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易战
Search documents
中日关系恶化,美国看戏?叫停100%关税,特朗普不愿激怒中国
Sou Hu Cai Jing· 2025-11-21 17:32
中日关系跌入冰点,美国却一反常态沉默:叫停100%关税,特朗普不想被拖进与中国的对抗? 中日关系进入急冻期,这是所有人都看见的现实,高市早苗的挑衅让局势一路下坠,中方连续反制让东京坐立难安。 没有高调站队,没有替日本撑腰,没有重复"对华强硬论调",反而是一种刻意保持距离的沉默。 这种沉默背后,不是冷漠,而是克制;不是无心插手,而是不愿被拖下水。 而就在同一时间,一则来自华盛顿的消息进一步印证了这种微妙变化,特朗普政府突然放缓对半导体征收100%关税的计划,态度前后矛盾,但方向却异常 清晰:美国不愿轻易激怒中国。 在全球政治棋盘上,沉默往往比言语更能说明问题。 而现在的美国,正在用沉默表明它不想为日本的鲁莽买单,更不想让中美关系被东京的冒险玩火逼上不归路。 美国的反常沉默,是从高市早苗把台海问题扯进日本国家安全那一刻开始的。 按照以往的惯性,只要涉及中国与盟友之间的摩擦,美国总会跳出来敲打中国,给盟友撑腰,顺便加几句大道理。 然而,在这场风暴最激烈的阶段,美国却展现出一种罕见的"旁观者姿态"。 然而这一次,美国不仅没有发声,甚至连象征性的"道义支持"都没有给日本。 更诡异的是,美国最近频繁与日本、韩国进行联合军 ...
特朗普为何频频示好中国?布热津斯基:俄罗斯很邪恶,中国则不同
Sou Hu Cai Jing· 2025-11-21 12:53
特朗普上台后,对中国的态度变化挺大的,到处放风要合作。2024年大选刚结束,他就透露出要访华的想法,2025年10月30日后,更是直接敲定降低关税的 事。 美国这几年折腾下来,发现硬扛不行,得调整策略。 特朗普第一任时候,从2017年就开始贸易战,2018年3月签了301调查备忘录,7月首批关税落地,覆盖340亿美金的中国货。 到拜登接手,2021年继续加码,2024年5月把电动车关税提到100%。结果呢,美国自己经济也受拖累,通胀上蹿下跳,制造业成本高企。 特朗普在2024年11月6日胜选演讲里,就没再狠批中国,转而说要通过谈判处理贸易问题。 选举后一周,11月12日,他的团队就跟中方接触,谈气候和贸易初步合作。12月,他在采访中说,如果中国在技术转让上让步,美国可以不加关税,还夸中 国基建快,美国得学学。 2025年1月20日就职那天,特朗普签行政令,评估盟友关税,但对中国没动。1月18日媒体爆出,他想上任100天内访华。 2月4日,他对加拿大和墨西哥加25%关税,说北美协定不公,但对中国维持10%到25%的税率。2月27日白宫简报,他确认不立即上调。 3月15日,签令放松对华非军用芯片出口管制,换取稀土 ...
回顾:特朗普坚持不住了,已发帖我方表示:期望中国增加对美国大豆的购买量
Sou Hu Cai Jing· 2025-11-21 12:53
之前,特朗普在发文中写道:希望中国能尽快大幅度提高对美国大豆的订单量。那会儿,他还保证,只要中国愿意购买,订单很快就能搞定。 挺有意思的是,特朗普虽然盼着中国帮忙进口大豆,但他却强调:中国目前对大豆短缺挺担心的,而美国农民能生产出最好的大豆,能帮中国解决这个难 题。 要知道,之前特朗普在贸易战上可是态度强硬得很,但谈到大豆这事,他似乎变得更温和一些,究竟是为什么呢? 其实,我们一直盯着中美之间的关税加征、芯片争夺战和稀土制裁,殊不知,大豆这块蛋糕也是挺关键的角逐对象。 毫无疑问,特朗普这聪明的商人也早就察觉到这个苗头,他一看情况,迟早会带来影响。早在之前,他就忍不住在社交平台上透露心声:希望中国能多订一 些美国的大豆。 可现在特朗普看来,诚意还差点意思,光是不提敌对中国,光说关税问题双方都还没谈拢,大豆这个事自然就一直搁着。虽然他在之前的120亿美元农业援 助上,又额外加了160亿美元,希望能帮农民减轻点贸易战带来的压力。 根据美国大豆协会的资料,在2011年前的七年间,美国生产的大豆平均有28%销往中国,占当时美国大豆出口总量的60%。 在2023到2024年的市场年度里,美国对中国的大豆出口量接近2500 ...
