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战

Search documents
七折买保时捷!汽车“豪门”也陷降价泥沼
Di Yi Cai Jing· 2025-06-05 14:19
连续三年在华销量遭遇"滑铁卢"后,保时捷大降价能否扭转颓势? 近日,保时捷大降价一事引起了广泛热议,"70多万、6.5折买卡宴""帕拉梅拉降价30多万""卡宴限时首 付9.98万元起"的消息在业内频传。 6月5日,上海一家保时捷经销商向第一财经记者确认,保时捷旗下卡宴和帕拉梅拉在清库存,优惠力度 很大。今年上海车展,保时捷两款卡宴车型(逐梦版、劲驰版)宣布上市,2025款卡宴便开始清库存。 贷款方案下,2025款卡宴折扣力度在30%以上,落地价在90余万元;卡宴全款方案的落地价在100万出 头。 另外,2024款帕拉梅拉车型落地价差不多在100万以内,降价幅度在30%左右,但上述经销商也告诉记 者,这样的优惠力度并非常态,清完库存就结束,该店两款车型的库存量分别在个位数。 随着中国市场自主品牌的崛起与新能源汽车转型的加速,豪华车市场格局突变,传统豪华品牌市场份额 被自主品牌和新势力不断蚕食,作为汽车"豪门"的保时捷也不例外。而保时捷在中国市场频频失利后, 也不得不加入价格战。 2025年一季度,保时捷在中国市场仅交付了9471辆新车,去年同期该数值为16340辆,同比下跌了 42%。 保时捷在中国市场的销量下 ...
对话李斌:蔚来正在走出最低谷,不拼价格、拼技术和服务 | 次世代车研所
Xin Lang Ke Ji· 2025-06-05 01:44
Core Viewpoint - NIO has faced multiple ups and downs since its establishment 11 years ago, but the company believes it has emerged from its lowest point and is set to return to a growth trajectory starting in the second quarter of this year [1][5]. Group 1: Company Development Stages - NIO's development is divided into three stages: the first from establishment to 2021, focusing on brand building and initial product lifecycle; the second from 2022 to 2024, where the company faced challenges in meeting operational goals; and the third stage starting in 2025, where past investments in technology and products are expected to yield results [3][4]. - The first stage saw NIO rescued from a critical situation through strategic investments, while the second stage highlighted issues with product positioning and market penetration [3][4]. Group 2: Sales and Profitability Plans - NIO aims to achieve a quarterly delivery target of 72,000 to 75,000 vehicles in Q2, which would set a new record for the company [5][6]. - The flagship model ET9 has already surpassed traditional luxury brands in sales, indicating strong market performance [6]. - NIO plans to launch three significant products in the coming months, with expectations of reaching a monthly sales target of 50,000 units by Q4, maintaining a gross margin of 17%-18% [8][10]. Group 3: Competitive Strategy - NIO emphasizes a strategy focused on technology, quality, and service rather than engaging in price wars, which are seen as detrimental to the industry [11][12]. - The company believes that a focus on long-term investments in R&D and user experience will differentiate it from competitors and support its profitability goals [12].
监管协会三连击 汽车业叫停“内卷式”价格战
Mei Ri Shang Bao· 2025-06-04 22:16
商报记者郭雨昕 6月3日,全国工商联汽车经销商商会发布了《关于反对"内卷式"竞争促进汽车经销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倡 议》,抵制汽车行业无序的"价格战"。 5月31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关于维护公平竞争秩序促进行业健康发展的倡议》,明确表示支持 企业通过正常的方式参与市场竞争,坚决反对无底线的"价格战"。工信部亦表态支持倡议,强调"价格 战没有赢家,更没有未来"。工信部指出,企业之间无序"价格战"是"内卷式"竞争的典型表现,将加大 整治力度,推动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加强产品一致性抽查,配合相关部门开展反不正当竞争执法,采取 必要的监管措施,坚决维护公平有序市场环境,切实保障消费者根本利益,推动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 6月3日,全国工商联汽车经销商商会也发布了《关于反对"内卷式"竞争促进汽车经销行业高质量发展的 倡议》,提出全行业应以中国汽车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大局为重,严格遵守公平竞争原则,坚决抵制 以"价格战"为主要形式的"内卷式"竞争行为。同时,还倡议关注品牌形象、改善汽车经销商的生存状 况、优化商务政策、完善退网机制等。 无序价格战之下没有赢家 在此之前,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工业和信息化部已接连发声,旗帜鲜明地反 ...
