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科技
icon
Search documents
已申请纳入质押库,“日光基”科创债ETF华夏(551550)重磅上市
Sou Hu Cai Jing· 2025-07-17 00:09
科创债ETF华夏(551550)今日正式上市交易,并已向中登公司提交科创债ETF纳入中登质押库的申请。此前,首批10只科创债ETF全部 一天结束发行,募资总金额接近300亿元,而在其强势助力下,债券类ETF今年规模猛增,最新规模已经超过4200亿元,创下有史以来新 高。 科创债ETF华夏(551550)等首批科创债ETF重磅上市,不仅让金融"活水"更精准地引向科技创新的最前沿,也让投资者更便捷分享科技 创新企业的成长红利。具体来说,较低的投资门槛、场内T+0的灵活交易、0.2%/年的综合低费率、高评级的信用"打底"……这些客观的 参数背后,有望转化为切实的投资获得感提升。对投资者而言,科创债ETF的上市不仅填补了固收类投资工具箱的一隅空白,更提供了一 个能够一键布局科创公司债的普惠工具。 "科创基因"是核心烙印 6月18日,证监会相关负责人在2025陆家嘴论坛上提出"加快推出科创债ETF"。当天,华夏等10家公募基金公司,集体上报新产品,并于7 月2日正式获批,而这也是国内市场首批科创债ETF产品。 不难发现,相较于普通信用债,科创债的"科创基因"是其核心烙印。作为债券市场支持科技创新发展的新兴融资工具,科创 ...
实现制度与科技“双轮驱动”
Jing Ji Ri Bao· 2025-07-17 00:08
粤港澳大湾区作为国家改革开放的重要门户和高质量发展的先行示范区,是国家深化改革与扩大开 放战略叠加的前沿阵地,是创新要素高度集聚赋能制度设计的动力源泉,是深度链接全球市场、对接国 际规则的核心枢纽,是多元经营主体活力竞相迸发的制度沃土。如何将制度多样性转化为协同发展的驱 动力,关键在于充分发挥制度创新优势。 融合规则差异破解壁垒,畅通要素跨境流动提升便捷高效水平。粤港澳大湾区制度融合的首要任务 在于打通人才—数据—资本三条"要素动脉",实现全域资源高效配置。粤港澳大湾区作为一个国家、两 种制度、三个关税区、三种货币、三种法域的复合区域,存在多重规则差异,要素跨境流动面临多重制 度壁垒。"十四五"时期以来,大湾区持续推动"点对点"制度对接向"系统化"规则兼容跃升。深圳—香港 跨境数据流通试点建设持续深化、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金融制度加快衔接、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 正式实施封关运行,已初步构建起高端人才自由执业、科研数据跨境流通、金融资本高效对接的制度通 道,充分实现了大湾区人才、数据和资本等关键发展要素的内外贯通、高效畅达、互通共融、联动发 展,为湾区要素跨境流动便利化提供了制度支撑,为推进制度型开放提供了湾 ...
让科创“成长摇篮”茁壮成长
Jing Ji Ri Bao· 2025-07-17 00:08
正如科技创新是探索未知的过程,既孕育着新动能,也伴随着新风险。科创成长层改革创新也是渐 进的过程,既孵化着新希望,也充满不确定性。市场能否理性看待科技型企业的成长曲线,监管能否精 准平衡市场风险与创新活力,投资者能否承受技术变现过程中的惊喜与惊险……种种新挑战考验着各方 智慧,是科创成长层能否真正成为科技创新"摇篮"的关键修炼。 企业要练好内功与定力。科创成长层向未盈利科技型企业敞开大门,这并不意味着没有门槛,监管 部门多次强调将从严审核,强化信息披露和风险揭示,就是要拒绝拼凑技术的伪科技型企业上市圈钱。 怀揣上市之梦的未盈利企业还需扪心自问:自身是否属于"技术有较大突破、商业前景广阔、持续研发 投入大的优质未盈利科技型企业"?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只有对号入座练好内功,才有可能抓住机 遇,乘风而上。 监管需平衡包容与规范。改革难以一劳永逸,越深入推进,问题越容易显山露水。随着科创成长层 的落地演进,未盈利企业估值难度大、退市风险高、交易活跃度不足等问题或许也会浮出水面。监管部 门需在短期阵痛和长期价值间走好钢丝,在"放"与"管"之间寻求最佳平衡点,守住不让伪科技型企业圈 钱、不让普通投资者承担过度风险的底线, ...
日媒:中国能打造自己的阿斯麦吗?
