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

Search documents
【快讯】每日快讯(2025年8月26日)
乘联分会· 2025-08-26 08:39
点 击 蓝 字 关 注 我 们 本文全文共 3574 字,阅读全文约需 12 分钟 目录 国内新闻 1.今年前7个月我国机械工业保持增长态势 2.工信部:将有序引导算力设施建设 3.我国建成全球最大的电动汽车充电网络 4.杭州1-7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2613亿元 5.上汽奥迪AUDI智造基地落成 6.奇瑞集团将供应商平均支付账期压缩至47天 7.东风汽车集团(武汉)投资有限公司取得东风汽车55%股份 8.零跑全球化战略车型零跑B10正式启航欧洲 国外新闻 1.泰国7月汽车产量下降 2.英伟达DRIVE AGX Thor汽车辅助驾驶开发者套件发布 3.现代汽车集团将对美投资增至260亿美元 4.自动驾驶技术公司Nuro完成2.03亿美元融资 商用车 国内新闻 1 1. 东风汽车:与华为的合作或延展至商用车领域 2. 南非ESI公司第10000台北奔重卡正式下线 3. 开沃集团青海总部正式揭牌 4. 欣旺达发布兆瓦重卡超充场站 今年前7个月我国机械工业保持增长态势 时间:2025.8.26 来源:财联社 8月26日电,国家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国家能源局局长王宏志8月26日在国新办举行的"高质量完成'十四 ...
不到2分钟下线一辆车!
Jin Rong Shi Bao· 2025-08-26 08:38
从焊枪迸发的第一簇智能火花,到驶向全球的新能源座驾,岚图汽车"出海"的背后,不仅仅是时间与技 术的沉淀,更是中国汽车工业从"规模扩张" 向 " 质效跃升"的发展缩影。 只要118秒,就有一辆搭载"智驾"的新能源汽车驶下生产线! 在中国汽车市场,一场以"AI+智能驾驶"为核心的革命正在将油门踩到最大。而被誉为"中国车谷"的武 汉经开区,正在见证这一历史性的时刻。 走进东风集团岚图汽车的总装车间,不同款型的新能源汽车在头顶上方整齐排列,随着"空中走廊"缓缓 滑行,数百个巨型机器人挥舞着手臂,以毫米级精度将零部件送到指定位置……这些"赛博朋克"的画面 不是科幻片,而是岚图汽车智慧工厂的冰山一角。 "整个车间只有一条生产线,但却可以同时混流生产3种车型,平均118秒就可以下线一辆整车。"岚图汽 车办公室讲解员黄馨谊告诉记者,这种极致效率带来的成果显而易见,"从客户下订单到整车交付,平 均只要14天,最快只需5天。" 当钢铁骨架搭载数字神经,这座智慧工厂就像一台精密运转的钟表,每一个齿轮都标注着"中国智造"的 刻度。 作为国家级智能制造示范工厂,岚图汽车总装车间编织了一张精密的5G+工业互联网络,流动的数据交 响乐替代 ...
小米汽车公布全景图像生成方法专利 提升驾驶安全性
Feng Huang Wang· 2025-08-26 08:33
该技术随小米首款SUV车型YU7实现量产首发,搭载PHUD(虚拟全景抬头显示)技术覆盖A柱到A柱 的贯穿式显示区域,支持主副驾信息分区显示与五类信息卡片自由组合,可联动盲区影像辅助与SR路 况显示功能。车机系统搭载NVIDIA Thor芯片,配合激光雷达实现全场景辅助驾驶交互。 凤凰网科技讯 8月26日,天眼查App显示,小米汽车科技有限公司、小米科技(武汉)有限公司、北京 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北京小米松果电子有限公司申请的"全景图像的生成方法、装置、车辆、存储 介质及程序产品"专利公布。 摘要显示,本公开涉及的全景图像的生成方法包括:响应于车辆具有相机外参校准需求,获取所述车辆 的实时悬架高度;根据所述实时悬架高度,对所述车辆的相机外参进行校准,得到校准后的相机外参; 根据所述校准后的相机外参和相机采集的图像,生成全景图像。该技术方案在应用全景图像的智能座舱 场景中,可以提升用户体验和驾驶安全性。 据悉,小米汽车此前曾推出小米天际屏全景显示(Xiaomi HyperVision),是小米汽车推出的车辆交互 显示系统,通过在前挡风玻璃下沿设置 1.1 米超宽全景显示区域,集成导航、时速、安全提示等信息, 取 ...