大摩周期论剑:机器人、汽车、房地产、快递行业更新
2025-06-04 15:25
各位早上好今天是6月4日星期三欢迎来到又一期的摩根史丹利周期论件我是中国基础材料行业的分析师David徐卓凡那么在开始之前我要先读一个免责声明请注意本会议仅面向摩根史丹利的机构客户以及财务顾问本会议现不对媒体开放如果您来自媒体敬请退出本次会议随后与我们联系以了解进一步详情请注意本次会议内容和您的问题可能会被录音 那么在今天的webcast里我们首先会邀请地产行业的首席Stefan来聊一下开发商5月的销售情况以及二手房市场的一些动态接着有汽车行业的分析师Sally和大家聊一下关于价格战和国企改革的一些行业更新然后我们有交运行业的分析师Tenny和我们分享一下他们组最近发的关于快递行业整合动态的一个大报告最后我们工业行业的首席宗盛 会分享一下上周在中国调研的反馈包括工业自动化以及机器人行业的一些进展那么在会议过程中您可以随时在屏幕左方的提问消息框里向我们发送您的问题接下来我们先把时间交给Steven有请Steven好 谢谢Steven大家好 我是Steven现在由我来跟大家更新一下五月份的房地产数据 首先我们说说百强开发商五月份的销售根据克尔瑞的数据百强开发商在五月份的销售同比下降了10%而50强开发商的销售同比 ...
一财社论:造车新势力盈利是硬道理
Di Yi Cai Jing· 2025-06-04 14:13
盈利是硬道理、制止恶性价格竞争,降成本、提技术,做好内功赢得消费者,加快行业内淘汰重组、积 极培育龙头企业,这些都是亟需解决的重要课题。 企业财报和企业相关表态可以反映企业现状和发展预期。对此,有观点称,2025年,造车新势力或将迎 来"规模化盈利元年"。 全国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日前表示:行业已经到了扭亏为盈的节点,以造车新势力为代表的车企近期给 出扭亏为盈"时间表"是可喜的现象;增收不增利,甚至赔本赚吆喝的情况是难以长期维持的。 虽然造车新势力表达了实现盈利的决心和信心,但现实情况依然不是很乐观。就行业总体来说,依然在 低利润甚至亏损中艰难跋涉。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今年一季度,汽车产业利润率为3.9%,远低于下游工业企业5.6%的平均 水平。而以新能源、智能化为主打的新势力处境更加艰难。举例来说,虽然蔚来汽车笃定今年第四季度 会实现盈利,但一季度调整后净亏损62.79亿元,亏损同比2024年一季度还有扩大。 十年磨一剑,有两种可能,一是磨出类似干将莫邪的宝剑,二是磨出废铁。现在正处在这一关键时刻, 必须将企业盈利作为硬道理,才能促进行业的良性发展。 为实现盈利这一根本目标,首先是要建立良性的市场竞争 ...
“价格战”再度打响?部分饮品降价3元 瑞幸咖啡回应
Xi Niu Cai Jing· 2025-06-04 11:37
瑞幸自创立之初,便凭借"补贴换规模"的策略,以低价咖啡迅速打开市场,掀起行业价格风暴,在咖啡市场中成功占据一席之地。但今年初,瑞幸悄悄上调 了多款产品原价,美式咖啡从23元涨至26元,拿铁从26元涨至29元,爆款生椰拿铁更是从29元涨到32元。但是,也有一些网友对比发现,瑞幸咖啡并非全国 统一价格,不同门店咖啡的原价有所不同。事实上,这并非瑞幸首次涨价,早在2020年,瑞幸就曾对全线产品进行过2至3元的价格上调。 业绩方面,瑞幸咖啡2025年一季度总净收入为88.65亿元,同比增长41.2%;GAAP营业利润达7.37亿元,营业利润率为8.3%。 5月30日午间,"瑞幸咖啡降价"话题登顶热搜,引发网友广泛热议。 有消费者向GPLP犀牛财经反映,瑞幸咖啡多款饮品价格骤降3元,迈入"6块9时代"。这一降价举措,在咖啡行业引发了广泛关注与讨论。不过,也有消费者 表示,其瑞幸小程序页面的产品售价仍显示为9.9元。 针对这一情况,瑞幸咖啡官方客服表示,瑞幸产品具体优惠情况以实际下单界面为准,平台不一样优惠券使用规则也不一样,消费者可以根据哪个最便宜使 用哪个平台。此外,瑞幸咖啡方面回应称,品牌为消费者推出端午节和儿童节 ...