Huan Qiu Wang· 2025-07-16 23:59
曾在美国政府担任高级官员的半导体专家梅根·哈里斯说,对于中国在芯片工具制造方面的能力,美国 的看法未免天真或无知,"最坏情况是,中国的工具制造商不仅在国内具有竞争力,甚至在国际上具有 竞争力。而这即将到来,且一旦开始就很难停止"。 日本《日经亚洲评论》7月16日文章,原题:中国能够打造自己的阿斯麦吗?在北京,中国顶尖芯片制 造商中芯国际的工程师们正夜以继日地工作,以扩大14纳米甚至7纳米芯片的产量。对于一家已在美国 打压下艰苦奋斗数年的公司来说,能制造这么先进的芯片无异于重大突破。但中芯国际的使命并非仅限 于制造芯片,该公司希望完全使用中国国产设备来制造它们。有关目标已被明确写入中国的经济路线图 ——推动集成电路全产业链自主可控。消息人士说,中国的芯片制造商正努力实现目标。 事实上,自2019年以来,中国排名前五的芯片工具制造商在美中紧张加剧的情况下蓬勃发展。如今,在 除光刻之外的每个芯片制造步骤中,中国都拥有或将挑战全球领军者的本土企业。美国半导体分析师查 尔斯·史说:"中国显然正努力开发本土光刻技术,这需要时间。"日本某芯片工具供应商高管说:"整个 行业都密切关注来自中国的日益激烈竞争……我们知道他们正努 ...
机构排兵布阵 结构性机会成市场共识
Group 1 - Several A-share listed companies, including Shijia Photon, Oriental Bio, and Maiwei Bio, have disclosed their latest top ten shareholders due to buyback activities, revealing adjustments by well-known fund managers [1][2] - Notable fund managers such as Jin Zicai, Wan Minyuan, and Jin Xiaofei have made significant adjustments in their holdings, with Jin Zicai's funds entering the top ten shareholders of Shijia Photon after a 130% increase in its stock price in the first half of the year [2] - Foreign institutions like Barclays, UBS, and JPMorgan have increased their stakes in several A-share companies, indicating growing foreign interest in the market [3] Group 2 - The A-share market is experiencing structural opportunities amid internal and external factors, with a potential upward trend in the short term [4] - The overall investment attractiveness of the Chinese capital market is improving, with an increase in stock buybacks and dividend distributions, which are highly valued by foreign investors [4][5] - Economic indicators show signs of recovery in consumption, investment, and exports, with expectations for a more accommodative monetary policy in the coming quarters [5]
最重磅科创领袖峰会登场
财联社· 2025-07-16 23:51
如今,站在科创板开市六周年的关键节点,由上海报业集团、上海市松江区人民政府指导, 财联社、《科创板日报》、上海长三角G60科创集团联合主办的"2025中国科创领袖峰会暨科 创板开市六周年论坛"即将于7月25日举行。 本次峰会将以"策源创新、产业引领"为主题,届时,政府、相关监管方、科创板等科创领军企 业董事长等行业各界人士齐聚一堂,围绕政策、科技创新、产业发展等方面展开前瞻性对话, 围绕政策、科技创新、产业发展等方面展开前瞻性对话,为推动我国科技创新与资本市场深度 融合,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贡献智慧与力量。 本次峰会亮点纷呈,将设置主题演讲,高峰对话等环节,并将就并购、出海等热门领域展开圆 桌对话。与此同时,本届峰会新增两场平行论坛,分别就就集成电路产业发展、上市公司产融 对接(服务一级市场科创企业)进行深度讨论。 扫描下方长图二维码报名参会!7月25日,我们期待与您松江见! 科创板将迎来开市六周年的重要里程碑,上市公司数量已达589家,作为我国资本市场改革 的"试验田"和科技创新的核心枢纽,科创板六年来持续推动制度创新与产业升级, 成为全球 瞩目的"硬科技"企业聚集地 。 六年耕耘,科创板持续引领制度创新,不 ...
科创债ETF招商今日上市
科创债ETF招商(551900)今日上市! 7月17日,首批10只科创债ETF上市,科创债ETF招商(551900)登陆上交所,为投资者提供较为稳健参与科创投资的新工具。此前,科创债ETF招商已于 7月11日成立,募集总规模29.91亿元,首发有效认购户数4721户,在6只上交所科创债ETF中居第一。 对于投资者而言,科创债ETF招商还具有以下亮点:一是资金交易效率高。科创债ETF招商支持T+0交易,资金使用效率显著高于传统债券。二是参与门 槛低,费率低廉。科创债ETF招商可进行场内交易,产品综合费率为0.2%(管理费0.15%+托管费0.05%)。三是实物申赎,减少交易成本。相较于现金申 赎,实物申赎避免代买卖交易,可大幅降低产品交易的摩擦成本,以及减少证券价格的不确定性。四是有跨市场优势。跨市场模式容量更大,同时覆盖上 海(约8600亿元)和深圳(约1400亿元)两地市场。 科创债ETF的发行上市,填补了金融"五篇大文章"中"科技金融"债券基金产品的空白,有助于发挥资本市场功能作用,引导市场资金投向科技创新企业。 展望未来,在政策红利驱动下,科创债市场有望持续扩容,招商基金将持续以优秀的产品创设能力和投资 ...
