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商业化

Search documents
AI基建还能投多久?高盛:2-3年不是问题,回报窗口才刚开启
Hua Er Jie Jian Wen· 2025-07-11 11:29
虽然AI投资周期正在从"投"走向"收",但这不意味着"减速"就是"见顶"。 据追风交易台,高盛在最新AI报告中指出,尽管增速趋缓,AI基建投资未来2-3年具备持续性,市场过度关注"回报慢"可能忽略了成本红利已经开始释 放,且股价尚未反映这一结构性变化。 报告强调,尽管AI商业化变现仍处早期阶段,但基于成本削减的第一阶段回报已经显现。估计到2030年AI自动化可为财富500强企业节省约9350亿美元成 本。分析师认为,这一早期收益足以支撑当前AI基础设施投资水平,尽管增长率可能放缓。 分析师也指出,超大规模云服务商作为AI基础设施的主要投资方,其投资决策更多基于长期收入增长机会,而非短期成本节约。 AI投资回报争议,成本节约VS商业变现 生成式AI自2023年底掀起热潮以来,资本开支已累计超过3500亿美元。投资是否值得?回报是否可持续?这些问题正成为市场关注焦点。 高盛研究团队将AI价值创造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通过自动化实现成本削减(当前进行中),第二阶段重新投资并重建,第三阶段通过增量收入实现 变现。 报告分析显示,AI在客户服务、销售营销、IT等职能领域的自动化应用已开始产生实际效益。以客户服务为例,4 ...
美股新高苹果特斯拉却掉队,只因违逆特朗普?
3 6 Ke· 2025-07-02 06:24
标普500、纳斯达克综合指数近期均创新高。但苹果、特斯拉的股价表现低迷。特朗普追 求"生产回归美国",不认可苹果让印度替代中国生产iPhone。特朗普不喜欢在全球战略中依 靠中国的商业模式,而特斯拉最大EV工厂在中国…… 美国主要股价指数标普500、科技股占比较高的纳斯达克综合指数在6月30日均创新高。二者均继上周末 之后再创新高,但仍有一些主要科技股表现不佳,那就是苹果和特斯拉。 从6月初以来的涨跌率来看,标普500上涨5%,纳斯达克上涨6%。在被称为"七巨头"(Magnificent 7) 的7家大型科技股中,有2家明显表现低迷。苹果上涨2%,特斯拉下跌7%。与英伟达(上涨15%)、 Meta(上涨10%)相比,差距非常明显。 苹果和特斯拉在预示科技企业增长的AI商业化方面陷于被动,但2家公司还有其他共同点。那就是其商 业模式不符合美国总统特朗普追求的"生产回归美国",它们与特朗普的距离正在逐渐拉大。 在马斯克所抨击的大型法案的最新方案中,决定尽早停止前拜登政府制定的EV补贴。EV似乎被排除在 特朗普提倡的国产化对象之外。 特朗普1月重返总统宝座之后,在M7之中公开批评过特朗普的CEO只有库克和马斯克。这 ...
散户导演美股情绪市
SINOLINK SECURITIES· 2025-06-26 09:24
Group 1: Market Sentiment - Retail investors are optimistic, with a bullish sentiment ratio rising to 33.2%, the highest since January[7] - The trading volume of small-cap stocks (priced under $1) has rebounded to 36.6%, reflecting increased retail speculation in tech stocks[2] - Institutional investors are becoming increasingly pessimistic, with 57% preferring non-US stocks and only 24% optimistic about US equities[27] Group 2: Economic Drivers - Optimism among retail investors is driven by expectations of policy easing, weakened fiscal tightening, and the unique position of US tech stocks as alternatives[2] - The US fiscal deficit remains high, with a projected $1 trillion in interest payments, limiting the effectiveness of tariff revenues[15] - The potential for a preemptive rate cut by the Federal Reserve could provide liquidity benefits, but may also confirm economic weakness[3] Group 3: Investment Risks - The high concentration and leverage of retail investments make them unstable, with a low probability of accurate market predictions[27] - Historical data shows that when retail bullish sentiment rises, the market often weakens in the following month[27] - Risks include unexpectedly strong US economic performance, fluctuations in tax policy, and accelerated AI commercialization impacting tech stock valuations[4]
英伟达新高!AI算力依然高景气!28只重仓算力的基金底部反弹超30%!
