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供过于求
icon
Search documents
《特殊商品》日报-20250709
Guang Fa Qi Huo· 2025-07-09 02:51
| 木期货日 | 证监许可 【2011】1292号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曹剑兰 | Z001955 | 2025年7月9日 | | | | | | | | | | | | 期货和现货价格 | 7月8日 | 品种 | 7月7日 | 涨跌 | 单位 | 张跌幅 | | | | | | | | 1.0 | 0.12% | 原木2507 | 820.0 | 819.0 | 785.5 | 787.0 | -1.5 | -0.19% | 原木2509 | | | | | -1.5 | -0.19% | 原木2511 | 782.0 | 783.5 | 2.5 | 7-9价差 | 34.5 | 32.0 | | | | | | 3.5 | 3.5 | 0.0 | 9-11价差 | 38.0 | 2.5 | 7-11价差 | 35.5 | | | | | | | -1.0 | 07合约基差 | -70.0 | -69.0 | 09合约 ...
核心矛盾仍是供过于求 纯碱短期下行趋势难改
近期,纯碱市场价格震荡走低,自4月下旬以来维持回落态势,下探至1150元/吨后弱势盘整。由于价格 已跌至历史低位,且相较行业高价区间回落幅度较大,部分交易者开始对价格触底反弹有所期待。然 而,从供需格局来看,纯碱行业短期内仍缺乏上涨动力。 需求方面,光伏玻璃价格近期再度走弱,市场对后续减产预期升温,进而压制纯碱需求。2024年7月, 光伏玻璃日熔量在经历长期增长后见顶回落,对纯碱价格形成较大利空。尽管今年年初以来光伏玻璃日 熔量增长近20%,但当前再度转弱,叠加浮法玻璃和光伏玻璃利润均不佳,纯碱需求难获正向支撑。 在供应端未出现实质减产前,纯碱价格或难改下行趋势,但对阶段性行情而言,可适当关注期现商持货 量变化。低利润环境下,碱厂主动降价意愿较弱,新的下行空间往往需期货价格引领。此前期货长期贴 水导致期现商持货量消化较多,若后续基差修复,或存在短期交易机会。但整体而言,行业反转仍需等 待供需格局的实质性改善。(于小栋) 当前纯碱行业的核心矛盾仍是供过于求。长期来看,产能扩张趋势未改,新产能持续投放,而明确的产 能退出计划尚未出现,因此行情反转仍需时日。短期产量方面,受利润下滑影响,今年部分检修计划提 前至3月 ...
【期货热点追踪】印尼镍供应激增,全球最大镍生产商预警镍市场将供过于求,全球镍市场将何去何从?
news flash· 2025-06-27 14:30
印尼镍供应激增,全球最大镍生产商预警镍市场将供过于求,全球镍市场将何去何从? 相关链接 期货热点追踪 ...
化工日报:以伊冲突缓和,聚酯产业链大幅回落-20250625
Hua Tai Qi Huo· 2025-06-25 05:17
化工日报 | 2025-06-25 以伊冲突缓和,聚酯产业链大幅回落 市场要闻与数据 6月24日,PX/PTA/PF/PR/MEG主力合约分别下跌4.57%4.17%、3.03%、3.69%、3.82%,主要原因是伊朗和以色列 停战下原油大跌,截至收盘时原油主力合约SC2508跌幅达到9%(跌停)。 周末美国轰炸伊朗核设施后,伊朗对美国的回击力度有限仅仅袭击了卡塔尔一个空的美军基地且在袭击前提前通 知美国随后,周二特朗普宣布伊以两国停火,战争将快速结束。局势显著缓和后,前期由于地缘冲突攀升的原油 溢价也迅速回落,已基本抹去这轮冲突爆发以来的涨幅,并带动能源板块整体下跌。 同时,伊朗的石化装置正在逐步重启中,周一隆众资讯消息称,伊朗因战争因素停车的一套EG装置正在重启,据 悉伊朗境内其他乙二醇装置近期也将陆续重启。PX装置暂没有消息,但若停战,预计也会陆续重启,市场担忧情 绪明显缓解。聚酯产业链期货产品也将重新回归基本面交易,关注前期原料高价下的聚酯减产计划在原料下跌后 还能否兑现;另外PX基本面依然偏紧但市场商谈氛围已有所回落。后期宏观方面7月还有OPEC+会议:关税延期时 限到期等需要关注,地缘端也需要关注 ...
