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增程式
icon
Search documents
理想汽车的成功
数说新能源· 2025-05-19 10:22
理想汽车的成功并非单纯依赖增程式技术,而是 通过精准定位+技术迭代+用户体验+生态协同的组合拳 ,将增程 的劣势转化为差异化优势。其核心在于: 以家庭需求为中心,用增程式解决续航痛点,用智能化提升溢价,用服 务体系建立口碑。 对于普通家庭而言,若预算有限且充电便利,插混仍是性价比之选;但对于追求体验统一性和品牌附加值的中高 端家庭,理想模式更具吸引力。 理想汽车在增程式技术路线下实现高销量,与其精准的市场定位、技术创新和用户需求洞察密切相关。结合行业 背景和搜索结果,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其成功原因: | 车型 | L6智能焕新版 | L7智能焕新版 | L8智能焕新版 | L9智能焕新版 | | --- | --- | --- | --- | --- | | 价格(万元) | 24.98-27.98 | 30.18-35.98 | 32.18-37.98 | 40.98-43.98 | | 定位 | 中型SUV | 中大型SUV | 大型SUV | 全尺寸SUV | | 隆位数 | 5/45 | 5/45 | 614 | 6145 | | 车身尺寸(mm) | 4925×1960×1735 | 5050×1 ...
增程+插混占比超50%,新能源车市“销量与减碳”如何兼得?
3 6 Ke· 2025-05-19 09:50
2025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迎来结构性转折点,中汽协数据显示,截止至4月,增程式与插混车型合计销量占比首 次突破新能源市场的50%,成为驱动行业增长的核心力量。 问界M8、阿维塔06等新车的密集上市,以及小鹏、小米等车企加速布局增程赛道,标志着行业技术路线进入深度博弈 阶段。这一现象不仅折射出市场对续航焦虑的刚性需求,更引发了对消费导向型新能源产品的再思考——增程与插混 技术究竟是碳中和时代的务实选择,还是阶段性过渡方案? 用户需求与技术红利的加持 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结构性变化,在2024年已初现端倪。根据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的统计,2024年全年新能源汽车 销量达到1126.2万辆,其中插混与增程式车型贡献451.9万辆,同比增速高达85.2%,远超纯电车型15%的增速。这一差 距在2025年进一步拉大,混动车型市场份额逼近50%,而纯电渗透率则从60%降至58%。销量的爆发式增长背后,是 用户需求与技术红利的共同作用。 从消费端看,用户对"无焦虑体验"的追求成为核心驱动力,增程式车型通过大容量电池(CLTC纯电续航普遍200公里 左右)和燃油增程器的组合,既满足了城市通勤的低成本需求,又解决了长途出行的 ...
“长城打死不做增程”VS“讲这话的人不懂技术”,你会选插混还是增程?
3 6 Ke· 2025-05-07 12:51
近日,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在直播中,力挺了长城汽车总裁穆峰的"长城汽车打死也不做增程",表示"长城汽车没有规划增程技术,未来也不可能做增 程"。 虽然他没有再强调"增程式技术是落后路线",但也是给"增程式技术路线之争"火上浇油。 2025上海国际车展上,长安汽车副总裁、深蓝汽车CEO邓承浩就公开表达对"打死也不做增程"的看法:"消费者既然选择增程,就有它的合理性,讲这句 话就是与市场为敌。"而他自己是搞动力技术出身,讲"打死不做增程"的人不懂技术。 该话题此前也曾引发多次车企高管之间的公开辩论,很多车企评价增程式技术是"落后技术"。但就是这不少人口中的"落后技术",却吸引着越来越多的车 企加速布局。 车企在发布会上用PPT掐架,消费者在4S店用订单投票。这边销售顾问正眉飞色舞地讲解"可油可电没有续航焦虑",那边工程师在实验室摔出数据:"高 速油耗比燃油车还高15%!"甚至曾经嘲笑增程式是"脱裤子放屁"的欧洲车企,正在把中国品牌的增程方案拆解研究。 这就是中国新能源车市正在上演的魔幻剧情:当增程式车型以每月10万辆的速度吞噬市场,当"落后技术"的骂声与销售捷报齐飞,这个行业突然变得像一 场大型真人秀——所有人都 ...
新车看点|智界R7推出53.4kWh大电池增程系统,智界S7推出新版本
Guan Cha Zhe Wang· 2025-05-04 02:00
【文/观察者网 周盛明 编辑/ 高莘】日前,鸿蒙智行 | 智界品牌之夜在上海举办。智界R7增程新版本正 式上市,新车提供53.4kWh大电池和华为DriveONE四驱系统,售价29.98万—31.98万元。智界S7新增 Ultra运动版,新车依旧为纯电动动力形式,增加了运动套件后售价32.98万元。 对于鸿蒙智行旗下的智界品牌来说,其第一款产品智界S7销量表现一般。数据显示,今年1—3月该车 的月销量均在1000辆左右。 与之对比,定位SUV、同时具有纯电+增程双动力路线的SUV产品智界R7则获得了优秀的市场反馈。今 年1月,智界R7的销量突破1万辆,2月、3月的销量也稳定在8000辆以上。 对于智界R7来说,本次新增的车型为大电池增程版,电池容量从37kWh增加至53.4kWh,两驱版本车型 的CLTC纯电续航里程达到了360km。 智界R7增程版新增两款车型 智界官方 从行业趋势来看,增程车型用户的用车习惯接近于纯电车型用户,即城市用电,长途用油。在这样的背 景下,新增更大电池增程版本的智界R7将吸引更多消费者,让用户在使用过程中可以减少充电频率, 提升便利性。 据悉,两款增程车型依旧搭载华为华为雪鸮智能 ...
