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可持续

Search documents
“央行的央行”拉响警报:特朗普或将美联储推入滞胀泥潭
Jin Shi Shu Ju· 2025-06-30 09:38
AI播客:换个方式听新闻 下载mp3 BIS指出,增长前景恶化,同时消费者价格稳定、公共财政和金融系统的风险加剧。面对挑战,官员们 建议央行专注核心使命以维护信任,并增强行动有效性。 卡斯滕斯强调美联储在当前环境中尤其艰难,其主席鲍威尔坚决抵制来自白宫的降息压力。"在美国, 美联储可能面临非常困难的局面,即通胀压力上升或通胀预期偏离,同时经济放缓,"他说,"这是央行 通常觉得特别棘手的情况。" BIS报告频繁强调通胀风险,包括贸易中断如何冲击已受人口老龄化和劳动力短缺挤压的经济体,并损 害商品供应。官员们强调,疫情后消费者敏感度上升,结合仍高企的生活成本预期,可能对价格稳定构 成新挑战。 这一分析结合近期原油价格飙升(随后部分回落)可能让政策制定者警惕。BIS经济顾问申炫松(Hyun Song Shin)称:"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确保一次性价格上涨不转化为持续通胀至关重要。" 报告还指出,部分国家积累的史无前例的国债构成风险。经合组织成员国利息支付占GDP比例去年达 4%并将继续上升。"通胀和金融稳定风险更易源自主权债市压力或通过其传播,"BIS称,"对财政可持 续性的担忧可能引发再融资挑战,并潜在颠覆通 ...
国际清算银行警告:关税恐致美国通胀抬头 美联储面临严峻挑战
智通财经网· 2025-06-29 23:49
特朗普关税扰乱全球经济 智通财经APP获悉,国际清算银行(BIS)警告称,在全球经济因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的破坏性贸易政 策而动荡之际,美国的通胀可能会卷土重来。在当前的经济环境下,美联储可能会面临尤为严峻的挑 战。 国际清算银行总经理Agustin Carstens在年度报告中描述了这种黯淡的前景,并列举了特朗普自今年一月 上任以来的行动如何进一步暴露现有的全球脆弱性。 这位前墨西哥央行行长表示:"我们原本应该实现软着陆——一切都按计划进行。但随后我们经历了一 段非常剧烈的动荡时期,关税威胁可能使一些国家更难实现2%的通胀率目标。" Carstens任期的最终报告于周日发布,详细描述了当前经济形势的不确定性程度已达到"通常与危机相关 的水平",这一状况是由白宫实施的更高进口关税所导致的,尽管高额关税暂停90天。 国际清算银行表示,增长前景已经减弱,而消费者价格、公共财政和金融体系稳定性方面的风险已经加 剧。 面对这样的挑战,国际清算银行建议各大央行专注于核心使命,以维护和增强信任,并提高其行动的成 效。 Carstens强调,在当前的经济环境下,美联储可能会面临尤为严峻的挑战。美联储杰罗姆·鲍威尔坚决抵 ...
110亿美元资金大出逃!投资者为何集体“抛弃”长期美债?
Jin Shi Shu Ju· 2025-06-27 02:07
SHMET 网讯:投资者正以新冠疫情爆发五年来最快的速度逃离美国长期债券基金,这个全球最重 要市场的吸引力正在被美国飙升的债务负担侵蚀。 根据英国《金融时报》基于EPFR数据计算,涵盖政府债和企业债的美国长期债券基金,在第二季 度净流出规模已达近110亿美元。 此次季度资金外流规模有望创下2020年初市场剧烈动荡以来的最高纪录,与此前12个季度平均200 亿美元的资金流入形成强烈反差。 机构投资者广泛使用的长期债券基金遭遇赎回潮,凸显出市场对美国财政路径的深度焦虑。尽管基 金流动仅反映庞大美国债市的冰山一角,却成为投资者情绪的晴雨表。 "这只是一个更严重问题的症状。"专注债券投资的DoubleLine公司基金经理比尔·坎贝尔(Bill Campbell)指出,"无论是国内还是外国投资者群体,都对持有美债收益率曲线长端充满担忧。" 目前正在国会审议的特朗普"宏伟"税改法案,被独立机构预测将在未来十年增加数万亿美元债务, 这将迫使财政部发行天量债券。白宫则辩称对等关税和经济增长将削减债务。 RBC环球资产管理公司BlueBay美国固定收益主管安杰伊·斯基巴(Andrzej Skiba)认为,投资者现 阶段可能更倾 ...
为什么GDP在涨,税收在降?
