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能出清

Search documents
从美国的几次价格战看中国车市价格战
首席商业评论· 2025-06-04 03:36
俗话说"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美国市场作为汽车行业成熟市场,经历了好几次价格战轮回,有太多值得我们关注和反思的问题。 从历史上看,美国汽车市场经历了大小六次价格战,每一次都重塑了市场格局,重新定义了竞争态势,其不仅是市场份额的争夺,也是技术变革、经济周期和消 费者偏好变化的历史。这其中最值得关注的是20世纪初福特流水线变革带来的第一次价格战,以及1980年代日本车企大举进入美国市场引起的价格战,还有2023 年以来特斯拉引起的价格战。 1.福特流水线几乎重塑汽车行业竞争 20世纪初,美国汽车工业仍处于起步阶段,汽车价格昂贵,主要由手工制造,产量低、成本高。1913年,亨利·福特引入流水线生产,大幅降低了生产成本,使汽 车价格从1913年的约850美元降至1925年的290美元。这一创新不仅使汽车成为大众消费品,还引发了历史上第一次汽车价格战。福特通过价格优势迅速占领市 场,其他汽车制造商纷纷跟进,以更低的价格竞争,最终导致大量独立汽车公司破产,形成了通用汽车、福特和克莱斯勒三大巨头的格局。 Ford Model T 2.日本汽车强势杀入美国市场 1980年代,美国汽车市场再次陷入价格战。1980年,通用汽车(G ...
光伏产业“反内卷” 拥抱期货市场寻新机
Qi Huo Ri Bao Wang· 2025-06-03 18:05
光伏产业作为强周期产业,如今陷入了"内卷式"竞争引发的困境。2024年以来,面对全产业链亏损、供 需错配等状况,光伏产业率先开启"反内卷"行动。多晶硅期货和期权的上市,为企业提供了稳定生产经 营的新方案,产业企业纷纷积极投身其中,以期在艰难时局中实现突围与发展。 光伏产业吹响"反内卷"号角 2024年年底以来,破除"内卷式"竞争备受重视。从去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到今年的《政府工作报 告》,都释放出规范过度竞争的明确信号。近日,国务院反垄断反不正当竞争委员会专家咨询组全体会 议提出,要紧扣加快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等重点任务,更好履行专家咨询组职 责。 所谓"内卷式"竞争,是指在某一领域或产业内,由于竞争过于激烈,参与者为争夺有限资源和机会,不 惜过度投入,最终导致资源浪费和效率下降的现象。这种竞争模式违背了经济运行基本规律,也是促进 市场公平竞争、激发创新活力、提高发展效率的大敌。 "产能出清"与"高质量发展"并举 作为一个强周期产业,光伏产业一直存在"短缺是暂时现象,过剩才是常态"的观点。回顾历史,光伏产 业经历过2008年全球金融风暴、2012年"双反"、2018年"5·31"政策调整 ...
7月中国郑州锂电展|跌破6万元 碳酸锂短期内上涨动力不足
Sou Hu Cai Jing· 2025-06-02 02:00
记者了解到,尽管冶炼端已陆续出现加工企业停产的情况,但高成本碳酸锂产能出清或尚需时日。"锂盐产能尚未 开始出清的原因或有两点:一是加工企业对价格回暖抱有期待;二是由于之前锂价暴涨时带来的红利,部分企业 的现金流仍能维持。"有锂矿企业人士认为。 对于锂价持续下行,下游需求不足或是主因。有市场人士分析认为,目前全球锂资源和锂盐产能持续扩张,市面 上供给增长过快,但需求端增速放缓,企业端库存压力增大,从而造成价格持续下跌。 锂价持续下行,受影响最大者当属碳酸锂生产企业。四川某锂矿企业高管告诉记者,跌破7万元后,眼下能做的就 是通过停产检修的方式降低产量,尽可能缩减成本,同时继续观望市场动态。 记者获悉,目前大部分碳酸锂生产企业采取了停产检修等方式降低产量,在减少市场供给的同时,尽可能缩减成 本开支。 那么决定上游矿企"命运"的锂价,后续走势如何?业界普遍认为,锂价想要"翻身"并不容易。究其原因:一是碳 酸锂供给增加趋势十分明确;二是下游需求趋于稳定,不会出现明显增长;三是高成本产能出清尚需时日。 面对碳酸锂价格暂未大幅反弹的实际,产业公司不得不对未来规划作出调整。A股某锂矿企业人士表示,价格下 行可以帮助淘汰那些成 ...