提升资金向“新”力 首批10只科创债ETF今日上市
Zheng Quan Shi Bao· 2025-07-16 23:38
首批科创债ETF在快批快发、一日募结之后,火速进入到上市环节。7月17日,科创债ETF广发 (511120.SH)等首批10只科创债ETF在沪深交易所同步上市。不到一个月,科创债ETF完成了从申 报、获批、发行、成立到上市的全流程,这一"闪电"速度也体现出市场各方对这一品种的高度重视。 管理科创债ETF广发的基金经理洪志表示,作为科创债投资的普惠工具,科创债ETF以指数化投资的方 式,为机构和个人投资者提供了科创主题纯度高、个券风险分散、成本相对低廉的债券投资产品。同 时,该产品的推出拓展了科创企业和项目的融资渠道,引导资金活水向"新"汇聚,助力科技创新领域高 质量发展。 根据首批10只科创债ETF的合同生效公告,虽然仅募集了一天,但是共有超3.5万户持有人、将近300亿 元资金申购科创债ETF,科创债ETF广发等8只产品首募规模均在29.5亿元上方,达到或接近合同规定的 30亿元上限。 从上市地点来看,首批科创债ETF中,有6只在上交所上市,另外4只在深交所上市。其中,科创债ETF 广发等3只跟踪上证AAA科技创新公司债指数的基金在上交所上市,跟踪深证AAA科技创新公司债指数 的基金在深交所上市,跟踪跨市场 ...
奉旨吹牛 | 东方主题精选十年还没回本!重仓证券真的可行吗?
Sou Hu Cai Jing· 2025-07-16 17:04
来源:财富大侦探007 基金分享 610 : 东方主题精选( 400032 ) 各位侦探哥的粉丝们大家好,三年前,我们每天都分享一只基金,现在这个栏目又重新开始了,我们继续按照最新季度的规模排名从大到小来分析基金, 超过600只!最近我们的锐评基金都不敢"锐了",现在只要反应基金产品业绩不好,基金公司高管变动、基金经理一拖多、风格漂移啥的,都有可能给你 戴上"写黑稿"、"敲诈勒索"的帽子,咱现在尽可能给基金公司吹牛! 今天来分享的的这只产品是——东方主题精选(400032),这是东方基金基金经理周思越管理的产品。这只基金成立时间超10年,目前来看,成立以来业 绩涨了-0.22%,目前累计净值0.9978元。这算是一只年头很长的产品,成立以来业绩侦探君觉得总体业绩一般,毕竟现在还差一点没回本,但也快了。成 立时间应该是2015年的杠杆牛市后期,当时市场非常火热,直奔6000点。后来市场暴跌,这产品估计很惨吧!这只产品因为前两三年回撤也不小,所以目 前净值还在水下。最近一年反弹也不算多,真的很不容易呢! 这只产品成立于2015年3月23日,周思越是从2023年11月13日开始管理这只基金,周思越任期回报赚了-9. ...
方大集团东北制药混改七周年:创新驱动发展 铸就生物科技新高地
Zheng Quan Ri Bao· 2025-07-16 16:50
今年上半年,东北制药还启动了大规模硕博研发人才招聘,全面充实东北制药研究院、上海生物及北京鼎成肽源的科研力 量。通过打造生物医药领域的人才高地和技术标杆,让创新真正成为驱动企业发展的核心引擎。 科技前沿 硕果累累 七年变革路,见证了东北制药从传统制造到创新驱动的华丽转身。自2018年加入辽宁方大集团实施混改以来,这家老牌药 企不断加大研发投入,通过"自主研发+联合开发+项目引进"三轨并行,成功跻身尖端细胞治疗领域头部梯队,铸就了生物科技 的新高地。 创新战略 精准布局 混改前,东北制药如同穿着棉袄游泳,市场反应慢半拍,研发投入也力不从心。然而,加入辽宁方大集团后,公司充分发 挥混改后体制机制新优势,不断加大研发投入力度,并从市场、竞争、工艺等多维度精准识别高潜力新药项目。 东北制药董事长周凯介绍,公司通过"自主研发+联合开发+项目引进"三轨并行,成功在上海成立生物研发基地,并收购北 京鼎成肽源生物技术有限公司。鼎成肽源在实体肿瘤细胞治疗领域拥有独特技术平台,目前已构建起覆盖TCR-T、CAR-T等前 沿技术的自主研发体系。这一布局让东北制药一举开辟了生物创新药的无限蓝海。 回馈社会 共享成果 在追求科技创新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