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航天设备
icon
Search documents
价格回落势头渐止——5月PMI数据解读【陈兴团队•财通宏观】
陈兴宏观研究· 2025-05-31 08:13
报 告 正 文 PMI 表现如何? 5 月全国制造业 PMI 录得 49.5% ,升至近五年同期中位数附近,较上月上行 0.5 个百分点。 主要分项较上月多有回升,其中 供给相对需求增幅更大,外需相对内需改善更明显 ;大企业升至线上运行, 原材料价格和产成品价格稳中略降。本月制造业 PMI 上行主要来自于 供需两端的同步改善 ,而生产回暖是其 回升的最大动力, 主因中美贸易摩擦阶段性缓和 ,带动外需回暖,新出口订单低位反弹,而抢出口同步带动 生产改善 。 此外,有三点值得关注 : 一是 从行业来看, 新动能市场需求增长较为突出 。装备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的 新订单指数均在 52% 以上;消费品制造业需求也稳定上升,新出口订单指数上升超过 6 个百分点至扩张区间 。二是价格指数降幅显著收窄 。原材料价格和产成品价格仅较上月小幅下降 0.1 个百分点,环比降幅均较上 月明显收窄 。三是供大于求局面仍然存在 ,新订单和生产指数差距有所扩大,后续仍待稳增长政策加码提振 内需 。 制造业 PMI 线下回升 。本月全国制造业 PMI 录得 49.5% ,较上月上行 0.5 个百分点。主要分项多有回升, 生产升至线上,新订 ...
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高级统计师赵庆河解读2025年5月中国采购经理指数
Guo Jia Tong Ji Ju· 2025-05-31 01:36
5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回升 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延续扩张 (一)企业生产加快。生产指数为50.7%,比上月上升0.9个百分点,升至临界点以上,制造业生产活动有 所加快。新订单指数为49.8%,比上月上升0.6个百分点。从行业看,农副食品加工、专用设备、铁路船 舶航空航天设备等行业生产指数和新订单指数均高于54.0%,供需两端较快增长;纺织、化学纤维及橡 胶塑料制品、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等行业两个指数均低于临界点,产需 释放不足。 (二)大型企业PMI升至临界点以上。大型企业PMI为50.7%,比上月上升1.5个百分点,重返扩张区间, 其生产指数和新订单指数分别为51.5%和52.5%,比上月上升1.7和3.0个百分点;中型企业PMI为 47.5%,比上月下降1.3个百分点,景气水平回落;小型企业PMI为49.3%,比上月上升0.6个百分点,景 气水平有所改善。 (三)高技术制造业延续扩张。从重点行业看,高技术制造业PMI为50.9%,连续4个月保持在扩张区间, 延续较好发展态势;装备制造业和消费品行业PMI分别为51.2%和50.2%,比上月上升1.6和0.8个百分 点,景气水平均 ...
国家统计局:5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回升,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延续扩张
news flash· 2025-05-31 01:34
2025年5月31日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和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了中国采购经理指数。对此, 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高级统计师赵庆河进行了解读。 (四)进出口指数均有回升。新出口订单指数和进口指数分别为47.5%和47.1%,比上月上升2.8和3.7个 百分点。调查中部分涉美企业反映外贸订单加速重启,进出口情况有所改善。 (五)市场预期改善。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为52.5%,比上月上升0.4个百分点,制造业企业对近期市 场发展信心总体保持稳定。其中,农副食品加工、食品及酒饮料精制茶、汽车、铁路船舶航空航天设备 等行业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均持续位于56.0%以上较高景气区间,相关企业对行业发展更为乐观。 二、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延续扩张 5月份,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0.3%,比上月略降0.1个百分点,仍高于临界点,非制造业总体延续 扩张态势。 5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为49.5%,比上月上升0.5个百分点;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0.3%,比上 月下降0.1个百分点;综合PMI产出指数为50.4%,比上月上升0.2个百分点,我国经济总体产出保持扩 张。 一、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回升 5月份,制造业PM ...