集运指数(欧线)期货周报-20251121
Rui Da Qi Huo· 2025-11-21 11:19
Report Summary 1. Investment Rating No investment rating for the industry is provided in the report. 2. Core View The trade war situation has improved, and there is a substantial turning point in geopolitical conflicts, but it has not yet affected the trade sector. Japan's actions may exacerbate geopolitical risks. China's export performance was weak in October, and freight rates lack support. With the arrival of the fourth - quarter shipping peak season, the demand side may pick up. The current freight rate market is highly influenced by news, and futures prices are expected to fluctuate more violently. Investors are advised to be cautious, pay attention to operation rhythm and risk control, and track geopolitical, shipping capacity, and cargo volume data in a timely manner [6][34]. 3. Summary by Directory 3.1 Market Review - The futures prices of the container shipping index (European line) declined collectively this week. The main contract EC2602 closed down 3.78%, and the far - month contracts fell between 1 - 3%. The latest SCFIS European line settlement freight rate index was 1357.67, down 147.13 points from last week, a 9.8% month - on - month decrease, which drove down the futures prices [5][33]. - The price of the main contract of the container shipping index (European line) futures decreased slightly this week. The trading volume and open interest of the EC2602 contract increased, and market trading warmed up [10][13]. 3.2 News Review and Analysis - Japan's actions, including the prime minister's wrong remarks on Taiwan and the issue of Japanese aquatic product exports, may have a negative impact on the market [18]. - Statements from the State Council Premier at the SCO meeting and the Fed's policy meeting minutes are considered neutral [18]. - The US's modification of patent rules and restrictions on Chinese enterprises are negative, while the Netherlands' suspension of the administrative order against Anshi Semiconductor is neutral to positive [18]. 3.3 Weekly Market Data - The basis of the container shipping index (European line) futures contracts shrank, and the spread widened this week [21]. - The export container freight rate index rebounded rapidly this week. Global container shipping capacity continued to grow, and the shipping capacity on the European line recovered with the approaching peak season. The BDI and BPI declined due to geopolitical factors [24][27]. - The charter price of Panamax ships fluctuated at a high level this week, and the spread between the offshore and on - shore RMB against the US dollar converged [29]. 3.4 Market Outlook and Strategy - The futures prices of the container shipping index (European line) declined collectively this week. China's manufacturing PMI in October declined more than seasonally, and the new export order index dropped significantly. The freight rate expectation continued to fall as shipping companies' price - support actions did not fully materialize. The Middle East situation postponed the expectation of Red Sea re - navigation. Germany's economic performance boosted market confidence [5][33]. - Considering the overall situation, although there are positive signs in trade and geopolitics, the freight rate lacks support. With the peak season approaching, the demand side may improve. The market is volatile, and investors should be cautious and track relevant data [6][34].