私募排排网· 2025-06-26 03:49
以下文章来源于公募排排网 ,作者悟空 公募排排网 . 看财经、查排名、买基金,就上公募排排网,申购费低至0.001折。 导语 6月24日,全球算力芯片龙头英伟达的股价来到147.9美元/股,与历史高点仅一步之遥,似有再创新高的势头。 今年一季度,英伟达股价受 DeepSeek、关税等多重因素影响,而出现了一波较大的调整。而在4月7日之后,英伟达股价就展开了一波较大的反弹,截至6月24日,反弹幅 度超 70%。 与 此 同时, A股的英伟达概念股自4月9日见底后也表现不俗 。其中,胜宏科技、新易盛、生益电子等英伟达概念股均在近期创下了历史新 高,并从底部反弹幅度超100%。 科技巨头业绩普遍超预期,AI算力需求依然高景气! 消息面上,6月6日,博通在业绩会上重申了对算力,尤其是ASIC需求的乐观展望,预计2027年将有3家以上ASIC客户将搭建百万卡基于博通 ASIC的训练集群。近期海外算力龙头企业2025年一季度的业绩表现均较为亮眼,其中英伟达实现营收441 亿美元,超Bloomberg一致预期的 435亿美元。 除 了龙头厂商业绩表现优异外,英伟达在2025 ComputeX大会上宣布GB300预计在202 ...
北森控股(09669.HK):经营性现金流转正 AI商业化稳步推进
Ge Long Hui· 2025-06-22 18:25
机构:中金公司 研究员:张潇丹/赵丽萍 FY2025 业绩基本符合市场预期 北森控股公布FY2025 业绩:收入同比增长10.6%至9.45 亿元,经调整归母净亏损由上年1.05 亿元收窄 至2,910 万元,均落于公司此前发布的盈喜区间,基本符合市场预期。此外,公司于2025 年1 月15 日公 告,宣布收购酷学院100%股权,以进一步强化eLearning(即在线学习)市场布局。 发展趋势 风险 宏观经济疲软,产品迭代、技术应用不及预期。 展望FY2026,我们预计伴随业务规模效应持续释放,公司有望实现全年经调整净利润层面的扭亏为 盈。 盈利预测与估值 维持FY2026 收入预测基本不变;考虑毛利率改善及费控成效好于预期,将FY2026 经调整归母净利润 由-1,811 万元上调至2,251 万元。引入FY2027收入预测12.69 亿元和经调整归母净利润预测1.00 亿元。 维持跑赢行业评级;鉴于估值中枢上行以及AI 场景赋能下中长期更为乐观的增长预期,上调目标价 130%至11.5 港元(将估值切换至FY26;将市销率倍数由3.4 倍上调至7.0 倍)。目前公司交易于5.4 倍 FY26 市销率,对应 ...
美股科技巨头走势分化:Alphabet市值蒸发近千亿,微软、苹果逆势上涨
Huan Qiu Wang· 2025-06-22 02:15
随着美联储货币政策及企业财报季临近,科技股波动性或进一步加剧。市场将密切关注巨头的盈利指引及AI商业化进展,以判断板块能否重获 上涨动能。(水手) 值得一提的是,Alphabet股价大幅回调或反映投资者对其核心广告业务及AI战略的担忧。尽管该公司近期在人工智能领域加大投入,但市场竞争 加剧及监管压力可能影响其长期盈利能力。此外,特斯拉的下跌则与电动车需求放缓及价格战压力相关。 除"七巨头"外,纳斯达克市值前20的股票中约半数录得下跌,显示市场在高利率环境下对科技股的偏好出现分歧。分析师指出,资金正流向业 绩确定性更高的企业,如微软和苹果,而高估值或面临增长瓶颈的公司则遭遇抛售。 【环球网财经综合报道】本周美股市场呈现显著分化,以科技股为主的纳斯达克指数市值前20的个股涨跌参半。其中,"美股七巨头"表现各 异:微软、英伟达、苹果小幅上涨,而谷歌母公司Alphabet、特斯拉则遭遇大幅回调,市值合计蒸发超千亿美元。 | 证券代码 | 证券简称 | 总市值1 | 总市值1 | 周涨跌幅 | | | --- | --- | --- | --- | --- | --- | | | | [交易日期] 最新收盘日 | [交 ...
盘点生成式AI最豪“金主”:孙正义第一,一年投出840亿
3 6 Ke· 2025-06-18 23:44
智东西6月18日消息,外媒The Information统计了其生成式AI数据库中,自2022年Q1至2024年Q2,507家初创企业的融资轮次,盘点出15家向 生成式AI企业投资金额最高的风投机构。 结果显示,自2024年中期以来,风投机构主导AI投资的交易总额已达524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762亿元)。其中软银与Thrive Capital以200亿 美元(约合人民币1436亿元)总额领跑;主导数据标注公司Scale AI 1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72亿元)融资的Andreessen Horowitz,凭借48轮领 投成为年度最活跃投资者。 据统计,2022年至2024年中期,风险投资机构已通过724轮交易,至少融资85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6103亿元)。过去一年的总投资额即便部分 明星项目的回报令人失望,但投资者不仅未受这些挫折影响,反而加倍押注各细分领域的领跑企业。 01.近一年平均单轮规模3.72亿美元,投资规模较往年显著扩大 为发现AI领域最活跃的投资机构,外媒The Information统计了其生成式AI数据库中507家初创企业的融资轮次。数据显示,2022年第一季度至 2024年6月中旬期间, ...