成功跟随火箭发射十余次,电动伺服系统研制商「鑫辉空天」完成数千万元Pre-A轮融资|36氪首发
3 6 Ke· 2025-05-26 02:22
文 | 刘婧琼 编辑 | 阿至 封面来源 | 企业提供 36氪获悉,航空航天电动伺服系统研发与制造商深圳市鑫辉微电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鑫辉空天")宣布完成数千万元Pre-A轮融资,本轮投资机构为小 苗朗程、同创伟业,所筹资金将用于加大研发投入、人员扩充以及加强实验室等基础设施建设,仁辰资本担任本轮独家财务顾问。 鑫辉空天成立于2014年,专注于航空航天领域的电动伺服系统研发、生产、销售与服务。创始人兼CEO曾买平毕业于武汉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是深圳市 创新型中小企业领军人才,曾任重大型号运载火箭电动伺服系统项目设计师,具备10余年航天电子产品开发经验。团队核心技术成员均有15至30余年航 空、航天、军工核心系统软硬件研发与制造经验。 2015年,中国商业航天元年开启。次年,曾买平凭借丰富的图形和伺服算法经验,转型进入火箭电动伺服系统研发领域。经过6年的潜心研究和产品开发 投入,2022年3月,曾买平带领团队自主研发的电动伺服控制系统成功跟随国家某重大运载火箭型号升空,成为全球首家将大功率电动伺服控制系统技术 应用在运载火箭上的企业,比美国SpaceX早两年。 曾买平透露,鑫辉空天已与多个航天项目签约,成为其 ...
实探“9天8板”的利君股份:机器人业务尚在探索,“股价不影响公司专心致志搞生产”
Mei Ri Jing Ji Xin Wen· 2025-05-23 15:43
Core Viewpoint - The stock price of Lijun Co., Ltd. has surged despite a decline in revenue and net profit, raising questions about the underlying reasons for this increase [1][8]. Group 1: Stock Performance - Lijun Co., Ltd. experienced a significant stock price increase, achieving "9 days 8 boards" from May 6 to May 19, with a stock price of 14.30 yuan and a market capitalization of 14.77 billion yuan [1][5]. - The company’s stock price surge is attributed to investor interest in its robotics initiatives, although these are still in th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phase without any mass production products [3][8]. - The company’s stock price volatility has led to a high rolling price-to-earnings ratio, with a static P/E ratio reaching 121.93 times as of May 16, compared to the industry average of 35.19 times [6][8]. Group 2: Business Operations - Despite the stock price fluctuations, the company remains focused on production and operations, emphasizing that stock performance does not impact its operational activities [7][10]. - The company’s revenue for 2024 is projected to be approximately 770 million yuan, with a net profit of about 120 million yuan, both showing a year-on-year decline [8]. - Lijun Co., Ltd. has a significant portion of its business in aerospace component manufacturing, which generated 386 million yuan in revenue last year, reflecting a 10.69% decrease due to lower-than-expected sales [10]. Group 3: Robotics and Future Prospects - The company has been involved in robotics since 2022, but progress has been slow, with no formal mass production products available yet [9][10]. - The company’s subsidiary, Lijun Huanji, which was involved in intelligent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has been dissolved to streamline operations and improve asset efficiency [9]. - The company is exploring the integration of robotics into its main business, particularly in areas related to cement production, but results have yet to materialize [9].
财政部最新数据!这两项,由负转正!
证券时报· 2025-05-20 12:03
财政部发布前4月财政收支数据。 财政部5月20日公布的2025年1—4月财政收支数据显示,在国际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外部冲击影响加大 的背景下,1—4月全国公共财政收入累计降幅继续收窄,公共财政支出进度达到2020年以来同期最快; 4月全国税收收入同比增长1.9%,为今年以来月度增幅首次由负转正。 从财政收入看,1—4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80616亿元,同比下降0.4%,降幅比一季度收窄0.7个百 分点。分中央和地方看, 中央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下降3.8%,降幅比一季度收窄1.9个百分点,其中4月份 增长1.6%,今年以来首月实现正增长; 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2.2%,增幅与一季度持平。 分收入来源看,1—4月全国税收收入65556亿元,同比下降2.1%,降幅比一季度收窄1.4个百分点,其 中4月税收收入同比增长1.9%,今年以来月度增幅首次由负转正;全国非税收入15060亿元,同比增长 7.7%,主要是多渠道盘活资产等带动。 服务业方面,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加力扩围,文旅消费需求持续释放,1—4月文化体育娱乐业税收收入 增长8.6%;新质生产力加快培育,数字经济发展势头向好,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税收 ...