热门中概股美股盘前多数走高 小鹏汽车涨逾4%
Mei Ri Jing Ji Xin Wen· 2025-08-26 08:30
每经AI快讯,热门中概股美股盘前多数走高,小鹏汽车涨逾4%,蔚来涨逾3%,贝壳涨逾2%。 ...
宇通客车(600066):系列点评七:25Q2业绩符合预期,海外增势强劲
Minsheng Securities· 2025-08-26 08:22
宇通客车(600066.SH)系列点评七 25Q2 业绩符合预期 海外增势强劲 2025 年 08 月 26 日 ➢ 事件概述:公司披露 2025 年半年度报告,2025H1 营收 161.29 亿元,同 比-1.26%;归母净利润 19.36 亿元,同比+15.64%;扣非归母净利 15.50 亿元, 同比+8.24%。公司披露 2025 年半年度利润分配方案,每股派发现金股利 0.5 元,合计派发现金红利 11.07 亿元。 ➢ 2025Q2 业绩符合预期 全年业绩韧性可期。1)营收端:2025Q2 营收 97.12 亿元,同比-0.08%,环比+51.33%,符合预期。2025Q2 公司累计销售客车 12,310 辆,同比-4.01%,环比+36.61%。我们认为公司营收同比小幅下降系去年同期高 基数所致,环比上升系季节性影响。2)利润端:2025Q2 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 11.81 亿元,同比+16.11%,环比+56.36%,优于营收端表现。公司 2025Q2 毛 利率为 22.94%,同环比分别-3.16/+4.05pct,同比下滑主要系会计准则变更所 致。净利率为 12.36%,同环比分别+1. ...
同类规模最大的自由现金流ETF(159201)连续6日合计“吸金”超4.36亿元,配置价值凸显
Mei Ri Jing Ji Xin Wen· 2025-08-26 08:16
8月26日,三大指数集体低开后涨跌分化,国证自由现金流指数低开后盘中震荡回升,成分股中, 亚翔集成连续两天涨停,捷佳伟创、云铝股份、锦泓集团、东方铁塔等跟涨。相关ETF方面,同类规模 最大的自由现金流ETF(159201)跟随指数小幅下跌,迎低位配置机会。从资金流向来看,近6天获得 连续资金净流入,合计"吸金"4.36亿元,最新规模43.85亿元。 华泰证券认为,基本面的改善从预期变为现实往往是市场上行趋势的三大支柱之一,当前基本面改 善的因素正在逐步聚集,但从量变到质变仍需要时间。7月国内高频经济数据在政策面、技术面和天气 等因素下有所走弱,但1-6月国内广义财政支出同比增速录得8.9%,较去年同期(-2.8%)明显提升,或 将成为后续稳内需、促信心的关键; 此外,继续强调"反内卷"提供了A股偏强的中期逻辑,中游材料及制造板块供需格局改善预期增 强,尽管25H2名义增长较上半年或偏弱,但"反内卷"提供了基本面远期乐观信号。 自由现金流ETF (159201)成分股聚焦自由现金流充裕的行业龙头,行业覆盖家用电器、汽车、有色金属、电力设备、 石油石化等高壁垒领域,行业分散性显著,有效规避单一行业波动风险,是底仓 ...
涨停股复盘:28股封单超亿元
Zheng Quan Shi Bao Wang· 2025-08-26 08:12
| 代码 | 简称 | 收盘价 | 换手率 | 涨停板封单(万 | 封单资金(万 | 行业 | | --- | --- | --- | --- | --- | --- | --- | | | | (元) | (%) | 股) | 元) | | | 605255 | 天普股份 | 35.45 | 0.04 | 3824.96 | 135594.83 | 汽车 | | 603083 | 剑桥科技 | 80.17 | 0.92 | 876.71 | 70285.82 | 通信 | | 002261 | 拓维信息 | 40.27 | 11.61 | 1734.89 | 69864.02 | 计算机 | | 002131 | 利欧股份 | 5.31 | 26.39 | 9424.33 | 50043.18 | 机械设备 | | 002600 | 领益智造 | 14.92 | 8.34 | 3315.75 | 49470.95 | 电子 | | 600410 | 华胜天成 | 25.58 | 36.61 | 1024.99 | 26219.20 | 计算机 | | 600118 | 中国卫星 | 36.63 | 9.91 ...
