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规模效应
icon
Search documents
造车新势力能打赢盈利“冲锋战”吗
而对于蔚来、小鹏汽车,"盈利"已不仅是财务指标,更是资本市场的信任基石。在新能源汽车融资环境趋紧的背景下,2025年成为关键窗口期,一级市场 对新势力的投资趋于谨慎,二级市场更关注现金流健康度。例如,蔚来2024年净亏损仍达125 亿元,持续亏损导致其股价较2021年高点跌幅超70%,若无 法在年内兑现盈利承诺,可能面临融资成本上升甚至被边缘化的风险。 日前,蔚来汽车披露2025年首季度的财政业绩,创始人李斌重申公司务必在年终季度达成盈利的雄心壮志。与此同时,小米汽车的雷军亦宣布,其汽车业 务板块有望在今年三或四季度步入盈利快车道。小鹏汽车的何小鹏态度更为坚决,断言公司将于今年四季度步入盈利的正轨。 蔚来、小米、小鹏等造车新势力企业相继抛出"盈利时间表",与已盈利的理想、零跑及立下誓言的极氪形成共振,这场盈利"冲锋战"的背后,是新能源汽 车行业从"烧钱竞赛"转向"质量生存"的关键拐点。 汽车作为典型的规模经济行业,盈利的核心密码始终系于产销量的规模效应。理想、零跑等率先盈利的企业,正是通过聚焦细分市场实现销量突破——理 想汽车2025年一季度交付量超8万辆,凭借家庭SUV定位形成产品矩阵优势;零跑汽车则以10 ...
中产被山姆背刺了一刀
36氪· 2025-06-23 10:48
以下文章来源于财经天下WEEKLY ,作者财经天下 财经天下WEEKLY . 《财经天下》周刊官方账号,提供有品质的深度报道,讲述中国企业在时代浪潮中的精彩故事。 但门店越开越多的山姆, 文 | 易浠 编辑 | 吴跃 来源| 财经天下WEEKLY(ID:cjtxweekly) 封面来源 | 视觉中国 中产扛起了沃尔玛在中国的增长。6月18日,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沃尔玛(中国)2024年实现销售额1588.45亿元, 同比增长19.6%,但门店数量却同比下滑8.5%。沃尔玛门店数量减少30多家收入却大幅增长的功劳主要在于山姆。 2024年 ,面向中产的山姆贡献了沃尔玛中国三分之二的业绩,销售额突破了1000亿元。今年4月,沃尔玛中国总裁兼CEO朱晓静 透露,中国有8家山姆会员店单店销售突破5亿美元(约合人民币36.7亿元)大关。而2023年,该数据为3家。 山姆正加速在中国跑马圈地。2024年,山姆在中国新开6家门店,覆盖温州、绍兴、泉州等地,门店总数为52家。今年上半年, 山姆又新开4家店,预计年底门店数将突破60家。 但在社交媒体平台上,最近山姆翻车的帖子越来越多,坚果吃出虫子、牛奶喝出异物…… ...
零跑汽车逻辑
数说新能源· 2025-06-19 02:35
零跑汽车:成本为王,确定性更高 零跑的商业模式核心是"极致的成本控制+全球化的B2B2C",它的目标是先成为一个能稳定赚钱的"超级代工 厂"和"技术供应商",再成就一个伟大的品牌。 "赚得更多"的逻辑: 看得见的利润(硬件利润): 零跑的"全域自研"从一开始就瞄准成本。通过自研自产核心零部件,它的毛利率 提升速度惊人。在2025年第一季度,其毛利率已达14.9%,甚至超过了以技术为傲的小鹏。这意味着零跑已经找 到了在残酷价格战中,通过卖车本身赚钱的有效路径。 可预期的规模效应: 极致的"品价比"(高配置低价格)让零跑在市场上大杀四方,其销量在2025年已连续数月 领跑新势力。巨大的销量可以直接摊薄研发和生产成本,进一步强化其成本优势,形成"销量增长 -> 成本下降 - > 价格更优 -> 销量再增长"的正向循环。 稳赚不赔的海外模式: 与Stellantis集团成立的"零跑国际"(Stellantis持股51%,零跑持股49%)是它模式的精 髓。零跑通过向合资公司出口整车或零部件获得确定的B2B收入,同时还能分享合资公司在全球市场销售利润的 49%。这是一种"轻资产"出海模式,利用Stellantis的现成渠 ...
