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产业链协同
icon
Search documents
按估值算约4364万元的股份,为何出价7008万元?新凤鸣孙公司拟收购亏损企业股权
Mei Ri Jing Ji Xin Wen· 2025-06-18 15:41
Core Viewpoint - The company Xin Feng Ming announced the acquisition of a 36% stake in Zhejiang Jin Lian Port Co., Ltd. for 70.08 million yuan, despite Jin Lian Port's projected losses in 2024 and Q1 2025, aiming to enhance its supply chain capabilities [1][2][6]. Group 1: Acquisition Details - The acquisition is made by Xin Feng Ming's wholly-owned subsidiary, Zhejiang Du Shan Energy Co., Ltd. [2] - The transaction was approved by the company's board and does not require shareholder approval [3]. - Jin Lian Port, established in 2011, primarily operates in port management [3]. Group 2: Financial Performance of Jin Lian Port - Jin Lian Port reported a total asset of approximately 19708.53 million yuan and total liabilities of 14922.55 million yuan as of December 31, 2024 [4][5]. - The net profit for 2024 is projected to be a loss of 2638.73 million yuan, with a further loss of 426.37 million yuan in Q1 2025 [5][6]. Group 3: Valuation and Pricing - The valuation of Jin Lian Port's equity was assessed at approximately 120 million yuan using the asset-based approach, while the income approach yielded a lower valuation of 70 million yuan [8]. - The acquisition price of 70.08 million yuan for a 36% stake is 60% higher than the assessed value of approximately 43.64 million yuan [7][9]. - The company justified the higher price by considering the asset-heavy nature of Jin Lian Port, which includes significant investments in port facilities [8].
CJ-1000A突破国际技术封锁,助力C919实现航空中国心
Soochow Securities· 2025-06-18 11:08
证券研究报告·行业深度报告·国防军工 国防军工行业深度报告 执业证书:S0600521110001 sulz@dwzq.com.cn 证券分析师 许牧 执业证书:S0600523060002 CJ-1000A 突破国际技术封锁,助力 C919 实 现航空中国心 增持(维持) [Table_Tag] [Table_Summary] 投资要点 2025 年 06 月 18 日 证券分析师 苏立赞 xumu@dwzq.com.cn 研究助理 高正泰 执业证书:S0600123060018 gaozht@dwzq.com.cn 行业走势 -13% -8% -3% 2% 7% 12% 17% 22% 27% 32% 2024/6/17 2024/10/16 2025/2/14 2025/6/15 国防军工 沪深300 相关研究 《深海科技六问六答,深海开发始于 海洋探测,信息化与工具载体先行》 2025-03-31 《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及深海科技, 新兴领域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 2025-03-16 东吴证券研究所 1 / 13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 从技术备份到核心动力自主可控,美国技术封锁倒逼中国航 ...
中国家电业在东南亚群体性崛起
第一财经· 2025-06-17 13:29
2025.06. 17 本文字数:3183,阅读时长大约6分钟 作者 | 第一 财经 王珍 此图由受访者提供。 从双手合十礼,到"水灯节"祝福语……家电生产商威力近日对首批外派的38名技术、生产、品质、供应 链骨干,进行了一个月沉浸式的泰语培训。威力总裁刘亮6月17日告诉第一财经记者,希望打造懂技术 又通文化的团队,保障泰国新工厂的高效运营。 海尔智家(600690.SH,简称海尔)董事长兼总裁李华刚近日也在公司股东大会上透露,海尔在东南 亚的总体目标是占当地市场30%份额,为加强创牌体系建设,已输送多名人才,把"四(营销、用户、 物流、服务)网合一"的能力在当地建立起来。 海尔、威力只是一个缩影。中国机电进出口商会家电分会秘书长周南向第一财经记者分析说,中国企业 在东南亚的发展已进入3.0阶段。2017年前主要是大企业全球化选择先在东南亚发展海外自主品牌; 2018年到2023年是企业为规避关税壁垒把部分产业转移到东南亚;2024年至今中国企业到东南亚全面 投资,兼顾外贸与当地市场。 深耕东南亚本土市场 总部在广东中山的威力,去年开始在泰国投资建厂,以规避贸易关税等风险,迈出其海外生产的第一 步。不过,今年 ...