行情切换一触即发 新消费与传统消费开启轮动行情
Mei Ri Jing Ji Xin Wen· 2025-08-26 08:04
二季度增量资金进入新消费板块推升上涨行情,也拉高了市场对新消费方向的业绩预期,二季报前瞻陆 续披露后,部分高成长标的业绩低于此前预期,板块经过调整后逐步企稳,考虑到头部企业依旧维持较 为稳定的高增速,在整体消费大盘有望触底回升,新消费相对增速优势,叠加财年估值切换有望迎来新 一轮行情。 (文章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传统消费补涨性价比较高。从大消费赛道来看,8月以来主要行业上涨幅度分别为:汽车(12.05%)、 家用电器(9.37%)、轻工制造(8.4%)、美容护理(7.5%)、商业贸易(7.44%)、农林牧渔 (7.38%)、食品饮料(7.11%)、社会服务(6.9%)、纺织服装(5.93%),除汽车外均落后于沪深 300(9.66%),估值分别处于近十年来79.06%、39.29%、75.06%、59.51%、89.37%、12.11%、 11.80%、46.13%、61.31%分位,其中食品饮料、农林牧渔、家用电器、社会服务均处估值中枢以下, 2025E盈利预期增速分别为8.64%、22.26%、13.92%、45.35%,在当前行业轮动背景下估值分位与业绩 增速具备较好配置性价比。 ...
全球上半年新车销量:两家中企超日产跻身前10
日经中文网· 2025-08-26 08:00
2025年1~6月的全球新车销量排行榜中,日产汽车首次跌出前十。日产的销量同比减少 6%至161万辆,为16年来的最低水平。排名还首次被两家中国车企超越。销量榜首是…… 2025年1~6月的全球新车销量排行榜中,日产汽车首次跌出前十。日产的销量同比减少6%至161万辆, 为16年来的最低水平。排名还被比亚迪(BYD)和铃木超越。日产计划2025年内在日本推出纯电动汽 车(EV)"LEAF(中国名:聆风)"的新款车型以扭转局面,但如果销售能力无法恢复,经营重建将面 临严峻挑战。 日本经济新闻(中文版:日经中文网)对各公司发布的信息以及调查公司MarkLines的数据进行了汇 总。日产销量同比减少6%,仅161万辆。跌至2009年雷曼危机(154万辆)以来,16年来的最低水平。 自2004年有数据以来首次跌出全球销量前十。 日产2025年4~6月的合并财报显示,最终损益为亏损1157亿日元(2024年同期为盈利285亿日元),连 续四个季度出现亏损,经营状况持续低迷。日产的销量下滑导致工厂等固定成本对收益造成压力。 日产在主力的中国市场明显低迷。销量同比减少18%,仅27万辆,与高峰时期的2018年(72万辆)相 ...
中国机器人:汽车的后浪 | 海斌访谈
Di Yi Cai Jing· 2025-08-26 07:52
Core Insights -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hinese automotive industry has significantly contributed to the affordability and accessibility of key components like LiDAR, chips, and batteries, which are essential for humanoid robots [1][7][12] - The price of LiDAR has decreased to one-tenth of its original cost over the past decade, making it a standard feature in intelligent driving systems [3][7] - Chinese companies such as SUTENG and Hesai Technology have emerged as leaders in the LiDAR market, providing products priced below 10,000 yuan, with performance surpassing that of ten years ago [3][4] - The collaboration between automotive and robotics sectors is fostering technological advancements, with automotive companies partnering with humanoid robot manufacturers to enhance capabilities [4][5] Automotive Industry Impact - The automotive industry's push towards electrification and intelligence has led to advancements in core components, making them more efficient and cost-effective for humanoid robots [7][12] - The integration of advanced chips in vehicles, such as the Horizon SuperDrive system, showcases the potential for these technologies to be adapted for robotics [5][6] - The competitive landscape in the automotive sector is driving innovation, which benefits the robotics industry by providing high-quality, low-cost components [7][12] Robotics Development - Humanoid robots are increasingly utilizing technologies developed for the automotive industry, particularly in areas like LiDAR and chipsets [4][10] - Companies like Zhiyuan and Yushu are already deploying humanoid robots in practical applications, indicating a shift towards commercialization [10][11] - Despite advancements, humanoid robots still face challenges in hardware and algorithm development, with significant room for improvement in areas such as tactile feedback and battery life [11][12] Competitive Landscape - The competition between China and the US in the robotics field highlights China's strengths in supply chain efficiency and lower manufacturing costs, while the US excels in high-performance chips [9][12] - Chinese companies are rapidly advancing in various robotics sectors, including drones and cleaning robots, positioning themselves as key players in the global market [9][12] - The year 2023 is seen as a pivotal moment for the commercialization of humanoid robots, with expectations for significant market penetration [9][11]