比较研究系列:从财报看三类车企有何新变化趋势
Ping An Securities· 2025-06-12 08:05
汽车 2025 年 06 月 12 日 比较研究系列 从财报看三类车企有何新变化趋势 强于大市(维持) 行情走势图 证券分析师 王德安 投资咨询资格编号 S1060511010006 BQV509 WANGDEAN002@pingan.com.cn 王跟海 投资咨询资格编号 S1060523080001 BVG944 WANGGENHAI964@pingan.com.cn 平安观点: 行 业 报 告 行 业 深 度 报 告 证 券 研 究 报 告 民营车企:盈利韧性强,2025 年加速辅助驾驶平权。高端化突破、出口 占比提升、新能源车规模效应凸显使得主要民营车企体现较强盈利韧性。 高端化战略成效显著,盈利能力持续提升,赛力斯依托问界系列热销,长 城汽车凭借坦克、皮卡等核心品牌。海外市场贡献可观利润。新能源车领 域,比亚迪凭借规模优势及产业链优势,保持较高单车盈利,吉利汽车凭 业务聚焦与新能源车业务迈入规模效应期实现盈利回暖。2025 年以比亚 迪、吉利为代表的民营车企成为推动高速辅助驾驶下沉并普及的主力军。 新势力车企:自我造血迫切性提升,新一轮产品验证成长性。理想汽车盈 利能力依然稳健,零跑、小鹏毛利率改善 ...
平安证券:民营车企2025年加速辅助驾驶平权 推荐比亚迪股份等
Zhi Tong Cai Jing· 2025-06-12 07:51
国有车企:盈利稍弱,与华为合作推动业务转型 国有车企的盈利水平稍弱,这一现象背后存在多重影响因素:其一,过往国有车企的利润支柱合资车企 的投资收益走低;其二,国有车企尚未跨越新能源车规模效应临界点,仍处于亏损阶段,品牌高端化尚 未实现突破;其三,国内汽车市场结构调整,燃油车板块的盈利下降。面临转型压力,多数国有车企正 积极深化与华为的战略合作,以期推动企业向智能化、电动化的业务转型进程。 高端化突破、出口占比提升、新能源车规模效应凸显使得主要民营车企体现较强盈利韧性。高端化战略 成效显著,盈利能力持续提升,赛力斯依托问界系列热销,长城汽车凭借坦克、皮卡等核心品牌。海外 市场贡献可观利润。新能源车领域,比亚迪凭借规模优势及产业链优势,保持较高单车盈利,吉利汽车 凭业务聚焦与新能源车业务迈入规模效应期实现盈利回暖。2025年以比亚迪、吉利为代表的民营车企成 为推动高速辅助驾驶下沉并普及的主力军。 新势力车企:自我造血迫切性提升,新一轮产品验证成长性 理想汽车盈利能力依然稳健,零跑、小鹏毛利率改善显著,亏损逐渐收窄。2025年比亚迪、小米成功融 资为竞争注入新弹药,但新势力融资环境、估值水平已较其刚上市时发生较大变 ...
平安证券:民营车企2025年加速辅助驾驶平权 推荐比亚迪股份(01211)等
智通财经网· 2025-06-12 07:47
智通财经APP获悉,平安证券发布研报称,民营车企盈利韧性强,并凭借规模优势引领智能辅助驾驶平 权,推荐赛力斯(601127.SH)、比亚迪股份(002594.SZ,01211)、长城汽车(601633.SH)、吉利汽车 (00175)。新势力亏损逐渐收窄,2025年进入新一轮产品周期以验证成长性,推荐理想汽车-W(02015)、 小鹏汽车-W(09868)、小米集团-W(01810),建议关注零跑汽车(09863)。国有车企整合提速,与华为合 作进一步深化,推荐长安汽车(000625.SZ)、上汽集团(600104.SH)。推荐核心汽配福耀玻璃 (600660.SH,03606)、地平线机器人-W(09660)。 民营车企:盈利韧性强,2025年加速辅助驾驶平权 高端化突破、出口占比提升、新能源车规模效应凸显使得主要民营车企体现较强盈利韧性。高端化战略 成效显著,盈利能力持续提升,赛力斯依托问界系列热销,长城汽车凭借坦克、皮卡等核心品牌。海外 市场贡献可观利润。新能源车领域,比亚迪凭借规模优势及产业链优势,保持较高单车盈利,吉利汽车 凭业务聚焦与新能源车业务迈入规模效应期实现盈利回暖。2025年以比亚迪、吉利 ...