2025年济南市“百场万企”供需对接活动已累计举办183场
Qi Lu Wan Bao Wang· 2025-06-16 14:40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石晟绮 6月16日上午,济南市政府新闻办召开"泉城消费提升在行动"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二场,介绍济南市 工业稳产优供助力提振消费行动的有关情况。记者在会上获悉,今年3月,济南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启动 2025年济南市"百场万企"供需对接活动,截至目前,累计举办供需活动183场,覆盖企业5400余家次。 济南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徐磊介绍,今年3月,济南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启动2025年济南 市"百场万企"供需对接活动,进一步完善大中小企业融通对接渠道,以更广范围、更大力度集聚科研院 所、服务机构、商会协会、金融资本等各方资源,深化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合作,优化产业发展生态。截 至目前,市工信局联合有关部门、区县,累计举办供需活动183场,覆盖企业5400余家次。 更加聚焦链式精准匹配。结合产业基础和发展实际,聚焦全市13条标志性产业链、34条重点产业链,建 立供需"三张清单",搭建交流对接平台,计划每条标志性产业链每年组织4场以上"链主"企业与专精特 新企业供需对接活动,支持中小企业"卡位入链",推动大中小企业在产业链上下游技术创新、产业协 作、产销衔接等关键要素方面加强融通合作,着力打造能 ...
210日企赴粤“相亲:AI、机器人和低空经济成”最靓的仔“
南方财经记者谭海燕广州报道 6月12日,一场特殊的高规格"相亲大会"在广州举行。 当天,在广东省商务厅等部门组织下,210家日本企业来到广东进行产业"联姻",实地考察投资环境、 产业基础和人文交流,并在低空经济、人工智能、汽车、生物医药与健康、商贸服务等五大产业与广东 企业进行主题对接。 为什么日本企业专程到广东参加这样一场"相亲大会"?这在前不久日本东京举行的中国(广东)—日本 经贸合作交流会或可一窥端倪。 广东是中日合作最密切、中日贸易规模最大、日企在中国投资最大的省份之一,丰田、本田、日产、松 下、东芝、日立、三菱等一大批知名日企长期投资广东。改革开放以来,日本累计在广东设立企业3155 家、实际投资170亿美元。 以汽车产业为例,早在1973年,日产就进入了中国市场,伴随中国的改革开放,日产汽车不断加大在中 国市场的投入。如今,日产在中国拥有6个整车工厂和45000名员工,22年里,东风日产在广东省内累计 投资超过280亿元,带动了近300家汽车零部件企业落户,实现近5万人就业。 实际上,从过去广东和日本的合作正在从以往"日本研发+广东制造"向深化产业协同与高端融合跃升, 如今产业合作不仅限于传统制造 ...
鄂尔多斯市—包钢集团产业链协同发展暨供需对接会召开
Nei Meng Gu Ri Bao· 2025-06-14 00:56
包钢集团与鄂尔多斯市"链主企业+资源富集地区"的协同发展模式,是带动包、鄂两座城市贯彻落 实自治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战略的具体行动,将成为自治区优势特色产业"延链补链强链"的生动实 践。企地双方"为下游客户需求提供一体化解决方案"的协同发展目标,也是鄂尔多斯市、包钢集团落实 自治区助企行动,推动自治区各级各类所有制企业"抱团取暖"、协同发展、共享改革发展红利的一次积 极探索。 链通产业,共谋发展。6月13日,以"新融合—暖城与包钢"为主题的鄂尔多斯市—包钢集团产业链 协同发展暨供需对接会在鄂尔多斯举行。来自能源、煤炭、化工、基建、装备制造、产业园区、科研院 所等领域的400多名嘉宾围绕包钢钢铁、稀土新材料等产品,以"为下游客户需求提供一体化解决方 案"为目标,开展深度供需对接与合作洽谈,共商产业链协同发展新路径,共谋区域经济合作新蓝图。 ...
张小飞:固态电池要往实处走
高工锂电· 2025-06-13 10:59
告别喧嚣,迈入固态电池量产"最后一公里" 在固态电池产业从技术走向应用,迈入 " 最后一公里 " 的关键时刻, 高工锂电 董事长张小飞于 首届固态电池技术与应用峰会上,发表了题为 " 固态电池规模量产前奏 " 的主题演讲 。 他指出,在材料端取得显著进展、部分企业已将 60 安时半固态电池装车验证的背景下, 产业的 核心焦点已全面转向工程化难题。 他强调,行业 需要 回归理性,脚踏实地, " 往实处去走 " ,才能将巨大的潜力转化为市场价 值。 张小飞判断,未来 3-5 年将是产业实现全固态电池初步小规模量产装车的窗口期,至 2030 年则 有望迎来大规模验证,这将为全产业链带来巨大机遇。 演讲中,张小飞首先分析了驱动产业发展的两大核心力量:政策与资本。 在他看来,国家政策的核心价值在于为前沿技术提供方向性指引和安全底线。他表示, 工信部发 布的 " 史上最严苛的电池安全 "新国标( GB 38031-2025 ), " 是对固态电池一个极大的保 障 " 。 资本层面,尽管 2025 年 1-4 月固态电池领域的融资事件仅有 6 起,数量上有所放缓,但这并 不代表资本热情的消退。 张小飞分析认为, 这恰恰说明 ...