前4个月装备制造业税收收入保持较高增幅、支撑作用持续凸显
news flash· 2025-05-20 08:13
前4个月装备制造业税收收入保持较高增幅、支撑作用持续凸显 金十数据5月20日讯,财政部公布2025年1—4月财政收支数据。记者了解到,部分制造业、服务业税收 数据持续表现良好。制造业方面,装备制造业保持较高增幅、支撑作用持续凸显,其中,铁路船舶航空 航天设备制造业、计算机通信设备制造业税收收入分别增长33.2%、6.8%。服务业方面,消费品以旧换 新政策加力扩围,文旅消费需求持续释放,文化体育娱乐业税收收入增长8.6%;新质生产力加快培 育,数字经济发展势头向好,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税收收入增长12.2%,科学研究和技术服 务业税收收入增长12.7%。 (证券时报) ...
工业转型焕新、消费场景上新……诸多利好积聚发力为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Yang Shi Wang· 2025-05-20 03:16
央视网消息:国家统计局5月19日发布4月份我国经济数据,数据显示我国经济顶住压力稳定增长,延续向新向好发展态势。 4月份,生产供给较快增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1%,是2024年以来月度增速中比较快的速度。4月份,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 6%,其中,信息和商务服务业等稳定增长,增速快于全部服务业。 4月份,国内需求稳步扩大。 从消费来看,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效应持续释放,市场销售保持稳定增长。4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5.1%。其中,消费品以旧换 新相关商品销售大幅增长,合计拉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4个百分点。 从投资来看,1—4月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4%,投资规模持续扩大。其中,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同比增长18.2%,对全部投资增长的贡献 率达到64.5%。 4月份,新质生产力成长壮大。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快于全部规模以上工业3.9个百分点。从行业看,航空航天相关设 备制造、集成电路制造增加值分别同比增长21.4%和21.3%。从产品看,新能源汽车、汽车用锂离子动力电池、工业机器人产量分别增长 38.9%、61.8%和51.5%。 国家发展改革委经济研究所战略规 ...
四月份经济韧性与结构性突破并存 向“新”特征更明显
Zheng Quan Shi Bao· 2025-05-19 18:00
从国内需求看,消费品以旧换新相关商品销售大幅增长,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长和支撑作用比较 明显。其中,限额以上单位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38.8%,今年以来持续提速增 长。投资方面,"两重""两新"政策效应持续显现,投资规模持续扩大。在大规模设备更新接续推动带动 下,1~4月份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同比增长18.2%,对全部投资增长的贡献率达64.5%。 此前公布的外贸进出口数据则表明,尽管国际环境急剧变化,外部冲击影响加大,我国仍在加大外贸多 元化发展,积极开拓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贸易,推动外贸保持平稳增长。1~4月份,我国货物进出口 总额同比增长2.4%,比一季度加快1.1个百分点。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万喆对记者表示,4月份,我国经济在复杂的国际环境中,尤其是在关税战持续升级 的背景下,部分核心经济指标呈现稳中有进的运行态势,展现了经济韧性。同时,已经公布的4月份数 据还体现了我国经济在挑战中持续培育新的动能。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4月份,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其中,航空航天相关设备 制造、集成电路制造增加值分别增长21.4%和21.3%。同期,规模以上数字产品制造业增加 ...
生产保持强劲——4月经济数据解读【陈兴团队•财通宏观】
陈兴宏观研究· 2025-05-19 12:07
报 告 正 文 装备制造支撑生产维持高位,服务业生产高位略降。 4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回落至6.1%,较上月下行1.6个百分点,但仍维持高增速。从环比来 看,4月环比增速录得0.22%,低于近五年中位数。 分门类看 ,4月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加值分别增长5.7%、6.6%、 2.1%。 分产品看 , 新能源汽车、工业机器人、集成电路产品 产量同比分别增长38.9%、51.5%、4%。服务生产指数同比增速较上月下降0.3个百分点至6%, 两年年均增速有所回落。 外需对工业生产拉动有所下降 ,4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出口交货值同比增长0.9%,较上月有所回落。 中观行业增速跌多涨少,农副食品、医药、有色冶炼表现较好。 从中观层面来看,20个主要行业增加值增速较上月跌多涨少,下游消费品行业表现相对较 好。 上涨行业中 , 农副食品和有色冶炼涨幅较大。 下跌行业中 ,煤炭开采、纺织和油气降幅较大。从 微观层面 来看,主要工业品产量增速跌多涨少。其 中,水泥和原煤增速跌幅较大,较上月下行超5个百分点。机器人增速增幅最大,上行34.8个百分点至51.5%;新能源车增速较上月基本持平。 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