美联储或将再度进入“观望式降息”
2 1 Shi Ji Jing Ji Bao Dao· 2025-11-20 22:55
根据美联储最新会议纪要,决策者内部对年底是否降息存在较大的观点对立。虽然随着美国政府结束停 摆,本周四美国劳工统计局9月非农就业数据即将恢复公布,但对于金融市场来说,这份已经滞后的数 据所蕴含的价值显然已大不如前。在持续不断的关税冲击之下,贸易战对美国物价的影响正在逐步显 现。据美国商务部经济分析局(BEA)统计,8月美国的核心CPI为2.7%,前值分别为2.6%、2.5%、 2.4%和2.3%。 根据美联储现任主席鲍威尔一贯的"鹰派"立场,在其尚未离任的情况下,美联储进一步降息可能性下降 或成不争之事实。理由在于,就业、通胀和经济前景是美联储最为倚重的关键数据。由于美国经济的产 业空心化和高消费、低储蓄特征明显,所以中国生产的商品一直以来都是维持美国物价稳定的关键支 撑。 自特朗普再次入主白宫以来,即使中美贸易摩擦不断,但截至2024年底,中国仍然是美国第二大进口商 品来源国和第三大出口目的地。美国关税对美国物价和美国经济增长的影响,不仅被白宫选择性忽视, 也被严重低估了。诚如美联储副主席杰斐逊11月17日在密苏里州演讲时所称的那样,"最终实施的关税 率、传递给消费者价格的范围和时间、供应链和国内制造的反应 ...
21评论丨美联储或将再度进入“观望式降息”
Sou Hu Cai Jing· 2025-11-20 22:55
肖宇(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副研究员) 据新华社报道,当地时间11月19日,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公布的10月货币政策会议纪要显示,由于经济温和扩张、劳动力市场逐步降温但 未现急剧恶化,美联储官员对12月是否进一步降息出现明显分歧。这一决议符合市场预期,主要原因在于,长达43天的美国联邦政府停 摆,使得就业和通胀等关键数据缺失,而这些都是美联储决策所依赖的关键变量。 受数据迷雾的影响,美联储货币政策的能见度大大下降。在这一情况下,美联储官员们的发声,成为了市场观察美联储接下来货币政策走 向的重要窗口。 11月17日,美联储理事克里斯托弗·沃勒,在英国伦敦专业经济学家协会年度晚宴上,发表了《持续降息的理由》的主题演讲,认为政府 停摆导致数据缺失的挑战在许多方面被夸大了。政策制定者和预测者并非"盲目飞行"或在"迷雾中",尽管政府关门,但美联储仍然拥有大 量私营和部分公共部门数据,提供了一幅不完美但完全可作参考的美国经济图景。而且根据这些数据,进一步降息的条件仍然具备。 但在美联储副主席菲利普·杰斐逊看来,当前利率的走向,需要继续根据最新的数据、不断变化的前景和潜在的风险进行平衡。在11月17 日于密苏里州 ...
美国目的终于达成,西方逐渐统一对我们立场,企图联手对中国工业实施打压
Sou Hu Cai Jing· 2025-11-20 13:40
在全球经济的舞台上,一场暗流涌动的贸易博弈正在上演。美国,为了维护其摇摇欲坠的主导地位,正试图通过一系列手段,对准中国快速崛起的工业领 域,尤其是在新能源产业的赛道上,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已经打响。 这场博弈的开端,要追溯到2024年。从那一年起,美国的意图愈发明显:单方面挥舞关税大棒,同时积极游说欧洲各国,试图构建一个对华集体施压的阵 营。这种转变,源于美国对自身制造业衰落的深深担忧,尤其是在电动汽车、锂电池和太阳能电池等新兴产业领域,中国产品的强大竞争力,让西方国家如 芒在背。 2024年5月,美国率先出招,宣布对来自中国的电动汽车征收高达100%的惩罚性关税,锂电池和太阳能电池的关税也分别高达25%和50%。这些措施,被外 界解读为美国政府直接保护本土产业的行动。紧随其后,欧盟也在2024年10月正式宣布,对中国电动汽车征收17%至45%的额外关税,不同制造商面临的税 率有所差异。例如,某些中国品牌可能只需承担17%的税率,而另一些则可能高达35.3%。这种协调一致的行动,标志着西方国家在贸易政策上的某种趋 同,表面上是为了应对所谓的"中国产能过剩",但实质上却是为了限制中国工业出口的增长空间。 这反映出 ...