重庆铜梁:“电引擎”助力新型储能产业发展
作为国网铜梁供电公司服务地方新能源发展的重点项目,该配套工程自2024年6月25日开工以来,国网铜梁供电公司专项工作组克服山地地形复杂、交叉跨 越频繁等挑战,采取"分段施工+动态验收"模式,提前完成基础转组塔、放线等关键节点,最终较原计划提前20天完成建设任务。 重庆金汇能和科达新能源均位于铜梁高新区大庙组团,总装机容量为4.92万千伏安,主要用于生产锂电池负极材料智能化生产线,是新型储能产业的上游企 业,已于2024年10月和2025年5月相继投产。 金汇能、科达专线——35千伏华金线 为满足两家企业用电需求,国网铜梁供电公司主动对接,开展全流程跟踪服务,除提前配置好最优过渡临时电源,根据企业实际发展需求投资685万元建设 华兴至金汇能35千伏业扩配套工程建设,通过扩建华兴110千伏变电站35千伏出线间隔、新建5.497千米输电线路及24基铁塔,构建起高效稳定的电力供应网 络,为企业生产提供可靠电能。 国网铜梁供电公司员工对35千伏华金线开展日常巡检 转自:新华财经 6月10日,重庆铜梁华兴至金汇能35千伏业扩配套工程——供电专线正式建成投运。该项目将为重庆金汇能新材料有限公司和重庆科达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 ...
算力龙头企业优势互补强强联合
Jin Rong Shi Bao· 2025-06-12 03:13
资本市场并购重组往往能吸引投资者目光,如果双方是当下备受关注的算力领域企业,则更会被置 于"聚光灯"下。6月10日,此前因筹划战略重组而停牌的海光信息和中科曙光(603019)复牌,两家公 司股票均实现开盘大涨。 就在前一日晚间,海光信息和中科曙光双双发布公告,披露了《海光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换股吸收合 并曙光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并募集配套资金暨关联交易预案》等公告。这意味着国内算力产业最大吸 收合并案的具体预案终于出炉。 有证券分析师认为,这是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又一典范。通过并购重组,海光信息与中科曙光不仅 能优化资源配置、降低重复研发成本,更能将"技术—资本—产业"形成正向循环,为国产算力产业链注 入持续创新动力。 换股比例明确 6月9日晚间,海光信息和中科曙光双双公告披露换股吸收合并预案。海光信息作为吸收合并方,而中科 曙光则是被吸收合并方,双方拟定以0.5525∶1换股比例展开吸收合并。 并购重组政策红利持续释放 海光信息和中科曙光合并,是5月16日《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以下简称《重组办法》) 修订发布后的首单上市公司之间吸收合并交易。 因此,海光信息的换股价格为每股143.46元,中 ...
专家访谈汇总:包上没有LABUBU,爱马仕就不叫爱马仕?
■ 为了缓解"内卷式"竞争带来的不良影响,车企希望通过缩短账期,确保供应商的资金高效周转,从 而提升产业链的协同效率与稳定性。 ■ 政策对汽车行业"价格战"和"内卷式"竞争的干预,可能为那些注重 技术创新 和 产业链协同 的企业 提供更多发展机会。 3、 《 中汽协:前5月中国品牌乘用车共销售756.2万辆,同比增26.3%》摘 要 ■ 根据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 的最新数据显示,2025年1-5月,中国乘用车市场延续良好势头, 销售总 量达1099.6万辆 ,同比增长 12.6% 。 ■ 新能源乘用车继续表现强劲,1-5月销量达 157万辆 ,同比增长 24.5% ,其中A级和B级车型销量表 现尤为突出。 ■ 相比之下,传统燃油车市场销量出现下降,尤其在 A级、B级、C级 车型中,销量表现较为疲弱, 整体同比下降 10.1% 。 ■ 在1-5月的销量排名中, 比亚迪 、 吉利汽车 、 上汽通用五菱 等国产品牌销量增长显著,而传统外 资品牌如 法系 、 韩系 品牌则表现不佳,销量普遍下降。 4、 《 泡泡玛特证明了,情绪价值到底多值钱》 摘 要 ■ 泡泡玛特股价的急剧上涨,尤其是在2024年初至今,股价涨幅超过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