3 6 Ke· 2025-06-25 05:59
在近两年扑朔迷离的中国经济中,有一个非常显著且急待解释的现象:为何GDP仍维持在5%左右的增 长水平,而税收却持续下滑?且两者的差距还在持续扩大中。 回顾过去十年,税收与GDP之间的短期背离并非首次出现,且多可归因于制度性减税。例如:2016年全 面推行营业税改增值税,服务业减负约5,000亿元;2019年大规模下调增值税税率;2022年疫情冲击 下,推出4.6万亿元的减税退税政策,占当年税收总额的27%。这三年税收落后GDP的幅度分别为 1.9%、5%和6.5%。 但在多数年份,尤其是"金税三期"全面推行之后,税收增速反而明显快于GDP。2017年税收跑赢GDP 3.8%,2018年为1.7%,2021年为3.8%,2023年为3.5%。这一方面源于电子化征管系统强化了税基,另 一方面也反映出征管效率持续提升的结构性趋势。 问题出现在2024年。在没有大规模减税出台的背景下,税收增速却断崖式下跌,与GDP的剪刀差扩大 到-8.4%,2025年一季度进一步拉大至-8.9%。这一数字不仅远超历史上的异常年份(在减税额度达到到 27%的2022年,税收落后GDP的最大剪刀差也是-6.5%),也彻底打破了"税收与G ...
北大国发院院长:面对经济不确定性,短期需更积极的财政政策
Nan Fang Du Shi Bao· 2025-06-24 09:35
南都讯 记者杨文君 刘嫚发自天津 6月24日—6月26日,世界经济论坛第十六届新领军者年会(又称"夏 季达沃斯论坛")在天津举行,论坛期间举办了首席经济学家简报发布会。 黄益平具体谈到,需要区分短期和长期的财政政策,从长期的角度来看,经济学家的观点是需要约束政 府,不然的话可能面临一些可持续性的财政问题。 "个人认为世界上很多国家都面临着不同的问题,比如一个国家身处危机之中,或者处在短期的快速的 经济收缩阶段,亦或处在经济急速下行的过程中,个人认为此时需要更加积极主动的财政政策。因为只 有在我们去进行扩张的财政政策时,我们才可以去稳定经济,我们才有足够的空间来帮助我们去重新获 得财政的健康。"黄益平说,长期来讲,财政的可持续性也是需要充分考虑的。 据了解,财政可持续性反映着国家财政的存续状态,其强弱关系到财政职能作用的发挥,进而关系到国 家发展战略实现、各极政府职能履行、经济和社会发展等重大问题。 曾有国内专家谈到,财政可持续性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财政可持续性分析框架主要研究政府债务可 持续性问题。广义财政可持续性分析框架不仅包含对财政自身运行状况的分析,即狭义财政可持续性分 析,而且涉及对财政以外因素的分 ...
2025年6月荐书 | 经济破晓 货币新思
Di Yi Cai Jing· 2025-06-23 08:19
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团 全球经济在当前阶段面临多重挑战,包括经济增长的放缓、金融市场的不稳定以及传统经济政策的局限性。货币 在经济中的作用也得到了重新审视,货币不仅是交易的媒介,更是国家经济政策的重要工具。以下三本书通过对 财政金融互动、全球增长困境和货币本质的剖析,为理解现代经济的复杂性提供了重要视角,并为应对危机和风 险提出了创新思路和策略。 第一财经精心挑选了三本书籍,为读者呈现了一个更加立体的货币世界。 《货币的本质:繁荣、危机和资本新论》 作者: [美]帕特里克·博尔顿/黄海洲 编辑部推荐: 本书将货币视为一种特殊的资本形式,探讨其在经济繁荣与危机中的关键作用。借助丰富的历史案例和扎实的理 论分析,构建了一个全面而立体的货币理论体系,揭示了货币与经济增长、金融稳定之间的复杂联系。重新审视 货币政策的有效性为理解现代经济体系提供了全新的框架。 原文摘录: 一个国家永远需要关注其潜在的投资机会,并以此决定相应的货币供应量。当一个国家的潜在投资机会无法靠银 行和市场的融资来满足时,它应该考虑增发货币,以便为潜在投资机会提供融资,实现更好的经济繁荣。中国改 革开放之后40多年的发展经验和其他一些国家的增长经验 ...
地方债务压力何时出清?财政还需加码多少才能稳增长?
Minmetals Securities· 2025-06-23 07:14
证券研究报告 | 宏观研究 [Table_Main] 地方债务压力何时出清?财政还需加 码多少才能稳增长? 报告要点 预计本轮债务压力将在 2027 年逐步减轻。届时地方债务付息率将与债务率出 现交叉,标志着偿债压力进入实质性缓解阶段。我们认为目前中国仍处于"去 杠杆与稳增长"并行的阶段,虽然非金融部门债务率趋于稳定,但受隐性债务 高企与地方财政收缩影响,整体付息压力仍然较大。若当前"低息借新还旧"政 策持续推进、严格控制新增债务,预计债务付息率将从 2023 年的 14% 降至 2027 年的 12.8%左右。我们认为该趋势主要基于三方面因素:一是融资利率 持续下行,推动整体利息成本下降;二是债务结构优化,低息合规债务逐步替 代高息非标融资;三是名义 GDP 增长带来的"被动稀释"效应。相较 2010– 2015 年的去杠杆周期,本轮调整在多重冲击下持续时间更长,但去杠杆方式 更加制度化和市场化,意味着债务化解将更为温和,并逐步转向信用重建,财 政与金融体系将迎来制度性修复窗口。 地方债务限额与收支缺口对表,发展增量所需资金受限。地方债务限额与收支 缺口"对表安排",使专项债逐步演化为"缺口填补工具",尤其 ...