下游消费疲软 纯碱反弹空间受限
Qi Huo Ri Bao· 2025-06-24 00:53
近期,纯碱依旧处于震荡下跌趋势,主力2509合约最低跌至1150元/吨附近,暂时未出现止跌企稳迹 象。5—6月,博源银根、河南金山、山东海化等企业启动检修。尽管检修企业较多,但供应压力未得到 根本缓解。另外,今年以来需求端持续疲软,浮法玻璃日熔量较去年高位下降近2万吨,光伏玻璃日熔 量同比减少13%,纯碱需求同比缩减明显。在供过于求格局下,纯碱价格持续下跌,利润受到挤压,上 游企业套保意愿强烈,进一步压制期价反弹空间。 今年纯碱行业集中检修期提前,往年7—8月开启夏季集中检修,但今年5—6月行业检修降负明显。我们 认为,纯碱行业提前启动集中检修的原因有两方面:一方面,高库存压力倒逼企业主动收缩供应。当前 纯碱厂家库存加交割库库存突破200万吨,创历史新高,企业面临巨大的去库压力,需要通过提前检修 来减少供应,从而缓解库存压力。另一方面,需求端持续走弱加剧行业悲观预期,浮法玻璃和光伏玻璃 日熔量均明显下降,纯碱需求收缩,企业为避免库存进一步累积,选择在需求淡季提前检修。 未来,产能进一步扩张的预期迫使企业抢占市场先机。连云港碱业已于今年5月投产,远兴2期280万吨 产能在年底有投产预期。在需求收缩的情况下,企业 ...
《特殊商品》日报-20250623
Guang Fa Qi Huo· 2025-06-23 01:42
| 天然橡胶产业期现日报 | | | | | | | --- | --- | --- | --- | --- | --- | | 投资咨询业务资格:证监许可【2011】1292号 | | | | | | | 2025年6月23日 | | | | 寇帶斯 | Z0021810 | | 现货价格及基差 | | | | | | | 品种 | 6月20日 | 6月19日 | 涨跌 | 涨跌幅 | 单位 | | 云南国营全乳胶(SCRWF):上海 | 13950 | 13950 | 0 | 0.00% | | | 全乳基差 (切换至2509合约) | 50 | -80 | 130 | 162.50% | | | 泰标混合胶报价 | 13750 | 13850 | -100 | -0.72% | 元/吨 | | 非标价差 | -150 | -180 | 30 | 16.67% | | | 杯胶:国际市场:FOB中间价 | 48.05 | 48.30 | -0.25 | -0.52% | 泰铢/公斤 | | 胶水:国际市场:FOB中间价 | 57.75 | 57.75 | 0.00 | 0.00% | | | 天然橡胶:胶 ...
苯酚市场运行压力有增无减
Zhong Guo Hua Gong Bao· 2025-06-11 03:25
供应端承压 近年来,国内苯酚丙酮产业产能快速增长。自2024年国内苯酚产能达639万吨/年后,行业便面临供过于 求的压力,这一局面延续至今年二季度。 金联创分析师表示,2025年二季度,4月价格冲高至7350元后,受需求疲弱及供应过剩拖累,5月反弹仅 至6900元便再度回落,全月价格重心同比下跌超13%。 吉林石化销售人员何峻松认为,尽管5月惠州忠信一期停车、燕山石化等装置检修,但前期停车装置重 启抵消了供应收缩利好,导致酚酮装置整体开工率环比提升2.1个百分点,至77%,带动苯酚产量环比 增长6.24%,充足的市场供应直接压制价格上行空间。 成本端拖累 作为占苯酚生产成本约40%的原料,纯苯价格持续走弱成为市场拖累,难以形成成本支撑预期。4月受 美国关税政策影响,华东纯苯价格大跌超800元,跌破6000元关口;"五一"前夕最低触及5700元,创近年 低位。 二季度以来,苯酚市场呈震荡下行态势。数据显示,苯酚价格从4月高点7350元(吨价,下同)跌至6月的 6600元附近,跌幅超10%。尽管6月行业进入传统检修季,但镇海炼化酚酮装置计划投产,叠加供需矛 盾未解,市场预计将围绕成本线延续弱势震荡格局。 市场人士 ...