从批判到跟进!大众汽车上海车展发布首款增程概念车,合资品牌在华战略转向“中国市场主导”
Mei Ri Jing Ji Xin Wen· 2025-04-30 07:15
每经记者 刘曦 每经实习编辑 余婷婷 在2025年上海车展上,大众汽车发布了首款全尺寸增程式SUV概念车ID.ERA。据悉,该车型基于大众汽车集团全球开发标准打造,CLTC综合续航里程超过 1000公里,纯电续航达350公里,预计在2026年一季度后开始量产。 例如,位于合肥的大众汽车(中国)科技有限公司(VCTC)自2024年1月起已全面投入运营。同时,得益于高效的研发流程及与本土生态系统的深度融 合,大众汽车集团首个本土开发的整车平台CMP(Compact Main Platform)的开发周期将缩短30%,并实现约40%的成本优化。此外,VCTC以及大众汽车 集团汽车软件公司CARIAD中国正携手本土合作伙伴,共同开发高性能、基于区域控制及中央计算的电子电气架构CEA(China Electronic Architecture)。自 2026年起,CEA将搭载于大众汽车品牌在本土制造的纯电动车型。 这种转型在合资体系内部催生出更精细化的战略分工。大众汽车乘用车品牌中国CEO孟侠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大众安徽是大众在中国的第三家合资公 司,它的战略意义是不言而喻的。未来,我们的三家合资公司将会有更加清晰 ...
蔚来秦力洪:增程式混动并不省成本,纯电+换电才是“最优解”
Jing Ji Guan Cha Bao· 2025-04-29 08:11
(原标题:蔚来秦力洪:增程式混动并不省成本,纯电+换电才是"最优解") 在4月23日开幕的上海车展上,蔚来联合创始人秦力洪在接受经济观察报采访时针对增程式混动技术发 表了他的看法,其直言增程并非省成本的方案,纯电+换电才是更好的"增程(增加行驶里程)"。当 前,蔚来是市场上极少数聚焦纯电而未涉足增程式混动的新能源车企。 当前,蔚来正加速冲刺实现第四季度盈利。秦力洪强调,乐道将在这一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虽然难 以给出乐道具体贡献的量化数字,但可以肯定的是,乐道的表现直接影响公司整体盈利。若乐道发展不 佳,蔚来整体盈利将无从谈起。因此,乐道必须在销售服务、新产品成本控制、供应链管理等方面达到 较高水平。" 目前蔚来能源在全国已建成3200多座换电站,其中乐道兼容的换电站达1900多座,且这一数字还在持续 增加。 当前随着充电技术的不断发展,部分企业已推出兆瓦级快充技术,这是否会对蔚来的换电体系造成冲 击?对此,秦力洪表示,日常生活中,一幢写字楼的用电功率可能都达不到兆瓦级,汽车用户在实际使 用中很难真正用到如此高的充电功率。不仅如此,高功率充电还可能对电池寿命和安全造成影响。他直 言,有些企业推出兆瓦快充技术, ...
开了半年小米SU7,福特CEO怎么评价
汽车商业评论· 2025-02-11 16:58
撰 文 / 张霖郁 设 计 / 赵昊然 福特2024年的财务数字比上一年稍好。 美国当地时间2025年2月5日,福特公布了2024年四季度以及全年财报。 福特2024年总收入为1850亿美元,同比增长5%;净利润为59亿美元(按Non-GAAP非通用会计准则 计算,为102亿美元),同比增长1.5%,如果按非通用会计准则计算,同比下降0.2%。 福特目前主要分三块业务,一是Ford Blue,这一块是燃油车;第二是Ford Model e,新能源车;第 三是Ford Pro,商用车。 整体来说,商用车最赚钱,息税前净利润率为13.5%,其次是燃油车业务,息税前净利润率为 5.2%,而新能源业务完全亏损,2024年,福特新能源业务亏损超过50亿美元。 财报发布第二天,福特同时宣布了一系列高层任命。 财报会上,分析师问及福特如何增强全球竞争力以及击败小米SU7? 福特CEO法利(Jim Farley)回答,第一是降本,这个是绝对使命;第二是推出便宜车型,让更多 人买得起新能源车,第三是确保多种动力形式,这是福特的重要原则,他们打算做增程,顺应客户 的需求。他们之前投资混合动力,被证明是一个好的决定;最后一点,是通 ...
2024,中国汽车行业打脸报告
投资界· 2024-12-20 03:06
以下文章来源于远川汽车评论 ,作者熊宇翔 彭苏平 远川汽车评论 . 不止是汽车 月销一万很危险 Flag倒了又立。 作者 | 熊宇翔 彭苏平 来源 | 远川汽车评论 (ID:yuanchuanqiche) 智能电动汽车厮杀到今天,为了抓住稀缺的注意力资源 ,接二连三地立下各种惊悚flag,已经成为车企基本竞争手 段。 这些flag包括但不限于: 销量对赌型 :年销量增长50%以上达成XX万辆;某车型月销XX辆,超过同级标杆; 蔑视广告法型 :"XX万以内最好的车"; 低姿态狠话型 :"新能源我们要不客气啦"; 赌上职业生涯甚至性命型 :"若未能···· ··,我就下课/去找工作";"如果最后是XX效果,我就去跳楼"。 但在复杂多变又血腥竞争的汽车市场中,flag理论上是拿来兑现的,可现实常常是打脸的。 月销一万辆已经成为造车新势力的生死线,年底"暴雷"的哪吒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 今年1-9月,哪吒共计卖了8.59万辆,平均每月不足万辆,年度目标完成率不到三成,迟迟无法上市导致现金流拉响 了警报,多家供应商公开讨债,作为股东的周鸿祎当起了鸵鸟。 年初还在微博上公开反思的CEO张勇也黯然下课,非常讽刺的是,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