美联储放鸽科技股狂欢 美股三大指数齐创新高
Sou Hu Cai Jing· 2025-06-16 05:03
昨夜今晨的美股市场堪称教科书级的"政策市+科技市"联动案例。美联储主席鲍威尔(Bowell)在纽约的讲 话中那句"经济比预期更好"的表态,就像投入资本市场的深水炸弹,瞬间激活了多头的做多热情。标准 普尔500指数(S&P 500)突破6086点、道指(Dow Jones)首次站上45000点、纳斯达克(NASDAQ)逼近19735 点——三大股指同步创下历史新高的盛况,完美诠释了什么叫"货币政策预期主导市场情绪"。 鲍威尔的平衡术(Fed's Balancing Act) 这位美联储掌舵人的表态堪称"鹰鸽平衡"的典范。既承认通胀压力缓解,又强调"不急于降息";既肯定 经济韧性,又暗示政策灵活性。EvercoreISI分析师Krishna Guha的点评一针见血:这种"既...又..."的表述 艺术,既避免了刺激市场对12月降息的过度期待,又给投资者吃了颗"政策不会急转弯"的定心丸。配合 当天发布的褐皮书(Beige Book)显示企业乐观情绪升温,这种政策预期与经济数据的共振,构成了牛市 最坚实的底座。 就在美股主旋律高歌猛进时,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逆势下跌1.38%的表现格外扎眼。阿里(Alibaba)、 ...
国泰海通|海外策略:AI应用的股市映射在港股
国泰海通证券研究· 2025-06-15 14:49
报告导读: ①港股稀缺性资产与当前产业周期更相关,基本面修复、南下资金流入,我 们认为下半年港股牛市继续,相较A股更强。②当前港股跑赢A股类似12-14年,宏观弱 复苏背景下,产业变革亮点纷呈,港股科技企业在应用领域表现更优。③AI应用正步入 加速阶段,港股科技企业已具备先发优势,相较A股具备稀缺性的港股科技资产有望引 领牛途继续。 借鉴2012-14年,科技变革驱动港股占优。 回顾历史上港股优于A股的阶段,结合宏观背景和产业趋势来 看,我们认为当前港股相对A股的占优格局或类似2012-2014年。宏观背景方面,12-14年稳增长政策力度 不大,经济基本面弱复苏。2010年后我国经济增速放缓,12-14年国内政策主要靠货币政策发力,但在财 政和地产政策上未有力度较强的政策出台,因此国内经济基本面呈现弱复苏格局。产业趋势方面,伴随着 移动互联浪潮加速演进,科技引领港股表现更优。2011-12年处于移动互联浪潮的前半程起步阶段,以各类 硬件设备为主题的投资机会开始出现,2011-2012年港股电脑与外围设备、港股半导体设备最大涨幅达 61%、50%。2013-2014年4G全面商用+智能机平价趋势推动下,智能手机 ...
南方中证港股通科技ETF正式获批!助力投资者一键布局优质港股通科技龙头企业
Sou Hu Cai Jing· 2025-06-12 07:08
图片来源:中证指数官网 建银国际证券指出,今年以来港股韧性增强,熊牛切换进一步走向深入,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港股底部持续抬升,成交配合,一二级市场良性循环初步建 立;投资逻辑由估值修复向基于新质生产力和高质量发展的估值重估转变,风险回报和可投资性明显改善。建议三季度逢低吸纳,采取攻守平衡的哑铃型配 置并相机逐步加强进攻,可基础配置高息股及贵金属板块,重点关注新质生产力和高质量发展主题,精选科技、医药、高端制造和内需股(消费及新消费、 服务业等)。 招商证券认为,展望未来,随着AI商业化加速、人形机器人量产等科技突破持续推进,科技赛道的长期投资价值将进一步凸显。 以上内容与数据,与有连云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据悉,南方中证港股通科技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场内简称:中证港股通科技ETF)已正式获批。 中证港股通科技ETF紧密跟踪中证港股通科技指数。由港股通范围内50只市值较大、研发投入较高且营收增速较好的科技龙头股组成,覆盖互联网、半导 体、生物科技、新能源等战略领域,旨在反映港股通科技板块整体表现,样本每半年调整一次且单股权重上限10%。 中证指数官网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