检修预期落空,纯碱市场走弱   
Zhong Guo Hua Gong Bao· 2025-06-06 02:29
回顾5月的纯碱行情,弱势下行依然是市场运行的主基调。此前市场预期,5月集中检修计划或阶段性缓 解生产企业库存压力,然而纯碱市场价格却在5月末创出新低,未能兑现检修抬升价格的预期。 本轮行情与3月集中检修时类似,市场波段情绪高位出现在检修开始前的展望阶段。检修启动后,因实 际执行情况不及预期,上游库存虽有阶段性下降,但幅度有限。对比检修计划与实际执行情况发现,5 月仅前期公布的计划内检修执行较为完整,部分企业存在检修时间缩短或计划推迟的情况,导致整体检 修力度不及预期。 从前期计划排布情况看,本轮产量低位阶段为5月下旬至6月初,5月初检修计划延续,至下旬尚未结 束,而部分大厂家在下旬新加入检修后,新老检修计划存在重叠情况,预期对市场压力缓解较大。但5 月下旬市场开始出现部分检修计划提前结束的预期,个别计划新加入检修的厂家也有推迟的打算。因此 至5月下旬,后续产量运行路径逐步清晰,日度产量数据见底后重回升势,盘面也随之破位下行,创出 本轮新低。 还须关注的是,部分龙头厂家凭借前期价格优势,持有较多来自期现商的待发订单。盘面走弱期间,期 现商以优势价格出货,厂提发货后显著缓解了整体库存压力,但也暴露出企业间压力分化 ...
行业专家:镍供应将持续过剩 因产能扩张和需求增长放缓
Wen Hua Cai Jing· 2025-06-05 10:14
在本周举行的一次行业活动上,行业专家表示,鉴于产能扩张以及电池和不锈钢用镍需求增长放缓,预 计未来几年全球镍市场将持续供过于求。 印尼是全球最大的镍生产国,市场份额约为63%,其新增镍供应量的激增导致指标价格在过去三年中下 降了一半。 麦格理分析师Jim Lennon在一行业会议上表示:"市场供过于求,而在印尼,几个在建项目将很快完 工,从而提高产能。"Lennon预计过剩将持续到2027-2028年。 伦敦金属交易所(LME)三个月期镍最新报每吨15,500美元,此前该合约于4月7日触及13,865的近五年 低点。 Lennon称,15,000美元的水平是行业成本的关键。他表示,在2022-2023年减产后,如果价格跌破这一 水平,现有生产商中有一半将面临风险。 与此同时,镍需求的增长受到更便宜的磷酸铁锂电池使用量激增的拖累。 Lennon将2030年电池行业的镍需求量预期下调至96.7万吨,而两年前业界一致预测为150万吨。电池行 业去年的镍消费量为51.8万吨。 俄罗斯Nornickel公司战略营销总监Denis Sharypin称,供过于求导致价格下跌,这意味着全球约四分之 一的镍生产商在现金成本基础 ...
抢出口脉冲下,为何量增价降?——5月PMI数据点评
Changjiang Securities· 2025-05-31 13:20
Group 1: Economic Indicators - The manufacturing PMI in May rose to 49.5%, remaining below the expansion threshold but showing a 0.5 percentage point increase from the previous month[4] - The production index increased to 50.7%, indicating a return to expansion after a period of contraction[7] - New export orders index rose by 2.8 percentage points to 47.5%, reflecting a slight improvement in external demand[7] Group 2: Supply and Demand Dynamics - Supply and demand improvements are likely to be short-lived due to uncertainties in tariff policies, leading to a potential decline in production after the current export surge[2] - Companies are actively reducing inventory, as indicated by the finished goods inventory index dropping to 46.5%[7] - The purchasing price index for raw materials fell to 46.9%, while the factory price index decreased to 44.7%, indicating increasing downward pressure on prices[7] Group 3: Sector Performance - The construction PMI fell to 51%, primarily due to reduced intensity in residential construction, while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 remains strong[7] - The service sector PMI increased to 50.2%, driven by holiday-related activities, but still lags behind historical averages since 2013[7] Group 4: Policy Recommendations - To prevent a downward spiral in quantity and price, early policy intervention is necessary to support domestic demand and clarify anti-competitive regulations[2] - There is a need for measures to stimulate demand to avoid a rapid decline in production once the current export surge subsides[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