光伏出清陷僵局,最艰难的日子还未到来
2 1 Shi Ji Jing Ji Bao Dao· 2025-05-23 12:22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曹恩惠上海报道 光伏产业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的风,还在吹。 5月20日的国家发展改革委新闻发布会上,有关负责人再度明确表示,要优化产业布局,遏制落后产能 无序扩张,加强行业自律,引导新能源汽车、光伏企业注重技术研发。 而在前一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发布《十项措施整治"内卷式"竞争》,光伏产业同样被"点名"。 自2023年第四季度至今,这一轮光伏产业周期的调整已经历时一年之久,而业内似乎仍未看到产业反转 的真正迹象——即便产业链价格腰斩、龙头企业亏损、中小公司破产、光伏从业人员缩减,但产能出清 的任务依然繁重。 "光伏产业出现'内卷式'竞争的主要原因,在于同质化产能严重、技术创新不足、地方政策出现偏差 等。"一位业内分析人士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指出,尽管今年的一季报显示不少光伏企业在财务报表 上已经出现"底部信号",但行业最困难的时刻还未到来,上游环节去库存以及主材环节去产能进度并不 及预期。 业绩寒冬漫漫 当2025年一季度财务数据尽显披露时,国内光伏产业才真正感受到,这一轮的寒冬远比想象中的要漫 长。 5月中下旬,是A股各大光伏公司召开股东大会的集中窗口期——5月20日这天,便是光伏龙 ...
通威股份2024年年度股东大会:光伏企业练好内功方能迎来“春天”
Zheng Quan Ri Bao· 2025-05-20 16:09
在本次股东大会开始之初,刘舒琪主动对光伏行业趋势进行了分析和展望:"2023年和2024年,我国光 伏装机量呈现爆发式增长,今年国内和海外市场预计仍将实现不同程度增长,但行业面临着供需错配带 来的巨大压力,预计到年底时,可能会有部分老旧产能、成本较高的产能无法在目前的价格水平中生存 下去。不过,任何行业不可能连续几年长期不盈利,现在比拼的就是大家的'底子'是否够厚,这体现在 企业是否有足够的现金流和技术研发投入等作为支撑。在'春天'到来之前,阶段性的阵痛需要忍受,企 业要做的就是练好自己的内功。" 尽管阶段性承压,但在全球终端装机需求保持增长态势的情况下,光伏行业的前景被认为长期向好。 "我投资通威股份好几年时间了,今天来到股东大会现场有三个目的,除了学习、见董监高团队以外, 也是来寻找信心的。"一位投资者在通威股份股东大会上大声说。 5月20日,通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通威股份")2024年年度股东大会在成都召开,公司董事长刘 舒琪在会上坦言,光伏行业在过去一年处于"寒冬"之中,今年或将继续承压,企业更加需要练好内功, 只有真正掌握核心技术并做好品质、成本管控的企业才能迎来行业的"春天"。 行业前景长期 ...
24年年报及25年一季报业绩综述:光伏行业:24年全行业盈利能力下滑,抢装带动25年Q1业绩回暖
Dongxing Securities· 2025-05-20 02:52
光伏行业:24 年全行业盈利能力下 滑,抢装带动 25 年 Q1 业绩回暖 ——24 年年报及 25 年一季报业绩综述 24 年光伏全行业营收下滑盈利转负,25 年 Q1 亏损幅度环比缩减。随着行业 供需错配,主产业链价格下跌,24 年光伏板块营收利润大幅下滑。24 年,光 伏全行业实现总营业收入 8410.82 亿元,下滑 24.4%,实现归母净利润-347.98 亿元,下滑 140.0%。2024 年全年光伏行业毛利率中值 8.07%,同比下降 9.47 个百分点,净利率中值 0.22%,同比下降 5.49 个百分点,创下近年来低点。 2025Q1 在政策带动的抢装下,行业需求排产复苏,带动业绩回暖,2025Q1 全行业实现归母净利润-68.38 亿元,环比减亏 72.2%,行业毛利率环比上升 1.91 个百分点至 6.76%,净利率环比上升 2.66 个百分点至-3.46%。 24 年主产业链全面由盈转亏,支架/逆变器板块逆势增长。2024 年,光伏板块 收入普遍下滑,各细分领域中,仅银浆/铝边框/支架/焊带/逆变器实现营收正增 长,收入同比增速分别为 39.6%/37.2%/31.4%/20.4%/6 ...
恒逸石化业绩会:钦州项目一期目前已转入生产运营准备阶段
Zheng Quan Shi Bao Wang· 2025-05-15 12:16
从供给端来看,相较国内成品油供需宽松状态,东南亚成品油市场存在较大缺口。根据Platts数据, 2020-2023年期间,受公共卫生事件和能源结构转型的影响,东南亚和澳洲地区已有超过3000万吨的炼 能退出市场。根据IEA数据,2025年是炼油厂关闭的高峰年份,总计有80万桶/日的产能将停止运行,随 着产能的持续出清,预计到2026年,东南亚成品油供需缺口将继续扩大至6800万吨。 5月14日,恒逸石化(000703)举行2024年年度网上业绩说明会。在此之前,恒逸石化披露2024年年报 和2025年一季报显示,公司2024年实现营业总收入1254.63亿元,归母净利润2.34亿元;2025年一季度实 现营业收入271.68亿元,归母净利润5149.48万元。 恒逸石化的主要业务包括炼化板块、PTA板块及聚酯板块。恒逸石化董事长、总裁邱奕博在业绩说明会 上介绍说,炼化板块方面,公司文莱炼化项目位于文莱,其生产的成品油主要在东南亚及澳洲等地销 售。从需求端来看,东南亚是全球最大的成品油净进口市场,该地区GDP增速大幅高于全球平均水平, 在石油需求增长方面展现出强劲潜力。从供给端来看,东南亚成品油市场存在较大缺口 ...