美股美债美元分别在定价什么?
2025-06-23 02:09
美股美债美元分别在定价什么?20250622 摘要 美股近期反弹主要由散户情绪和资金驱动,特别是对小盘科技股的短期 投机,而机构投资者则因 AI 技术放缓、贫富差距及财政问题持谨慎态度。 外国投资者因需应对汇兑损失风险,对美股持更为谨慎态度,而美国投 资者更关注资产类别间的转换,对汇率波动关注较少,导致投资策略差 异。 美债定价机制短期反映衰退和降息预期,长期则反映财政可持续性担忧 及关税战对美元信用的冲击,导致美债收益率曲线陡峭化。 美国经济数据参差不齐,劳动力市场走弱,消费意愿下降,服务业疲软, 预示未来经济活动可能减弱,影响美债短期定价。 关税战导致美债长期期限溢价上升,加剧了亚洲货币对美元的升值趋势, 但预计关税威胁将在 8 月左右淡化,长期财政问题仍存。 市场普遍预期未来十年美元将进入长期走弱周期,可能降至 70 左右, 反映对特朗普改革及解决美国长期财政问题能力的不信任。 美国科技与军事实力不再独一无二,动摇了美元享受高估值溢价的基础, 地缘政治控制力下降也削弱了持有美元作为储备货币的动机。 Q&A 今年以来美股、美债和美元的表现如何? 2025 年初至今,美股、美债和美元的表现各不相同。美股在 ...
不爽特朗普关税施压 海外投资者4月大举抛售美债
Zhi Tong Cai Jing· 2025-06-18 22:29
美国财政部周三公布的数据显示,在总统特朗普于4月宣布对外贸易伙伴加征惩罚性关税之后,海外投 资者对美国长期国债的信心出现动摇,当月净抛售金额高达408亿美元,创下自去年12月以来的最大月 度净卖出规模。 当前美国政府债券市场总规模已达28.6万亿美元。尽管4月的抛售金额在整体规模中占比不高,但其意 义重大。财政部报告显示,截至目前外国投资者共持有约9.013万亿美元美国国债,占全部国债市场的 31.5%,相比去年夏天的8.3万亿美元显著增加。 这份报告是美财政部首次披露特朗普新关税政策出台后外国投资者对美国国债需求变化的官方数据。下 一期关于2025年5月的数据报告预计将于7月17日公布。 市场分析人士指出,海外投资者对美债的持仓变化成为近期焦点,原因在于美国高债务水平叠加强硬的 贸易政策,可能令国际资本对美国财政可持续性产生担忧,从而减少对美债的配置。若这种趋势延续, 可能造成债券价格下跌、收益率上升,加剧美国财政融资压力。 4月美国国债市场经历历史性抛售潮。据道琼斯市场数据显示,当月30年期国债收益率录得自1987年以 来最大单周涨幅,10年期国债收益率的单周升幅则创下自2001年经济衰退结束以来的最高纪 ...
特稿 | 闪辉:发展制造业仍是当前政策重点,经济再平衡长期方向明确
Di Yi Cai Jing· 2025-06-18 01:33
而实现中国经济的再平衡,使之更侧重于内需和家庭消费,这一长期方向亦相当明确。 5月12日,中美两国在日内瓦举行贸易谈判后发表联合声明,同意缓和贸易紧张局势,并就经贸关系展开持续对 话。具体而言,美国将取消此前几轮对中国的报复性关税,并在5月14日起的90天时间内暂停加征34%"对等"关税 中24%的部分,但维持加征剩余10%的关税。 这意味着自美国总统特朗普第二届任期以来,美国对中国法定关税税率的增加幅度将从此前的145个百分点降至30 个百分点。计入现有的金属、汽车和半导体等行业关税豁免以及特朗普第二届任期前的美国有效关税税率,我们 估算目前美国对中国的有效关税税率自贸易紧张局势缓和前的107%,下降至39%左右,其中包括2018年~2019年 加征的11个百分点和今年年初以来加征的28个百分点的有效税率。同样,中国也将采取对等措施暂停加征关税, 将对美有效关税税率自144%下调至30%左右。 5月12日以前,外界普遍预计中美贸易摩擦将有所缓和,我们曾假设中美日内瓦贸易谈判将把美国对原产中国商品 的关税税率从超过100%下调至50%~60%。联合声明宣布的关税下调幅度超出了市场和我们的预期,这意味着关 税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