传特朗普计划推迟半导体关税 以避免中美贸易摩擦升级
智通财经网· 2025-11-20 09:18
智通财经APP获悉,美国官员私下表示,他们可能不会很快实施早就承诺要实施的半导体关税措施,这 可能会推迟特朗普总统经济议程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据两位直接了解此事的人士以及另一位了解相关对 话的人士透露,这些信息是在过去几天内传达给政府和私营企业相关利益方的。第四位关注此事的人士 也表示,美国政府正采取更为谨慎的态度。 据两位知情人士透露,特朗普的助手们在芯片关税问题上正在拖延时间,他们正努力避免因贸易问题与 中国产生冲突,因为那样可能会导致双方重新爆发贸易战,并扰乱关键的稀土矿产的供应。 这些人士警告称,在美国政府正式批准之前,任何决定都不是最终的,并且还表示可能会随时实施高达 三位数的关税。 特朗普在 8 月份曾表示,美国将对进口半导体征收约 100%的关税,但对在美生产或已承诺在美生产的 公司予以豁免。私下里,在过去的几个月里,华盛顿官员曾告诉人们,政府很快就会推出这些关税。但 随着政府继续就时间安排和其他细节进行辩论,这一指导方针现已发生变化。 发言人Kush Desai说道:"特朗普政府仍致力于利用一切行政权力手段,将对我们国家和经济安全至关 重要的制造业迁回国内。任何匿名来源提供的与此相悖的报道都只是 ...
特朗普再次语出惊人:全球第二大国家和第四大国家要合并?
Sou Hu Cai Jing· 2025-11-20 06:23
2024年11月,特朗普刚刚在美国大选中获胜,就开始对加拿大施压。他威胁要对加拿大征收25%的关税,声称这是为了应对边境的毒品问题和非法移民流 入。面对这种威胁,加拿大总理特鲁多急忙飞往佛罗里达的马阿拉歌庄园,与特朗普坐下来吃晚餐商讨对策。在晚餐上,特朗普毫不客气地提出了一个极端 的建议:不如让加拿大直接成为美国的第51个州,并且特鲁多可以担任这个州的州长。这个提议一出来,加拿大的高级官员们纷纷表态,表示加拿大是一个 主权国家,绝不会同意这一建议。 特朗普在上台之前,便在社交媒体上发出了类似的信号。2024年12月2日,他在一条帖子中暗示,如果加拿大无法解决贸易和边境问题,那就应该考虑并入 美国。不到一周的时间,12月11日,他再次公开称特鲁多为州长,并表示如果加拿大选择合并,那么美国每年给加拿大的1亿美元援助就不需要了,直接合 并更划算。对此,加拿大外交部长梅兰妮·乔利立即回应,强调这不是玩笑话,加拿大将全力抵抗特朗普施加的关税压力。 事实上,加拿大的经济确实在很大程度上依赖美国,尤其是出口。加拿大75%的出口都流向美国,包括汽车、木材和石油等。如果加征关税,可能会导致加 拿大的失业率大幅上升。2025年1 ...
美国的芯片关税计划,被爆将推迟
半导体行业观察· 2025-11-20 01:28
公众号记得加星标⭐️,第一时间看推送不会错过。 来 源 : 内容 编译自路透 。 据两名直接了解此事的人士和一名听取了相关谈话的人士透露,美国官员私下表示,他们可能不会很 快对半导体征收长期承诺的关税,这可能会推迟特朗普总统经济议程的核心内容。过去几天,这些官 员已向政府和私营企业的利益相关者传达了这些信息。第四名关注此事的人士也表示,政府正在采取 更为谨慎的做法。此前,这些讨论并未被报道过。 据两位知情人士透露,特朗普的助手们在芯片关税问题上进展缓慢,他们正努力避免因贸易问题引致 纷争,以免重燃针锋相对的贸易战,并扰乱关键稀土矿物的流通。这两位知情人士谨慎地表示,在政 府最终批准之前,任何决定都不能算数,并称随时可能征收三位数的关税。消息人士匿名发言,是为 了转述有关政策讨论的私下谈话。特朗普曾在8月份表示,美国将对进口半导体征收约100%的关税, 但豁免在美国生产或承诺在美国生产的企业。过去几个月,华盛顿官员私下曾告诉知情人士,政府很 快就会推出关税措施。但随着政府继续讨论实施时间和其他细节,这一说法现在有所改变。 白宫发言人和商务部官员在被问及相关讨论时,否认政府已调整立场。发言人库什·德赛表示:"特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