硅料“联合收储计划”尚处“非常早期”,多轮去化后行业仍有数月库存
经济观察报· 2025-05-14 12:59
若计划得以实施,6家企业将连同光伏行业协会,针对硅料采 取"限产限价"措施,以助力硅料价格尽快回归到合理水平。 作者: 潘俊田 封图:图虫创意 5月13日,市场传言称通威股份、协鑫科技、大全能源、新特能源、东方希望和亚洲硅业六家企业 拟通过成立基金的方式,收购其余企业硅料产能,进而实现产能出清。 但即便在低开工率下,多晶硅库存仍然在上升。2024年6月至10月,多晶硅库存从30万吨下降到25 万吨左右,此后又回升至30万吨左右,目前多晶硅库存量约25万吨。 其主要原因是下游硅片产量大减,导致市场对硅料需求相应减少。2024年上半年,硅片厂商大多 执行满产策略,硅片产量保持在60GW—70GW/月左右,而每月电池片产量大约保持在50GW,累 库严重。2024年下半年开始,以TCL中环为首的硅片生产商大幅缩减产量,2024年10月份硅片产 量甚至降至43GW/月的低点,硅片逐步实现去库存。 综合相关报道,这6家硅料企业将牵头成立规模为700亿元的大基金,用于并购整合6家以外的硅料 产能。若计划得以实施,6家企业将连同光伏行业协会,针对硅料采取"限产限价"措施,以助力硅 料价格尽快回归到合理水平。 5月14日,其中 ...
加速产能出清 有消息称多晶硅行业酝酿成立并购基金
Zheng Quan Ri Bao Wang· 2025-05-14 11:43
根据相关企业披露的2024年年报,通威股份、协鑫科技、大全能源、新特能源总共亏损近190亿元。为 应对市场挑战,行业内企业普遍采取减产措施,加速产能出清进程。 "此次传出的举措也是对当前硅料市场去产能的一种新的尝试。"万联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投资顾问屈放在 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多晶硅行业的整合和产能出清或将进一步加速。 近日,有消息称,通威股份(600438)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通威股份")、协鑫科技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 称"协鑫科技")、新疆大全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大全能源")、新特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 称"新特能源")、亚洲硅业(青海)股份有限公司、东方希望集团有限公司等6家多晶硅行业的头部企业酝 酿组团成立基金,用以并购、整合其余硅料产能,并以这种方式完成硅料产能出清。 "相关的会议已经开过了,但具体的细节目前只有与会的高管清楚,方案也不会这么快形成统一意 见。"一家多晶硅头部企业的相关负责人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 另外一家头部企业的高管则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没有听说过此事,该方案的可行性低。但多位业 内人士都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无论如何,多晶硅行业的产能控制和行业并购 ...
硅料“联合收储计划”尚处“非常早期”,多轮去化后行业仍有数月库存
Jing Ji Guan Cha Wang· 2025-05-14 10:56
上个月举办的协鑫科技业绩说明会上,协鑫科技联席CEO兰天石表示,目前的多晶硅产量"不够生产配 额"。 5月13日,市场传言称通威股份(600438)、协鑫科技、大全能源、新特能源、东方希望和亚洲硅业六 家企业拟通过成立基金的方式,收购其余企业硅料产能,进而实现产能出清。 综合相关报道,这6家硅料企业将牵头成立规模为700亿元的大基金,用于并购整合6家以外的硅料产 能。若计划得以实施,6家企业将连同光伏行业协会,针对硅料采取"限产限价"措施,以助力硅料价格 尽快回归到合理水平。 5月14日,其中一名参与过相关讨论的主要负责人向记者确认,该传闻为真,但仍处于"非常早期"的状 态。 从2024年上半年开始,硅料价格一直处于下跌态势。尽管历经企业自主减产、行业协会限价、产量配额 等各种措施,多晶硅仍处于供过于求的状态。目前国内多晶硅产能约324.7万吨,约能供应1500GW光伏 组件产能,但2024年全年光伏组件产量约600GW。 库存压力仍大 以目前多晶硅的库存量来看,去库压力仍然较大,且本身大部分产能已经停产。去年年中,硅料价格跌 破成本线之后,硅料企业开始主动降低产能。比如,拥有30.5万吨产能的大全能源从三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