中汽协发倡议,众专家亮观点(六)| 李大开:从“卷”向“强”,避免恶性竞争和盲目价格内卷
Jing Ji Guan Cha Bao· 2025-06-04 11:14
(原标题:中汽协发倡议,众专家亮观点(六)| 李大开:从"卷"向"强",避免恶性竞争和盲目价格内 卷) 编者按: 5月31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面向全行业发布《关于维护公平竞争秩序 促进行业健康发展的倡议》。倡 议中指出,自2025年5月23日起,有车企率先发起大幅降价活动,多家企业跟进效仿,引发新一轮"价格 战"恐慌。无序"价格战"加剧恶性竞争,将进一步挤压企业利润空间,进而影响产品质量和售后服务保 障,不仅阻碍行业自身健康发展,也将危害消费者权益,并带来安全隐患。 倡议发布后,工信部相关负责人第一时间作出公开回应,赞同并支持此倡议,同时指出车企之间"价格 战",给汽车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带来较大冲击,危及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央视新闻、新华社、人民日报、经济日报等主流央媒纷纷报道、转载。当日此事登上多个热搜平台,引 发广泛的关注与讨论。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旗下官方媒体《汽车纵横》围绕这一事件,推出汽车行业知名专家访谈系列。本文为 该系列第6篇,受访人为陕西法士特集团原董事长李大开。 二是在赛道选择上,企业可以发挥各自所长,专注专业化、规模化,不必都挤入同一个领域、同一个赛 道; 三是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因地制宜 ...
瑞达期货碳酸锂产业日报-20250604
Rui Da Qi Huo· 2025-06-04 09:04
碳酸锂产业日报 2025/6/4 | | 撰写人:王福辉 从业资格证号:F03123381 投资咨询从业证书号:Z0019878 | | | | | | --- | --- | --- | --- | --- | --- | | 项目类别 | 数据指标 | 最新 | 环比 数据指标 | 最新 | 环比 | | 期货市场 | 主力合约收盘价(日,元/吨) | 61,080.00 | +1140.00↑ 前20名净持仓(日,手) | -6,216.00 | -1545.00↓ | | | 主力合约持仓量(日,手) | 245,650.00 | -14008.00↓ 近远月合约价差(日,元/吨) | 0.00 | -80.00↓ | | | 广期所仓单(日,手/吨) | 33,461.00 | +64.00↑ | | | | 现货市场 | 电池级碳酸锂平均价(日,元/吨) | 60,250.00 | -50.00↓ 工业级碳酸锂平均价(日,万元/吨) | 58,650.00 | -50.00↓ | | | Li₂CO₃主力合约基差(日,元/吨) | -830.00 | -1190.00↓ | | | | 上游情况 ...
从美国的几次价格战看中国车市价格战
首席商业评论· 2025-06-04 03:36
俗话说"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美国市场作为汽车行业成熟市场,经历了好几次价格战轮回,有太多值得我们关注和反思的问题。 从历史上看,美国汽车市场经历了大小六次价格战,每一次都重塑了市场格局,重新定义了竞争态势,其不仅是市场份额的争夺,也是技术变革、经济周期和消 费者偏好变化的历史。这其中最值得关注的是20世纪初福特流水线变革带来的第一次价格战,以及1980年代日本车企大举进入美国市场引起的价格战,还有2023 年以来特斯拉引起的价格战。 1.福特流水线几乎重塑汽车行业竞争 20世纪初,美国汽车工业仍处于起步阶段,汽车价格昂贵,主要由手工制造,产量低、成本高。1913年,亨利·福特引入流水线生产,大幅降低了生产成本,使汽 车价格从1913年的约850美元降至1925年的290美元。这一创新不仅使汽车成为大众消费品,还引发了历史上第一次汽车价格战。福特通过价格优势迅速占领市 场,其他汽车制造商纷纷跟进,以更低的价格竞争,最终导致大量独立汽车公司破产,形成了通用汽车、福特和克莱斯勒三大巨头的格局。 Ford Model T 2.日本汽车强势杀入美国市场 1980年代,美国汽车市场再次陷入价格战。1980年,通用汽车(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