“翻倍”的蜜雪:海外还没“甜”,投资很难“蜜”
海豚投研· 2025-06-11 10:19
在海豚君的现制饮龙头蜜雪冰城的研究中, 上篇 阐述了蜜雪冰城商业模式、 中篇 测算国内空间。本篇侧重走出国内市场逐步成熟的情况下,探讨两个核心命 题: 1)海外市场能否再造蜜雪? 2)上市三月即翻倍的情况下,当前这个价位到底隐含着怎样的风险收益比? 废话不多,直接端正文: 一、海外会是星辰大海么? 随着各路新茶饮品牌在国内尤其是高线城市不断加密开店,市场饱和度逐步提升,为了寻求新的增量,开辟第二增长曲线,先知先觉的茶饮品牌从2018年开始纷 纷试水海外。 而由于东南亚从地理位置上和中国毗邻,原料运输相对高效便捷,且拥有庞大的华人群体和相似的茶文化,再加上年轻人口占比高,消费力旺盛,叠加低廉的人 力成本&租金,自然成为了几乎每个茶饮品牌出海的第一站。 蜜雪也不例外,2018年将越南设为了出海的第一站,打法和国内基本一致,依托国内的供应链优势主攻性价比市场,价格带低于本土现存品牌,迅速在越南市场 占据一席之地。2020年,蜜雪又攻入了东南亚第一人口大国印尼,采用相同的策略同样取得了快速发展,目前在印尼和越南蜜雪冰城均已成为开店数量最多的连 锁茶饮品牌。 截至2024年底,从招股书上可以看到蜜雪海外门店主要集中在印 ...
谁能低估日拱一卒的公司呢?
Sou Hu Cai Jing· 2025-06-08 12:01
1947 官 ant 题图|视觉中国 滴滴于6月5日晚交出了2025年一季度业绩报告。 一季度,滴滴核心平台(涵盖中国出行与国际业务)订单量达42.47亿单,同比增长13.4%;平台GTV(总交易额)为1016亿元,同比增长13.5%(按固定汇 率计算),整体业务表现符合市场预期。 滴滴本季度实现净利润24亿元,经调整净利润达29亿元,显著超出市场预期。市场对此迅速做出积极反馈,滴滴(ADR)在6月5日收涨4.03%。 国内主打"稳" 2025年第一季度,滴滴核心平台业务(包括中国出行与国际业务)表现不俗,订单总量(中国出行业务的已完成出行订单数以及国际业务的已完成出行或外 卖订单数)达到42.47亿单,同比增长13.4%。 其中,中国出行业务贡献了32.58亿单,日均单量3620万单,同比增长10.3%,对应的GTV为780亿元,同比增长9.3%。 这一季度,滴滴国内出行业务的GTV增速仍然低于其订单量的增速,这意味着滴滴的中国出行业务仍在经历客单价(即中国出行业务的GTV与交易量之 比)的下降。 另一方面,滴滴仍在加大乘客补贴力度。 本季度,滴滴中国出行GTV达到780亿元,同比增长9.3%;而国内出行业 ...
纷纷订立“扭亏为盈”时间表,蔚来、小鹏、小米汽车设定四季度盈利
Di Yi Cai Jing· 2025-06-05 11:28
6月3日,小米创始人雷军在小米投资者大会上称,小米汽车业务亏损正在逐步收窄,预计将在今年第 三、四季度实现盈利。今年第一季度,小米智能电动汽车及AI等创新业务总收入186亿元,占小米集团 总收入的16.71%,智能电动汽车收入181亿元,环比上涨10.7%,经营亏损收窄至5亿元(去年第四季 度,该分部经调整后净亏损7亿元)。 实现盈利需要规模效应,也要降本增效。 2025年行将过半,"厮杀"方酣的纯电技术路线的造车新势力,纷纷设定了在今年四季度实现盈利的目 标。 小米创始人雷军新近在该公司投资者大会上称,小米汽车业务预计将在今年三、四季度盈利。而蔚来 (09866.HK)、小鹏汽车(09868.HK)等该公司的创始人,也不约而同将"扭亏为盈"汽车业务实现盈 利目标时间,定在了今年第四季度。 业内人士认为,这些纯电路线的车企要在第四季度实现盈利,需要有一定的条件,首先销售量必须能够 继续扩大规模,通过规模效应来降低平均成本;管理方面,也要通过细化管理实现"降本增效";另一方 面,智能化和全球化的发展,也是车企能否实现盈利的关键所在。 另一方面,关于汽车行业的"价格战",近日工信部、中汽协相关发言人均就国内乘用车 ...
小米汽车跟踪
数说新能源· 2025-06-05 02:18
1.从2025年5月第二周起,订单量开始出现止跌回升迹象。 2.新车型计划于7月初上市之前,将进行一个月左右的市场预热活动。这包括通过监测互联网声量与话题热度 等数据,为最终定价提供参考依据。 3.新车型与SU7共享部分零部件,这种通用性理论上可以通过规模效应降低成本并提升毛利率。SU7低配版当 前的BOM成本相较YU7中的BOM成本更低。 往期推荐 主机厂电芯采购:兼顾性能和成本 加入社群 市场增长高于动力 本公众号基于分享的目的转载,转载文章的版权归原作者或原公众号所有,如有涉及侵权请及时告知,我们将予以核实并删除 添加半仙微信,备注"进群",邀请你加入锂电行业社群,获得行业最新动态、行业干货 报告和精准人脉。 比亚迪出海:发力东南亚 CATL :储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