度经济成绩单都已正式公布了!美国经济环比下降0.06%,按年计算的跌幅为0.2%,但同比上涨了2%,叠加通胀因素, GDP扩张至73231亿美元,继续领跑全球。 由27个国家组成的欧洲联盟在2025年第一季度完成的名义GDP为46123.756亿欧元(折合48538亿美元),与上年同期的水平相比,剔除各种商品与服务价格 波动因素,同比上涨了1.6%。 美国一季度经济同比提升2%,欧盟27国增长1.6%,都处在相对偏低的水平。欧洲经济的低迷主要是未能实现产业转型与升级,企业生产效率陷入停滞,叠 加能源消费成本的居高不下引发的结构性疲软下的脆弱复苏。 那在中国境内则仅需要支付343元人民币即可购买到,包括IMF、世界银行在内的国际权威组织均认为:购买力平价体系能有效规避、消除各国境内物价差 异的影响,还能剔除汇率"被多种干扰因素造成的扭曲"。 能使各国、地区的经济规模和居民生活水平的"国际间比较"更贴近现实。就像部分媒体形容的那样:GDP购买力平价规则是穿透"货币面纱"的X光机,它揭 示了"货币汇率"无法反映的真实经济生态。 只有购买力平价规则,才能帮助我们有效理解月薪5000元 ...
滕泰:中国消费是不是全球第一,重要吗?
Di Yi Cai Jing· 2025-06-05 04:45
消费的意义从来就不是"打败谁",而是让每个中国人都有能力体面地花钱、放心地消费。 4月份以来,网上有种说法引发关注,即用中国猪肉、淡水鱼、汽车、空调等商品消费量超过美国,论 证中国早已是全球第一大消费大国了,乍一看很让人兴奋。过去五年多来,我一直在呼吁提振消费,研 究如何激发14亿人的消费潜力,让中国早日成为全球第一消费大国,莫非一夜之间,我们的梦想就成真 了? 浏览这些广泛流传了两个多月的网文,我觉得还是有点来历蹊跷。 除了动机匪夷所思,更不用提这些说法还存在着严重的逻辑错误: 首先,中国人喜欢吃猪肉和淡水鱼,美国人不那么爱吃,所以就用猪肉和淡水鱼消费量去作比较,这样 能得出有意义的结论吗?消费能力不是比"谁更爱吃猪肉",而是比"老百姓有多少钱,花在哪儿"。虽然 中国肉类消费量(含禽畜及副产品)已达每年人均64公斤,但跟美国124公斤相比,刚刚达到人家的一 半。 不仅如此,代表食品在家庭消费占比的恩格尔系数下降,才是一国消费升级的标志。中国恩格尔系数 28.4%,也就是国人30%的支出还被困在"吃饭"上,而美国恩格尔系数7.3%,其居民更多支出用于服务 和非必需商品。中国消耗更多猪肉和淡水鱼,一方面是饮食习 ...
中国GDP被低估20万亿?为何统计数字差这么大?答案在这些产业
Sou Hu Cai Jing· 2025-05-19 10:24
Group 1 - The article discusses the contrasting measurements of China's GDP using exchange rate and purchasing power parity (PPP), highlighting a significant discrepancy in the perceived economic size of China compared to the US [5][10][12] - According to exchange rate calculations, China's GDP is approximately $19 trillion, about 65% of the US GDP of $29 trillion, while PPP estimates China's GDP at around $38 trillion, suggesting it surpasses the US [5][10][12] - The article emphasizes the importance of understanding the underlying economic structures and the implications of these measurements on global perceptions of China's economic strength [12][26][38] Group 2 - China's agricultural output has consistently ranked first globally over the past decade, producing nearly 100 million tons more than the US, indicating a strong foundation for its economy [14][16] - In industrial production, China dominates global supply chains, contributing over 50% of the world's steel production, around 60% of electrolytic aluminum, and close to 45% of copper [18][20][24] - The manufacturing sector in China is robust, with the country leading in automobile production, home appliances, and electronics, holding significant global market shares [20][24] Group 3 - The article points out that the statistical methods used to measure GDP may overlook significant contributions from emerging service sectors and informal economies, leading to an underestimation of China's economic output [28][30][34] - The rise of gig economy workers and small businesses, which often operate outside traditional economic measurements, contributes to a substantial but unaccounted economic value [30][34] - The undervaluation of the Chinese yuan in international markets may also distort GDP figures when converted to foreign currencies, further complicating the assessment of China's economic size [36][38] Group 4 - The future of China's economic measurement may improve with more detailed service sector statistics and the ongoing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the yuan, which could provide a more accurate reflection of its economic standing [40]
美元、日元、人民币的未来走势如何?
虎嗅APP· 2025-05-19 10:22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秦朔朋友圈 (ID:qspyq2015) ,作者:吴照银、陈梦赟,题图来自:AI生 成 五一假期期间,受关税谈判乐观预期刺激,亚洲市场风险偏好回升,人民币、港币、新台币、韩元等 东亚货币集体走强。 尤其是新台币大幅升值,5月2日和5月5日两个交易日合计涨超9%。港元也出现持续升值,导致港元 兑美元触及7.75强方兑换保证,根据联系汇率机制,5月3日香港金管局斥资465.39亿港元购买美元, 5月5日斥资95.32亿港元,5月6日再度斥资605.43亿港元。 美国一季度GDP环比折年率下滑至-0.3%,低于市场预期。虽然一季度环比转负更多受到"抢进口"的 拖累,但加征关税会导致消费和固定资产投资承压,对经济的拖累将在下半年体现。 分项来看,一季度消费增速已经开始回落,个人消费支出环比折年率为1.8%,低于前值的4%,拉动 GDP1.21个百分点,服务消费表现仍有韧性,但商品消费尤其是耐用品消费走弱。 4月美国密歇根大学消费者信心指数终值为52.2,较前值57大幅下滑,已经连续第四个月下降。 人民币表现同样较为强势,5月5日离岸人民币一度升穿7.19关口,是去年11月以来首次突破。 此轮东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